第四十二章 交心(二)
王氏听罢李夫人的话,心思便活泛起来。琦娇得了李夫人的眼,要是做了贵妾,以后扶正了就是国公夫人。身份尊贵不说,世子相貌堂堂,家风又好,没那些糟心的事儿,怎么看都是一门好亲事。自己当初看上那个杨熙,就是中了状元,也得从翰林一步步做起,哪像这样安享荣华。只是这做贵妾的事儿,虽然得了实际的好处,但是名声不好,老爷那里一定通不过,要做成此事,还需仔细谋划。想到此处,王氏接口道:
“原来姐姐家还有这样烦心的事儿。其实我家里也是一样,几个姨娘还理不清呢,又出了个刺头儿的大小姐,这一回了京,有了老太太撑腰,还更要把我往下踩呢。平日里的亏娇儿体贴,经常在我面前逗闷,我这心里才好过一点子。这孩子没那么多机心,又善解人意,我真是一刻也少不了她。”李夫人听罢,心下有点明白,难得王氏肯将自己的嫡女许给儿子做贵妾,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到底还是自己的儿子优秀,但是这事情也不能那么草率,还需慢慢计议,于是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又慢慢放下,用帕子擦了擦嘴才说道:
“瞧你,看我这个没女儿的,在这里显摆来了,只怕人不知道你有个好女儿,不过别高兴的太早,最后还不知是谁得了去呢。”说完略有深意地看了王氏一眼,王氏心领神会,当下也不再提这件事儿。
“你们那个大姑娘,看着不吭不哈的,倒是个有心的。我今天故意给她和那个庶女的礼一样,她竟也视若无睹。”
“何止是有心计,简直太会装了,这几年竟被她骗了,假装孝顺,背着我却去巴结老爷,挑拨我们的关系,还煽动那个姨娘和我作对。给她说了一门亲事,是个少年才子,湖州知府的嫡子,竟然还看不上,不知给老爷灌了什么迷魂汤,竟也依着她胡闹。她的事儿我是不想管了,掏心掏肺的养了几年,却是个白眼狼。”
“那就晾她几年,到时候年纪大了随便找个人一打发。”
“那可是我们老太太的宝贝,看得跟眼珠子似得,当时跟着我走就不乐意,这一回去还不知道怎么补偿她,随便打发确是难。”
“这么看来,你的日子也不好过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谁说不是呢。”两人就这样絮絮叨叨的拉些家长里短,直到夜深了王氏才回房安歇。
却说李端引着张潇兄弟拜见了舅父,唤人安排酒席招待张潇,因为安哥儿年幼就将他送回内宅,李端和张潇两人年纪相差不多,张潇又心存亲近之意,不多时已经聊得热火朝天。李端讲述自己随首次随父亲上战场的事儿,张潇听得心驰神往,恨不能也立刻投笔从戎,一展男儿抱负。张潇的热切的态度,崇拜的眼神,使得李端也引他为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琦玉姐妹在丫鬟的带领之下,回到李夫人安排的小院,琦玉和梁姨娘住了东厢,琦娇和琦芸住了西厢,正房留给王氏和安哥儿。到了房中,梁姨娘不顾劳累马上来见琦玉,表示自己的谢意。琦玉也把那有问题的茶叶拿给李妈妈看,李妈妈端详了半天,说道:
“这的确不是茶叶,不过这跟姨娘坐褥下药包里的东西一样。药包是量大,放在茶叶里却是要喝下去的。能放得这样的隐蔽,又和茶叶混在一起,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这东西一定来自番邦,不是老奴夸口,奴婢从小儿就侍弄这些东西,见过的草药无数,比那大夫也不差什么,但是这样的东西还是首次见。依老奴之见,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声张,就让她们以为咱们还不知情,免得又有什么后招。我料着这东西也是慢效应,虎狼之药太明显了,她必不敢。”琦玉听了吩咐丫鬟们说道:
“这几天吃的、用的要特别小心,姨娘的东西更是要仔细检查,别中了招。横竖大家也就辛苦这几天,等回京了我重重有赏。”秋霜、秋燕、良儿以及梁姨娘的丫头小桃和鹊儿一起应了。
当晚,李妈妈将梁姨娘坐褥中发现的药包拆开,把药留了一些,作为日后的证据。其余的都小心处理掉。然后又往药包中装了其他的东西,重新缝好,依旧藏在坐褥中,让人一丝破绽也看不出。后来陈妈妈借口到太太不放心到梁姨娘房中看视过两次,看见坐褥仍然保持原样,心中暗自得意。
平日里李妈妈对梁姨娘的一茶一饭均十分精心,确认无误之后才让梁姨娘用,梁姨娘自然对李妈妈万分感激,也一再表示自己的谢意,并表示为了大小姐肝脑涂地都行。琦玉见梁姨娘如此,也自高兴,添了一个帮手,以后也不用担心没人给张厚递话。
王氏在平阳侯府一连住了两日,每天不过是跟李夫人聊聊天,叙叙旧。琦娇也凑趣地在旁边,展现自己温柔乖巧的一面,希望得到李夫人的欢心。原来那日王氏回去之后,就和琦娇透了透意思,起初她并不愿意,毕竟谁不愿意做明媒正娶的,要去做小儿。奈何王氏又说进了国公府的大门就有李夫人的撑腰,凭谁也不敢小看了去,而且本来就是准备做正妻的,只委屈一下,那唾手可得的尊贵就到手了,是得了大大的实惠。而且李端相貌英俊,又有才干,这样的亲事那里寻去。最为重要的是,国公府家风端正,后院安宁,这在京城的权贵家中才是最难得的。琦娇听罢也略略有些心动,但没有马上点头,只是答应王氏好好应酬李夫人,不失掉这难得的机会。
这一天晚上,李夫人与王氏商量一起启程,王氏担心京中老太太身子不知道怎么样了,再耽搁下去也不太好。李夫人也操心自家儿媳即将临盆,自己这个婆婆不在也不太好。于是两人议定第三天一早动身。
这天早上,两队人马就踏上行程。张潇认识了李端这个“英雄”,钦慕异常,遂也弃车乘马,与李端一起并辔而行。王氏虽不放心,却也无可奈何。李夫人又相邀王氏与其同乘一车,闲话家常。一路上非常顺遂,约莫半个月的光景,就到了京城。xh211
“原来姐姐家还有这样烦心的事儿。其实我家里也是一样,几个姨娘还理不清呢,又出了个刺头儿的大小姐,这一回了京,有了老太太撑腰,还更要把我往下踩呢。平日里的亏娇儿体贴,经常在我面前逗闷,我这心里才好过一点子。这孩子没那么多机心,又善解人意,我真是一刻也少不了她。”李夫人听罢,心下有点明白,难得王氏肯将自己的嫡女许给儿子做贵妾,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到底还是自己的儿子优秀,但是这事情也不能那么草率,还需慢慢计议,于是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又慢慢放下,用帕子擦了擦嘴才说道:
“瞧你,看我这个没女儿的,在这里显摆来了,只怕人不知道你有个好女儿,不过别高兴的太早,最后还不知是谁得了去呢。”说完略有深意地看了王氏一眼,王氏心领神会,当下也不再提这件事儿。
“你们那个大姑娘,看着不吭不哈的,倒是个有心的。我今天故意给她和那个庶女的礼一样,她竟也视若无睹。”
“何止是有心计,简直太会装了,这几年竟被她骗了,假装孝顺,背着我却去巴结老爷,挑拨我们的关系,还煽动那个姨娘和我作对。给她说了一门亲事,是个少年才子,湖州知府的嫡子,竟然还看不上,不知给老爷灌了什么迷魂汤,竟也依着她胡闹。她的事儿我是不想管了,掏心掏肺的养了几年,却是个白眼狼。”
“那就晾她几年,到时候年纪大了随便找个人一打发。”
“那可是我们老太太的宝贝,看得跟眼珠子似得,当时跟着我走就不乐意,这一回去还不知道怎么补偿她,随便打发确是难。”
“这么看来,你的日子也不好过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谁说不是呢。”两人就这样絮絮叨叨的拉些家长里短,直到夜深了王氏才回房安歇。
却说李端引着张潇兄弟拜见了舅父,唤人安排酒席招待张潇,因为安哥儿年幼就将他送回内宅,李端和张潇两人年纪相差不多,张潇又心存亲近之意,不多时已经聊得热火朝天。李端讲述自己随首次随父亲上战场的事儿,张潇听得心驰神往,恨不能也立刻投笔从戎,一展男儿抱负。张潇的热切的态度,崇拜的眼神,使得李端也引他为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琦玉姐妹在丫鬟的带领之下,回到李夫人安排的小院,琦玉和梁姨娘住了东厢,琦娇和琦芸住了西厢,正房留给王氏和安哥儿。到了房中,梁姨娘不顾劳累马上来见琦玉,表示自己的谢意。琦玉也把那有问题的茶叶拿给李妈妈看,李妈妈端详了半天,说道:
“这的确不是茶叶,不过这跟姨娘坐褥下药包里的东西一样。药包是量大,放在茶叶里却是要喝下去的。能放得这样的隐蔽,又和茶叶混在一起,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这东西一定来自番邦,不是老奴夸口,奴婢从小儿就侍弄这些东西,见过的草药无数,比那大夫也不差什么,但是这样的东西还是首次见。依老奴之见,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声张,就让她们以为咱们还不知情,免得又有什么后招。我料着这东西也是慢效应,虎狼之药太明显了,她必不敢。”琦玉听了吩咐丫鬟们说道:
“这几天吃的、用的要特别小心,姨娘的东西更是要仔细检查,别中了招。横竖大家也就辛苦这几天,等回京了我重重有赏。”秋霜、秋燕、良儿以及梁姨娘的丫头小桃和鹊儿一起应了。
当晚,李妈妈将梁姨娘坐褥中发现的药包拆开,把药留了一些,作为日后的证据。其余的都小心处理掉。然后又往药包中装了其他的东西,重新缝好,依旧藏在坐褥中,让人一丝破绽也看不出。后来陈妈妈借口到太太不放心到梁姨娘房中看视过两次,看见坐褥仍然保持原样,心中暗自得意。
平日里李妈妈对梁姨娘的一茶一饭均十分精心,确认无误之后才让梁姨娘用,梁姨娘自然对李妈妈万分感激,也一再表示自己的谢意,并表示为了大小姐肝脑涂地都行。琦玉见梁姨娘如此,也自高兴,添了一个帮手,以后也不用担心没人给张厚递话。
王氏在平阳侯府一连住了两日,每天不过是跟李夫人聊聊天,叙叙旧。琦娇也凑趣地在旁边,展现自己温柔乖巧的一面,希望得到李夫人的欢心。原来那日王氏回去之后,就和琦娇透了透意思,起初她并不愿意,毕竟谁不愿意做明媒正娶的,要去做小儿。奈何王氏又说进了国公府的大门就有李夫人的撑腰,凭谁也不敢小看了去,而且本来就是准备做正妻的,只委屈一下,那唾手可得的尊贵就到手了,是得了大大的实惠。而且李端相貌英俊,又有才干,这样的亲事那里寻去。最为重要的是,国公府家风端正,后院安宁,这在京城的权贵家中才是最难得的。琦娇听罢也略略有些心动,但没有马上点头,只是答应王氏好好应酬李夫人,不失掉这难得的机会。
这一天晚上,李夫人与王氏商量一起启程,王氏担心京中老太太身子不知道怎么样了,再耽搁下去也不太好。李夫人也操心自家儿媳即将临盆,自己这个婆婆不在也不太好。于是两人议定第三天一早动身。
这天早上,两队人马就踏上行程。张潇认识了李端这个“英雄”,钦慕异常,遂也弃车乘马,与李端一起并辔而行。王氏虽不放心,却也无可奈何。李夫人又相邀王氏与其同乘一车,闲话家常。一路上非常顺遂,约莫半个月的光景,就到了京城。xh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