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宿命定,鸢难执
初雪过后,便是整月的飞雪连天,虽偶尔雪停,也是大风不断,冷冽异常。皇城脚下银装素裹,大街上除了来往的车马小轿外,行人稀少,光景萧瑟。直至这几日雪停见晴,才又恢复往日热闹。
入冬月,每家每户开始酿制高粱酒,杀猪宰羊熏制腊肉,为即将到来的腊月和春节做着准备。天色放晴后,京城大街上就变得格外喧嚣,还不乏许多外来传教和从事贸易往来的洋人,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洋人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清朝并非一开始就闭关锁国。早在清初就有洋人在朝为官,据说康熙的名字和当年能够即位为帝还与洋大臣汤若望有关。在古代帝王中,康熙是唯一认真学习过西方科学知识并主持过大规模科学活动的皇帝。康熙执政期间,朝廷里还有不少耳熟能详的洋大臣。在康熙年间天主教也被允许在中国传播。因此,洋人会出现在天子脚下并不奇怪。
康熙四十一年的冬月,是我在这个时代过的第二个生日。这个生日过后,我也就满了十四岁。生日这天一大早,吃过耿母做的长寿面,穿着新做好的粉色短袄棉裤,拿着平日里存下的银钱独自去街上逛逛。
晌午过后的京城大街上,人头攒动,熙攘热闹,一个人逛了半日的街,买了些喜欢的小玩意,又一时兴起找了家敞亮干净的茶馆歇脚。
这家茶馆不大,陈设雅致,茶点价格公道,店家为人很是随和,茶馆内还有说书人正口若悬河地讲述着民间流传的奇闻异事。
正听得有趣,就见一洋人走了进来,坐在邻桌靠窗的位置,手里拿着个一尺多长的紫檀雕花木匣。点过茶水,他打开匣子,从中取出一支铜制的单筒望远镜。
望远镜的样式很古朴,其上雕刻繁琐精致的欧式花纹,分外眼熟的图案让我不由多看了几眼,不觉一喜,心道竟然是鸢尾花。
鸢尾花是我在那个时代的生日花。它的花语是优美,也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不仅如此,鸢尾花还可以净化环境和入药。而我对它的偏爱,是因为它祭奠着曾经的心动与执念。可惜不同的鸢尾花习性不同,在京城很是少见,即便是在贝勒府中也未曾见过。眼下恰逢这个时代的生辰,突然见到鸢尾花的图案,虽然只是雕刻出的纹样,却也勾起了对往昔的种种牵念。
“你好,这个可以给我看看吗?”我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忍不住起身走向那洋人,指了指他手中的望远镜,用中文说道。
我会英语,但康熙年间的洋人并非只有英国人,还有来自德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欧洲人。而且这个时代会英语的人寥寥无几,冒然使用英语恐怕会被当做异类。幸好刚才听他与茶楼伙计说话时,知道他会中文,才敢上前用中文攀谈,也免去了沟通上的麻烦。
“你喜欢这个?”他对于我的攀谈感到意外,但态度却很是友善,尽管看我的目光带着好奇与探究,却还是将手中的望远镜递了过来。
我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只是微笑着说了声“谢谢”,小心接过望远镜抬手抚摸上面的鸢尾花纹样,指尖传来金属冰冷的触感,强忍下鼻尖泛起的微酸。
“我们果然是在哪里都能遇上”胤禟的声音实时地打断了触动的心绪,将我从过往的回忆拉回到现实。
我将望远镜交还给那洋人,对着胤禟福了福身,半真半假地应道:“当真是巧了,要不九爷拟张单子,看哪些日子不出门,我再依着单子上的日子出来走动。”
胤禟抬手轻敲了一下我的额头,接话打趣道:“你这丫头,合着就这么不想遇到我,还专门挑日子避开?”
在这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我与他也并不算熟络,他突如其来举动虽是随意,却过分亲昵,将我惊得猛然退后一步,寒着脸低声斥道:“九爷请自重”。
胤禟摸了摸鼻尖掩饰掉尴尬,转向那个饶有兴趣地看着我们的洋人,从他手上拿过望远镜把玩起来。
“穆敬远给九阿哥请安。”那洋人接过望远镜,毕恭毕敬地抱拳见礼,又笑着问道“九阿哥与这位姑娘相识?”
“可谓熟识”胤禟顺口答道。转而将望远镜递到我面前问:“你喜欢这物件?”
听到熟识二字,暗嗔这人还真不见外,不过三四面的点头之交就可以熟识论道,难怪刚才举动那般放肆无忌,半点不曾顾及女儿家的名声颜面。
不想让那洋人误会,故意生分客套地应道:“回九爷的话,倒也不算喜欢,只是依稀记得前些年曾在别处见过此物,只是那时年幼不敢讨要近看,只觉有趣就留了心。今日再见,就图个新鲜,想看仔细些,多有唐突还请这位大人和九爷见谅。”
胤禟挑眉一笑,看样子是对于我的说辞半点不信,说了句:“这般冒失可不像你的心性所为。”
我无意与他争辩这些,只是低下头抿着嘴不再多话,任由他脸上露出促狭逗趣的笑容。
“此物名为望远镜,可将远处景象收纳眼底,多为海上行船时之用。”穆敬远借着我的话对胤禟介绍道。
“哦?有这般奇妙,我倒要看看。”胤禟的兴趣被望远镜勾了起来。在穆敬远的指导下,连道有趣。
“西洋之物多是精巧,此物不过其中之一,若九阿哥喜欢,微臣愿相赠把玩。”穆敬远听他称赞连连,眉眼间露出洋洋得意之色。
他的得意之色让我想起百年后这些洋人在中华大地上的横行霸道,心里顿生不悦,略作思忖,婉转轻笑柔声反驳道:“说起精巧,倒也不是只有西洋之物才有,不知大人可听说过鲁班其人,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其人便可以木为材,制出机械之物,其精巧程度不亚于今日西洋诸物,如今亦有《鲁班经》在世传承。西洋之物虽看似精巧,其中原理却与其所作机械之物异曲同工。这样论起来,西洋之物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衍生,至多算是新奇而已。”
此话一出惹来二人注目,穆敬远被这话堵的有些窘迫,但见我盈盈含笑,神色中并无冒犯刁难之意,又碍于胤禟对我看似亲昵纵容的态度,也不好发作,只得笑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又自叹方才那番话确实班门弄斧。
胤禟没有怪罪我的多言,反而露出赞许的神色,笑着将望远镜递还给穆敬远,对我道:“想你出身不高,其父也不过是一介武夫,想来是自幼在市井之间长大之人,却总能有出人意料的表现,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却也惹得愈发想要深究。”
对于他这话中透露出的意味深长,我已无力去做过多思量,只是转而对穆敬远问了句:“西方可是有句谚语叫做‘好奇心害死猫’?”
穆敬远不知我为何提及这句话,不解地点点头。
我轻浅一笑,回眸对同样满脸疑惑地胤禟说道:“传说猫有九条命,怎么都不会死去,而最后恰恰是死于自己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有时是多么可怕。九爷可有九条命?”
胤禟听我这么一问,才反应过来我是在以猫借喻,提醒他好奇心不能太重,否则怕是会害人害己。他哈哈一笑,也不介意,示意穆敬远先行离开,留我与他单独说话。
没有了第三人,胤禟的态度更加随意起来,他的目光一直毫不避忌地停留在我的脸上,用带着磁性的嗓音缓缓道:“你真是个有趣的丫头,难怪那么惹人上心。”
“不过粗鄙,何来有趣,恐怕是九爷吃腻了山珍海味,才会觉得清粥小菜分外不同,可是若当真天天对着清粥小菜,怕又觉得寡淡无味,失了兴趣。”我带着疏离的笑容淡淡回应。
这几次与他的偶遇,相处下来总会被他态度中若有似无的暧昧牵动心绪,可是也让我意识到眼前这个男人或许只是喜欢制造暧昧而并非真心相对,这样的男人对女人来说会是场灾难。与其一直避忌退让,不如挑明反击,也省得总为这事糟心。
这席话让胤禟一时间无言以对,气氛再次陷入尴尬。我不想继续久留,告辞转身离去。刚出茶馆,就被随后而来的侍卫拦住,将一件东西硬塞入我手中,道:“这是九爷给你的,说今个是你生辰,既然赶巧遇上,见你很是喜欢这物件,便当作贺礼相赠,只望你高兴就好。”
说完这话,那侍卫也不等我推拒就迅速的闪身离开。我拿着那只装有鸢尾花望远镜的匣子一阵发愣,虽然一再告诉自己他并非真心相对,可那句“只望你高兴就好”还是让心中生出许多感动。
回到耿宅,一进屋子就看见桌子上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锦盒装的礼物,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些东西竟然是胤禛派人送来的。
没想到胤禛会对我的生日上心,还派人送来这么多礼物,这种反常必妖的事让我心中隐隐生出不好的预感。
正此时,又见屋外有人前来,说是十四阿哥送来的贺礼。那是一只风筝和一份手信,手信上书:鸢虽在天,线在人手,影离相远,心可牵念。
耿母见到风筝,又看过那手书,忧心忡忡道:“四爷今个遣人送礼来时也带了句话……”
我眉间一跳,问道:“什么话?”
“明年春上,迎你入府”耿母动了动唇,吐出八个字。
果然预感成真,我顿觉脑子一嗡,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
胤禛确实说过会和内务府知会让我进贝勒府当差,可是当时并未定下,而且原本以为只是进府做仆婢而已,怎会突然变成迎我入府。胤禛比我大十一岁,十三岁的我在他眼里应该不过是一个小丫头,绝对不会有爱情可言,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将我用这种方法留在身边。我想不透他的意图,只觉得心里烦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耿母见我面色发白,忙上前拍着我的背,哽咽道:“这就是命,可千万要把心放宽了,能进贝勒府,终归好过进宫……”
“娘,您不必担心,女儿想得明白”我苦笑着,反过来宽慰耿母。这就是宿命,从来到这里,我就知道定然有逃不开的宿命。
“你和十四爷……”耿母见我神色有异,又想到胤禵派人送来的东西,以为我和胤禵有了私情,不免担心道。
“娘,女儿和十四爷无事,十四爷送来的东西,待会让来人带回去就是。”我说着话站起身将耿母让入座上,回身取来笔墨,在胤禵的手信下写道:“鸢在天,无心相执,无力相执,不若相弃,不若仰望。”
将东西和手信交还给胤禵派来的人带走,又宽慰几句让耿母安心,才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自己屋中。
此时屋外残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投射在屋中的临窗的案几上,那里放着胤禟送的那只匣子,匣盖开启,鸢尾花的图案在光影中栩栩如生。所有礼物中,也许只有这件最合心意,只心知如今是留不得了。
入冬月,每家每户开始酿制高粱酒,杀猪宰羊熏制腊肉,为即将到来的腊月和春节做着准备。天色放晴后,京城大街上就变得格外喧嚣,还不乏许多外来传教和从事贸易往来的洋人,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洋人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清朝并非一开始就闭关锁国。早在清初就有洋人在朝为官,据说康熙的名字和当年能够即位为帝还与洋大臣汤若望有关。在古代帝王中,康熙是唯一认真学习过西方科学知识并主持过大规模科学活动的皇帝。康熙执政期间,朝廷里还有不少耳熟能详的洋大臣。在康熙年间天主教也被允许在中国传播。因此,洋人会出现在天子脚下并不奇怪。
康熙四十一年的冬月,是我在这个时代过的第二个生日。这个生日过后,我也就满了十四岁。生日这天一大早,吃过耿母做的长寿面,穿着新做好的粉色短袄棉裤,拿着平日里存下的银钱独自去街上逛逛。
晌午过后的京城大街上,人头攒动,熙攘热闹,一个人逛了半日的街,买了些喜欢的小玩意,又一时兴起找了家敞亮干净的茶馆歇脚。
这家茶馆不大,陈设雅致,茶点价格公道,店家为人很是随和,茶馆内还有说书人正口若悬河地讲述着民间流传的奇闻异事。
正听得有趣,就见一洋人走了进来,坐在邻桌靠窗的位置,手里拿着个一尺多长的紫檀雕花木匣。点过茶水,他打开匣子,从中取出一支铜制的单筒望远镜。
望远镜的样式很古朴,其上雕刻繁琐精致的欧式花纹,分外眼熟的图案让我不由多看了几眼,不觉一喜,心道竟然是鸢尾花。
鸢尾花是我在那个时代的生日花。它的花语是优美,也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不仅如此,鸢尾花还可以净化环境和入药。而我对它的偏爱,是因为它祭奠着曾经的心动与执念。可惜不同的鸢尾花习性不同,在京城很是少见,即便是在贝勒府中也未曾见过。眼下恰逢这个时代的生辰,突然见到鸢尾花的图案,虽然只是雕刻出的纹样,却也勾起了对往昔的种种牵念。
“你好,这个可以给我看看吗?”我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忍不住起身走向那洋人,指了指他手中的望远镜,用中文说道。
我会英语,但康熙年间的洋人并非只有英国人,还有来自德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欧洲人。而且这个时代会英语的人寥寥无几,冒然使用英语恐怕会被当做异类。幸好刚才听他与茶楼伙计说话时,知道他会中文,才敢上前用中文攀谈,也免去了沟通上的麻烦。
“你喜欢这个?”他对于我的攀谈感到意外,但态度却很是友善,尽管看我的目光带着好奇与探究,却还是将手中的望远镜递了过来。
我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只是微笑着说了声“谢谢”,小心接过望远镜抬手抚摸上面的鸢尾花纹样,指尖传来金属冰冷的触感,强忍下鼻尖泛起的微酸。
“我们果然是在哪里都能遇上”胤禟的声音实时地打断了触动的心绪,将我从过往的回忆拉回到现实。
我将望远镜交还给那洋人,对着胤禟福了福身,半真半假地应道:“当真是巧了,要不九爷拟张单子,看哪些日子不出门,我再依着单子上的日子出来走动。”
胤禟抬手轻敲了一下我的额头,接话打趣道:“你这丫头,合着就这么不想遇到我,还专门挑日子避开?”
在这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我与他也并不算熟络,他突如其来举动虽是随意,却过分亲昵,将我惊得猛然退后一步,寒着脸低声斥道:“九爷请自重”。
胤禟摸了摸鼻尖掩饰掉尴尬,转向那个饶有兴趣地看着我们的洋人,从他手上拿过望远镜把玩起来。
“穆敬远给九阿哥请安。”那洋人接过望远镜,毕恭毕敬地抱拳见礼,又笑着问道“九阿哥与这位姑娘相识?”
“可谓熟识”胤禟顺口答道。转而将望远镜递到我面前问:“你喜欢这物件?”
听到熟识二字,暗嗔这人还真不见外,不过三四面的点头之交就可以熟识论道,难怪刚才举动那般放肆无忌,半点不曾顾及女儿家的名声颜面。
不想让那洋人误会,故意生分客套地应道:“回九爷的话,倒也不算喜欢,只是依稀记得前些年曾在别处见过此物,只是那时年幼不敢讨要近看,只觉有趣就留了心。今日再见,就图个新鲜,想看仔细些,多有唐突还请这位大人和九爷见谅。”
胤禟挑眉一笑,看样子是对于我的说辞半点不信,说了句:“这般冒失可不像你的心性所为。”
我无意与他争辩这些,只是低下头抿着嘴不再多话,任由他脸上露出促狭逗趣的笑容。
“此物名为望远镜,可将远处景象收纳眼底,多为海上行船时之用。”穆敬远借着我的话对胤禟介绍道。
“哦?有这般奇妙,我倒要看看。”胤禟的兴趣被望远镜勾了起来。在穆敬远的指导下,连道有趣。
“西洋之物多是精巧,此物不过其中之一,若九阿哥喜欢,微臣愿相赠把玩。”穆敬远听他称赞连连,眉眼间露出洋洋得意之色。
他的得意之色让我想起百年后这些洋人在中华大地上的横行霸道,心里顿生不悦,略作思忖,婉转轻笑柔声反驳道:“说起精巧,倒也不是只有西洋之物才有,不知大人可听说过鲁班其人,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其人便可以木为材,制出机械之物,其精巧程度不亚于今日西洋诸物,如今亦有《鲁班经》在世传承。西洋之物虽看似精巧,其中原理却与其所作机械之物异曲同工。这样论起来,西洋之物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衍生,至多算是新奇而已。”
此话一出惹来二人注目,穆敬远被这话堵的有些窘迫,但见我盈盈含笑,神色中并无冒犯刁难之意,又碍于胤禟对我看似亲昵纵容的态度,也不好发作,只得笑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又自叹方才那番话确实班门弄斧。
胤禟没有怪罪我的多言,反而露出赞许的神色,笑着将望远镜递还给穆敬远,对我道:“想你出身不高,其父也不过是一介武夫,想来是自幼在市井之间长大之人,却总能有出人意料的表现,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却也惹得愈发想要深究。”
对于他这话中透露出的意味深长,我已无力去做过多思量,只是转而对穆敬远问了句:“西方可是有句谚语叫做‘好奇心害死猫’?”
穆敬远不知我为何提及这句话,不解地点点头。
我轻浅一笑,回眸对同样满脸疑惑地胤禟说道:“传说猫有九条命,怎么都不会死去,而最后恰恰是死于自己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有时是多么可怕。九爷可有九条命?”
胤禟听我这么一问,才反应过来我是在以猫借喻,提醒他好奇心不能太重,否则怕是会害人害己。他哈哈一笑,也不介意,示意穆敬远先行离开,留我与他单独说话。
没有了第三人,胤禟的态度更加随意起来,他的目光一直毫不避忌地停留在我的脸上,用带着磁性的嗓音缓缓道:“你真是个有趣的丫头,难怪那么惹人上心。”
“不过粗鄙,何来有趣,恐怕是九爷吃腻了山珍海味,才会觉得清粥小菜分外不同,可是若当真天天对着清粥小菜,怕又觉得寡淡无味,失了兴趣。”我带着疏离的笑容淡淡回应。
这几次与他的偶遇,相处下来总会被他态度中若有似无的暧昧牵动心绪,可是也让我意识到眼前这个男人或许只是喜欢制造暧昧而并非真心相对,这样的男人对女人来说会是场灾难。与其一直避忌退让,不如挑明反击,也省得总为这事糟心。
这席话让胤禟一时间无言以对,气氛再次陷入尴尬。我不想继续久留,告辞转身离去。刚出茶馆,就被随后而来的侍卫拦住,将一件东西硬塞入我手中,道:“这是九爷给你的,说今个是你生辰,既然赶巧遇上,见你很是喜欢这物件,便当作贺礼相赠,只望你高兴就好。”
说完这话,那侍卫也不等我推拒就迅速的闪身离开。我拿着那只装有鸢尾花望远镜的匣子一阵发愣,虽然一再告诉自己他并非真心相对,可那句“只望你高兴就好”还是让心中生出许多感动。
回到耿宅,一进屋子就看见桌子上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锦盒装的礼物,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些东西竟然是胤禛派人送来的。
没想到胤禛会对我的生日上心,还派人送来这么多礼物,这种反常必妖的事让我心中隐隐生出不好的预感。
正此时,又见屋外有人前来,说是十四阿哥送来的贺礼。那是一只风筝和一份手信,手信上书:鸢虽在天,线在人手,影离相远,心可牵念。
耿母见到风筝,又看过那手书,忧心忡忡道:“四爷今个遣人送礼来时也带了句话……”
我眉间一跳,问道:“什么话?”
“明年春上,迎你入府”耿母动了动唇,吐出八个字。
果然预感成真,我顿觉脑子一嗡,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
胤禛确实说过会和内务府知会让我进贝勒府当差,可是当时并未定下,而且原本以为只是进府做仆婢而已,怎会突然变成迎我入府。胤禛比我大十一岁,十三岁的我在他眼里应该不过是一个小丫头,绝对不会有爱情可言,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将我用这种方法留在身边。我想不透他的意图,只觉得心里烦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耿母见我面色发白,忙上前拍着我的背,哽咽道:“这就是命,可千万要把心放宽了,能进贝勒府,终归好过进宫……”
“娘,您不必担心,女儿想得明白”我苦笑着,反过来宽慰耿母。这就是宿命,从来到这里,我就知道定然有逃不开的宿命。
“你和十四爷……”耿母见我神色有异,又想到胤禵派人送来的东西,以为我和胤禵有了私情,不免担心道。
“娘,女儿和十四爷无事,十四爷送来的东西,待会让来人带回去就是。”我说着话站起身将耿母让入座上,回身取来笔墨,在胤禵的手信下写道:“鸢在天,无心相执,无力相执,不若相弃,不若仰望。”
将东西和手信交还给胤禵派来的人带走,又宽慰几句让耿母安心,才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自己屋中。
此时屋外残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投射在屋中的临窗的案几上,那里放着胤禟送的那只匣子,匣盖开启,鸢尾花的图案在光影中栩栩如生。所有礼物中,也许只有这件最合心意,只心知如今是留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