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小说 > 疆山

第二十四章 一拨江湖客

    随着登山大典的临近,来自各国各地的江湖修士络绎不绝地赶赴大平国。

    大平国三州,大平城所在为泰光州,州里有条贯至东西的古道。

    泰光古道宽三丈,长三千余里,亘古留存,千百年间,路断不下六十次,皆又被大平国人修补完缮。

    在霜陵州与幽京州亦有古道,分别斜向南北。

    大平三州,皆以三条古道为名。

    “不忍师兄,是谁修了这三条古道呢?”一个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坐在路边,把鞋子里硌脚的小石子往外倒着。

    他师兄不认路,只晓得延着这条古道就能进入大平城,继而参加登山大典,爬爬那座无人可及顶的高山。所以他们是延着这条古道,一直走了上千里路。鞋子磨破了好几双。

    名字叫作王不忍,面相却显得极有耐性的壮硕汉子望望前方好似没有尽头的古道,再看看小师弟又快磨穿了的鞋底,叹声道:“不管是谁修的,能修出这么长的大道,就是了不起的人。”

    做为大师兄,王不忍对唯一的小师弟呵护备至,他从背着的包袱里拿出一双崭新的布鞋,“你把这双鞋换上吧。”

    少年把头摇的像拨浪鼓,“师兄,你不是说过了,进了大平城,为了不堕咱们大刀帮的名声,到时候要换上新鞋新衣,这是最后一双了,得等到了大平城再换。”

    路过的江湖豪客,或牵马,或乘车,有听到少年话语的,都不由笑笑,心里想着这个叫作大刀帮的估计只是江湖最底层的小帮派,颇有点乡下人初进城的意味。

    延着古道朝着东方走着的江湖之人里不乏大方善义之辈,路过这师兄弟二人身旁时,都从行囊中拿出些吃食,清水送与他们。

    “师兄,你不是说‘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的吗,怎么我看这些江湖修士都很和气,对我们很好呢。”

    王不忍把水囊递给小师弟,“是啊,人总有善的一面,只是又有谁愿做被施舍的一方呢?小师弟,这次登上厄肆山,你一定得寻到机缘,踏上修途,光大我们大刀帮的重任到时就要落在你肩上了。”

    “嗯。”少年郑重点点头,用袖子把嘴边水渍一抹,腾地站起身来,“师兄,听有人说,这里距离大平城不过几十里了,我们快走吧。”

    “黄少莫,莫急莫急,等师兄给你鞋里垫层布,走路会舒服些。”

    在不远处的有一伙人,将酒具饭食从两辆马车上搬下,歇脚吃饭。

    显然这些人所属门派皆是上流,身为修士的他们,将这师兄弟的对话全听了去。

    为首的手里拿着把扇子,束着腰身,极为挺硕,一看就是非凡人物。

    “小兄弟,‘谁谓河广,曾不容刀’里的舠指的是船,可不是你们大刀帮的刀。”

    黄少莫惊疑地看向师兄,“他说的是真的吗?”

    和善汉子王不忍挠着头嘿嘿笑着,“我没读过什么书,想必这位朋友说得是对的。”

    少年埋头不作声响,身为大师兄的王不忍面露窘迫,不知道该怎么和小师弟解释。

    “我知道了,师兄说的这句话里的河也不是河,是我们身处的江湖,江湖里行走,就能以刀做船了。”

    黄少莫忽然说出这样一番话,令旁听者无不动容。

    王不忍咧着嘴巴,往小师弟的鞋里垫了一层又一层从自己衣服上撕下来的布。

    执扇之人则毫不掩饰对少年的欣赏,把扇子一收,在左手心连着敲打,口中说着:“好、好、好!好一个人行江湖,以刀为舟。”

    第一次被外人夸奖,少年有些羞赧地埋下头,看到师兄还在往自己鞋里塞着布,赶忙制止道:“师兄,不要再塞了,脚会穿不进去的,再说了,你衣服都快撕没了,这样就算还没进大平城,也会有损咱大刀帮名声的。”

    壮硕汉子拍拍自己额头,“师兄是太高兴了,快把鞋穿上,咱们走,要不要师兄背着你?”

    少年用尽力气才把脚塞进鞋里,实在是垫了太多层布。

    “不用背,师兄不是说了吗,路要自己一步步走才能行至高远。”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师父他老人家的话。”

    一大一小师兄弟二人继续赶路。

    “郑鹏师兄,你看上那小家伙了?莫非是个可造之材?”有人凑近执扇之人身侧询问。

    被称作师兄的人一直看着王不忍、黄少莫走远才收回目光。

    “心智悟性皆上佳,可惜是个感应不到天地元气的普通人。”

    “那汉子呢?”

    “不过一个二阶武修。”

    余人闻言皆不再多言,只专心进食歇息。

    “师弟们,这次入大平,我们可也不能污了通虚派的名声。”

    “遵命。”

    通虚派共乘两辆马车,停在后面的那辆中忽然传出一道声音:“收拾餐具,入车上路。”

    以执扇男子为首的八人俱起身。

    乌梵入了杵恚峰,还没见到刘小瑞姑娘的面就被派到大平城外,把守通道。

    进大平的江湖修士虽不用逐个盘查,但是必须登记在册,不为其他,只为昭示住客身份,其中亦含有对江湖来客的警示意味。

    大平城们就在泰光古道上,以乌梵为首的五十人分列两侧,皆执铁枪三寸弗,披铁甲。

    大平军卒多着更为轻便的皮甲,逢战事起,才换做铁甲,更能彰显杀伐之意。

    乌梵拄着铁枪,觉得天气愈发炎热,带着队率头盔的脑袋上已经开始流汗。

    江湖来客们接连不断,由于厄肆山就在大平城正东六十里处,登山大典之前,这些江湖修士多要在城中落脚。

    其余二州东端亦与厄肆山相近,不过经那二州登山者会少很多。

    “又来一拨人。”

    有杵恚峰军卒低声抱怨,传进乌梵这新官上任的队率耳中。

    “少废话,站直喽,显出咱们大平的气势,让这些江湖中人别不开眼。”

    两辆马车行来,车旁行走着六名护卫似的弟子。

    “哪国哪派?”

    负责登记的军卒向着来人问道。

    手执扇子的男子从马车上下来,“大莱国,通虚派。四十六代弟子,郑鹏。”

    乌梵用小拇指掏掏耳朵,“原来是一流大派,大莱通虚派,也有几百年历史了,当年大莱有一虎偾将军就是出身此派。”

    自小父亲乌枭轩给他读的书里,写着的竟是这些大门大派大修士的事情,并侧重讲述了那些有着将军身份的修士生平。

    待军卒记录完,要将马车放行之时,乌梵突然出声道:“等等,后面这辆车上是何人?”

    郑鹏平淡回答,“是家师。”

    “也就是通虚派四十五代的前辈了?大修入城,皆需另行登记。”

    “不必了!”后面的马车里传出声音,紧接着前帘无风自起,露出里面双腿齐膝断去的老者,“老夫已无腿步入大修之境。”

    “放行。”乌梵一声令下,五十柄三寸弗铁枪齐齐收回。

    “反正就算真是大修也轮不到我管。”乌梵在心里自语,以他三甲的境界,只是在城门外摆个主人样子就足够。

    至于究竟谁是大修,谁心怀叵测,那些是靠雀隐峰的隐雀们去发现的。

    他之所以出口询问,是因为自学了张有年教于的《炤意契》后,他不禁能看到六境内的无形魄甲,还能隐约看到真元流转的行迹。

    虽然只是极为模糊和浅显的流痕,他还是一眼看出那马车内之人的真元运行并不完整。亲眼看到老者双腿已断,才算得到印证。

    “这《炤意契》真不愧是圣尊手笔,厉害的有些过分。”乌梵在心中感叹。

    有两个人紧随通虚派马车之后。

    “百越国,大刀帮,二代弟子,王不忍。”壮硕汉子没等军卒问,就学着之前那位郑鹏朗声说道。

    “师兄,咱们不是从大莱国来的吗?”黄少莫拉拉汉子衣角。

    “你不知道,师父就是百越国的,我是为了找到你这个师弟才走到大莱的。”

    少年闻言点点头。

    对于大刀帮,乌梵实在是没有印象,一是外面江湖上叫这个名字的太多,二是基本叫这个名字的都没有资格被写进书里。

    不过乌梵看到少年的第一眼就很有好感。

    “让他们过去。”乌梵一声令下,五十柄三寸弗再次收回。

    “谢谢。”黄少莫对着乌梵躬身道谢。

    乌梵点头致意。

    “师兄,咱们快把新衣服、鞋子换上,要进大平城了。”

    王不忍有些讪讪,“小师弟,当着这么多人,哪里好意思换衣服。”

    “那怎么办,咱们这样进城肯定会给咱们大刀帮丢脸的。”

    乌梵饶有兴趣地看着两位大刀帮的二代弟子,尤其是这位小师弟,越看越是顺眼。

    “两位,不嫌弃的话去我们那边的军帐里换吧。”

    王不忍和黄少莫同时朝乌梵看过来。

    “去里面换衣服吧,没人能看见。”

    “谢谢小哥了。”汉子对乌梵抱拳,少年则再次躬身。

    待二人换完衣服从军帐里出来,并无多大变化,依旧显得有些寒酸,粗布衣服再新,也只是粗布衣服。

    “果然更有朝气了,不过二位可不能在大平惹事,静待登山大典,祝二位到时候有所得。”

    “小哥说笑了,冲着你我们也不能给大平添麻烦。”

    王不忍面色和善,带着小师弟从容进入大平城。

    “江湖有深有浅,希望如他们这样的小帮小派之人,能后在浊涛中得以保全。”

    一天之内乌梵已经见到了上千名入大平的江湖修士,有的人甚至根本没有踏上修途,来此只为能在厄肆山上寻得成为修士的机会。当然也有来去如风的上修高人,他们多行迹招摇,不免有为己为身后宗门扬名的打算,只是在这修士聚集之地,怕是也会惹出不少麻烦。

    “又来了一拨人。”

    乌梵拄着铁枪站发号施令:“架枪,站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