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九龙章

185|1.1独发

    刘岩跪地对华砚拜道,“钦差大人明鉴,小民来京告状,的确是抱着一点私心。贺大人是今年才调到林州的官,他是怎样的人品,林州并无人知晓,小民怕贸然告到他手里,他只顾官官相护,不知为民伸冤。”

    华砚心知刘岩的担忧并非情理之外,可他总觉得这人身上有什么地方十分违和。莫非是毓秀之前叮嘱他不要轻信小人之言,落入圈套,他才多了心。

    刘岩见华砚默然不语,就把头重重磕在地上,“小民说的句句是实,请钦差大人明鉴。”

    华砚听着一声声闷响,到底还是有些动容,“你是不是有话没说。”

    刘岩额头磕破了,血流到脸上,十分狼狈,“回大人的话,小民说的句句是实,并无半句虚言。”

    华砚一皱眉头,“你是读书人,自然明白我说的意思,我问的并不是你之前说的是否属实,而是你是不是还有事隐瞒。”

    刘岩一咬牙,低头掩藏了脸上的表情,“并无隐瞒。”

    华砚见他回话唯唯诺诺,头也不抬,就猜他是有难言之隐。

    “你为了告状一路上京,又不顾性命在钉板上滚了一遭,如今拖着一副残破的身子,好不容易走到皇差面前,有什么冤枉,实情如何,还不一一道来。不管你有什么说不得的隐情,都有我用心听着,用眼看着,我是皇上的眼耳喉舌,我听了你的事,问了你的事,就是皇上听了你的事,问了你的事,你能不能讨一个公道,都凭你今天这一番话了。”

    刘岩肩膀耸了几耸,终于抬头看了华砚,“回大人的话,小民的确隐瞒了冤情,这事是小民的心头痛,小民实不知如何说起。”

    华砚看他头上血流的可怖,就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将怀里的丝绢递给他擦脸,“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刘岩接了华砚的丝绢,将脸上的血迹胡乱擦了,呜声道,“小民这一桩冤案的源头,都是因为小民的爱妾。”

    华砚一早就猜到故事里有一个女人,结果果然有一个女人,他便不动声色地回座,静静听他说。

    刘岩把染血的丝绢小心收进怀里,“小民一年前跟随父母大人回南瑜扫墓,偶遇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机缘巧合之下,就收她到身边做妾。回到西琳之后,她上事父母,内操家事,与我也十分的恩爱和睦。小民的妻子在两年前过世了,原本小民打算等小妾生育子嗣,就将她扶作正室,谁知……”

    他话说的隐晦,华砚却听出端倪,譬如刘岩若被打入贱籍且不得翻案,他父母的身份也绝非良民。他一家明明是去扫墓,却如何机缘巧合娶了一个美貌女子。那美貌女子的身份恐怕算不得清白,必定是优伶娼妓之类。

    刘岩说完这一番话,却未得到华砚的半字回应,就又大着胆子抬头看了他一眼。

    面具上的表情就是华砚的表情,他的表情就是面无表情。低下的人面对一个戴着面具的人,察言观色是不可能了。

    华砚见刘岩似有犹豫之色,就温和语气催促一句,“你只管说。”

    刘岩对华砚磕一个头,“今年年初小民带内子去观音庙求子,偶遇本地县丞,那赃官觊觎内子的美貌,之后也曾借故纠缠,逼迫小民。小民被打成贱籍,内子为了小民,不得已从了那赃官,之后却不堪其辱,自投了湖。小民心中怨愤难平,上天入地也想为枉死的冤魂讨一个公道。”

    华砚心中惊诧不已,更存了满腹疑惑,一县之主,何至于为一个女子就假公济私,丢了父母官的本分。若真出了这等事,上面的官员怎会不管不问,查出一个实情。

    “你说的事确实属实?可有人为你作保作证?”

    刘岩思索半晌,点头道,“这一桩丑事在本县已人尽皆知,大人尽管派人去问就是了。”

    华砚越发不解,“既然这事已经闹到人尽皆知,为何州郡官员无人过问,无人彻查,还要你层层告状,非得闯到京城大理寺滚钉板。”

    刘岩一脸哀痛,“大人有所不知,我县的县丞颇有背景,是现任礼部尚书大人的远方侄儿。”

    一个远方侄儿算什么颇有背景?

    华砚生怕自己听错了,就一本正经地又确认了一次,“你说的礼部尚书,可是崔缙崔大人?”

    刘岩把头一低,“正是。”

    华砚心中自有想法,就点头对崔缙道,“你说的事,我都知道了,实情如何,之后我会派人详察。可有正式的状纸文书?”

    刘岩忙从怀里掏出状子跪呈到华砚面前。

    华砚低头看了一遍状书,确认无误后就起身对刘岩道,“我会吩咐人安排你的饮食起居,照顾你养伤。若来日查清你确有冤情,一定还你一个公道;可若是让我查出实情是你有心诬告,毁谤良臣,我必定会叫皇上对你严加惩治,绝不轻饶。”

    刘岩诺诺应声,面上却无一丝惧色。

    他一出门,仆役就又安排了一个歌女,华砚一边听她清唱,一边思索这一桩冤案。

    歌女唱到中途,仆役又领一个素装儒巾的青年来房中拜见。

    正是步尧。

    步尧服侍毓秀多年,华砚从前也同他打过照面,一见其人,觉得面熟,就笑着摘了面具。

    步尧忙对华砚行礼,口称“殿下千岁”。

    华砚指着他下首的座位,招呼步尧同坐,“皇上叫我来问你,你的身份可换好了。”

    步尧恭恭敬敬地坐了,一边为华砚添茶,一边回话道,“下士出宫之后,承蒙皇上恩典,有幸到国子监读书备考。初元令一行,下士就准备了文书,不出一月,已得到入籍的回复。”

    乍一听,步尧的身份办的并没有什么波折,可这一月之期,到底还是让华砚有些不舒服。

    步尧曾入宫为侍,他的三代背景自然清白无垢,再加上他曾经考取功名,顺利入籍也理所应当。

    “你入的是坊郭户籍,还是乡村户籍?”

    “下士虽不是京城人士,却也出生在蜀州,下士家里原本是做米酒生意的,因此入的是坊郭户籍。”

    “既然是做生意的,自然是主户了?”

    “是。”

    华砚思量半晌,点头道,“照你的说法,你申请入籍并不比你当初申请入宫困难?”

    步尧讪笑道,“相比其他人,下士的户籍的确来的更容易,大约是因为我曾在宫里当差的缘故。”

    “你所谓的其他人是什么人?”

    “下士身在国子监,同窗有几位家境殷实的外籍士子,自初元令下,这几位家中就忙着奔走运作,可直到如今,他们中间也不曾有人入籍。”

    华砚点头道,“你将你知道的几人的名字写来,我之后会派人查一查是什么情况,再如实回禀皇上。”

    步尧有些惶恐,写名字的时候也十分谨慎。

    华砚将名单收进怀里,二人一边饮茶,一边听歌女唱完一曲。

    步尧顺势告退,华砚对他笑道,“你有什么话要我转述给皇上?”

    步尧连连摇头,“下士感恩皇恩浩荡,只望皇上福泽延绵,万事顺遂。”

    华砚笑而不语,步尧对华砚深揖一礼,退出门去。

    等人走了,华砚又坐下来听了两首曲子,才悄悄吩咐回宫。

    马车进宫的时候天刚黑,华砚回永福宫洗漱换衣,才要去金麟殿,毓秀就亲自来了。

    跟在毓秀身后的是凌音,三人对面施礼,同坐喝茶。

    等晚膳摆上桌,毓秀就屏退侍从,一边为华砚夹菜,一边笑着问道,“惜墨今日听的如何?”

    华砚看了一眼好整以暇的凌音,也笑着为毓秀夹菜,“人在大理寺门口敲鼓告御状,程大人连他的冤情都不听,就将人甩出来了?”

    毓秀笑道,“为彻查工部的事,程棉已成众矢之的,是朕暗地里嘱咐他要小心行事。朕才下旨修改工部例则,就有人在大理寺喊冤,为的还是初元令的事,告的是礼部尚书崔大人的族亲,程棉也觉得事情不简单,他不插手,是朕首肯的。”

    华砚一皱眉头,沉默半晌才舒展开来,“原来皇上早就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你又为何多此一举,叫我亲自跑一趟从善楼。”

    毓秀笑道,“我并不知事情的前因后果,更不知来告状的人是忠是奸,是正是疯。事出之后,我看到的只有悦声从程棉处取来的一封密折,和那叫刘岩的书生呈上来的一纸状书,至于他状子里写的事是否属实,我也未曾分辨得出。”

    华砚笑眉一挑,“所以皇上叫我去从善楼,就是想让我替你分辨刘岩是忠是奸,是正是疯,他状子里所写和他口上申诉的,又是否属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