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单人只剑堵玉门
第二百二十二章单人只剑堵玉门
慈航静斋交出了和氏璧,几十年的心血谋划彻底失败,于此同时,佛门的声誉也一落千丈,要不是佛门还有些底蕴,还有些宗师强者坐镇,恐怕早就被天下群雄所彻底瓜分。
梵清惠野心勃勃地想要将慈航静斋以及佛门的地位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上,结果洛阳选帝成了笑话,静念禅院这个最铁杆的盟友被杨广铲除,她连报仇都做不到,还被逼交出了和氏璧。
梵清惠这一次妥协,这辈子也休想一窥大宗师之境了。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只是人生在世,总要面临一些两难的抉择,梵清惠只是做了一个身为掌门人该做的事情。
江湖传言,杨公宝库和和氏璧,得一可得天下,可是现在和氏璧落到了杨广的手中,杨广可谓是如虎添翼,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他的正统地位。
本身便是当今圣上,又拥有传国玉玺,位置更加根深蒂固,一些老学究,老儒文宗们也不再反驳杨广的地位。
以前的大隋,最让人垢病的一点,便是没有传国玉玺,王朝根基便显得些虚浮。
现在的大隋,拥有传国玉玺,人心所向。
天下间所有反隋势力自然不甘坐以待弊,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杨公宝库。
寇仲和徐子陵俩人的日子比以前要更加难过。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虽然他们俩人没有像原著一样经过和氏璧能量的洗髓,但也同样进步神速,此时已经踏入了宗师之境!..
杨盘也毕竟得承认,这方世界的武学确实有其独到之处,《长生诀》也不愧为四大奇书之一,修炼之后,进境之快,让人匪夷所思。
要知道在大周世界之中的神功绝学,进步速度再怎么快,也不可能比得上《长生诀》一书了。
只不过这方世界的四大奇书,限制太大,普及率也太低。
―――――――――――――
杨盘从慈航静斋观看了全本《慈航剑典》,回来之后不久,宁道奇守约地送上了大明尊教的《御尽万法智慧根源经》。
杨盘来到这方世界的目的,已经达成。
于此同时,经过近三年的养剑,养剑之境已近大成,不过,也因为杨广掀起统一战争,让杨盘收集到不少人之杀机,使得养剑的进境十分迅速,几乎快要大成了。
说句实在话,要不是这方世界尚算安全,否则像杨盘这般,养剑三年不能出手,在大周世界那种环境之下,只能够找个偏僻的地方躲个三年了。
在这方世界,杨盘可以自由行走,因为这方世界几乎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
眨眼间,又过了一年,在此期间,天下间八成的反隋势力都被杨广平定,这些反隋的势力所牵扯到的世家大族不少,杨广发了狠心,将这些世家大族统统扫灭,杨广推行的各种国策,可谓是阻力全无,
当然,杨广也没有要彻底灭了所有世家的意思,只要不反抗他的国政,并且愿意配合和为朝廷效力的世家,杨广仍然表示会诚心接纳。
并不是所有世家子弟都是坏的,同样也不是所有寒门子弟都是好的。
杨广心知肚明,贪官大多出自寒门!
因为他们以前穷疯了,现在一朝有权,自然会控制不住本心,稍一诱惑就很失守。相反世家子弟从小锦衣玉食,根本用不着去贪,因为贪的那点钱,恐怕还不如他一顿饭的消费。况且出身世家的子弟,家族教育必然一流,贪污才多点利益?占据高位,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资本。
只不过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贪官也比阶级固化,威胁皇权要好得多。
贪官再怎么贪,不会威胁到杨广的皇位,再说了,这些贪官养肥了,宰掉吃肉,最后还不是便宜了他这个皇帝?
嗯,当然,万事并没有绝对,寒门之中同样出大才者居多。
―――――――――――――
盘踞在各地,妄想反抗杨广统治的世家大族基本上被平定,各级地方的管理也上了正轨,没有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挑拨和故意放纵,各地方官府只要官员到位,加上杨盘施予的仁政,恢复统治以及改善民生都卓有成就。
毕竟大隋现在并非天灾横行的明末,大隋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储量还是相当丰富的。
剩下来,还没有完全平定的势力,只有更加北方的区域,以及关中了。
其他的地方,包括巴蜀在内全都被杨广收复。
整个天下,真正成气候的反隋势力也只剩下李阀一家了。
宋阀无力出岭南,而且宋缺是多么精明的一个人,杨广不死,他岂会轻易反隋。
宋缺带领的宋阀,静坐钓鱼台,因为无论谁胜了,宋阀的地位都不会有所改变。
杨广终于率领着大军,踏过函谷关,亲征李阀。
李世民率领李阀军队与杨广决战,最后七战两胜五败,败走长安,损兵折将。
杨广轻声感叹一句:“不愧为李世民,果然有一套,可惜就是太年轻了一些,而且李阀的高手并不多。”
李渊见李世民战败而刀,心中慨叹,不得不对外求援,他派人去突厥求援兵。
东突厥颉利可汗,心知若是杨广重新一统天下,大隋在休养惩处之后,必然比前更加强大,这对突厥的利益不利,强大的中原王朝,往往是草原种族的噩梦。
所以,必须要让中原继续乱下去,越乱越好,打得越久越好。
颉利可汗最终还是做出了出步干涉的要求,并且提了不少有利于突厥的条件。
在条件达成之后,颉利可汗敢是颇有魄力之辈,亲自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同下中原。
玉门关前,原本紧闭的玉门关关门大开,门口就坐着一个年轻人,他正悠闲地在门口喝着茶,最让人案几前摆放着一把没有剑鞘的宝剑。
“吁——”颉利可汗挥手停住了大军。
只见弓马娴熟的突厥精锐大军真的做到了令行静止。
―――――――――――――
“阁下是何人,为何拦住去路。”颉利可汗自然不认识杨盘。
李阀特使,魔相宗的长孙晟却是认识杨盘的。
“回可汗,此人乃中原第一富商,杨盘。听说此人乃诸子百家轻重家的传人。”长孙晟回答道。
杨盘放下了茶杯开口说道:“此关过去便是九州地界,如今中原争龙,怎么打那都是自家的事儿,外人插手却是不行。”
没见杨盘怎么大吼,但他的声音却是传遍整个玉门关口。
“突厥可汗是外邦可汗,不可入关。”杨盘轻声说道。
“可恶,就凭你一人也想拦住我们三十万大军入关?”突厥可汗身边的一名大将站了出来吼道。
“杨某自出道以来,只杀过一个人,自此之后,修身养性,不轻易动杀戮之念。今日为天下苍生计,来此拦路,还请突厥可汗不要逼迫杨某出手。”杨盘淡淡地说道。
“我发起火来,我自己都害怕。”杨盘开口警告道。
“阁下敢一个人拦住我三十万大军,果然乃勇士也,本汗最敬重勇士,阁下可愿意来我突厥效力,我以国士待之。”颉利可汗招揽道。
“呵呵!”杨盘轻笑两声,再无下文。
虽然没有说话,但那种不屑的意思表露无疑,这让在场的所有军士皆感到一阵愤怒。
颉利可汗也算是极有气度,他虽气愤,却并没表露出来,云淡风清地述说道:“看来先生是不愿意了,不过本汗也不勉强。先生应该明白,螳臂挡车的道理。先生若是一直拦着,那本汗也只能抱歉了。”
“颉利可汗,杨某奉劝你一句,带着你的人退吧,不要逼我出手,否则悔则晚矣。我面前的这把剑,名为诛仙剑。你问一问你身旁的长孙晟,可曾听说过这把剑?”杨盘笑问道。
“长孙先生,这诛仙剑有何来头?还请先生指点。”颉利可汗问道。
――――――――――――-
“据一些话本记载,此剑乃神话传说中的宝剑,传说:非铜非铁又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诛仙利,戮仙亡,陷仙到处起红光;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长孙晟不愧为出身世家,文化底蕴果然非同一般。连如此生僻的神话传说都看过。
“传说此乃诛仙四剑之一,威能无穷,可毁天灭地。”长孙晟有一种三观重塑的差异感,这种神话传说的宝剑,竟然真实存在不成?
“颉利可汗,我中原传承之深远,根本不是你等外邦所能想像的,五胡乱华之景象有一次就足够了,此乃天命,要让中原汉族在苦难之中,极尽升华,融百族之精华,诞生全新的民族意识。但五胡乱华,也使得我中原传承有不少都失传了,这是我等始料未及之事。此时,中原争龙之关键时候,我若不出世,也由得你等入中原。但我现在遇上了,就恕难袖手旁观。”杨盘一本正经地述说道。
长孙晟真的长见识了,难道在他所不知道的另一个层面,真的有诸子百家隐世吗?魔门本身就是诸子百家的残留。
“长孙先生,这传说是真是假?”颉利可汗不怎么相信,因为这就好像草原所信仰的长生天,忽然之间出现在眼前一样,这给人的感觉真的是三观尽毁,难以置信。
“这个,可汗大人,你要知道我中原传承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传承下来,上古时的传说是真是假,现在还真的很难做个结论。”长孙晟并没有把话说满,不管是真是假,他的话都没有毛病,说了等于没说。
颉利可汗也明白,这上古传说的真与假,还真的很难去考究。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试一试那把诛仙剑是真还是假了。
―――――――――――――――
杨盘行事,从来都是有他的目的,而且目的性相当明确,那就是对自身有利。
诛仙剑养剑己成,却未开锋。
要想将此剑开锋,只有用敌人的血才能够做到,而一般的敌人没用,甚至数量少了也不行。
所以,杨盘便只身来到这玉门关封门了。
颉利可汗不管怎么说也是外邦可汗,也算得上是九五命格,再加上这里三十万大军,足够让诛仙剑开锋了。
诛仙利,这个“利”,便是用敌人的鲜血来洗练出来的,杀的人越多,剑锋便越锋利。
所以说《诛仙剑诀》修的乃是杀戮之道,走的是杀尽苍生之路。此道与《血海真经》相同,道路相同,法门各异。
前者更擅攻坚,后者更擅保命。
杨盘之所以要在这里废话,还不是要巅峰因果。所谓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杨盘也一样,他不惧果,也惧因。
因果很难修炼,但有的时候因果却非常简单。
你打我,是因为我打你。反过来,我打你,是因为你先打我的。
杨盘现在的行为,用一个专业术语形容,那便是“钓鱼执法”。
首先,杨盘把自己放在执法者的位置上,执法者嘛,自然不能滥用职权。但是如果是对方先违法呢?那正好名正言顺地执法。
杨盘在玉门关堵门相劝,甚至恐吓颉利可汗撤兵。
如果成功,那杨盘自然会青史留名,有莫大功德,能够积累自身气运。
如果失败,对方硬要杀过来,那对不起了,你要杀我,我只好正当防卫了。因果很明确,起因在你不在我,有什么后果自然由你自己承担。
纵观杨盘武道初成,离家历练以来,行事作风大多如此,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神话传说太久远了,也太超乎大家的想像之外,所以哪怕算得上半个旁观者的长孙晟,实际上他也是不相信的成份居多。
“我乃突厥可汗,顶天立地,从来不信鬼神,只信我手中的刀。勇士们,举起你们的手上的刀,我们要进中原,占领它!”颉利可汗这话是用突厥话说的,情绪高昂。
三十万大军齐声应喝,高声大喊,声威震天。场面壮观又雄壮,强势的军队气势冲向四面八方。
慈航静斋交出了和氏璧,几十年的心血谋划彻底失败,于此同时,佛门的声誉也一落千丈,要不是佛门还有些底蕴,还有些宗师强者坐镇,恐怕早就被天下群雄所彻底瓜分。
梵清惠野心勃勃地想要将慈航静斋以及佛门的地位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上,结果洛阳选帝成了笑话,静念禅院这个最铁杆的盟友被杨广铲除,她连报仇都做不到,还被逼交出了和氏璧。
梵清惠这一次妥协,这辈子也休想一窥大宗师之境了。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只是人生在世,总要面临一些两难的抉择,梵清惠只是做了一个身为掌门人该做的事情。
江湖传言,杨公宝库和和氏璧,得一可得天下,可是现在和氏璧落到了杨广的手中,杨广可谓是如虎添翼,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他的正统地位。
本身便是当今圣上,又拥有传国玉玺,位置更加根深蒂固,一些老学究,老儒文宗们也不再反驳杨广的地位。
以前的大隋,最让人垢病的一点,便是没有传国玉玺,王朝根基便显得些虚浮。
现在的大隋,拥有传国玉玺,人心所向。
天下间所有反隋势力自然不甘坐以待弊,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杨公宝库。
寇仲和徐子陵俩人的日子比以前要更加难过。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虽然他们俩人没有像原著一样经过和氏璧能量的洗髓,但也同样进步神速,此时已经踏入了宗师之境!..
杨盘也毕竟得承认,这方世界的武学确实有其独到之处,《长生诀》也不愧为四大奇书之一,修炼之后,进境之快,让人匪夷所思。
要知道在大周世界之中的神功绝学,进步速度再怎么快,也不可能比得上《长生诀》一书了。
只不过这方世界的四大奇书,限制太大,普及率也太低。
―――――――――――――
杨盘从慈航静斋观看了全本《慈航剑典》,回来之后不久,宁道奇守约地送上了大明尊教的《御尽万法智慧根源经》。
杨盘来到这方世界的目的,已经达成。
于此同时,经过近三年的养剑,养剑之境已近大成,不过,也因为杨广掀起统一战争,让杨盘收集到不少人之杀机,使得养剑的进境十分迅速,几乎快要大成了。
说句实在话,要不是这方世界尚算安全,否则像杨盘这般,养剑三年不能出手,在大周世界那种环境之下,只能够找个偏僻的地方躲个三年了。
在这方世界,杨盘可以自由行走,因为这方世界几乎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
眨眼间,又过了一年,在此期间,天下间八成的反隋势力都被杨广平定,这些反隋的势力所牵扯到的世家大族不少,杨广发了狠心,将这些世家大族统统扫灭,杨广推行的各种国策,可谓是阻力全无,
当然,杨广也没有要彻底灭了所有世家的意思,只要不反抗他的国政,并且愿意配合和为朝廷效力的世家,杨广仍然表示会诚心接纳。
并不是所有世家子弟都是坏的,同样也不是所有寒门子弟都是好的。
杨广心知肚明,贪官大多出自寒门!
因为他们以前穷疯了,现在一朝有权,自然会控制不住本心,稍一诱惑就很失守。相反世家子弟从小锦衣玉食,根本用不着去贪,因为贪的那点钱,恐怕还不如他一顿饭的消费。况且出身世家的子弟,家族教育必然一流,贪污才多点利益?占据高位,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资本。
只不过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贪官也比阶级固化,威胁皇权要好得多。
贪官再怎么贪,不会威胁到杨广的皇位,再说了,这些贪官养肥了,宰掉吃肉,最后还不是便宜了他这个皇帝?
嗯,当然,万事并没有绝对,寒门之中同样出大才者居多。
―――――――――――――
盘踞在各地,妄想反抗杨广统治的世家大族基本上被平定,各级地方的管理也上了正轨,没有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挑拨和故意放纵,各地方官府只要官员到位,加上杨盘施予的仁政,恢复统治以及改善民生都卓有成就。
毕竟大隋现在并非天灾横行的明末,大隋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储量还是相当丰富的。
剩下来,还没有完全平定的势力,只有更加北方的区域,以及关中了。
其他的地方,包括巴蜀在内全都被杨广收复。
整个天下,真正成气候的反隋势力也只剩下李阀一家了。
宋阀无力出岭南,而且宋缺是多么精明的一个人,杨广不死,他岂会轻易反隋。
宋缺带领的宋阀,静坐钓鱼台,因为无论谁胜了,宋阀的地位都不会有所改变。
杨广终于率领着大军,踏过函谷关,亲征李阀。
李世民率领李阀军队与杨广决战,最后七战两胜五败,败走长安,损兵折将。
杨广轻声感叹一句:“不愧为李世民,果然有一套,可惜就是太年轻了一些,而且李阀的高手并不多。”
李渊见李世民战败而刀,心中慨叹,不得不对外求援,他派人去突厥求援兵。
东突厥颉利可汗,心知若是杨广重新一统天下,大隋在休养惩处之后,必然比前更加强大,这对突厥的利益不利,强大的中原王朝,往往是草原种族的噩梦。
所以,必须要让中原继续乱下去,越乱越好,打得越久越好。
颉利可汗最终还是做出了出步干涉的要求,并且提了不少有利于突厥的条件。
在条件达成之后,颉利可汗敢是颇有魄力之辈,亲自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同下中原。
玉门关前,原本紧闭的玉门关关门大开,门口就坐着一个年轻人,他正悠闲地在门口喝着茶,最让人案几前摆放着一把没有剑鞘的宝剑。
“吁——”颉利可汗挥手停住了大军。
只见弓马娴熟的突厥精锐大军真的做到了令行静止。
―――――――――――――
“阁下是何人,为何拦住去路。”颉利可汗自然不认识杨盘。
李阀特使,魔相宗的长孙晟却是认识杨盘的。
“回可汗,此人乃中原第一富商,杨盘。听说此人乃诸子百家轻重家的传人。”长孙晟回答道。
杨盘放下了茶杯开口说道:“此关过去便是九州地界,如今中原争龙,怎么打那都是自家的事儿,外人插手却是不行。”
没见杨盘怎么大吼,但他的声音却是传遍整个玉门关口。
“突厥可汗是外邦可汗,不可入关。”杨盘轻声说道。
“可恶,就凭你一人也想拦住我们三十万大军入关?”突厥可汗身边的一名大将站了出来吼道。
“杨某自出道以来,只杀过一个人,自此之后,修身养性,不轻易动杀戮之念。今日为天下苍生计,来此拦路,还请突厥可汗不要逼迫杨某出手。”杨盘淡淡地说道。
“我发起火来,我自己都害怕。”杨盘开口警告道。
“阁下敢一个人拦住我三十万大军,果然乃勇士也,本汗最敬重勇士,阁下可愿意来我突厥效力,我以国士待之。”颉利可汗招揽道。
“呵呵!”杨盘轻笑两声,再无下文。
虽然没有说话,但那种不屑的意思表露无疑,这让在场的所有军士皆感到一阵愤怒。
颉利可汗也算是极有气度,他虽气愤,却并没表露出来,云淡风清地述说道:“看来先生是不愿意了,不过本汗也不勉强。先生应该明白,螳臂挡车的道理。先生若是一直拦着,那本汗也只能抱歉了。”
“颉利可汗,杨某奉劝你一句,带着你的人退吧,不要逼我出手,否则悔则晚矣。我面前的这把剑,名为诛仙剑。你问一问你身旁的长孙晟,可曾听说过这把剑?”杨盘笑问道。
“长孙先生,这诛仙剑有何来头?还请先生指点。”颉利可汗问道。
――――――――――――-
“据一些话本记载,此剑乃神话传说中的宝剑,传说:非铜非铁又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诛仙利,戮仙亡,陷仙到处起红光;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长孙晟不愧为出身世家,文化底蕴果然非同一般。连如此生僻的神话传说都看过。
“传说此乃诛仙四剑之一,威能无穷,可毁天灭地。”长孙晟有一种三观重塑的差异感,这种神话传说的宝剑,竟然真实存在不成?
“颉利可汗,我中原传承之深远,根本不是你等外邦所能想像的,五胡乱华之景象有一次就足够了,此乃天命,要让中原汉族在苦难之中,极尽升华,融百族之精华,诞生全新的民族意识。但五胡乱华,也使得我中原传承有不少都失传了,这是我等始料未及之事。此时,中原争龙之关键时候,我若不出世,也由得你等入中原。但我现在遇上了,就恕难袖手旁观。”杨盘一本正经地述说道。
长孙晟真的长见识了,难道在他所不知道的另一个层面,真的有诸子百家隐世吗?魔门本身就是诸子百家的残留。
“长孙先生,这传说是真是假?”颉利可汗不怎么相信,因为这就好像草原所信仰的长生天,忽然之间出现在眼前一样,这给人的感觉真的是三观尽毁,难以置信。
“这个,可汗大人,你要知道我中原传承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传承下来,上古时的传说是真是假,现在还真的很难做个结论。”长孙晟并没有把话说满,不管是真是假,他的话都没有毛病,说了等于没说。
颉利可汗也明白,这上古传说的真与假,还真的很难去考究。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试一试那把诛仙剑是真还是假了。
―――――――――――――――
杨盘行事,从来都是有他的目的,而且目的性相当明确,那就是对自身有利。
诛仙剑养剑己成,却未开锋。
要想将此剑开锋,只有用敌人的血才能够做到,而一般的敌人没用,甚至数量少了也不行。
所以,杨盘便只身来到这玉门关封门了。
颉利可汗不管怎么说也是外邦可汗,也算得上是九五命格,再加上这里三十万大军,足够让诛仙剑开锋了。
诛仙利,这个“利”,便是用敌人的鲜血来洗练出来的,杀的人越多,剑锋便越锋利。
所以说《诛仙剑诀》修的乃是杀戮之道,走的是杀尽苍生之路。此道与《血海真经》相同,道路相同,法门各异。
前者更擅攻坚,后者更擅保命。
杨盘之所以要在这里废话,还不是要巅峰因果。所谓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杨盘也一样,他不惧果,也惧因。
因果很难修炼,但有的时候因果却非常简单。
你打我,是因为我打你。反过来,我打你,是因为你先打我的。
杨盘现在的行为,用一个专业术语形容,那便是“钓鱼执法”。
首先,杨盘把自己放在执法者的位置上,执法者嘛,自然不能滥用职权。但是如果是对方先违法呢?那正好名正言顺地执法。
杨盘在玉门关堵门相劝,甚至恐吓颉利可汗撤兵。
如果成功,那杨盘自然会青史留名,有莫大功德,能够积累自身气运。
如果失败,对方硬要杀过来,那对不起了,你要杀我,我只好正当防卫了。因果很明确,起因在你不在我,有什么后果自然由你自己承担。
纵观杨盘武道初成,离家历练以来,行事作风大多如此,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神话传说太久远了,也太超乎大家的想像之外,所以哪怕算得上半个旁观者的长孙晟,实际上他也是不相信的成份居多。
“我乃突厥可汗,顶天立地,从来不信鬼神,只信我手中的刀。勇士们,举起你们的手上的刀,我们要进中原,占领它!”颉利可汗这话是用突厥话说的,情绪高昂。
三十万大军齐声应喝,高声大喊,声威震天。场面壮观又雄壮,强势的军队气势冲向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