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还都北方
乔行简看着诋报上面的新闻,都是关于北伐的,此时他已经感受到了诋报的威力,现在是谁控制了诋报,就等于控制了民心方向。
之前诋报上面出现的几篇关于理学的文章,让乔行简有些不高兴,上面对程朱理学的一点观点进行了否决,一时间让临安的程朱理学学子愤怒不已,但是因为李松是赵昀身边的人,于是也就拿李松办法。
看到诋报的威力之后,程朱理学的文人也向创办类似诋报的纸制传播工具,但是赵昀之前已经下令了,一切诋报类纸制宣传文书,必须要得到批准才可以发行,如果私自发行,就以大逆不道,妖言惑纵之罪降罪。
于是程朱理学的文人士子们也就将这个想法放弃了,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热情,想要独霸朝堂,让程朱理学成为官学。
乔行简知道现在程朱理学虽然学生众多,但是赵昀对理学似乎有些偏见,并不是很喜欢,加上之前理学强调对君王的约束,也赢得了天下的认可,但是赵昀这个君王是约束不住的,理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况且现在时代不同了,赵昀正值壮年,在为三十年没有问题,他对待理学的态度,也将直接影响理学的发展。
乔行简叹息了一声,他对理学的未来还是有些担忧,现在朝堂上面很多事情已经不是他说了算了,这次派遣到北方的官员,其中有很多都不是理学的出身。
一开始乔行简还将很多理学出身的官员推荐上来,但是这次把持官员选拔的是柳森,也即是赵昀的岳丈,此时柳森被拜为吏部尚书,专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推荐。
柳森将很多传统出身的官员,尤其是很多贫农出身的官员推荐了出来,这些官员之前都是在下层官场当官,因为没有身份和家室,于是一直无法得到提拔,这次柳森将这些人全部提拔了起来,并且派到了北方。
然后就是很多当年跟随赵昀的人,这些人都是在军队里面待过,带着武将的身份,于是也被派遣到了北方。
被派遣到北上的五百多名官员中,传统理学出身的只有不到五十人,而且这些人都还不是在要职。
乔行简此时也有些力不从心,现在大宋的权利在赵昀手中,赵昀又在外面征战,不再是之前的临安朝廷了,皇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皇城里面,只要在朝堂上面掌握了权力,就等于是掌握了大宋的天下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大宋的天下大了,皇帝的权力也更大了,之前很多无关紧要的部门,现在随着赵昀的到来,变的非常重要了,甚至超越了中枢。
乔行简一时间竟然没有了吃饭的念头了,叹了一口气之后,就放下了手中的诋报,然后痴痴地发呆。
就在此时,一个仆人走了进来,然后朝着乔行简说道:“老爷,李大人求见。”
仆人说的李大人就是李宗勉,此时已经进入了乔行简的房间,很快就看到了乔行简了。
乔行简看着急匆匆的李宗勉,不知道他有什么要紧的事情,竟然如此焦虑,然后朝着李宗勉说道:“李大人有什么急事,竟然深夜来访。”
李宗勉一脸凝重,然后朝着乔行简说道:“刚才一个枢密院的友人告诉我,府库今晚就运送了一批物资去码头,准备运送到燕京。”
乔行简听了李宗勉的话之后,一阵诧异,现在北方在打仗,每天都有物资往北方运送,这根本就没有什么稀罕的,虽然运往燕京,但是也不足为奇,赵昀估计要求燕京了,况且燕京北海那里马上就要封冻了,所以连夜运送物资也没有是情理之中,毕竟海运力量大,能够赶在封冻之前多运送一些物资去燕京,也是不错的。
看着乔行简的诧异,李宗勉知道自己没有说明白,然后朝着李宗勉说道:“一开始我也没感觉有什么奇特,但是后来这个友人说道,运送的物资是为御林军家眷准备的物资。”
李宗勉这句话一出,顿时让乔行简一阵诧异,赵昀现在不是皇帝,但是他来到临安之后,重新组建了御林军,虽然对外宣称是侍卫军,但是驻地依然是之前的御林军驻地,于是百官还是习惯称为御林军。
宽且认定赵昀迟早都要称帝,所以现在是侍卫军,将来还是御林军,所以官员就都称呼御林军。
御林军的指挥使是霍仪,此时就在赵昀身边,同时五千御林军也一支护卫着赵昀,此时紧急往燕京运送一批物资,都是给御林军家眷的,这也就说明了御林军的家眷都要去燕京城了。
御林军的家眷都去燕京城了,那么也就是说赵昀要将燕京城定为都城了,这下子可是让乔行简震撼不已了。
一阵惊骇之后,乔行简渐渐地恢复了冷静,在很多人看来,赵昀北迁都城是必然的,而且认定赵昀一定会还都,将都城迁移会汴京,这也是对赵宋宗室的告慰。
赵昀现在竟然要将都城迁移到燕京,乔行简渐渐冷静下来之后,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汴京虽然是赵宋古都,但是地理位置不好,临近黄河,时刻都要承受黄河水患的威胁,加上周围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当年就是因为这一点,金人只要渡过黄河,就可以直取汴京城下。
于是当年就有很多官员提议将都城迁移到洛阳,四面环山,还有虎牢关等关隘镇守,或者是长安,都可以保全。
但是赵宋宗室出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迁都,最后造成当年的靖康之难,赵宋皇室和百官全部沦为俘虏。
此时赵昀没有将还都汴京,也是可以理解的,加上北方这些年一直都有强权存在,从当年的辽国,到后来的金国,经营燕京城超过三百年,燕京已经成为北方中心,无论是在地理上面,还是在城池规模,还有防御能力上面,燕京都是要远远超越汴京的。
加上燕京没有黄河水患,所以作为都城也是非常理想之地。
之前诋报上面出现的几篇关于理学的文章,让乔行简有些不高兴,上面对程朱理学的一点观点进行了否决,一时间让临安的程朱理学学子愤怒不已,但是因为李松是赵昀身边的人,于是也就拿李松办法。
看到诋报的威力之后,程朱理学的文人也向创办类似诋报的纸制传播工具,但是赵昀之前已经下令了,一切诋报类纸制宣传文书,必须要得到批准才可以发行,如果私自发行,就以大逆不道,妖言惑纵之罪降罪。
于是程朱理学的文人士子们也就将这个想法放弃了,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热情,想要独霸朝堂,让程朱理学成为官学。
乔行简知道现在程朱理学虽然学生众多,但是赵昀对理学似乎有些偏见,并不是很喜欢,加上之前理学强调对君王的约束,也赢得了天下的认可,但是赵昀这个君王是约束不住的,理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况且现在时代不同了,赵昀正值壮年,在为三十年没有问题,他对待理学的态度,也将直接影响理学的发展。
乔行简叹息了一声,他对理学的未来还是有些担忧,现在朝堂上面很多事情已经不是他说了算了,这次派遣到北方的官员,其中有很多都不是理学的出身。
一开始乔行简还将很多理学出身的官员推荐上来,但是这次把持官员选拔的是柳森,也即是赵昀的岳丈,此时柳森被拜为吏部尚书,专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推荐。
柳森将很多传统出身的官员,尤其是很多贫农出身的官员推荐了出来,这些官员之前都是在下层官场当官,因为没有身份和家室,于是一直无法得到提拔,这次柳森将这些人全部提拔了起来,并且派到了北方。
然后就是很多当年跟随赵昀的人,这些人都是在军队里面待过,带着武将的身份,于是也被派遣到了北方。
被派遣到北上的五百多名官员中,传统理学出身的只有不到五十人,而且这些人都还不是在要职。
乔行简此时也有些力不从心,现在大宋的权利在赵昀手中,赵昀又在外面征战,不再是之前的临安朝廷了,皇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皇城里面,只要在朝堂上面掌握了权力,就等于是掌握了大宋的天下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大宋的天下大了,皇帝的权力也更大了,之前很多无关紧要的部门,现在随着赵昀的到来,变的非常重要了,甚至超越了中枢。
乔行简一时间竟然没有了吃饭的念头了,叹了一口气之后,就放下了手中的诋报,然后痴痴地发呆。
就在此时,一个仆人走了进来,然后朝着乔行简说道:“老爷,李大人求见。”
仆人说的李大人就是李宗勉,此时已经进入了乔行简的房间,很快就看到了乔行简了。
乔行简看着急匆匆的李宗勉,不知道他有什么要紧的事情,竟然如此焦虑,然后朝着李宗勉说道:“李大人有什么急事,竟然深夜来访。”
李宗勉一脸凝重,然后朝着乔行简说道:“刚才一个枢密院的友人告诉我,府库今晚就运送了一批物资去码头,准备运送到燕京。”
乔行简听了李宗勉的话之后,一阵诧异,现在北方在打仗,每天都有物资往北方运送,这根本就没有什么稀罕的,虽然运往燕京,但是也不足为奇,赵昀估计要求燕京了,况且燕京北海那里马上就要封冻了,所以连夜运送物资也没有是情理之中,毕竟海运力量大,能够赶在封冻之前多运送一些物资去燕京,也是不错的。
看着乔行简的诧异,李宗勉知道自己没有说明白,然后朝着李宗勉说道:“一开始我也没感觉有什么奇特,但是后来这个友人说道,运送的物资是为御林军家眷准备的物资。”
李宗勉这句话一出,顿时让乔行简一阵诧异,赵昀现在不是皇帝,但是他来到临安之后,重新组建了御林军,虽然对外宣称是侍卫军,但是驻地依然是之前的御林军驻地,于是百官还是习惯称为御林军。
宽且认定赵昀迟早都要称帝,所以现在是侍卫军,将来还是御林军,所以官员就都称呼御林军。
御林军的指挥使是霍仪,此时就在赵昀身边,同时五千御林军也一支护卫着赵昀,此时紧急往燕京运送一批物资,都是给御林军家眷的,这也就说明了御林军的家眷都要去燕京城了。
御林军的家眷都去燕京城了,那么也就是说赵昀要将燕京城定为都城了,这下子可是让乔行简震撼不已了。
一阵惊骇之后,乔行简渐渐地恢复了冷静,在很多人看来,赵昀北迁都城是必然的,而且认定赵昀一定会还都,将都城迁移会汴京,这也是对赵宋宗室的告慰。
赵昀现在竟然要将都城迁移到燕京,乔行简渐渐冷静下来之后,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汴京虽然是赵宋古都,但是地理位置不好,临近黄河,时刻都要承受黄河水患的威胁,加上周围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当年就是因为这一点,金人只要渡过黄河,就可以直取汴京城下。
于是当年就有很多官员提议将都城迁移到洛阳,四面环山,还有虎牢关等关隘镇守,或者是长安,都可以保全。
但是赵宋宗室出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迁都,最后造成当年的靖康之难,赵宋皇室和百官全部沦为俘虏。
此时赵昀没有将还都汴京,也是可以理解的,加上北方这些年一直都有强权存在,从当年的辽国,到后来的金国,经营燕京城超过三百年,燕京已经成为北方中心,无论是在地理上面,还是在城池规模,还有防御能力上面,燕京都是要远远超越汴京的。
加上燕京没有黄河水患,所以作为都城也是非常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