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归属
一口气把自己藏了20多年的秘密吼了出来姜老太,觉得心情一下子舒服了不少,颇感兴趣地望向了姜仲山,本以为姜仲山会情绪激动,没想到最激动的反而会是姜四叔爷。
姜四叔爷是亲耳听见姜老太吼出她是从山里捡起的姜仲山,一次可以说是激动之下的瞎说,可两次就不能自欺欺人了,姜四叔爷颇有些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呢?姜仲山怎么可能是你从山里捡的,那你当时你怀的孩子呢?不,你一定是瞎说的!”
听到姜四叔爷提到自己怀的那个孩子,姜老太脸上那舒爽的神情稍微收敛了一点,声音微微低了一点,“那孩子,那孩子是个命苦的,生下来就没了气息,所以我就想找个隐蔽一点的地方把她埋起来,结果就发现了一个包着孩子的襁褓...就是姜仲山...”
“所以...所以你就把他抱了回来,充当自己的孩子?”
姜四叔爷整个人都在抖,旁边的姜德木也是被这一变故吓的愣了神,姜仲山居然不是姜青河的孩子,姜青河知道吗?
下一秒姜四叔爷对着姜老太就问出了姜德木心中的疑问。
问到姜青河知不知道这件事,姜老太眼中闪过一丝心虚,“那...那时候他为了村里面的村学忙得不可开交,我怀着孩子上山,他都没有跟过来,后来我早产,孩子又没有命,怕他气急了得病,这才...这才没有告诉他!”
“这么说,青河是到死都不知道...他的孩子已经死了...”
想到姜李氏居然瞒了这样一件大事,如今还在姜仲山考中了秀才之后,在这衙门大堂里闹出来,这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姜四叔爷就悔不当初,当初他们这些长辈怎么也不应该顺着姜青河的意思,答应让他娶了李彩虹的,如果当时娶的是李柳红,姜青河怎么会死了也不得安宁。
姜老太为了分毫不差的拿回那百两银子,会将自己的身世说出来,这一切都在姜仲山的预料之内,原先最好的情况,就是在族老面前闹出来,姜仲山只有百分之七十的概率能和姜老太扯开联系,可现在能在县令面前闹出来,姜仲山就百分百的确定今天能和姜老太这一家子说再见了。
姜仲山适时表现出了震惊,语气里有着颤音,“你说的这是真的吗?娘?我是你捡的?”
望向姜老太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害怕胆怯,被楚唯仁看得清清楚楚,楚唯仁心中的那一丝怀疑这才放了下去。
姜老太说姜仲山是捡的的时候,楚唯仁注意到了姜叔山并没有像姜四叔爷他们那样震惊。心中就怀疑姜叔山恐怕是早就知道这个事情了,这也能解释刚刚自己心中的疑问了,照说秋闱还有还算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姜叔山带着姜李氏不顾身体的伤痛,这么着急地来告状。
恐怕也是这百两银子的归属闹得,这样想来,这不止姜李氏品行有问题,就是姜叔山的品行也令人深思啊!
默默在心里给姜叔山打了一个大叉,楚唯仁当然也不可避免会怀疑姜仲山。
是姜仲山把这锦囊的事情提了起来,而这事情刚刚好就扯出了他的身世,一种可能是姜仲山什么都不知道,真的就是这么巧,老太爷看不下去了,让这事暴露开来,还有第二种可能就是,姜仲山提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想要摆脱姜老太的桎梏,这才把这事情闹了出来,如果是这样,那这姜仲山的心思未免也太深了。
可现在看到姜仲山藏着的害怕胆怯的情感,楚唯仁就觉得自己是想多了。姜仲山情绪内敛,如果不是一直盯着他看,根本就会觉得他没有表情,反而是这一闪而过情感,可信度十分高。
也根本不可能是装得,他姜仲山就是读书上面再怎么有天赋,毕竟也就是个二十出头的男子,平时交流沟通也是些普通农人,就是他浸/淫了官场这么多年,表情尚不能收放自如,更别提姜仲山了。楚唯仁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场的人当然都没有察觉。
而姜老太听见姜仲山喊她娘,再看见他那张脸,一下子就想起了,分家时不情愿地将家中的财产分给他的那一幕,还有刚刚姜叔山因为他而受到责备的那一幕,眼睛一瞪,就冷冷地说道。
“你不要叫我娘,你才不是我的孩子!今天因你害的我儿不能参加秋闱,你就是个灾星,还恩将仇报,你就是我李彩虹的仇人,从今天起,你就不再是我姜家的儿子,不是我李彩虹的二子,叔山也不是你的弟弟了...”
在姜老太的脑海里都是姜仲山仗着是姜家的儿子,占尽了她和叔山的便宜,既然已经当众说出了他不是自己的儿子,那干脆就断得干干净净,以后也别想再沾叔山的光!
这样想着,姜老太就看向了姜四叔爷,“正好,姜四叔爷你也在这,你是咱们姜姓的族老,他姜仲山根本不是我的儿子,他不知道是哪家的孤魂野鬼,反正不是姓姜的,就此做个见证,回去就可以将他移出我姜姓的族谱了!”
“你......”姜四叔爷被姜老太气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一个小小的锦囊,居然牵扯出来姜仲山不是他姜家族人,这是姜四叔爷没有预料到的。如果按照姜老太所说,将姜仲山移出族谱,那岂不是说,以后无论姜仲山在科举一道之上取得何种成就,都不能给姜家村带来任何的荣耀了。
这可万万不行。姜四叔爷可不像姜老太一样被猪油蒙了心智,在他看来,姜仲山可能在科举上取得的成绩比姜叔山高的多,如果姜仲山真的亲人找来了,那认祖归宗无可避免,可现在姜仲山都已经二十多岁了,也就是过了二十多年,都没有人找过来,就说明姜仲山的亲人可能早就没有人世了,那这样的人才,怎么可能往外赶呢!
姜四叔爷也懒得和姜老太这个拎不清的说话,直接望向了姜叔山。
姜四叔爷是亲耳听见姜老太吼出她是从山里捡起的姜仲山,一次可以说是激动之下的瞎说,可两次就不能自欺欺人了,姜四叔爷颇有些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呢?姜仲山怎么可能是你从山里捡的,那你当时你怀的孩子呢?不,你一定是瞎说的!”
听到姜四叔爷提到自己怀的那个孩子,姜老太脸上那舒爽的神情稍微收敛了一点,声音微微低了一点,“那孩子,那孩子是个命苦的,生下来就没了气息,所以我就想找个隐蔽一点的地方把她埋起来,结果就发现了一个包着孩子的襁褓...就是姜仲山...”
“所以...所以你就把他抱了回来,充当自己的孩子?”
姜四叔爷整个人都在抖,旁边的姜德木也是被这一变故吓的愣了神,姜仲山居然不是姜青河的孩子,姜青河知道吗?
下一秒姜四叔爷对着姜老太就问出了姜德木心中的疑问。
问到姜青河知不知道这件事,姜老太眼中闪过一丝心虚,“那...那时候他为了村里面的村学忙得不可开交,我怀着孩子上山,他都没有跟过来,后来我早产,孩子又没有命,怕他气急了得病,这才...这才没有告诉他!”
“这么说,青河是到死都不知道...他的孩子已经死了...”
想到姜李氏居然瞒了这样一件大事,如今还在姜仲山考中了秀才之后,在这衙门大堂里闹出来,这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姜四叔爷就悔不当初,当初他们这些长辈怎么也不应该顺着姜青河的意思,答应让他娶了李彩虹的,如果当时娶的是李柳红,姜青河怎么会死了也不得安宁。
姜老太为了分毫不差的拿回那百两银子,会将自己的身世说出来,这一切都在姜仲山的预料之内,原先最好的情况,就是在族老面前闹出来,姜仲山只有百分之七十的概率能和姜老太扯开联系,可现在能在县令面前闹出来,姜仲山就百分百的确定今天能和姜老太这一家子说再见了。
姜仲山适时表现出了震惊,语气里有着颤音,“你说的这是真的吗?娘?我是你捡的?”
望向姜老太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害怕胆怯,被楚唯仁看得清清楚楚,楚唯仁心中的那一丝怀疑这才放了下去。
姜老太说姜仲山是捡的的时候,楚唯仁注意到了姜叔山并没有像姜四叔爷他们那样震惊。心中就怀疑姜叔山恐怕是早就知道这个事情了,这也能解释刚刚自己心中的疑问了,照说秋闱还有还算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姜叔山带着姜李氏不顾身体的伤痛,这么着急地来告状。
恐怕也是这百两银子的归属闹得,这样想来,这不止姜李氏品行有问题,就是姜叔山的品行也令人深思啊!
默默在心里给姜叔山打了一个大叉,楚唯仁当然也不可避免会怀疑姜仲山。
是姜仲山把这锦囊的事情提了起来,而这事情刚刚好就扯出了他的身世,一种可能是姜仲山什么都不知道,真的就是这么巧,老太爷看不下去了,让这事暴露开来,还有第二种可能就是,姜仲山提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想要摆脱姜老太的桎梏,这才把这事情闹了出来,如果是这样,那这姜仲山的心思未免也太深了。
可现在看到姜仲山藏着的害怕胆怯的情感,楚唯仁就觉得自己是想多了。姜仲山情绪内敛,如果不是一直盯着他看,根本就会觉得他没有表情,反而是这一闪而过情感,可信度十分高。
也根本不可能是装得,他姜仲山就是读书上面再怎么有天赋,毕竟也就是个二十出头的男子,平时交流沟通也是些普通农人,就是他浸/淫了官场这么多年,表情尚不能收放自如,更别提姜仲山了。楚唯仁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场的人当然都没有察觉。
而姜老太听见姜仲山喊她娘,再看见他那张脸,一下子就想起了,分家时不情愿地将家中的财产分给他的那一幕,还有刚刚姜叔山因为他而受到责备的那一幕,眼睛一瞪,就冷冷地说道。
“你不要叫我娘,你才不是我的孩子!今天因你害的我儿不能参加秋闱,你就是个灾星,还恩将仇报,你就是我李彩虹的仇人,从今天起,你就不再是我姜家的儿子,不是我李彩虹的二子,叔山也不是你的弟弟了...”
在姜老太的脑海里都是姜仲山仗着是姜家的儿子,占尽了她和叔山的便宜,既然已经当众说出了他不是自己的儿子,那干脆就断得干干净净,以后也别想再沾叔山的光!
这样想着,姜老太就看向了姜四叔爷,“正好,姜四叔爷你也在这,你是咱们姜姓的族老,他姜仲山根本不是我的儿子,他不知道是哪家的孤魂野鬼,反正不是姓姜的,就此做个见证,回去就可以将他移出我姜姓的族谱了!”
“你......”姜四叔爷被姜老太气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一个小小的锦囊,居然牵扯出来姜仲山不是他姜家族人,这是姜四叔爷没有预料到的。如果按照姜老太所说,将姜仲山移出族谱,那岂不是说,以后无论姜仲山在科举一道之上取得何种成就,都不能给姜家村带来任何的荣耀了。
这可万万不行。姜四叔爷可不像姜老太一样被猪油蒙了心智,在他看来,姜仲山可能在科举上取得的成绩比姜叔山高的多,如果姜仲山真的亲人找来了,那认祖归宗无可避免,可现在姜仲山都已经二十多岁了,也就是过了二十多年,都没有人找过来,就说明姜仲山的亲人可能早就没有人世了,那这样的人才,怎么可能往外赶呢!
姜四叔爷也懒得和姜老太这个拎不清的说话,直接望向了姜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