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再败金兵
孙翊死后,接过太原防御指挥权的人是知府张孝纯和名将、副总管王禀,张孝纯主管后勤,王禀则主持军事防御。
王禀行伍出身,本是童贯麾下将领,南征方腊一战更是战功赫赫。
当初,金人刚在两国边境调动兵马时,童贯就被调去太原主持大局。
后来,童贯见金人真的发起了经过后,便立即带了部分人马逃回了东京,独留下王禀、张孝纯等将领守城。
完颜宗翰再次主持攻打太原时,列大型投石车三十座,可发射炮石,分布四面城墙,凡发一座投石车,听鼓声齐发。
炮石入城大于磨盘,城上楼橹中炮石后,无不摧毀。
王禀御之,随机应变,先設虚柵,下置糠布袋在楼橹上,能即时修复,故难以损坏。
完颜宗翰后又以填壕法攻坡,先用洞子下置车,转轮上安巨木,状似屋形,以生牛皮覆上,各处以铁盾防御,人在其內,推而行之。
其车节次而进,总共有五十余辆,皆运木柴薪于其中。
到了壕沟时,先用大枝薪柴,次以皮覆,然后置土在最上面。
如此若顺利进行,太原城的壕沟必不久尽被填满。
王禀则事先打穿了壕沟的壁洞,致火构在里面,等到填下的薪柴已多,即放各种阻燃之物撒下,即便是湿木也能燃烧,火既渐盛,令人扇火构。
一时间,火焰冲天,薪柴顷刻间焚烧立尽。
完颜宗翰故又以鹅车攻城,这鹅车外形如鹅形,“鹅脖子”是台阶,“鹅头”则能搭至城头处,“鹅身则能容纳数百人不等,下用车轮,用皮铁覆盖,使数百人推进,欲上城楼。
王禀則于城中设跳楼,这跳楼亦如鹅形,使人在內拒敵:先以索链巨石,置于敌军的鹅车上,又令人在下面,以搭钩及绳拽之,使得鹅车皆不能向前进。
完颜宗翰的攻城之计,每每都能被王禀轻而易举的化解,太原城又是天下坚城之一,故金兵久久不能攻下。
完颜宗翰无奈,只得采取围困之策,在太原城四周构筑城池壁垒,将城池完全与外阻隔,又攻取了太原附近的其他城池,使之失去外援。
如此死困了近三百天后,这太原城已是人众粮乏,三军先食牛马骡,又烹带皮的弓弩皮甲,百姓则煮萍宝、糟糠、草茭以充腹。
再继续下去,当城里再没有吃的时候,只怕就只有人相食了。
士兵饥饿难耐,士气低落,完颜宗翰这一日看得出战之机,忽然发动了袭击,全军铺天席卷而来。
城中将士不想再打,节节败退,城门遂被攻破。
完颜宗翰大喜,率军入城。
然而终于进了那太原城后,完颜宗翰却有些傻眼了。
原来,王禀早留有后手,在城里的各处街道还建造了防御工事,竟要凭此继续负隅顽抗!
完颜宗翰大怒,下令全军入城后不封刀,杀王禀者重赏!
双方兵马于是在这城中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鲜血染红了了每一寸街道。
还是由于饥饿的缘故,太原守军依旧节节败退,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计,只听城外响起了数通惊天的火炮之声,一时战鼓如雷,喊杀震天。
接着,太原守军便发现金军后面的队伍出现了一阵混乱,首位不能兼顾。
王禀脸露喜色,喊道:“是朝廷的援军终于到了,众兄弟随我杀啊!”
王禀说完身先士卒,率领军队发起了反攻。
事情确实如王禀所料,金军之所以会出现混乱,便是援军突然杀到了。
不过来的人,却是与王禀素不相识的梁军。
忽然杀到太原城的有两路人马,一路由关胜率领,自井陉关而来,主攻东、北两门,一路自是武植亲自为帅,主攻西、南两门。
两路兵马,合计近十五万,兵强马壮,气势恢弘,特别是武植这一路,携大胜田虎的士气而来,战力更是惊人。
由于金兵是仓促迎战,又是处于两面夹击的状态,一时间根本无法抵挡。
完颜宗翰于是当机立断,下令撤军,拼死向外突围。
金兵的战力真是不俗,若是别的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早就全线溃败了。
但这金兵在完颜宗翰的指挥下,虽然纷乱,却仍有建制,兵里突围,硬是杀出了重围去。
六万金军攻入太原城,最终留下了八千具尸体,投降者三千余人,其余的都成功逃了出去。
完颜宗翰领兵逃离太原城后,打听到了来援之军的旗号,顿时又是火冒三丈。
梁军先是杀了他许多完颜宗望,又在宋城将他击败,现在眼看着这围困的几百天的太原城终于要落入手中,却又被梁军给搅了,还损兵上万!
此等奇耻大仇,完颜宗翰又如何能忍?
于是完颜宗翰一边整备军队,一边向上京请求增派兵力,誓要将梁军打败了。
……
太原城中,武植这时与太原知府张孝纯、副总管王禀等官员相见了。
武植看着城中惨状,又看着面有饥色的太原士卒将领,心中一阵凛然。
历史上的太原之战结果,可谓壮烈。
王禀最后力穷欲突围出,被金兵急追,于是负太原庙中的太宗画像赴水而死,其子孙听闻后都殉了国,一家八人全都死了。
太原通判王逸亦自焚而死,转运判官王毖、提举常平单孝忠等三十六人,亦皆死难,只有知府张孝纯被擒,金人释而用之,只身免死。
幸而那些都是历史发生的事情,武植终于是在最后的关头避免的那惨烈悲剧的发生。
宋朝的各地守将,在武植的印象中都是怯懦而只顾投降的,但这太原城的文武却完全不同,不仅是武植,梁军中的其他将领也都个个敬佩不已。
张孝纯、王禀这时都向武植问:“不知将军如何称呼,老、小种经略相公的军队可在附近?”原来,自从太原被完颜宗翰筑城池壁垒困得水泄不通以来,他们就再无外界的半点消息,此时还不知道东京被梁军攻破的事情。
王禀行伍出身,本是童贯麾下将领,南征方腊一战更是战功赫赫。
当初,金人刚在两国边境调动兵马时,童贯就被调去太原主持大局。
后来,童贯见金人真的发起了经过后,便立即带了部分人马逃回了东京,独留下王禀、张孝纯等将领守城。
完颜宗翰再次主持攻打太原时,列大型投石车三十座,可发射炮石,分布四面城墙,凡发一座投石车,听鼓声齐发。
炮石入城大于磨盘,城上楼橹中炮石后,无不摧毀。
王禀御之,随机应变,先設虚柵,下置糠布袋在楼橹上,能即时修复,故难以损坏。
完颜宗翰后又以填壕法攻坡,先用洞子下置车,转轮上安巨木,状似屋形,以生牛皮覆上,各处以铁盾防御,人在其內,推而行之。
其车节次而进,总共有五十余辆,皆运木柴薪于其中。
到了壕沟时,先用大枝薪柴,次以皮覆,然后置土在最上面。
如此若顺利进行,太原城的壕沟必不久尽被填满。
王禀则事先打穿了壕沟的壁洞,致火构在里面,等到填下的薪柴已多,即放各种阻燃之物撒下,即便是湿木也能燃烧,火既渐盛,令人扇火构。
一时间,火焰冲天,薪柴顷刻间焚烧立尽。
完颜宗翰故又以鹅车攻城,这鹅车外形如鹅形,“鹅脖子”是台阶,“鹅头”则能搭至城头处,“鹅身则能容纳数百人不等,下用车轮,用皮铁覆盖,使数百人推进,欲上城楼。
王禀則于城中设跳楼,这跳楼亦如鹅形,使人在內拒敵:先以索链巨石,置于敌军的鹅车上,又令人在下面,以搭钩及绳拽之,使得鹅车皆不能向前进。
完颜宗翰的攻城之计,每每都能被王禀轻而易举的化解,太原城又是天下坚城之一,故金兵久久不能攻下。
完颜宗翰无奈,只得采取围困之策,在太原城四周构筑城池壁垒,将城池完全与外阻隔,又攻取了太原附近的其他城池,使之失去外援。
如此死困了近三百天后,这太原城已是人众粮乏,三军先食牛马骡,又烹带皮的弓弩皮甲,百姓则煮萍宝、糟糠、草茭以充腹。
再继续下去,当城里再没有吃的时候,只怕就只有人相食了。
士兵饥饿难耐,士气低落,完颜宗翰这一日看得出战之机,忽然发动了袭击,全军铺天席卷而来。
城中将士不想再打,节节败退,城门遂被攻破。
完颜宗翰大喜,率军入城。
然而终于进了那太原城后,完颜宗翰却有些傻眼了。
原来,王禀早留有后手,在城里的各处街道还建造了防御工事,竟要凭此继续负隅顽抗!
完颜宗翰大怒,下令全军入城后不封刀,杀王禀者重赏!
双方兵马于是在这城中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鲜血染红了了每一寸街道。
还是由于饥饿的缘故,太原守军依旧节节败退,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计,只听城外响起了数通惊天的火炮之声,一时战鼓如雷,喊杀震天。
接着,太原守军便发现金军后面的队伍出现了一阵混乱,首位不能兼顾。
王禀脸露喜色,喊道:“是朝廷的援军终于到了,众兄弟随我杀啊!”
王禀说完身先士卒,率领军队发起了反攻。
事情确实如王禀所料,金军之所以会出现混乱,便是援军突然杀到了。
不过来的人,却是与王禀素不相识的梁军。
忽然杀到太原城的有两路人马,一路由关胜率领,自井陉关而来,主攻东、北两门,一路自是武植亲自为帅,主攻西、南两门。
两路兵马,合计近十五万,兵强马壮,气势恢弘,特别是武植这一路,携大胜田虎的士气而来,战力更是惊人。
由于金兵是仓促迎战,又是处于两面夹击的状态,一时间根本无法抵挡。
完颜宗翰于是当机立断,下令撤军,拼死向外突围。
金兵的战力真是不俗,若是别的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早就全线溃败了。
但这金兵在完颜宗翰的指挥下,虽然纷乱,却仍有建制,兵里突围,硬是杀出了重围去。
六万金军攻入太原城,最终留下了八千具尸体,投降者三千余人,其余的都成功逃了出去。
完颜宗翰领兵逃离太原城后,打听到了来援之军的旗号,顿时又是火冒三丈。
梁军先是杀了他许多完颜宗望,又在宋城将他击败,现在眼看着这围困的几百天的太原城终于要落入手中,却又被梁军给搅了,还损兵上万!
此等奇耻大仇,完颜宗翰又如何能忍?
于是完颜宗翰一边整备军队,一边向上京请求增派兵力,誓要将梁军打败了。
……
太原城中,武植这时与太原知府张孝纯、副总管王禀等官员相见了。
武植看着城中惨状,又看着面有饥色的太原士卒将领,心中一阵凛然。
历史上的太原之战结果,可谓壮烈。
王禀最后力穷欲突围出,被金兵急追,于是负太原庙中的太宗画像赴水而死,其子孙听闻后都殉了国,一家八人全都死了。
太原通判王逸亦自焚而死,转运判官王毖、提举常平单孝忠等三十六人,亦皆死难,只有知府张孝纯被擒,金人释而用之,只身免死。
幸而那些都是历史发生的事情,武植终于是在最后的关头避免的那惨烈悲剧的发生。
宋朝的各地守将,在武植的印象中都是怯懦而只顾投降的,但这太原城的文武却完全不同,不仅是武植,梁军中的其他将领也都个个敬佩不已。
张孝纯、王禀这时都向武植问:“不知将军如何称呼,老、小种经略相公的军队可在附近?”原来,自从太原被完颜宗翰筑城池壁垒困得水泄不通以来,他们就再无外界的半点消息,此时还不知道东京被梁军攻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