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胶着的攻城战
十六日,梁兵攻善利门(外城面三水门之一),统制姚友仲奋力抵御之,战况十分激烈,城墙一日之内数次险些为梁兵所攻占。
消息传至宫中后,唐恪与道君皇帝巡城,想激励士气,但那唐恪乃扶墙派,名声在百姓中甚是不好,所以这时的百姓见到他后,意欲击之。
唐恪见了这情形后,再不敢继续停留,向赵佶请求致仕,遂罢为中太一宫使,以何桌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
这何桌始终是个态度强硬的鹰派人物,无论对待金人或是梁山,都是如此。
何桌得权后,立即向赵佶举荐李纲,于是赵佶急召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尹。
但是现在李纲仍在巴蜀之地,离东京甚远,也不知当他赶到这里时,形势已变成怎样。
梁山猛攻东京城三日后,已夺下了外出东面的两座水门,鲁智深、武松等悍将甚至还一度杀入了外城城郭之中。
不过这东京城不愧是此时天下第一雄城,并不是攻破一两道城门就能将其夺下来的。
东京城大得让人难以置信,城中有着超过百万的人口,分为内外两城,都设有数重城门,瓮城为护,许多地方更建有小型壁垒为护。
在这样严密的防御体系下,仅恐怕一两道外城城门,其实并不能够将城池夺下。
除非夺得的城门多了,数路大军兵入,击溃凭城而守的宋兵,才能真正的把城池攻占。
不管怎么说,当鲁智深他们领兵杀如外城时,虽很快又被宋兵赶了出去,却对城里的人造成了一种不小的震慑力。
自宋太祖立国以来,这东京都城的外城还是第一次被敌人攻入过。
道君皇帝震惧,又欲让权与赵桓出逃。
宰相蔡攸计无所出,心中也感到害怕,于是密言于帝道:“唐天宝后,屡失而复兴的原因,是因为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之兵。
今宜幸西洛,连据秦雍之地,领天下兵亲征,以图兴复!”
蔡攸这番言论,倒是与当初李纲劝赵佶禅让的理由差不多。
道君皇帝将从蔡攸之言撤走,尚书左仆射何桌得知后立即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便是周平王东迁而对局势失去控制。
何桌之意,是说赵佶若走,就会步周平王的后尘。
其实,这道君皇帝若离开,城里也还有天子赵佶主持大局,不过何桌却担心皇帝临阵奔逃,会使得城中将士的士气大跌,故而力劝他留下。
赵佶心中不以为然,不过为了避免何桌继续纠缠下去,口中连忙道:“朕今当以死守社稷!”
二十日,南道总管张叔夜,将兵勤王,至玉津圆(外城南外,夹道为两园。宋时中南门名南宣),道君皇帝御南宣门见之,军容甚整,以张叔夜为延康殿学士。
这张叔夜所处之地是离东京最近的,故而来得最快,此外,他还是蔡京门生,与蔡攸可谓是同党。
张叔夜入宫奏对,果然又言敌锋甚锐,请如唐明皇之避安禄山,暂幸江南。
赵佶大喜,以张叔夜勤王有功,授资政殿学士,未几将兵入城。
这日,梁兵力攻东墙,统制刘延庆率兵防御,夜晚时于城下积草数百燃烧起来,以防梁兵夜攻。
武植见东墙难攻,于是移兵攻南面城墙,运薪土以填附近的护龙河,河水为之枯竭,遂攻城南。
殿前副都指挥使王宗濋,为人悍勇,以为梁兵战力不过尔尔,于是率矛兵千余下城迎战,被梁兵大败,统制高师旦战死,宗濋远遁离城,再不敢返回。
梁兵于护龙河叠桥进攻,姚友仲率锐卒下城,分布弩床,又于城上缚虚柵,士众如山立,箭下如雨,使得梁兵不能越桥而进,只得暂退。
武植又让军中工匠造火梯、云梯、偏桥,撞竿,鹅车、洞子等诸攻城器具攻城。又铸望塔,高百尺,能下视城中情况,以火炮炸楼橹。
宋将士颇感棘手,随毀随修,防守得甚是艰难。
梁兵又造了有车轮的云梯,用革、草掩蔽,推以攻城,初出现时着实杀了宋军个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最后时,宋将士或以钩竿撑住那云梯,使之不得靠前,但有靠近便以钩矛取之,纵火焚梯,梁兵攻势才稍缓。
于是梁兵就这样屡进屡退,随后又用鵝车、洞子攻北城。
宋将士射以九牛弩,这种弓弩威力极大,一弩箭可以贯穿三人,又招死士出城,焚破许多架鹅车、洞子等器械,又再击退梁兵。
防御北城的将领因此得授团练使,但他招募死士出城焚器械时,许下了天大的好处,这时却反悔了,只给了些蝇头小利就将幸存者和战死者家属打发走了。
这事很快于城中传了开来,从这以后,当其他将领又招募死士时,再无人去卖命了。
那张叔夜本想与道君皇帝撤离此处的,但见梁兵攻城甚急,一时不好离开。
他此时闻梁兵攻南面城墙,便与范统制分麾下兵袭梁军兵营,欲烧其火炮的炮架,自梁兵攻城以来,这火炮可以说是给宋军带来困扰最大的。
然而出城之后,张叔夜军遥见梁军铁骑军士,顿时吓得肝胆俱裂,不战自溃奔,自相践踏,溺隍河而死的数以千计。
张叔夜无奈,只得收残军匆匆回城,范统制的那支兵马听闻张叔夜军败退,也灰溜溜的入城去了。
这时,朝廷屡遣使者四出召勤王兵,武植见东京城不易攻下,便一面攻城,一面遣兵四向以阻入援之兵。
东道总管胡直孺将兵入援,至拱州(今河南睢县西),为关胜领兵忽然迎击,双方兵马厮杀一个多时辰,胡直孺兵败被擒,拱州也被关胜趁机攻陷。
林冲亦在这时同样领兵击败了位于开封东南部的毫州勤王之兵,趁胜追击,遂将豪州攻占。
东京城里的士兵之所以还能苦苦支撑下去,便是觉得勤王之兵很快就会赶到,就如当初防御金兵攻城时那样。现在见勤王之兵久久不至,军心顿时浮躁起来。
消息传至宫中后,唐恪与道君皇帝巡城,想激励士气,但那唐恪乃扶墙派,名声在百姓中甚是不好,所以这时的百姓见到他后,意欲击之。
唐恪见了这情形后,再不敢继续停留,向赵佶请求致仕,遂罢为中太一宫使,以何桌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
这何桌始终是个态度强硬的鹰派人物,无论对待金人或是梁山,都是如此。
何桌得权后,立即向赵佶举荐李纲,于是赵佶急召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尹。
但是现在李纲仍在巴蜀之地,离东京甚远,也不知当他赶到这里时,形势已变成怎样。
梁山猛攻东京城三日后,已夺下了外出东面的两座水门,鲁智深、武松等悍将甚至还一度杀入了外城城郭之中。
不过这东京城不愧是此时天下第一雄城,并不是攻破一两道城门就能将其夺下来的。
东京城大得让人难以置信,城中有着超过百万的人口,分为内外两城,都设有数重城门,瓮城为护,许多地方更建有小型壁垒为护。
在这样严密的防御体系下,仅恐怕一两道外城城门,其实并不能够将城池夺下。
除非夺得的城门多了,数路大军兵入,击溃凭城而守的宋兵,才能真正的把城池攻占。
不管怎么说,当鲁智深他们领兵杀如外城时,虽很快又被宋兵赶了出去,却对城里的人造成了一种不小的震慑力。
自宋太祖立国以来,这东京都城的外城还是第一次被敌人攻入过。
道君皇帝震惧,又欲让权与赵桓出逃。
宰相蔡攸计无所出,心中也感到害怕,于是密言于帝道:“唐天宝后,屡失而复兴的原因,是因为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之兵。
今宜幸西洛,连据秦雍之地,领天下兵亲征,以图兴复!”
蔡攸这番言论,倒是与当初李纲劝赵佶禅让的理由差不多。
道君皇帝将从蔡攸之言撤走,尚书左仆射何桌得知后立即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便是周平王东迁而对局势失去控制。
何桌之意,是说赵佶若走,就会步周平王的后尘。
其实,这道君皇帝若离开,城里也还有天子赵佶主持大局,不过何桌却担心皇帝临阵奔逃,会使得城中将士的士气大跌,故而力劝他留下。
赵佶心中不以为然,不过为了避免何桌继续纠缠下去,口中连忙道:“朕今当以死守社稷!”
二十日,南道总管张叔夜,将兵勤王,至玉津圆(外城南外,夹道为两园。宋时中南门名南宣),道君皇帝御南宣门见之,军容甚整,以张叔夜为延康殿学士。
这张叔夜所处之地是离东京最近的,故而来得最快,此外,他还是蔡京门生,与蔡攸可谓是同党。
张叔夜入宫奏对,果然又言敌锋甚锐,请如唐明皇之避安禄山,暂幸江南。
赵佶大喜,以张叔夜勤王有功,授资政殿学士,未几将兵入城。
这日,梁兵力攻东墙,统制刘延庆率兵防御,夜晚时于城下积草数百燃烧起来,以防梁兵夜攻。
武植见东墙难攻,于是移兵攻南面城墙,运薪土以填附近的护龙河,河水为之枯竭,遂攻城南。
殿前副都指挥使王宗濋,为人悍勇,以为梁兵战力不过尔尔,于是率矛兵千余下城迎战,被梁兵大败,统制高师旦战死,宗濋远遁离城,再不敢返回。
梁兵于护龙河叠桥进攻,姚友仲率锐卒下城,分布弩床,又于城上缚虚柵,士众如山立,箭下如雨,使得梁兵不能越桥而进,只得暂退。
武植又让军中工匠造火梯、云梯、偏桥,撞竿,鹅车、洞子等诸攻城器具攻城。又铸望塔,高百尺,能下视城中情况,以火炮炸楼橹。
宋将士颇感棘手,随毀随修,防守得甚是艰难。
梁兵又造了有车轮的云梯,用革、草掩蔽,推以攻城,初出现时着实杀了宋军个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最后时,宋将士或以钩竿撑住那云梯,使之不得靠前,但有靠近便以钩矛取之,纵火焚梯,梁兵攻势才稍缓。
于是梁兵就这样屡进屡退,随后又用鵝车、洞子攻北城。
宋将士射以九牛弩,这种弓弩威力极大,一弩箭可以贯穿三人,又招死士出城,焚破许多架鹅车、洞子等器械,又再击退梁兵。
防御北城的将领因此得授团练使,但他招募死士出城焚器械时,许下了天大的好处,这时却反悔了,只给了些蝇头小利就将幸存者和战死者家属打发走了。
这事很快于城中传了开来,从这以后,当其他将领又招募死士时,再无人去卖命了。
那张叔夜本想与道君皇帝撤离此处的,但见梁兵攻城甚急,一时不好离开。
他此时闻梁兵攻南面城墙,便与范统制分麾下兵袭梁军兵营,欲烧其火炮的炮架,自梁兵攻城以来,这火炮可以说是给宋军带来困扰最大的。
然而出城之后,张叔夜军遥见梁军铁骑军士,顿时吓得肝胆俱裂,不战自溃奔,自相践踏,溺隍河而死的数以千计。
张叔夜无奈,只得收残军匆匆回城,范统制的那支兵马听闻张叔夜军败退,也灰溜溜的入城去了。
这时,朝廷屡遣使者四出召勤王兵,武植见东京城不易攻下,便一面攻城,一面遣兵四向以阻入援之兵。
东道总管胡直孺将兵入援,至拱州(今河南睢县西),为关胜领兵忽然迎击,双方兵马厮杀一个多时辰,胡直孺兵败被擒,拱州也被关胜趁机攻陷。
林冲亦在这时同样领兵击败了位于开封东南部的毫州勤王之兵,趁胜追击,遂将豪州攻占。
东京城里的士兵之所以还能苦苦支撑下去,便是觉得勤王之兵很快就会赶到,就如当初防御金兵攻城时那样。现在见勤王之兵久久不至,军心顿时浮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