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大明狂士

第七十二章 保送的机会?

    第七十二章保送的机会?

    规则只是用来规范小人物的,而大人物不高兴了,就有无数绕过规则的非常手段,就像秦县丞对付范弘道一样。

    在范弘道面前,七品京县县丞秦高业当然算得上大人物。但是在更大的人物面前,秦县丞又成了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为了安抚住还有巨大使用价值的郜御史,秦县丞就得成为牺牲品。正常程序与非常手段的区别,其实也就在于实力的大小而已。

    按正常程序,想罢免秦县丞需要先有人弹劾,然后经过顺天府和御史的联合调查,再由天子下诏到吏部,最后免去官职并追究罪名。

    这个流程的效率实在称不上多高,但是官僚系统不仅仅只有低效率,同样也会具有超高效率的另一面。

    若有足够强力的大人物背书,吏部就可以直接下令暂时停职,然后由刑部出面讯问,一切都会很快。

    甚至只需要大人物一个口信就能办到,当然效率极高,高到秦县丞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结束了。

    可秦县丞仍然感到自己冤枉,分明是郜御史挑事弹劾自己,而自己本意并不想逼郜御史辞官,况且自己也没有这个能力!

    一定是郜御史装着受了自己的委屈,所以要愤而辞职。不知怎的,秦县丞想起了前两日陈班头说过的话——大人你要小心范弘道碰瓷。

    这不是碰瓷又是什么?可笑自己当时浑然不以为意,只觉陈班头蠢得像是惊弓之鸟,谁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

    秦县丞越想越是愤懑无比,情绪爆发了忍不住,对着范弘道叱道:“你这是黑箱作业,你这是幕后操作,你这是用人治代替法治!”

    前来叫秦县丞去受讯问的刑部官员杜文远不耐烦了,催促道:“秦大人不必多言,速速随本官前去刑部聆讯!”

    范弘道却对秦县丞说:“其实你可以不去啊,常言道,乱命有所不受。”

    不去?这句貌似轻巧的话仿佛冰雪浇头,让秦县丞清醒了些。

    的确从流程上来说,他可以不鸟这种不合常规的乱命。可是下令的却是吏部和刑部,以及背后更大的人物,泰山压顶之下,他有不去的资格么?

    不去,那就说明自己要死抗到底了,秦县丞并没有这个鱼死网破的胆量。强大的官僚体系惯性,强迫秦县丞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老老实实跟着杜大人去刑部。

    不过杜大人想起什么,侧头对范弘道说:“有人转告你,叫你将心思放在差事上。如果立下功绩,保举你入国子监。”

    范弘道听明白了,这意思就是大人物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让自己好好协助郜御史清查盐(张)务(家),如果能立功,就给自己去国子监读书的资格。

    对这个奖励,范弘道只能撇撇嘴,毫无兴趣的答道:“晚生志在科举,这国子监不去也罢!”

    不是范弘道看不上国子监,而是在这个时代,国子监对范弘道这样志(野)向(心)远(勃)大(勃)的读书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在国朝初年,科举和学校两种出路一样重要。科举就是举人进士的考试之路,学校就是府县学到国子监的读书之路。

    在那时候,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监生肄业后待遇与科举中的进士差不多。到了官场上,监生出身和进士出身没什么差距。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科举越来越重要,进士出身成为官场上的金字招牌,成为所谓的上等清流,大部分高官要职清一色的都是进士出身。

    而监生的地位则越来越低,尤其是恩荫监生和捐输监生大量进入国子监,监生的成色更是一落千丈,进入官场也只能当佐杂官。

    原来是科举和学校并重,现在则是科举独大,国子监地位就很尴尬。监生出身别说与进士比,就是与举人相比,也普遍认为不如。

    所以范弘道才对“国子监读书”这种奖励十分不屑,那真没有什么意思。他宁愿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去赌乡试会试,也不想在国子监混日子。

    如果运气实力都欠缺,实在考不上举人进士,那就去做山人逸士,抄抄诗词扬名,也比在国子监浪费时间好。

    杜文远看到范弘道的神态,便对范弘道的想法心知肚明,而且也十分理解,暗道一声此人也算志气可嘉。

    看在同为读书人的份上,而且是替人传话的份上,杜大人解释道:“贤生莫非不知道么?监生有几种,举荐秀才叫贡监,恩荫入监叫荫监,捐納入监叫捐监。

    其中这贡监在读书肄业后,不用经过乡试直接获得会试资格,能参加京城大比。莫非贤生对此也不在意?”

    原来还有这个说法!范弘道双眼爆发出希冀的光芒,这可是一件好事情!他现在是秀才功名,被举荐入监后就是贡监,这么说来有可能不经乡试直接参加会试?

    正常情况下,读书人取得秀才功名后,下一关就是三年一次的乡试。乡试取中为举人后,才可以去京师赶考参加大比。

    但是众所周知,科举考试中乡试是最难的一关,录取率一般也就百分之三左右,绝大多数读书人一辈子就卡在了乡试关口上。

    范弘道即便身为穿越者,也没什么把握能考过乡试,但是现在却有直接保送进会试的机遇,怎能不令他期待?

    范弘道心里迅速盘算起来,今年是成化十三年,明年就有京师大比也就是会试,自己肯定赶不上了,然后再下次会试就是成化十七年。

    如果自己能进入国子监读书,三四年后肄业,正好就能碰上成化十七年的会试!而且不用再为只有百分之三录取率的乡试发愁,可以直接保送进会试!

    大人物果然洞悉人心,给了一个自己完全无法拒绝的远景啊,范弘道越想越不淡定了,对杜大人坚决表态道:“但请放心,在下定将竭力而为!”

    杜大人勉励道:“好生办差!”

    随后杜文远就带着秦县丞离开了。眼看不得人心的县丞被突如其来的朝廷官员处置,人群里忽然有人高声喝彩道:“好!”

    有人带头,喝彩声和骂声便接二连三的不停爆发出来,秦县丞几乎成了千夫所指,而范弘道则成为众口一声的称赞对象。

    县衙众衙役面面相觑,感到在这里呆不下去,顿时也一窝蜂的散了。

    王传财走到范弘道身边,喜笑颜开的说:“我叫嚷的时机如何?真真恰到好处。”

    范弘道叹口气说:“太早了。”

    “为何?”王大掌柜不明所以。

    范弘道无奈抬了抬手,“木枷上的铁锁还没有解开,拿着钥匙的衙役却先走了,怎么办?你应该等他们解开了锁,再起哄也不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