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袁绍出兵
田畴行事非常谨慎,离开赵府,一边派人出使邺城,一边派人给太史慈等人送信,叮嘱他们做好准备,防备袁绍,至于赵云那边,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田畴自然也不会隐瞒的。
不过他知道,就算赵云得到消息,怕是也无暇抽身。
太史慈最先得到消息,预感到不妙,太史慈亲统一万精兵驻扎在野王,除此之外,不论是虎牢关还是孟津渡口,也都出现了大队严阵以待的汉家军。
使臣去了邺城,见到了袁绍,但是谈的并不顺利,袁绍正在气头上,差点把使臣给杀了,田丰和沮授也在一旁帮着说劝。
田丰冷笑道“主公,有人栽赃?简直是一派胡言,别人谁有这个胆子,二公子说的很清楚,那些贼人身手高墙,行动迅速,不仅计划周密,那些人也都训练有素,首先便把黑山军那些山贼草寇排除在外,洛阳离着我们最近,赵云的人马不仅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来去无踪的便利条件,若果真不是赵云所为,为何不把甄家小姐马上送回来呢?”
嘴上这么说,但田丰心里也是疑虑重重,究竟是何人所为?
他也不相信是赵云在背后指使的,但是不是赵云安排的,此时都不重要,把天子抢到手,才是最迫切的一件事。
沮授也说“主公,那甄宓被认为是玉衣的圣女,主公之所以让二公子娶她,就是为了讨个吉兆,而赵云绝不允许这件事发生,他一心忠于汉室,忠于社稷,主公试想,玉衣的背后,便意味着主公日后鼎力中原,有王霸之威,赵云岂能置之不理。”
沮授点到为止,没敢说的太直白,袁绍有称霸的野心,在田丰沮授等人眼里,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让儿子娶甄宓,袁绍图的就是那个称王称霸的吉兆。
只有王族,只有皇室,女人死后才配穿上玉衣。
袁绍点了点头“二位,说的有理,赵云是不想看我雄霸中原,故此才派人把人抢走,何况,人就算再送回来,这口气我也咽不下去。”
身为堂堂的冀州牧,又自诩关东诸侯的掌舵者,袁绍把脸面看的比性命都要重要,就算把甄宓送回来,他也很难让儿子再跟甄宓拜堂完婚。
谁能保证,甄宓还是处子之身,没有被玷污清白?
就算没人碰她,流言蜚语也少不了,到时候别人在背后胡乱议论,袁绍也忍不下这口气。
郭图一向善于察言观色,见袁绍大发雷霆,执意要出兵,郭图自然见风使舵,也跟着摇旗呐喊,格外的配合。
唯独许攸,收了那么多好处,还是很尽力的,不过,毕竟他人单势孤,左右不了局势,最后见袁绍心意已决,许攸还是好心的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了洛阳。
袁绍从未如此果断干脆过,立马行动,哪怕田畴答应要马上把人送来,袁绍也不会再改变主意了。
军令如山,袁绍以颜良主将,张郃为先锋,起兵五万,直奔河内杀来,田丰和沮授也随军出征。
颜良张郃,都是河北有名的顶尖武将,田丰沮授也是谋略高绝的顶尖谋士,眼下公孙瓒呆在易京,南下的锐气渐消,境内又有刘虞的旧部煽动作乱,一时半会,对冀州构不成任何威胁,即便这样,袁绍还是把大将鞠义派去了幽州。
所以,现在出兵五万,对袁绍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敢抢他儿媳,这个奇耻大辱,袁绍一定要让赵云付出代价。
田畴这边本来做好准备,要把甄宓送走,人还没等出城,斥候飞马来报“报,袁绍起兵五万,不日就要抵达河内。”
田畴足足愣了好几秒钟,脸色突然变得很差,像是染了风寒一样“这可如何是好?”
田畴从一开始,就不赞成跟袁绍开战,赵云不在洛阳,后方稳定比什么都要重要,可现在,袁绍的举动,显然彻底打碎了田畴的愿望。
…………
一大清早,司马懿便闯过了花厅来到父亲的书房,“父亲,袁绍出兵了,我们该怎么做?”
上一次,司马家及时跟张扬撇清了关系,还帮着太史慈顺利夺取了河内,可是现在,又一道选择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是帮太史慈守城,还是帮袁绍破城?
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如何抉择,着实让司马防费神。
“懿儿,你有什么看法?”司马防决定考较一下儿子。
司马懿沉默了一会,摇了摇头“他们两家,一个是老虎,一个是狮子,我们就算不是绵羊,最多也是猴子,孩儿觉得,我们最好谁都不要帮,除非有一方真的败了,无力回天,我们方可出手。”
“如是太史慈守不住河内呢?”
司马懿摇了摇头“不到最后,局势难料,我们家历经数百年的积淀,家业来之不易,这个时候,宁可不要利,也要保全家族。”
站队,有好处,当然,也会有风险。
上一次,卫家站错了队,满盘皆输,家破人亡,司马家站对了队伍,让赵云欠了他们一个人情。
可是这一次,尽管司马家是河内的‘地头蛇’,有决定战局的力量,但司马懿依旧觉得,太过危险,帮谁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就算太史慈守不住河内,可赵云毕竟还有翻盘的实力,谁能笑到最后,只有天知道!
太史慈也没指望司马家帮忙,张郃刚一带兵进入武德,太史慈便带了三千铁骑前去挑战。
张郃极善于用兵,兵不血刃取过了武德,见太史慈前来挑衅,张郃淡然一笑,轻轻摆了摆手“挂起免战牌,闭门不战。”
太史慈催马持枪,在城外骂了一通,张郃毫不理会,稳如泰山。
担心袁军大军随后马上赶到,太史慈没敢停留,只好撤退,想要收缩防线,回野王坚守。
哪知前脚刚一离开,张郃马上派人杀向孟津渡口,太史慈得到消息,急忙随后截杀,想打张郃一个措手不及,却没有料到,这是张郃故意设下的圈套。
那些奔袭孟津渡口的袁兵突然调头,而张郃亲帅大军随后切断了太史慈的后路。
不过他知道,就算赵云得到消息,怕是也无暇抽身。
太史慈最先得到消息,预感到不妙,太史慈亲统一万精兵驻扎在野王,除此之外,不论是虎牢关还是孟津渡口,也都出现了大队严阵以待的汉家军。
使臣去了邺城,见到了袁绍,但是谈的并不顺利,袁绍正在气头上,差点把使臣给杀了,田丰和沮授也在一旁帮着说劝。
田丰冷笑道“主公,有人栽赃?简直是一派胡言,别人谁有这个胆子,二公子说的很清楚,那些贼人身手高墙,行动迅速,不仅计划周密,那些人也都训练有素,首先便把黑山军那些山贼草寇排除在外,洛阳离着我们最近,赵云的人马不仅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来去无踪的便利条件,若果真不是赵云所为,为何不把甄家小姐马上送回来呢?”
嘴上这么说,但田丰心里也是疑虑重重,究竟是何人所为?
他也不相信是赵云在背后指使的,但是不是赵云安排的,此时都不重要,把天子抢到手,才是最迫切的一件事。
沮授也说“主公,那甄宓被认为是玉衣的圣女,主公之所以让二公子娶她,就是为了讨个吉兆,而赵云绝不允许这件事发生,他一心忠于汉室,忠于社稷,主公试想,玉衣的背后,便意味着主公日后鼎力中原,有王霸之威,赵云岂能置之不理。”
沮授点到为止,没敢说的太直白,袁绍有称霸的野心,在田丰沮授等人眼里,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让儿子娶甄宓,袁绍图的就是那个称王称霸的吉兆。
只有王族,只有皇室,女人死后才配穿上玉衣。
袁绍点了点头“二位,说的有理,赵云是不想看我雄霸中原,故此才派人把人抢走,何况,人就算再送回来,这口气我也咽不下去。”
身为堂堂的冀州牧,又自诩关东诸侯的掌舵者,袁绍把脸面看的比性命都要重要,就算把甄宓送回来,他也很难让儿子再跟甄宓拜堂完婚。
谁能保证,甄宓还是处子之身,没有被玷污清白?
就算没人碰她,流言蜚语也少不了,到时候别人在背后胡乱议论,袁绍也忍不下这口气。
郭图一向善于察言观色,见袁绍大发雷霆,执意要出兵,郭图自然见风使舵,也跟着摇旗呐喊,格外的配合。
唯独许攸,收了那么多好处,还是很尽力的,不过,毕竟他人单势孤,左右不了局势,最后见袁绍心意已决,许攸还是好心的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了洛阳。
袁绍从未如此果断干脆过,立马行动,哪怕田畴答应要马上把人送来,袁绍也不会再改变主意了。
军令如山,袁绍以颜良主将,张郃为先锋,起兵五万,直奔河内杀来,田丰和沮授也随军出征。
颜良张郃,都是河北有名的顶尖武将,田丰沮授也是谋略高绝的顶尖谋士,眼下公孙瓒呆在易京,南下的锐气渐消,境内又有刘虞的旧部煽动作乱,一时半会,对冀州构不成任何威胁,即便这样,袁绍还是把大将鞠义派去了幽州。
所以,现在出兵五万,对袁绍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敢抢他儿媳,这个奇耻大辱,袁绍一定要让赵云付出代价。
田畴这边本来做好准备,要把甄宓送走,人还没等出城,斥候飞马来报“报,袁绍起兵五万,不日就要抵达河内。”
田畴足足愣了好几秒钟,脸色突然变得很差,像是染了风寒一样“这可如何是好?”
田畴从一开始,就不赞成跟袁绍开战,赵云不在洛阳,后方稳定比什么都要重要,可现在,袁绍的举动,显然彻底打碎了田畴的愿望。
…………
一大清早,司马懿便闯过了花厅来到父亲的书房,“父亲,袁绍出兵了,我们该怎么做?”
上一次,司马家及时跟张扬撇清了关系,还帮着太史慈顺利夺取了河内,可是现在,又一道选择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是帮太史慈守城,还是帮袁绍破城?
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如何抉择,着实让司马防费神。
“懿儿,你有什么看法?”司马防决定考较一下儿子。
司马懿沉默了一会,摇了摇头“他们两家,一个是老虎,一个是狮子,我们就算不是绵羊,最多也是猴子,孩儿觉得,我们最好谁都不要帮,除非有一方真的败了,无力回天,我们方可出手。”
“如是太史慈守不住河内呢?”
司马懿摇了摇头“不到最后,局势难料,我们家历经数百年的积淀,家业来之不易,这个时候,宁可不要利,也要保全家族。”
站队,有好处,当然,也会有风险。
上一次,卫家站错了队,满盘皆输,家破人亡,司马家站对了队伍,让赵云欠了他们一个人情。
可是这一次,尽管司马家是河内的‘地头蛇’,有决定战局的力量,但司马懿依旧觉得,太过危险,帮谁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就算太史慈守不住河内,可赵云毕竟还有翻盘的实力,谁能笑到最后,只有天知道!
太史慈也没指望司马家帮忙,张郃刚一带兵进入武德,太史慈便带了三千铁骑前去挑战。
张郃极善于用兵,兵不血刃取过了武德,见太史慈前来挑衅,张郃淡然一笑,轻轻摆了摆手“挂起免战牌,闭门不战。”
太史慈催马持枪,在城外骂了一通,张郃毫不理会,稳如泰山。
担心袁军大军随后马上赶到,太史慈没敢停留,只好撤退,想要收缩防线,回野王坚守。
哪知前脚刚一离开,张郃马上派人杀向孟津渡口,太史慈得到消息,急忙随后截杀,想打张郃一个措手不及,却没有料到,这是张郃故意设下的圈套。
那些奔袭孟津渡口的袁兵突然调头,而张郃亲帅大军随后切断了太史慈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