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才
“话说你不会是因为这四个人都没什么嫌疑,才盯上齐嬷嬷的罢?”李淑宁听玉门说了一堆话,一个字都没提到齐嬷嬷,不禁又对玉门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自然不是!”玉门赶紧解释道:“原先打死奴婢也不敢怀疑齐嬷嬷,只是在打听的时候偶然听夫人院中守门的卞婆子提了一嘴,说是夫人从越国公府回来那天,齐嬷嬷的孙女,在四公子院子里当差的珍珠,提着个食盒来探望过齐嬷嬷。奴婢当时便想起来,这珍珠可不就跟万姨娘嫂子家的侄儿有私情么!”
李淑宁被这复杂的关系绕晕了,而且她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的?”府里小厮丫鬟有私情这种事,还可以打听出来,可这什么万姨娘嫂子家的侄儿?李淑宁记得万姨娘家兄长是个四品武将,她的嫂子应该也是官宦人家,依此论推她的侄儿大小是个少爷,且不论他怎么搭上的珍珠,这俩人绝不可能在府里幽会,而玉门只是个足不出户的小丫头,她到底是如何知道这两人关系的?
玉门见问,立刻来劲了,有些得意的说道:“三小姐有所不知,奴婢的表哥是四公子身边的小厮,有一回他正好瞧见珍珠腕上戴了一个比翼双飞纹的赤金镯子,当时只觉得眼熟,直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才想起来,他未过门的媳妇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她那个是镀金的,珍珠这个是赤金的。”
李淑宁忍不住打断她,“我是问你怎么知道珍珠和那谁的侄子有私情,你扯你表哥媳妇的镯子做什么?”
玉门正说得高兴,骤然被李淑宁打断,有些委屈的扁了扁嘴,小声道:“可这镯子是关键。”
李淑宁瞧她那小兔子似的模样,感觉自己好像是欺负小孩子的坏人,无奈道:“罢了罢了,你慢慢说。”
于是玉门续说道:“听奴婢表哥说,他媳妇儿那镯子是有人画了样子让她叔叔定做的,她叔叔瞧着这样子好看,寓意也好,便仿制了一只,作为定亲的贺礼送给了自家侄女。而定做这个镯子的那人姓吴,是郡长史家的公子,仗着家世好模样好,时常勾搭良家女子。”
李淑宁总算听明白了,这就是一只镯子引发的一桩风流债,可是她还是不懂,“你是怎么知道那个姓吴的跟万姨娘有亲?”万姨娘再贵也是个妾,母亲又最重规矩,从不拿她娘家当正经亲戚走动,自己都从来没见过万姨娘的娘家人,玉门又是怎么探到这层关系的?
李淑宁不懂的事情,到了玉门那儿却显得理所当然,“奴婢是听看后门的包大爷说的,府里这些个姨娘管事小厮丫鬟家里有什么亲戚,他都一清二楚。”
李淑宁听了,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她从前还真是小瞧了自家的下人,这拉出来一个个都是人才!
“但你也不能单凭珍珠的私情就断定齐嬷嬷和万姨娘勾结罢?”说不定珍珠就是倒霉被个浪荡子给骗了呢?说是这样说,但李淑宁心里已信了七分,倒不是她怀疑齐嬷嬷,而是在自己孙女面前说漏嘴也是正常的,何况珍珠很有可能受了万姨娘的指示有意打探!
玉门见说了半天,终于说到重点了,眼睛都亮了,带着几分小兴奋的道:“事关重大,奴婢当然不敢胡说,有了怀疑之后,奴婢就去找了四少爷身边的明玉姐姐。她一直想给四少爷当通房,可样貌不如珍珠,家里也没珍珠硬气,所以一直把珍珠当死对头。奴婢跟她打听那日珍珠从菊芳苑回来后有没有出去过?明玉姐姐说没有,奴婢不死心又问了她珍珠回来的时辰,也没发现什么不妥。就在奴婢以为自己猜疑错了的时候,忽听明玉姐姐说要留奴婢用饭,奴婢脑中忽地灵光一闪,猛然想起来,四少爷院里的饭食都是两个大丫鬟轮流去大厨房领的,而从前万姨娘跟前伺候的樱桃的婆婆马婶就在大厨房当差!”说到此处,玉门顿了顿,咽了口唾沫,说了这半天话,口都干了。
李淑宁见状,跟听说书打赏似的,将自己的茶盏递给林嬷嬷,对玉门道:“先喝口水再说。”
林嬷嬷笑着将茶盏递给玉门,“来,润润嗓子。”
玉门谢了恩,从林嬷嬷手中接过茶盏,三口两口就灌了下去,抹了抹嘴接着说道:“奴婢想到这个,就又去了大厨房,找装盘的桂嫂打听,果然被奴婢打听出来,珍珠瞧过齐嬷嬷第二日,来厨房领过早膳,还跟马婶躲在灶台间说了好一会儿话!奴婢还特意问过明月姐姐,那日可不是珍珠当值!”
李淑宁已经听得目瞪口呆,瞧玉门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小丫头真是个人才!要是个男孩子,简直可以去刑部审案子了!
“赏!一定要赏!”李淑宁觉得玉门事情办得如此漂亮,说书又说得如此精彩,不赏那是没天理。于是一挥手很大方的道:“赏你一百两银子,以后你仍旧做你的二等丫鬟,但是月例我从私房里多贴你二两银子!”
“谢谢三小姐!”玉门高兴坏了,一个劲儿的给李淑宁磕头。
“那个……”林嬷嬷忍不住出声打断笑得跟两个傻子似的主仆,“三小姐难道不想知道,万姨娘是怎么将消息传出去的?”捉贼拿赃,捉奸在床,玉门扯了这半天,其实也只不过是猜测,最后是谁替万姨娘将流言散播出去才是关键!
“不是樱桃的男人,就是她兄弟呗。”李淑宁瞧着林嬷嬷,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不是的,三小姐。”说话的不是林嬷嬷,而是已经有些晕乎的玉门,她很认真的向李淑宁解释道:“替万姨娘在外头胡说八道的是她娘家的一个远房表哥,那人是长安城里一个做灯笼的‘胧月坊’的掌柜。”
虽然已经见识过玉门的本事,李淑宁还是忍不住问道:“这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这里是长安不是陇西,她去接母亲的时候只带了一部分下人来长安,这小丫头该不会在长安也有七拐八弯的亲戚罢?
“自然不是!”玉门赶紧解释道:“原先打死奴婢也不敢怀疑齐嬷嬷,只是在打听的时候偶然听夫人院中守门的卞婆子提了一嘴,说是夫人从越国公府回来那天,齐嬷嬷的孙女,在四公子院子里当差的珍珠,提着个食盒来探望过齐嬷嬷。奴婢当时便想起来,这珍珠可不就跟万姨娘嫂子家的侄儿有私情么!”
李淑宁被这复杂的关系绕晕了,而且她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的?”府里小厮丫鬟有私情这种事,还可以打听出来,可这什么万姨娘嫂子家的侄儿?李淑宁记得万姨娘家兄长是个四品武将,她的嫂子应该也是官宦人家,依此论推她的侄儿大小是个少爷,且不论他怎么搭上的珍珠,这俩人绝不可能在府里幽会,而玉门只是个足不出户的小丫头,她到底是如何知道这两人关系的?
玉门见问,立刻来劲了,有些得意的说道:“三小姐有所不知,奴婢的表哥是四公子身边的小厮,有一回他正好瞧见珍珠腕上戴了一个比翼双飞纹的赤金镯子,当时只觉得眼熟,直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才想起来,他未过门的媳妇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她那个是镀金的,珍珠这个是赤金的。”
李淑宁忍不住打断她,“我是问你怎么知道珍珠和那谁的侄子有私情,你扯你表哥媳妇的镯子做什么?”
玉门正说得高兴,骤然被李淑宁打断,有些委屈的扁了扁嘴,小声道:“可这镯子是关键。”
李淑宁瞧她那小兔子似的模样,感觉自己好像是欺负小孩子的坏人,无奈道:“罢了罢了,你慢慢说。”
于是玉门续说道:“听奴婢表哥说,他媳妇儿那镯子是有人画了样子让她叔叔定做的,她叔叔瞧着这样子好看,寓意也好,便仿制了一只,作为定亲的贺礼送给了自家侄女。而定做这个镯子的那人姓吴,是郡长史家的公子,仗着家世好模样好,时常勾搭良家女子。”
李淑宁总算听明白了,这就是一只镯子引发的一桩风流债,可是她还是不懂,“你是怎么知道那个姓吴的跟万姨娘有亲?”万姨娘再贵也是个妾,母亲又最重规矩,从不拿她娘家当正经亲戚走动,自己都从来没见过万姨娘的娘家人,玉门又是怎么探到这层关系的?
李淑宁不懂的事情,到了玉门那儿却显得理所当然,“奴婢是听看后门的包大爷说的,府里这些个姨娘管事小厮丫鬟家里有什么亲戚,他都一清二楚。”
李淑宁听了,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她从前还真是小瞧了自家的下人,这拉出来一个个都是人才!
“但你也不能单凭珍珠的私情就断定齐嬷嬷和万姨娘勾结罢?”说不定珍珠就是倒霉被个浪荡子给骗了呢?说是这样说,但李淑宁心里已信了七分,倒不是她怀疑齐嬷嬷,而是在自己孙女面前说漏嘴也是正常的,何况珍珠很有可能受了万姨娘的指示有意打探!
玉门见说了半天,终于说到重点了,眼睛都亮了,带着几分小兴奋的道:“事关重大,奴婢当然不敢胡说,有了怀疑之后,奴婢就去找了四少爷身边的明玉姐姐。她一直想给四少爷当通房,可样貌不如珍珠,家里也没珍珠硬气,所以一直把珍珠当死对头。奴婢跟她打听那日珍珠从菊芳苑回来后有没有出去过?明玉姐姐说没有,奴婢不死心又问了她珍珠回来的时辰,也没发现什么不妥。就在奴婢以为自己猜疑错了的时候,忽听明玉姐姐说要留奴婢用饭,奴婢脑中忽地灵光一闪,猛然想起来,四少爷院里的饭食都是两个大丫鬟轮流去大厨房领的,而从前万姨娘跟前伺候的樱桃的婆婆马婶就在大厨房当差!”说到此处,玉门顿了顿,咽了口唾沫,说了这半天话,口都干了。
李淑宁见状,跟听说书打赏似的,将自己的茶盏递给林嬷嬷,对玉门道:“先喝口水再说。”
林嬷嬷笑着将茶盏递给玉门,“来,润润嗓子。”
玉门谢了恩,从林嬷嬷手中接过茶盏,三口两口就灌了下去,抹了抹嘴接着说道:“奴婢想到这个,就又去了大厨房,找装盘的桂嫂打听,果然被奴婢打听出来,珍珠瞧过齐嬷嬷第二日,来厨房领过早膳,还跟马婶躲在灶台间说了好一会儿话!奴婢还特意问过明月姐姐,那日可不是珍珠当值!”
李淑宁已经听得目瞪口呆,瞧玉门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小丫头真是个人才!要是个男孩子,简直可以去刑部审案子了!
“赏!一定要赏!”李淑宁觉得玉门事情办得如此漂亮,说书又说得如此精彩,不赏那是没天理。于是一挥手很大方的道:“赏你一百两银子,以后你仍旧做你的二等丫鬟,但是月例我从私房里多贴你二两银子!”
“谢谢三小姐!”玉门高兴坏了,一个劲儿的给李淑宁磕头。
“那个……”林嬷嬷忍不住出声打断笑得跟两个傻子似的主仆,“三小姐难道不想知道,万姨娘是怎么将消息传出去的?”捉贼拿赃,捉奸在床,玉门扯了这半天,其实也只不过是猜测,最后是谁替万姨娘将流言散播出去才是关键!
“不是樱桃的男人,就是她兄弟呗。”李淑宁瞧着林嬷嬷,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不是的,三小姐。”说话的不是林嬷嬷,而是已经有些晕乎的玉门,她很认真的向李淑宁解释道:“替万姨娘在外头胡说八道的是她娘家的一个远房表哥,那人是长安城里一个做灯笼的‘胧月坊’的掌柜。”
虽然已经见识过玉门的本事,李淑宁还是忍不住问道:“这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这里是长安不是陇西,她去接母亲的时候只带了一部分下人来长安,这小丫头该不会在长安也有七拐八弯的亲戚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