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昏君是父皇(二十)
“总兵大人真是慧眼如炬,此刻,各县的难民已经按照计划煽动起义了,这些年屯下来的粮食也该派上用场了,不过,这知府……”
童心兰作出气愤的样子,从怀里摸了一封信出来,“总兵大人,这知府是要告密啊,他想举报我们,用我们所有人的性命去换取上官皇族给予的荣华富贵啊,请您过目!”
童心兰把早就准备好的模仿笔记的信封递了过去,总兵看了一眼封面上的字,果不其然真的是知府的字迹,便伸出手接过了信件。
上面的内容,都是知府把他自己所知的一切禀告皇帝的内容,知府还通知皇帝,赶快派人下来撤走总兵,换上皇帝自己的人,不然,这个粮仓的粮食,都要被秋家人送给那些暴民了。
总兵被这消息惊得拍案而起,“岂有此理,他竟然背叛老师!”
“不对,你是怎么获得这个如此重要的信件的?”总兵毕竟也是混上不低武将职位的人,警惕性也不差。
童心兰又从怀里摸了一个信物出来,递给总兵看了一眼。
那信物,不是童心兰的,而是童心兰从监视她的人身上摸来的,那个所谓军师,就是之前煽动难民发生暴动却没有来得及抢先杀掉县令的人。
有了这个东西,总兵更加相信这个人是老师那边派来的人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老师是什么意思?这知府会背叛我们,肯定也是上官老贼派了人下来和他沟通吧,我们是不是已经暴露了?”一时间,总兵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他虽不笨,但因为是武将,向来也是听令行事的人。
“我没有抓到和知府接应的人,我发现他写好的密信,还来不及汇报,做什么准备,结果,他今夜就来这边找你了,我不知道他要耍什么花招,不过想来应该是为了稳住总兵大人,方便他实施自己的计划吧。”
童心兰没有立刻说要如何做,避免总兵觉得一切都是她计划好的,反而装作自己也是才知道知府背叛的事情,也被打乱了手脚。
总兵想了想,道,“先把他抓起来,我就不信,他不说。”
童心兰也赞同的说道,“总兵大人说的是,即便苏敬业已经和朝廷派来的人有了接触,有了背叛主子的心思,但是他的证词到底还没有交给和他接触的人,那,那朝廷下来的密探应该也不敢回禀上官老贼了。”
童心兰义愤填膺的说道,“而且,我们当能利用知府,去抓住策反他的那个朝廷走狗。”
上官锦荣如果知道无忧这么说他,肯定会无比心塞。
“你说得对,我们可以利用知府去抓朝廷走狗。”总兵现在已经彻底相信童心兰了。
童心兰看着火候差不多了,便说道,“总兵大人,实不相瞒,我这次过来,也是为了粮草的事情,现在各个县的起义军快要汇合了,我们自己人却并没有能成功控制最大那一队的起义军,所以,恐怕只能按照主人原先的计划,祭出粮草了,不然,那些个乘此机会当了起义军头领的莽夫,还真当自己能当王了。”
“任他们继续下去,主人的计划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主人只是想夺回自己应有的东西,而不是真的想天下大乱,让这些蛮王继续霍霍入京,真的对京城的商人贵族烧杀抢掠的话,会让很多原本支持主人的人对主人失望离心的。”
无忧公主流亡之后,也知道了秋家计划的详细细节,虽说不是全部一清二楚,但这个总兵的确是一个至关紧要的人。
上一世,他假装抵抗不力,被起义军抢走了粮食,后来被上官锦荣一道圣旨赐死。
不过,他并没有真的死掉,而是转到了幕后去继续为秋家做事。
在无忧落难的时候,无忧是见到过他保护在秋柏轩身边的。
所以,这个人对秋家的事情知道的应该比较多,是比那知府更贴近秋家人的人,他对秋家的忠诚度,也是不可小觑的。
因此,童心兰才会找上他。
也因此,童心兰句句话都是为秋家的大计着想,让他对自己更加信赖。
“兄弟所言极是,那,看来,我只能提前把粮食交到你的手上了,你拿到粮食回到起义军里面,也能让你们那一队的人能够号令得动其他县的难民,这些暴民,不就是谁有粮谁是娘么。”
“现在就给我?”
“是的,这件事等不得了,再等下去,谁知道会出什么意外!”
“这样不好吧,我今天只是装作知府大人的随从前来的,并未带来难民,你若是直接把粮食给我,在朝廷那边,你的罪过就不仅仅只是守粮不力了,而是和暴民勾结背叛朝廷了!总兵大人,你这样很危险的,不然,我明日再带人来吧。”
“不行,我不能让老师为难,老师为天下忧心这么久,绝对不能折在我手里,守卫不力和与百辞莫辩勾结有什么区别?”
“上官昏君的天下,老子早就不想替他守了,老子还想乘此机会,直接揭竿而起,跟你们入京杀了那昏君得了!不过,这样不行,我的死活不重要,万一暴露了老师就不好了,粮食,你带走,其实的事情,我自己会处理好。”
说罢,总兵招来士兵,“你带一队人去把知府和他的随从都绑了,给我看守好。”
“你,让兄弟们把粮仓里面的粮食都搬出来,让兄弟们换上寻常百姓的衣服,跟着这兄弟把粮食押送到赈灾前线去。”
士兵并未质疑总兵大人的命令,领了命,就下去做事情去了。
背对着总兵,童心兰捏紧了拳头,刚才为了加深总兵对自己的信任,她一直精神高度集中,寻找着总兵精神松懈那一刻,去对总兵展开浅层催眠。
若不是中途成功引得总兵暴怒,想要乘虚而入并不容易,毕竟这是一个将官啊,他的意识可不是苏敬业那种人可以比得上的。
幸好,最后还是成功的降低了总兵的警惕心和智商,让他成功的把粮食如自己所愿那般交了出来。
童心兰作出气愤的样子,从怀里摸了一封信出来,“总兵大人,这知府是要告密啊,他想举报我们,用我们所有人的性命去换取上官皇族给予的荣华富贵啊,请您过目!”
童心兰把早就准备好的模仿笔记的信封递了过去,总兵看了一眼封面上的字,果不其然真的是知府的字迹,便伸出手接过了信件。
上面的内容,都是知府把他自己所知的一切禀告皇帝的内容,知府还通知皇帝,赶快派人下来撤走总兵,换上皇帝自己的人,不然,这个粮仓的粮食,都要被秋家人送给那些暴民了。
总兵被这消息惊得拍案而起,“岂有此理,他竟然背叛老师!”
“不对,你是怎么获得这个如此重要的信件的?”总兵毕竟也是混上不低武将职位的人,警惕性也不差。
童心兰又从怀里摸了一个信物出来,递给总兵看了一眼。
那信物,不是童心兰的,而是童心兰从监视她的人身上摸来的,那个所谓军师,就是之前煽动难民发生暴动却没有来得及抢先杀掉县令的人。
有了这个东西,总兵更加相信这个人是老师那边派来的人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老师是什么意思?这知府会背叛我们,肯定也是上官老贼派了人下来和他沟通吧,我们是不是已经暴露了?”一时间,总兵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他虽不笨,但因为是武将,向来也是听令行事的人。
“我没有抓到和知府接应的人,我发现他写好的密信,还来不及汇报,做什么准备,结果,他今夜就来这边找你了,我不知道他要耍什么花招,不过想来应该是为了稳住总兵大人,方便他实施自己的计划吧。”
童心兰没有立刻说要如何做,避免总兵觉得一切都是她计划好的,反而装作自己也是才知道知府背叛的事情,也被打乱了手脚。
总兵想了想,道,“先把他抓起来,我就不信,他不说。”
童心兰也赞同的说道,“总兵大人说的是,即便苏敬业已经和朝廷派来的人有了接触,有了背叛主子的心思,但是他的证词到底还没有交给和他接触的人,那,那朝廷下来的密探应该也不敢回禀上官老贼了。”
童心兰义愤填膺的说道,“而且,我们当能利用知府,去抓住策反他的那个朝廷走狗。”
上官锦荣如果知道无忧这么说他,肯定会无比心塞。
“你说得对,我们可以利用知府去抓朝廷走狗。”总兵现在已经彻底相信童心兰了。
童心兰看着火候差不多了,便说道,“总兵大人,实不相瞒,我这次过来,也是为了粮草的事情,现在各个县的起义军快要汇合了,我们自己人却并没有能成功控制最大那一队的起义军,所以,恐怕只能按照主人原先的计划,祭出粮草了,不然,那些个乘此机会当了起义军头领的莽夫,还真当自己能当王了。”
“任他们继续下去,主人的计划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主人只是想夺回自己应有的东西,而不是真的想天下大乱,让这些蛮王继续霍霍入京,真的对京城的商人贵族烧杀抢掠的话,会让很多原本支持主人的人对主人失望离心的。”
无忧公主流亡之后,也知道了秋家计划的详细细节,虽说不是全部一清二楚,但这个总兵的确是一个至关紧要的人。
上一世,他假装抵抗不力,被起义军抢走了粮食,后来被上官锦荣一道圣旨赐死。
不过,他并没有真的死掉,而是转到了幕后去继续为秋家做事。
在无忧落难的时候,无忧是见到过他保护在秋柏轩身边的。
所以,这个人对秋家的事情知道的应该比较多,是比那知府更贴近秋家人的人,他对秋家的忠诚度,也是不可小觑的。
因此,童心兰才会找上他。
也因此,童心兰句句话都是为秋家的大计着想,让他对自己更加信赖。
“兄弟所言极是,那,看来,我只能提前把粮食交到你的手上了,你拿到粮食回到起义军里面,也能让你们那一队的人能够号令得动其他县的难民,这些暴民,不就是谁有粮谁是娘么。”
“现在就给我?”
“是的,这件事等不得了,再等下去,谁知道会出什么意外!”
“这样不好吧,我今天只是装作知府大人的随从前来的,并未带来难民,你若是直接把粮食给我,在朝廷那边,你的罪过就不仅仅只是守粮不力了,而是和暴民勾结背叛朝廷了!总兵大人,你这样很危险的,不然,我明日再带人来吧。”
“不行,我不能让老师为难,老师为天下忧心这么久,绝对不能折在我手里,守卫不力和与百辞莫辩勾结有什么区别?”
“上官昏君的天下,老子早就不想替他守了,老子还想乘此机会,直接揭竿而起,跟你们入京杀了那昏君得了!不过,这样不行,我的死活不重要,万一暴露了老师就不好了,粮食,你带走,其实的事情,我自己会处理好。”
说罢,总兵招来士兵,“你带一队人去把知府和他的随从都绑了,给我看守好。”
“你,让兄弟们把粮仓里面的粮食都搬出来,让兄弟们换上寻常百姓的衣服,跟着这兄弟把粮食押送到赈灾前线去。”
士兵并未质疑总兵大人的命令,领了命,就下去做事情去了。
背对着总兵,童心兰捏紧了拳头,刚才为了加深总兵对自己的信任,她一直精神高度集中,寻找着总兵精神松懈那一刻,去对总兵展开浅层催眠。
若不是中途成功引得总兵暴怒,想要乘虚而入并不容易,毕竟这是一个将官啊,他的意识可不是苏敬业那种人可以比得上的。
幸好,最后还是成功的降低了总兵的警惕心和智商,让他成功的把粮食如自己所愿那般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