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宁采臣是我姐夫(二)
1001、宁采臣是我姐夫(二)
若说古代的人不知道这些阴司的事情,作为女鬼的聂小倩肯定是知道的啊,但是她还主动要求去照顾宁采臣重病在床的妻子,这就很让人怀疑了。
而且若说聂小倩是一个善良的女鬼,但是她以前也帮着姥姥害死过许多男人了,文中聂小倩也对宁采臣说过,“和我亲热的人,我就偷偷用锥子刺他的脚。等他昏迷过去不知人事,我就摄取他的血,供妖物饮用;或者用黄金引诱,但那不是金子,是罗刹鬼骨,人如留下它,就被截取出心肝。这两种办法,都是投人们之所好。”
这就说明,聂小倩很清楚男人的缺点是什么,不贪财就贪色或是两毒皆全,她就是针对这两点来害人。
不管她是不是被姥姥胁迫的,聂小倩总归还是杀害了许多的书生了。
至于聂小倩不杀宁采臣,一则也是因为宁采臣这个人正直、且不好女色,这一个优点无论在古代现代的确是能够打动女人亦或者女鬼的心的重要优点。
另一点,聊斋原文里面聂小倩的一句话,恐怕也是她想跟着宁采臣嫁与他为妾为妻的原因了。
聂小倩的那句话,便是宁采臣的母亲在宁采臣妻子死去之后、有点想答应聂小倩嫁给宁采臣,却又害怕聂小倩会害了儿子的时候,聂小倩说了一句,“居年余,当知儿肝鬲。为不欲祸行人,故从郎君来。区区无他意,止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实欲依赞三数年,借博封诰,以光泉壤。”
大概的意思就是,“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母亲应当知道儿的心肠了。我为了不祸害行人,才跟郎君来到这里。我没有别的意思,只因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下人所敬重,实在是想依靠他帮助三几年,借以博得皇帝封诰,在九泉之下也得荣光。”
这一句话就很有意思了,博得皇帝诰命,在九泉之下也觉得荣光?
什么人能够获封诰命?
古代能够被封赠的妇女必须具备明媒正娶、良家出身等资格,来历不明的妾室是不可能被赐诰命夫人的。
这时候,聂小倩或许是因为宁采臣的前妻已经死了,而宁采臣一家人又因为她表现良好产生了好感,所以有些懈怠,才不小心说了这一句暴露了她意图的话。
她一个客死异乡的孤魂野鬼,还是害过人的女鬼,聂小倩自然是知道,甭管是不是被迫的害人,老天都记着她干过的坏事,为了让能够获封诰命让阳间帝王赏赐的诰命荣光为自己提供庇护,让她以后到了阴间能够少受点罪,聂小倩自然会跟着宁采臣且不愿意离开了。
虽说宁采臣也只是一个穷书生,但是却属于潜力股,并且,聂小倩也不是下注在宁采臣一个人身上,她跟定了宁采臣是因为宁采臣是一个大大的潜力股,是一个双保险!
宁采臣这个书生即便考不上科举当不了官,聂小倩却知道宁采臣的儿子一定能够当官。
这句话,也是宁采臣的母亲害怕儿子娶了鬼妻就断后了,聂小倩安慰宁采臣母亲说的原话,“子女惟天所授。郎君注福籍,有亢宗子三,不以鬼妻而遂夺也。”
意思便是,“子女是天给的。郎君命中注定有福,会有三个光宗耀祖的儿子,不会因为是鬼妻就没子孙。”
这说明,聂小倩修为并不低,已经能够勘探一点天机,嫁给了宁采臣,即便宁采臣不能光宗耀祖,她当上妻子生下的儿子也能光宗耀祖为她换来诰命的身份。
她已经知道宁采臣是一个能够帮助她脱离孤魂野鬼状态、帮她从要被下地狱遭受处罚的恶鬼情况解救出来的贵人。
虽说在绝境中去牢牢地抓住救命稻草也没什么错,可是聂小倩不该为了早日嫁给宁采臣就害死宁采臣的前妻。
宁采臣的妻子虽说一直重病,但是没人说重病的人就一定会死啊,古代有些人病恹恹得也能活到五六十岁。
可是聂小倩为了早日嫁给宁采臣、以及获得不惧阳光、不惧姥姥、获得人间行走的能力,她用以前从姥姥那里学来的吸食生灵灵气的方法,将宁采臣的妻子虽说苟延残喘却还是存在着的生机给掠夺了。
这些事原著的故事,却也和委托者说得情况差不多了。
为什么委托者丁香兰那么清楚聂小倩的事情呢?
因为宁采臣是她的姐夫。
当然,若是仅仅只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姐姐丁香蓉死后、两家人关系自然会淡化。
这样的话,丁香兰不可能知道这么私密的秘密。
童心兰把自己的疑问问出口,眼前带着一脸疲惫的女孩儿,难以启齿的说道,“自然,他,并非只是我姐夫,他也是我……夫君。”
难道这个丁香兰就是聊斋故事里面,宁采臣在娶了聂小倩之后又娶得那个小妾?
童心兰心里清楚,其实宁采臣在古代也不算好/色之徒了,一辈子也就三个女人,前妻还死掉了,相当于守着聂小倩和妾室这么两个女人过了一辈子,在古代也算是难得痴情的男子了。
“姐姐死后,母亲希望我嫁给宁采臣当续弦,这样的话,之前姐姐带到宁家的嫁妆就不会便宜了……其他人。”
“再一个,我们家条件也不是很好,当续弦就不用另外给我备一份完整的嫁妆了。”
“而且,母亲很是看得起宁采臣,他是我们村里难得的有才华的读书人,虽说他现在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他再差也能在乡镇里面当个教书先生,我娘希望我过得好。”
“哪知道,我姐姐尸骨未寒,宁家就大办婚宴迎娶了聂小倩,我娘一是心疼姐姐带过去的嫁妆,二是觉得宁家欺人太甚、毕竟姐姐才刚下土没多久、就娶新娘、那是对姐姐不敬的,三,也是不甘心宁采臣被一个外人抢走,所以她就找上宁家去闹了。”
说起母亲的种种,丁香兰有些无奈、却也并不怨恨母亲。(未完待续。)
若说古代的人不知道这些阴司的事情,作为女鬼的聂小倩肯定是知道的啊,但是她还主动要求去照顾宁采臣重病在床的妻子,这就很让人怀疑了。
而且若说聂小倩是一个善良的女鬼,但是她以前也帮着姥姥害死过许多男人了,文中聂小倩也对宁采臣说过,“和我亲热的人,我就偷偷用锥子刺他的脚。等他昏迷过去不知人事,我就摄取他的血,供妖物饮用;或者用黄金引诱,但那不是金子,是罗刹鬼骨,人如留下它,就被截取出心肝。这两种办法,都是投人们之所好。”
这就说明,聂小倩很清楚男人的缺点是什么,不贪财就贪色或是两毒皆全,她就是针对这两点来害人。
不管她是不是被姥姥胁迫的,聂小倩总归还是杀害了许多的书生了。
至于聂小倩不杀宁采臣,一则也是因为宁采臣这个人正直、且不好女色,这一个优点无论在古代现代的确是能够打动女人亦或者女鬼的心的重要优点。
另一点,聊斋原文里面聂小倩的一句话,恐怕也是她想跟着宁采臣嫁与他为妾为妻的原因了。
聂小倩的那句话,便是宁采臣的母亲在宁采臣妻子死去之后、有点想答应聂小倩嫁给宁采臣,却又害怕聂小倩会害了儿子的时候,聂小倩说了一句,“居年余,当知儿肝鬲。为不欲祸行人,故从郎君来。区区无他意,止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实欲依赞三数年,借博封诰,以光泉壤。”
大概的意思就是,“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母亲应当知道儿的心肠了。我为了不祸害行人,才跟郎君来到这里。我没有别的意思,只因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下人所敬重,实在是想依靠他帮助三几年,借以博得皇帝封诰,在九泉之下也得荣光。”
这一句话就很有意思了,博得皇帝诰命,在九泉之下也觉得荣光?
什么人能够获封诰命?
古代能够被封赠的妇女必须具备明媒正娶、良家出身等资格,来历不明的妾室是不可能被赐诰命夫人的。
这时候,聂小倩或许是因为宁采臣的前妻已经死了,而宁采臣一家人又因为她表现良好产生了好感,所以有些懈怠,才不小心说了这一句暴露了她意图的话。
她一个客死异乡的孤魂野鬼,还是害过人的女鬼,聂小倩自然是知道,甭管是不是被迫的害人,老天都记着她干过的坏事,为了让能够获封诰命让阳间帝王赏赐的诰命荣光为自己提供庇护,让她以后到了阴间能够少受点罪,聂小倩自然会跟着宁采臣且不愿意离开了。
虽说宁采臣也只是一个穷书生,但是却属于潜力股,并且,聂小倩也不是下注在宁采臣一个人身上,她跟定了宁采臣是因为宁采臣是一个大大的潜力股,是一个双保险!
宁采臣这个书生即便考不上科举当不了官,聂小倩却知道宁采臣的儿子一定能够当官。
这句话,也是宁采臣的母亲害怕儿子娶了鬼妻就断后了,聂小倩安慰宁采臣母亲说的原话,“子女惟天所授。郎君注福籍,有亢宗子三,不以鬼妻而遂夺也。”
意思便是,“子女是天给的。郎君命中注定有福,会有三个光宗耀祖的儿子,不会因为是鬼妻就没子孙。”
这说明,聂小倩修为并不低,已经能够勘探一点天机,嫁给了宁采臣,即便宁采臣不能光宗耀祖,她当上妻子生下的儿子也能光宗耀祖为她换来诰命的身份。
她已经知道宁采臣是一个能够帮助她脱离孤魂野鬼状态、帮她从要被下地狱遭受处罚的恶鬼情况解救出来的贵人。
虽说在绝境中去牢牢地抓住救命稻草也没什么错,可是聂小倩不该为了早日嫁给宁采臣就害死宁采臣的前妻。
宁采臣的妻子虽说一直重病,但是没人说重病的人就一定会死啊,古代有些人病恹恹得也能活到五六十岁。
可是聂小倩为了早日嫁给宁采臣、以及获得不惧阳光、不惧姥姥、获得人间行走的能力,她用以前从姥姥那里学来的吸食生灵灵气的方法,将宁采臣的妻子虽说苟延残喘却还是存在着的生机给掠夺了。
这些事原著的故事,却也和委托者说得情况差不多了。
为什么委托者丁香兰那么清楚聂小倩的事情呢?
因为宁采臣是她的姐夫。
当然,若是仅仅只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姐姐丁香蓉死后、两家人关系自然会淡化。
这样的话,丁香兰不可能知道这么私密的秘密。
童心兰把自己的疑问问出口,眼前带着一脸疲惫的女孩儿,难以启齿的说道,“自然,他,并非只是我姐夫,他也是我……夫君。”
难道这个丁香兰就是聊斋故事里面,宁采臣在娶了聂小倩之后又娶得那个小妾?
童心兰心里清楚,其实宁采臣在古代也不算好/色之徒了,一辈子也就三个女人,前妻还死掉了,相当于守着聂小倩和妾室这么两个女人过了一辈子,在古代也算是难得痴情的男子了。
“姐姐死后,母亲希望我嫁给宁采臣当续弦,这样的话,之前姐姐带到宁家的嫁妆就不会便宜了……其他人。”
“再一个,我们家条件也不是很好,当续弦就不用另外给我备一份完整的嫁妆了。”
“而且,母亲很是看得起宁采臣,他是我们村里难得的有才华的读书人,虽说他现在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他再差也能在乡镇里面当个教书先生,我娘希望我过得好。”
“哪知道,我姐姐尸骨未寒,宁家就大办婚宴迎娶了聂小倩,我娘一是心疼姐姐带过去的嫁妆,二是觉得宁家欺人太甚、毕竟姐姐才刚下土没多久、就娶新娘、那是对姐姐不敬的,三,也是不甘心宁采臣被一个外人抢走,所以她就找上宁家去闹了。”
说起母亲的种种,丁香兰有些无奈、却也并不怨恨母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