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市场众生(5)
和邱士林马力几个分开,张兴明拎着麻花和大东子往家走。
从粮站出来就是副食商店,副食楼上是百货商店,这就是郭堡的中心了,前后左右边连派出所都加起来也就二亩地,然后围绕着这几个商店就全是住宅楼。
商店上头是从沈丹线公路往选矿厂的辅路,也叫厂路,是厂子修的,这时候这条路就是自由市场,卖东西的全集中在这条路上,因为这条路是上下班工人最多的路了。
路口就是一排四五家铁皮棚子,第一家最大,是候方家开的,临街的两面全装的大玻璃窗,卖些日杂百货,后面几家就小的多,有一家用的是一辆报废的中巴壳子,小窗户脑袋都伸不进去,只卖些副食品。
这地方是一个十字路口,也是郭堡一直到现在唯一的一个十字路口,商业上一直到现在也是集中在这里。
以沈丹公路为界,这边是商店和食杂店小卖部,自由市场,路那边全是饭店,大小开了四五家,最大的一家是国营,大集体的买卖,剩下都是私人干的,都是铁皮棚子,里面能摆个三四张桌,环境很差,很简陋,但在这个年代就让许多人羡慕了,看人家,开饭店了,事实上老百姓来饭店吃饭的极少,谁能舍得花这个钱哪,都是社会上的人或者是单位上的人会没事约着喝一杯,前者喝的是面子,后者喝的是别人的钱。
几个卖菜的裹着大衣站在带车子后面跺脚,捂着厚厚的口罩,张兴明和大东子走过去,卖菜的就抬手摘下口罩打招呼:“今天来客啊?用点啥?”
这就是习惯性思维了,那时候家里不来个贵客啥的真没几家舍得出来买青菜吃,大酸菜炖土豆放点五花肉,一吃就是一个冬天,这还是这会儿生活条件好了,原来肉都没有,能放点猪油的都算上等家庭。
张兴明看着这些卖菜的心里就有点唏嘘,在上一世,这个时候站在雪地里跺脚的就有老妈和老哥,其中的辛苦真是述说不尽的。
这些卖菜的基本上都是郭堡周边的农村户,能做买卖了,他们就多了条活路,摆个小摊卖几件背心几双千层底农田鞋,春秋季节卖点毛线,冬天就卖青菜和卤肉。
东北的农民不好活,种地只有一季,从六七月份开始,能支撑到九月,然后地里就啥也没有了,一分钱收入没有,几亩地三个月能出多少钱?
有认识张兴明的,远远的喊:“二明,要买菜啊?”
先说话这个幽怨的回头看了喊人那个一眼,弊弊嘴没吱声,人家认识是熟人,这理挑不出来,要是不认识硬喊人这就得打架了。
“哎二哥,你也出来卖菜啦?不做豆腐了呀?”张兴明转身走到这个摊子前面,这人叫刘二,具体大名没人知道,都这么喊,他媳妇也这么喊他。
他们两口子是从山里出来的,本来是想来投奔亲戚,结果到这一看亲戚过的还不如他家呢,那时候工业户真心没有农村的生活好。两口子也不想回山里了,就在郭堡支了个豆腐摊,那时候做豆腐也不算是什么手艺,农村人家都会做。
谁知道第一次进豆子就被人骗了,进的一水全是一眼豆,做出来的豆腐没油,像豆渣一样难吃,几百块钱就扔水里了。
两口子守着豆腐摊子哭,正好被老爸遇到了,老爸是个热心人,就问了几句,结果就借给这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五百块钱,这两口子这才算从坑里爬了出来,生意也做起来了。
那时候市面上一眼豆很多,甚至粮站里都出现过,坑了不少人。
所谓一眼豆,就是每个黄豆粒的上面,都有一个一毫米直径的圆孔,这是小日本的榨油技术,不损伤豆子,不细心根本看不出来,但黄豆中90%的油已经被抽走了。
那时候小日本的各种技术在国人看来就相当于神话传说一样。
那时候在丹东和大连,有很多日本的船舶长年停靠,全部是加工船,像这种一眼豆就是这些加工船的产品,中国人用黄豆换豆油,小日本从中赚取差价,然后再把这些榨完油的黄豆卖出来,赚一笔,再用榨出来的油换豆子,周而复始。
还有加工钢材的,国产的卷板送过去,换小日本的轧板,然后矿上把换回来的高价轧板用到设备上,有时候本钢的厂标都没磨掉,他就是用你送去的卷板直接加工的,但质量就是比你的好,这就是技术的碾压,钱挣的谁也没脾气。
经过借钱这件事以后,刘二就经常领着媳妇晚上到张兴明家里坐坐,人的关系就在处,一来二去就非常热络了,关系很好。
“张婶她们回来没?这搬的太远了,想走走都不得劲了。”刘二笑着和张兴明拉话。
张兴明摇摇头,说:“没,前两天大胜哥结婚回来转了一下,接亲,也没法呆,第二在就回去了,平时也没啥事,我哥和小弟都上学,我妈哪有时间往这边跑啊,我爸也调市里去了。”
刘二说:“你家这日子是越过越像样了,等哪天我和你香姐去市里看你妈去,在那边挺好呗?”
张兴明看着摊子上摆的青菜样品说:“就那样呗,在哪活还不一样,就是比南坟能方便点,你们有空就去呗,那边屋多也住的下,没事带孩子去呆几天,我妈肯定也高兴,那边亲戚朋友太少了,也没啥邻居,有点孤。”
刘二说:“到是想啊,哪有功夫啊,这走一天不是钱哪?菜这玩艺搁不住,晚几天就烂了,我现在是哪也去不了,想回家看看我爹都不行呢,想吃啥了?我给你拿。”
张兴明扭头问大东:“想吃啥?”
大东看了看,说:“芸豆吧,韭菜也行,花菜也好吃,还有啥?辣椒辣不?”
刘二说:“这是肉椒,不辣,咱这旮哪有辣的辣椒啊,不好卖,没几个人能吃辣的。”
张兴明说:“行了,一样来点吧,芸豆,韭菜,花菜,辣椒还有茄子和蒜薹,一样照二份的量整,豆腐也来点,有白菜没?来一颗,我炖豆腐吃。”
刘二就一样一样拿菜上称,他也知道张兴明不差这几个钱,也没矫情说不要钱。
从粮站出来就是副食商店,副食楼上是百货商店,这就是郭堡的中心了,前后左右边连派出所都加起来也就二亩地,然后围绕着这几个商店就全是住宅楼。
商店上头是从沈丹线公路往选矿厂的辅路,也叫厂路,是厂子修的,这时候这条路就是自由市场,卖东西的全集中在这条路上,因为这条路是上下班工人最多的路了。
路口就是一排四五家铁皮棚子,第一家最大,是候方家开的,临街的两面全装的大玻璃窗,卖些日杂百货,后面几家就小的多,有一家用的是一辆报废的中巴壳子,小窗户脑袋都伸不进去,只卖些副食品。
这地方是一个十字路口,也是郭堡一直到现在唯一的一个十字路口,商业上一直到现在也是集中在这里。
以沈丹公路为界,这边是商店和食杂店小卖部,自由市场,路那边全是饭店,大小开了四五家,最大的一家是国营,大集体的买卖,剩下都是私人干的,都是铁皮棚子,里面能摆个三四张桌,环境很差,很简陋,但在这个年代就让许多人羡慕了,看人家,开饭店了,事实上老百姓来饭店吃饭的极少,谁能舍得花这个钱哪,都是社会上的人或者是单位上的人会没事约着喝一杯,前者喝的是面子,后者喝的是别人的钱。
几个卖菜的裹着大衣站在带车子后面跺脚,捂着厚厚的口罩,张兴明和大东子走过去,卖菜的就抬手摘下口罩打招呼:“今天来客啊?用点啥?”
这就是习惯性思维了,那时候家里不来个贵客啥的真没几家舍得出来买青菜吃,大酸菜炖土豆放点五花肉,一吃就是一个冬天,这还是这会儿生活条件好了,原来肉都没有,能放点猪油的都算上等家庭。
张兴明看着这些卖菜的心里就有点唏嘘,在上一世,这个时候站在雪地里跺脚的就有老妈和老哥,其中的辛苦真是述说不尽的。
这些卖菜的基本上都是郭堡周边的农村户,能做买卖了,他们就多了条活路,摆个小摊卖几件背心几双千层底农田鞋,春秋季节卖点毛线,冬天就卖青菜和卤肉。
东北的农民不好活,种地只有一季,从六七月份开始,能支撑到九月,然后地里就啥也没有了,一分钱收入没有,几亩地三个月能出多少钱?
有认识张兴明的,远远的喊:“二明,要买菜啊?”
先说话这个幽怨的回头看了喊人那个一眼,弊弊嘴没吱声,人家认识是熟人,这理挑不出来,要是不认识硬喊人这就得打架了。
“哎二哥,你也出来卖菜啦?不做豆腐了呀?”张兴明转身走到这个摊子前面,这人叫刘二,具体大名没人知道,都这么喊,他媳妇也这么喊他。
他们两口子是从山里出来的,本来是想来投奔亲戚,结果到这一看亲戚过的还不如他家呢,那时候工业户真心没有农村的生活好。两口子也不想回山里了,就在郭堡支了个豆腐摊,那时候做豆腐也不算是什么手艺,农村人家都会做。
谁知道第一次进豆子就被人骗了,进的一水全是一眼豆,做出来的豆腐没油,像豆渣一样难吃,几百块钱就扔水里了。
两口子守着豆腐摊子哭,正好被老爸遇到了,老爸是个热心人,就问了几句,结果就借给这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五百块钱,这两口子这才算从坑里爬了出来,生意也做起来了。
那时候市面上一眼豆很多,甚至粮站里都出现过,坑了不少人。
所谓一眼豆,就是每个黄豆粒的上面,都有一个一毫米直径的圆孔,这是小日本的榨油技术,不损伤豆子,不细心根本看不出来,但黄豆中90%的油已经被抽走了。
那时候小日本的各种技术在国人看来就相当于神话传说一样。
那时候在丹东和大连,有很多日本的船舶长年停靠,全部是加工船,像这种一眼豆就是这些加工船的产品,中国人用黄豆换豆油,小日本从中赚取差价,然后再把这些榨完油的黄豆卖出来,赚一笔,再用榨出来的油换豆子,周而复始。
还有加工钢材的,国产的卷板送过去,换小日本的轧板,然后矿上把换回来的高价轧板用到设备上,有时候本钢的厂标都没磨掉,他就是用你送去的卷板直接加工的,但质量就是比你的好,这就是技术的碾压,钱挣的谁也没脾气。
经过借钱这件事以后,刘二就经常领着媳妇晚上到张兴明家里坐坐,人的关系就在处,一来二去就非常热络了,关系很好。
“张婶她们回来没?这搬的太远了,想走走都不得劲了。”刘二笑着和张兴明拉话。
张兴明摇摇头,说:“没,前两天大胜哥结婚回来转了一下,接亲,也没法呆,第二在就回去了,平时也没啥事,我哥和小弟都上学,我妈哪有时间往这边跑啊,我爸也调市里去了。”
刘二说:“你家这日子是越过越像样了,等哪天我和你香姐去市里看你妈去,在那边挺好呗?”
张兴明看着摊子上摆的青菜样品说:“就那样呗,在哪活还不一样,就是比南坟能方便点,你们有空就去呗,那边屋多也住的下,没事带孩子去呆几天,我妈肯定也高兴,那边亲戚朋友太少了,也没啥邻居,有点孤。”
刘二说:“到是想啊,哪有功夫啊,这走一天不是钱哪?菜这玩艺搁不住,晚几天就烂了,我现在是哪也去不了,想回家看看我爹都不行呢,想吃啥了?我给你拿。”
张兴明扭头问大东:“想吃啥?”
大东看了看,说:“芸豆吧,韭菜也行,花菜也好吃,还有啥?辣椒辣不?”
刘二说:“这是肉椒,不辣,咱这旮哪有辣的辣椒啊,不好卖,没几个人能吃辣的。”
张兴明说:“行了,一样来点吧,芸豆,韭菜,花菜,辣椒还有茄子和蒜薹,一样照二份的量整,豆腐也来点,有白菜没?来一颗,我炖豆腐吃。”
刘二就一样一样拿菜上称,他也知道张兴明不差这几个钱,也没矫情说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