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北民南调
黄巾一方只想逃命,无心反抗,这群愚昧的流民即使眼睁睁看着同伴死去,也不肯抛弃好不容易得到的粮食,最终只能抱着粮食殉葬……
这么多的辎重大大拖累了黄巾军的行进速度,再加上张辽不时的驱逐掩杀,黄巾军一个接一个死去,渠水北岸几十里的河滩上宛若炼狱,遍地尸骸。
这场单方面的屠戮从当天午时一直持续到第二天黎明,当晨曦在东方露头的时候,死战营官军终于收起卷刃的环首刀,此时渠水已经完全被染成了红色,腥臭无比,和清晨红的像胭脂的朝霞交相辉映,妖艳瑰丽。
消息传到济北大营,司马俱和徐和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张帆手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张辽,以一万死战营士兵大破管承精锐六万,流民无数,斩管承于渠水。
黄巾军士气降至谷底,再加上粮食告罄,再无半分抵抗之心,一百三十万青州黄巾无条件向张帆投降,张帆也没有失约,代表朝廷赦免了他们并开始大规模迁徙。
迁徙的目的地是那里呢?当然是江东了。
对于这次迁徙,其实大部分黄巾流民并不乐意,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两大流域的关系说起。兖州位于古黄河与古济水之间,属于黄河流域;因长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江东所指区域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自然属于长江流域。
黄河与长江同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共同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民族。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曾一度比长江流域发达,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从周朝开始,北方的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的文化经济重地。楚国再大也想得到东方诸国的承认。可想而知当时黄河流域的文化影响力有多么的强大。
这种现象从有史料记载以来一直持续到隋唐。但从宋开始,我国南方赶上并超过北方,南方区域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黄河流域是人类的发祥地。由于历史时期优越的自然环境,聚居着众多的人口,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加速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我国的人口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秦汉时关中地区、内蒙古和河套地区、“三河”地区、华北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据公元2年的人口资料显示,全国人口为5767万人,北方占75%,南方仅有25%;东汉、三国时期虽然增加,但南北人口比仍为1∶3。
在北宋前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一直是南轻北重,但随着南方的开发和人口的迁移,逐渐改变了人口分布格局。
西晋时由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及西晋对少数民族的高压政策,使社会重新陷入混战局面,黄河流域的人口则因社会动荡、经济凋敝而纷纷南迁。
唐时,统治者组织了人口迁移,尤其是“安史之乱”,造成人口从北方地区迁向南方。北宋末,由于“靖康之难”,北民南迁,从而改变了人口分布格局,形成了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
……
在这些流民看来,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
张帆这种强制迁徙的举动,等于让他们从环境优越的大都市,搬到了地处偏远的小山村,这群人能乐意才怪。
不过形势比人强,如果是一般的流民,或许不会轻易屈服,没准儿还得来个暴动起义之类的……
但是这帮流民都是黄巾叛贼,按照大汉律法当斩首。况且在这么多年的官府镇压下,他们的尊严和脾气早就被消磨殆尽,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哪怕是对于这种类似发配一般的遭遇,也并没有没什么太多的怨言。
其实长江流域真的有这么不适宜居住吗?
其实不然,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积温高,农作物生长期长,许多地区雨热同季,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条件优越。
流域有耕地2460多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而农业生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0%,粮食产量也占全国的40%,其中水稻产量占全国的7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
其次,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河川如网,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
为什么黄河流域早期一度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呢?
其实在铁器未大规模使用以前,黄河流域的土壤更易于刀耕火种,所谓刀耕指木具、石刀或类似青铜的金属类器具。
黄河流域的土质以粉土、粉砂土为主,非常松软;而长江流域的土质则以粘土为主,粘土致密,难开垦,没有铁器是难以大规模开发的。
然而时过境迁,技术一直在进步,我国炼铁始于春秋时代。战国初期,我国已掌握了脱碳、热处理技术方法,发明了韧性铸铁。西汉时期,出现坩埚炼铁法。汉代以后,发明了灌钢方法。
农耕技术已经大幅度跨进,所以说现在开发长江流域,时机已然趋于成熟,此举必将给张帆带来超乎寻常的丰厚回报。
张帆为什么一定要费力的开垦长江流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图利用迁徙流民,大力推动屯田制,以此来淡化江东“氏族门阀”的力量。
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其后自东汉、西晋、南北朝……各朝各代统治者,譬如曹操、刘裕等,都通过各种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打击那些氏族门阀,如建立国学馆、编写氏族志时把各大姓地位都降下一等、科举制等等。
江东相对于中原来说属于贫瘠之地,本地的”氏族门阀“不论是数量还是影响力都要逊色一大截,选择南方难度更小,操作起来更便利,这才是张帆从兖州迁到扬州的最主要因素。
张帆作为一个有野心和抱负的人,岂能容许他人共享这份权柄?自然要不遗余力的削弱氏族门阀的力量,迁徙流民推动屯田制只是大计划的第一步。(未完待续。)
这么多的辎重大大拖累了黄巾军的行进速度,再加上张辽不时的驱逐掩杀,黄巾军一个接一个死去,渠水北岸几十里的河滩上宛若炼狱,遍地尸骸。
这场单方面的屠戮从当天午时一直持续到第二天黎明,当晨曦在东方露头的时候,死战营官军终于收起卷刃的环首刀,此时渠水已经完全被染成了红色,腥臭无比,和清晨红的像胭脂的朝霞交相辉映,妖艳瑰丽。
消息传到济北大营,司马俱和徐和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张帆手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张辽,以一万死战营士兵大破管承精锐六万,流民无数,斩管承于渠水。
黄巾军士气降至谷底,再加上粮食告罄,再无半分抵抗之心,一百三十万青州黄巾无条件向张帆投降,张帆也没有失约,代表朝廷赦免了他们并开始大规模迁徙。
迁徙的目的地是那里呢?当然是江东了。
对于这次迁徙,其实大部分黄巾流民并不乐意,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两大流域的关系说起。兖州位于古黄河与古济水之间,属于黄河流域;因长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江东所指区域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自然属于长江流域。
黄河与长江同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共同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民族。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曾一度比长江流域发达,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从周朝开始,北方的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的文化经济重地。楚国再大也想得到东方诸国的承认。可想而知当时黄河流域的文化影响力有多么的强大。
这种现象从有史料记载以来一直持续到隋唐。但从宋开始,我国南方赶上并超过北方,南方区域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黄河流域是人类的发祥地。由于历史时期优越的自然环境,聚居着众多的人口,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加速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我国的人口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秦汉时关中地区、内蒙古和河套地区、“三河”地区、华北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据公元2年的人口资料显示,全国人口为5767万人,北方占75%,南方仅有25%;东汉、三国时期虽然增加,但南北人口比仍为1∶3。
在北宋前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一直是南轻北重,但随着南方的开发和人口的迁移,逐渐改变了人口分布格局。
西晋时由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及西晋对少数民族的高压政策,使社会重新陷入混战局面,黄河流域的人口则因社会动荡、经济凋敝而纷纷南迁。
唐时,统治者组织了人口迁移,尤其是“安史之乱”,造成人口从北方地区迁向南方。北宋末,由于“靖康之难”,北民南迁,从而改变了人口分布格局,形成了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
……
在这些流民看来,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
张帆这种强制迁徙的举动,等于让他们从环境优越的大都市,搬到了地处偏远的小山村,这群人能乐意才怪。
不过形势比人强,如果是一般的流民,或许不会轻易屈服,没准儿还得来个暴动起义之类的……
但是这帮流民都是黄巾叛贼,按照大汉律法当斩首。况且在这么多年的官府镇压下,他们的尊严和脾气早就被消磨殆尽,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哪怕是对于这种类似发配一般的遭遇,也并没有没什么太多的怨言。
其实长江流域真的有这么不适宜居住吗?
其实不然,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积温高,农作物生长期长,许多地区雨热同季,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条件优越。
流域有耕地2460多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而农业生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0%,粮食产量也占全国的40%,其中水稻产量占全国的7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
其次,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河川如网,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
为什么黄河流域早期一度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呢?
其实在铁器未大规模使用以前,黄河流域的土壤更易于刀耕火种,所谓刀耕指木具、石刀或类似青铜的金属类器具。
黄河流域的土质以粉土、粉砂土为主,非常松软;而长江流域的土质则以粘土为主,粘土致密,难开垦,没有铁器是难以大规模开发的。
然而时过境迁,技术一直在进步,我国炼铁始于春秋时代。战国初期,我国已掌握了脱碳、热处理技术方法,发明了韧性铸铁。西汉时期,出现坩埚炼铁法。汉代以后,发明了灌钢方法。
农耕技术已经大幅度跨进,所以说现在开发长江流域,时机已然趋于成熟,此举必将给张帆带来超乎寻常的丰厚回报。
张帆为什么一定要费力的开垦长江流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图利用迁徙流民,大力推动屯田制,以此来淡化江东“氏族门阀”的力量。
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其后自东汉、西晋、南北朝……各朝各代统治者,譬如曹操、刘裕等,都通过各种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打击那些氏族门阀,如建立国学馆、编写氏族志时把各大姓地位都降下一等、科举制等等。
江东相对于中原来说属于贫瘠之地,本地的”氏族门阀“不论是数量还是影响力都要逊色一大截,选择南方难度更小,操作起来更便利,这才是张帆从兖州迁到扬州的最主要因素。
张帆作为一个有野心和抱负的人,岂能容许他人共享这份权柄?自然要不遗余力的削弱氏族门阀的力量,迁徙流民推动屯田制只是大计划的第一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