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独特优惠
“这位掌柜,你看起来恁精明的人,如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李啸斜了这名商人一眼,故意用一种不满的语气说道。
“大人,在下愿闻其详。”
“李某不才,也知道杀人生意有人做,赔本买卖无人干的道理。掌柜你在我赤凤堡开商铺,我处商税虽比别的地方略重些,但我赤凤堡有两个优惠条件,这位掌柜你却是在别的地方花钱也买不到的。”李啸卖个关子,脸上却是满满的笑容。
这名商人的眼睛睁大了,他望向李啸的眼神里,说不清是向往还是疑惑。旁边的一众商人们,也纷纷议论起来。
李啸看着他们互相谈论的样子,心下却在冷笑。
李啸想起明朝初年的商税为三十取一,过者则以违令论,税率之低,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而且,在万历十年又有规定,铺行下三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一分五厘!
由于明朝的商人负担非常轻,加上官商勾结,以及商人出钱培养士子进入仕途作为自已的朝中代言人,终于导致在明末之际,商人势力高涨,嚣张非常,动不动就罢行罢市,要挟官府。还有如山西乔家常家曹家侯家渠家亢家范家孔家,这八大家巨商,更是不顾国家危亡,与满清和蒙古勾结,出售珍贵的粮食与铁器、布匹、药材等战备物资以资敌,甚至连明朝的机密情报都出卖给鞑子,实实可恨之极。
而被商人势力裹协的大明朝廷,在国家危亡之际,不向这些富得流油的商人征税,反而只是一个劲地压榨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穷苦百姓,终致流民遍地,赤地千里,为陕西的李自成与张献忠等反贼,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造反兵源。
想到这里,李啸在心下喟然长叹。
李啸作为熟知历史的穿越者,当然要防患未来有这样的事情出现,故必须要对这些商人作出强有力的管控,要让他们成为自已发展壮大的工具,而不是让他们反客为主,最终使自已陷入被动与裹胁。
我的地盘我做主,加强对商人的管理,就从严格登记制度与收取商税开始吧。
此时,商人们谈论的声音小了很多,商人们眼睛都望着李啸,等着他下一步说话。
李啸的双眼,望向遥远的地方,他淡淡地说道:“当年永乐皇帝有道圣旨,是针对你们商户的,掌柜想必也知道?”
那名商人脸色突然一灰,他低声说道:“大人说的可成祖那道从商户采买物件的圣旨?”
“正是。本官没记错的话,成祖当年在圣旨中的原话是,那军家每在街市开张铺面做买卖,官府要些物料,他怎不肯买办?你部里行文书,着应天府知道:今后若有买办,但是开张铺面之家,不分军民人等,一体着他买办,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李啸平静地说完这段话,转眼观看这名商人的表情。
李啸看到,这名商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灰败与难堪。他知道,李啸说的这道成祖圣旨,其实就是高悬在象他这样的普通商人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利剑,不知道何时便会掉下来,砍掉自已的脑袋。
在明朝,普通商户最怕的就是当行头,所谓行头就是记录在官府案上的承役正户,衙门派出人手“协助”行头,行头则负责将和买各家应供之物和各种差役服完,但基本是差役服完,这户商人也就被官府的种种盘剥与压榨弄得资不抵债,家破人亡了。
成祖这道恶旨,成了明朝官府胥吏理直气壮赤裸裸欺凌商户的最大理由。
说得难听点,没有背景的普通商户,若当了行头,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举家逃走!
明朝直到南明时的隆武帝朱聿键,皇帝才真正认识到官府对普通商户的压榨与盘剥的残酷。
这位短命皇帝曾感慨道:“府州县之行户,实地方害民之恶政。官之稍有良心者,尚以官价买之,比市价十去五六;全无良心者,直票取如寄。胥吏缘之,奸孔百出。朕昔潜邸,久知此弊,宜行永革。”
只是到这时,明朝已近覆亡,隆武帝的良心发现,对于商户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所以说,对于普通商户来讲,虽然平时有低商税的优势可以让他们活得很滋润,赚很多的钱财,但这些商户都明白,其实他们的命运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财产随时可被官府侵夺,被胥吏盘剥,若当了个行头的话,更是等于被判了死刑。
这年头,除了象山西八大家那样的巨商,或是江南一带的官商,这些普通的中小商户,命运亦是非常悲凉的,不知何时,便会死于官府之手。
李啸话语说完,下面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一名商人大着胆子问道:“李大人,你的意思是,贵地不会有让商户当行头之事么?”
“各位商家,这一点本官可以保证,那就是在我赤凤堡,绝不会有让商户当行头这无耻之事发生!而且,本官也绝不会允许出现,官吏肆意侵占商户财货之事,更不许有市痞恶霸流氓之类欺压商户。所以说,只要商铺在赤凤堡中正规做生意,诚实纳税,守法遵规,那么,你们只需考虑好好做生意,好好赚钱,他事一律不需操心。我赤凤堡良好的经商环境,我李啸绝对可以保证,这也是你蔡掌柜在其他地方,花钱也买不到的优惠。”李啸直视着他期待的眼神,一字一句地说道。
下面又是一阵低语。
李啸看到,每个商人眼中,都不觉透出亮色。
经商最怕公权力的侵害,最怕治安与市场环境混乱,这点每个商户都心知肚明。李啸的这点承诺,有如让他们吃了定心丸。
李啸知道,这些商人已基本被他说动,所以他要趁热打铁。
“各位掌柜,在商言商,赚得银钱,才是经商之根本。在本官看来,你们的商品再多再好,也得百姓能有钱购买。所以,本官说的这第二点优势,就是我赤凤堡百姓的购买力。本官敢向你们保证,本堡人员,相比其他地方那粥粥之众的赤贫百姓,还是要富裕殷实得多。并且,最多过个一两年,我会让我治下百姓财力宽裕,家底丰足,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的财力来采买商品。到时候,各位掌柜的商铺售卖旺盛,日进斗金之际,便会明白本官今日之言,当为不虚。”李啸见各人心思泛动,立刻微笑地说出这段话。
各人听完李啸的话,虽然有些人面上稍有犹疑,但大部分商人还是纷纷表示了同意之态度。
双方谈妥之后,众商人随后告别而去,李啸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脸色却是十分严肃。
看来,自已的治下,一些相关的机构,要抓紧开始筹建了。
在李啸看来,最为紧急的,便是要成立商业司和民政司。
商业司主管在赤凤堡开设的各类商业店铺,包括对商铺的登记、审核、监管、收税等事宜。
民政司则负责堡内家属百姓的户口腰牌登记与检查,人口出生与死亡报录,处理堡内百姓之间纠纷和案件,维护治安整治街面等工作。
而最先要开始做的,是将赤凤堡现有人口编登在册并发放腰牌,这是需要迫切开始进行的工作。
李啸把吴亮叫过来,对他说道:“吴先生,这几****反复想过,觉得在我赤凤堡,须得成立民政司,以迅速建立户口制度,方可有效管理所内百姓。”
“大人之意,应是要加强堡内居民管理吧?”
“正是,你先去准备好记录名册,待人口统计完成后,便给全堡百姓登记造册,需得一家有个户口本簿,每个成年百姓都有个腰牌证明。”李啸认真地说道。
吴亮点头说道:“李大人此举,确有必要。将来我赤凤堡人口益多,管理更是不易,若不提前做好准备,恐难应对。”
“我亦是此意,这样,这户口本簿和腰牌证明,由吴亮你设计制作。该制度实施之后,凡我赤凤堡百姓与军士,皆需上户口,带腰牌。如此一来,可有效管理百姓,提防细作,安排各项工作也甚便利。”李啸肃然道。
“在下谨遵大人之令。”
三天后,由吴亮设计的户口本样本与腰牌样本递送给李啸。
李啸看了下,户口本由结实牛皮纸制作,约六开大小,上面分了好几页,每页都注明了这户家庭成员的姓名、男女、年纪、籍贯、住址之类信息空格,以便到时填写。
而吴亮设计的腰牌则更细致。一块一寸见方的光滑细致的杉木腰牌,正面刻的是佩戴人姓名、籍贯、编号。
背面则是行书所写的赤凤堡三字,旁边一行楷书小字:“凡赤凤堡成年百姓,皆需佩戴此牌,以备验看。若有遗失,需速去民政司补领。”
李啸点头笑道:“吴亮你之设计,甚合本官之意,就请立刻开始定作并实施吧。”
“大人,在下愿闻其详。”
“李某不才,也知道杀人生意有人做,赔本买卖无人干的道理。掌柜你在我赤凤堡开商铺,我处商税虽比别的地方略重些,但我赤凤堡有两个优惠条件,这位掌柜你却是在别的地方花钱也买不到的。”李啸卖个关子,脸上却是满满的笑容。
这名商人的眼睛睁大了,他望向李啸的眼神里,说不清是向往还是疑惑。旁边的一众商人们,也纷纷议论起来。
李啸看着他们互相谈论的样子,心下却在冷笑。
李啸想起明朝初年的商税为三十取一,过者则以违令论,税率之低,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而且,在万历十年又有规定,铺行下三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一分五厘!
由于明朝的商人负担非常轻,加上官商勾结,以及商人出钱培养士子进入仕途作为自已的朝中代言人,终于导致在明末之际,商人势力高涨,嚣张非常,动不动就罢行罢市,要挟官府。还有如山西乔家常家曹家侯家渠家亢家范家孔家,这八大家巨商,更是不顾国家危亡,与满清和蒙古勾结,出售珍贵的粮食与铁器、布匹、药材等战备物资以资敌,甚至连明朝的机密情报都出卖给鞑子,实实可恨之极。
而被商人势力裹协的大明朝廷,在国家危亡之际,不向这些富得流油的商人征税,反而只是一个劲地压榨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穷苦百姓,终致流民遍地,赤地千里,为陕西的李自成与张献忠等反贼,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造反兵源。
想到这里,李啸在心下喟然长叹。
李啸作为熟知历史的穿越者,当然要防患未来有这样的事情出现,故必须要对这些商人作出强有力的管控,要让他们成为自已发展壮大的工具,而不是让他们反客为主,最终使自已陷入被动与裹胁。
我的地盘我做主,加强对商人的管理,就从严格登记制度与收取商税开始吧。
此时,商人们谈论的声音小了很多,商人们眼睛都望着李啸,等着他下一步说话。
李啸的双眼,望向遥远的地方,他淡淡地说道:“当年永乐皇帝有道圣旨,是针对你们商户的,掌柜想必也知道?”
那名商人脸色突然一灰,他低声说道:“大人说的可成祖那道从商户采买物件的圣旨?”
“正是。本官没记错的话,成祖当年在圣旨中的原话是,那军家每在街市开张铺面做买卖,官府要些物料,他怎不肯买办?你部里行文书,着应天府知道:今后若有买办,但是开张铺面之家,不分军民人等,一体着他买办,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李啸平静地说完这段话,转眼观看这名商人的表情。
李啸看到,这名商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灰败与难堪。他知道,李啸说的这道成祖圣旨,其实就是高悬在象他这样的普通商人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利剑,不知道何时便会掉下来,砍掉自已的脑袋。
在明朝,普通商户最怕的就是当行头,所谓行头就是记录在官府案上的承役正户,衙门派出人手“协助”行头,行头则负责将和买各家应供之物和各种差役服完,但基本是差役服完,这户商人也就被官府的种种盘剥与压榨弄得资不抵债,家破人亡了。
成祖这道恶旨,成了明朝官府胥吏理直气壮赤裸裸欺凌商户的最大理由。
说得难听点,没有背景的普通商户,若当了行头,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举家逃走!
明朝直到南明时的隆武帝朱聿键,皇帝才真正认识到官府对普通商户的压榨与盘剥的残酷。
这位短命皇帝曾感慨道:“府州县之行户,实地方害民之恶政。官之稍有良心者,尚以官价买之,比市价十去五六;全无良心者,直票取如寄。胥吏缘之,奸孔百出。朕昔潜邸,久知此弊,宜行永革。”
只是到这时,明朝已近覆亡,隆武帝的良心发现,对于商户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所以说,对于普通商户来讲,虽然平时有低商税的优势可以让他们活得很滋润,赚很多的钱财,但这些商户都明白,其实他们的命运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财产随时可被官府侵夺,被胥吏盘剥,若当了个行头的话,更是等于被判了死刑。
这年头,除了象山西八大家那样的巨商,或是江南一带的官商,这些普通的中小商户,命运亦是非常悲凉的,不知何时,便会死于官府之手。
李啸话语说完,下面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一名商人大着胆子问道:“李大人,你的意思是,贵地不会有让商户当行头之事么?”
“各位商家,这一点本官可以保证,那就是在我赤凤堡,绝不会有让商户当行头这无耻之事发生!而且,本官也绝不会允许出现,官吏肆意侵占商户财货之事,更不许有市痞恶霸流氓之类欺压商户。所以说,只要商铺在赤凤堡中正规做生意,诚实纳税,守法遵规,那么,你们只需考虑好好做生意,好好赚钱,他事一律不需操心。我赤凤堡良好的经商环境,我李啸绝对可以保证,这也是你蔡掌柜在其他地方,花钱也买不到的优惠。”李啸直视着他期待的眼神,一字一句地说道。
下面又是一阵低语。
李啸看到,每个商人眼中,都不觉透出亮色。
经商最怕公权力的侵害,最怕治安与市场环境混乱,这点每个商户都心知肚明。李啸的这点承诺,有如让他们吃了定心丸。
李啸知道,这些商人已基本被他说动,所以他要趁热打铁。
“各位掌柜,在商言商,赚得银钱,才是经商之根本。在本官看来,你们的商品再多再好,也得百姓能有钱购买。所以,本官说的这第二点优势,就是我赤凤堡百姓的购买力。本官敢向你们保证,本堡人员,相比其他地方那粥粥之众的赤贫百姓,还是要富裕殷实得多。并且,最多过个一两年,我会让我治下百姓财力宽裕,家底丰足,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的财力来采买商品。到时候,各位掌柜的商铺售卖旺盛,日进斗金之际,便会明白本官今日之言,当为不虚。”李啸见各人心思泛动,立刻微笑地说出这段话。
各人听完李啸的话,虽然有些人面上稍有犹疑,但大部分商人还是纷纷表示了同意之态度。
双方谈妥之后,众商人随后告别而去,李啸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脸色却是十分严肃。
看来,自已的治下,一些相关的机构,要抓紧开始筹建了。
在李啸看来,最为紧急的,便是要成立商业司和民政司。
商业司主管在赤凤堡开设的各类商业店铺,包括对商铺的登记、审核、监管、收税等事宜。
民政司则负责堡内家属百姓的户口腰牌登记与检查,人口出生与死亡报录,处理堡内百姓之间纠纷和案件,维护治安整治街面等工作。
而最先要开始做的,是将赤凤堡现有人口编登在册并发放腰牌,这是需要迫切开始进行的工作。
李啸把吴亮叫过来,对他说道:“吴先生,这几****反复想过,觉得在我赤凤堡,须得成立民政司,以迅速建立户口制度,方可有效管理所内百姓。”
“大人之意,应是要加强堡内居民管理吧?”
“正是,你先去准备好记录名册,待人口统计完成后,便给全堡百姓登记造册,需得一家有个户口本簿,每个成年百姓都有个腰牌证明。”李啸认真地说道。
吴亮点头说道:“李大人此举,确有必要。将来我赤凤堡人口益多,管理更是不易,若不提前做好准备,恐难应对。”
“我亦是此意,这样,这户口本簿和腰牌证明,由吴亮你设计制作。该制度实施之后,凡我赤凤堡百姓与军士,皆需上户口,带腰牌。如此一来,可有效管理百姓,提防细作,安排各项工作也甚便利。”李啸肃然道。
“在下谨遵大人之令。”
三天后,由吴亮设计的户口本样本与腰牌样本递送给李啸。
李啸看了下,户口本由结实牛皮纸制作,约六开大小,上面分了好几页,每页都注明了这户家庭成员的姓名、男女、年纪、籍贯、住址之类信息空格,以便到时填写。
而吴亮设计的腰牌则更细致。一块一寸见方的光滑细致的杉木腰牌,正面刻的是佩戴人姓名、籍贯、编号。
背面则是行书所写的赤凤堡三字,旁边一行楷书小字:“凡赤凤堡成年百姓,皆需佩戴此牌,以备验看。若有遗失,需速去民政司补领。”
李啸点头笑道:“吴亮你之设计,甚合本官之意,就请立刻开始定作并实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