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笄礼
入冬后就是薛老师的及笄礼,薛老师满十五了,按照这时候的习俗,行了及笄礼后就是大人了,所以,等开春,张昌宗就可以娶媳妇儿了。话说,有点激动,那高兴的劲儿,从里到外都透着,仿佛在发光,惹得婉儿师父吐槽,成亲要开春呢,现在才入冬,着急什么。
张昌宗才不管,依旧高兴自己的,就算因为这个被婉儿师父找麻烦,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折腾他,他也甘之如饴——
两辈子加一起,打光棍打了好几十年,还不兴人高兴高兴啊?
不过,在高兴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的,他的小姐姐要过生日了,还是意义非同一般的生日,总要送点特别的礼物,不然是会被未婚妻嫌弃不解风情的。
然后,薛崇秀打从过生日前一个月就开始收礼物,全是张昌宗送的。有时候是字画,有时候是首饰,有时候是布料,有时候是一束鲜花,最大手笔的是位于扬州的一座园林别业——
总之,全洛阳的人都知道,张昌宗到底有多中意他这个未婚的妻子,并且,这些礼物还不包括在聘礼里面,只是单纯的生辰礼物。
这些礼物连续送了半个月,到第十六天的时候,变成了两件旧衣服,一件是绢布的襁褓;一件是小孩子的破衣服,很旧,有缝改的痕迹。显然,襁褓来自于富贵人家,而破衣服只是普通人家。
第二天,变成一件小襦裙和一件小袍子;第三天,依旧如此;第四天,变成了一个泥捏的场景模型,一半是曲江池,一半是屋宇,里面多了两个小人,一男一女;第五天,依旧是一个场景模型,依旧是两个小人,垂髻的小孩儿,两人坐在一起,似在交谈;第六天……一脸送到第十五天,也就是薛崇秀及笄礼的日子,依旧是场景模型,只是,模型变成了少男少女。
“哟,这是什么场景?看着像是少女及笄,少男下聘?”
大清早的,张昌宗的礼物刚送来,太平公主便过来看小儿女们的热闹。张昌宗连续一个月,每天都送的礼物,让整个洛阳都轰动了。
这小子也是厚脸皮,每天都派人大张旗鼓的抬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到底有多中意这门亲事似的,就差没敲锣打鼓了。
洛阳人民跟着看了一个月的热闹,太平公主这个月偶尔出去应酬,她的秀儿不知被几多闺中小娘子们羡慕嫉妒。便是当家的夫人们也多有调侃,说她的新安于音律上的造诣已足以流传千古,现在找个夫婿,也这般知情识意,待她情深义重,过一个及笄礼都这般用心,怕是要成为千古佳话。
太平公主自然是高兴坏了,特别是进宫时看到上官那看似温婉其实面无表情的脸,心情就更加的愉快了。有女儿就是好,有个讨人喜欢的女儿就更好,可不就把上官苦心教了这么些年的宝贝给划拉到锅里了!
太平公主最近多了一个爱好,或者,最近洛阳人民都多了这个爱好,那就是每天早上起来,先不急吃早饭,先打听张昌宗又给新安郡主送了什么礼物了。当然,太平公主不用打听,她老人家直接跑女儿院里亲眼看就行。
薛崇秀正在梳妆,长发披散着,任由侍女在身后忙碌。其实,她已经大致猜到今天会收到的礼物,但这并不减少她的期待,相反,只要想到今天会收到的礼物,她心里便一阵又一阵的泛起甜蜜之感。
等礼物真的送到的时候,场景果真如她设想的差不多,嘴角立即现出两分甜蜜的笑意,便是母亲取笑也不见收敛。
今天的礼物就放在梳妆台的旁边,跟这一个月收到的全部放在一起,只要转眼就能看到。薛崇秀时不时的看一眼,嘴角含笑。
太平公主仪态悠闲的靠在旁边的美人榻上,面上故作嫌弃:“好歹也是本宫的女儿,就这么些破烂便把你打发了?为娘看着,六郎送的这一堆东西,还赶不上他一年俸禄呢。”
薛崇秀依旧笑着,笑容甜蜜,不为所动:“母亲知道,我们这样的人家,什么也不缺,缺的不过就是一份真情实意的心意。六郎有心就够了。”
太平公主简直没眼看:“这哪里有心了?即便是赶着做的,也不找个手艺好的,看这翘檐捏的,怎么高低不平呢?若真有心,也该找个技艺精湛的才是。”
薛崇秀笑容越发灿烂了几分,瞅母亲一眼,笑道:“母亲,这是六郎自己捏的,出征回来才学的手艺,也不知私下捏坏了多少,细节上的瑕疵就无需计较了,关键是心意。看这些就知道,女儿与他的过往和一切,他都记着。”
太平公主这下是真讶异了:“竟是六郎自己捏的?”
薛崇秀笑着点头,笑容明媚中透着甜蜜。太平公主看看那摆了好几个架子的礼物,瞬间也嫌弃不出口了,皱皱眉,叹道:“罢了,看在他小子还算知情识趣的份上,为娘的今日就不挑剔他了。娘的乖女儿,今日长大了!”
说着,走过来,拈起妆台上的梳子,轻轻地梳着薛崇秀的长发,端详着铜镜里女儿的笑颜,不禁有些不舍的道:“为娘的宝贝就是好看。只是,想及你开春就要嫁给六郎,为娘这心里着实不舍。”
薛崇秀笑着握住母亲的手,道:“母亲不要不舍,我与六郎就在京里,母亲若是想了,便过来坐坐,女儿也会常来看望母亲的。”
想及女儿并未远嫁,给她辟出来的郡主府就在她公主府不远,太平公主总算高兴了几分。看着薛崇秀梳好妆,太平公主这才出去,等待着吉时到来开礼。
薛崇秀的及笄礼,韦氏自然是要参加的,郑太太也被邀请了,张昌宗以陪侍的名义混到观礼的客人里,奉两位老太太出行。
开礼的正宾请的是京兆韦氏里的老太太,六福俱全,出身也不算低,跟东宫的太子妃是一族,但并非一房,与韦氏算是同房,只是,韦氏出自偏房,这位正宾老太太出自嫡支。
有司是朝中有品级的孺人,赞者则太子、相王家的各一个。太子家的是长宁郡主,相王家的则是寿昌。
“张将军。”
张昌宗静静地站在人群中,低调的观礼,忽然被一道女声叫了一下,声音还挺熟悉,扭头一看,是李裹儿。
张昌宗才不管,依旧高兴自己的,就算因为这个被婉儿师父找麻烦,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折腾他,他也甘之如饴——
两辈子加一起,打光棍打了好几十年,还不兴人高兴高兴啊?
不过,在高兴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的,他的小姐姐要过生日了,还是意义非同一般的生日,总要送点特别的礼物,不然是会被未婚妻嫌弃不解风情的。
然后,薛崇秀打从过生日前一个月就开始收礼物,全是张昌宗送的。有时候是字画,有时候是首饰,有时候是布料,有时候是一束鲜花,最大手笔的是位于扬州的一座园林别业——
总之,全洛阳的人都知道,张昌宗到底有多中意他这个未婚的妻子,并且,这些礼物还不包括在聘礼里面,只是单纯的生辰礼物。
这些礼物连续送了半个月,到第十六天的时候,变成了两件旧衣服,一件是绢布的襁褓;一件是小孩子的破衣服,很旧,有缝改的痕迹。显然,襁褓来自于富贵人家,而破衣服只是普通人家。
第二天,变成一件小襦裙和一件小袍子;第三天,依旧如此;第四天,变成了一个泥捏的场景模型,一半是曲江池,一半是屋宇,里面多了两个小人,一男一女;第五天,依旧是一个场景模型,依旧是两个小人,垂髻的小孩儿,两人坐在一起,似在交谈;第六天……一脸送到第十五天,也就是薛崇秀及笄礼的日子,依旧是场景模型,只是,模型变成了少男少女。
“哟,这是什么场景?看着像是少女及笄,少男下聘?”
大清早的,张昌宗的礼物刚送来,太平公主便过来看小儿女们的热闹。张昌宗连续一个月,每天都送的礼物,让整个洛阳都轰动了。
这小子也是厚脸皮,每天都派人大张旗鼓的抬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到底有多中意这门亲事似的,就差没敲锣打鼓了。
洛阳人民跟着看了一个月的热闹,太平公主这个月偶尔出去应酬,她的秀儿不知被几多闺中小娘子们羡慕嫉妒。便是当家的夫人们也多有调侃,说她的新安于音律上的造诣已足以流传千古,现在找个夫婿,也这般知情识意,待她情深义重,过一个及笄礼都这般用心,怕是要成为千古佳话。
太平公主自然是高兴坏了,特别是进宫时看到上官那看似温婉其实面无表情的脸,心情就更加的愉快了。有女儿就是好,有个讨人喜欢的女儿就更好,可不就把上官苦心教了这么些年的宝贝给划拉到锅里了!
太平公主最近多了一个爱好,或者,最近洛阳人民都多了这个爱好,那就是每天早上起来,先不急吃早饭,先打听张昌宗又给新安郡主送了什么礼物了。当然,太平公主不用打听,她老人家直接跑女儿院里亲眼看就行。
薛崇秀正在梳妆,长发披散着,任由侍女在身后忙碌。其实,她已经大致猜到今天会收到的礼物,但这并不减少她的期待,相反,只要想到今天会收到的礼物,她心里便一阵又一阵的泛起甜蜜之感。
等礼物真的送到的时候,场景果真如她设想的差不多,嘴角立即现出两分甜蜜的笑意,便是母亲取笑也不见收敛。
今天的礼物就放在梳妆台的旁边,跟这一个月收到的全部放在一起,只要转眼就能看到。薛崇秀时不时的看一眼,嘴角含笑。
太平公主仪态悠闲的靠在旁边的美人榻上,面上故作嫌弃:“好歹也是本宫的女儿,就这么些破烂便把你打发了?为娘看着,六郎送的这一堆东西,还赶不上他一年俸禄呢。”
薛崇秀依旧笑着,笑容甜蜜,不为所动:“母亲知道,我们这样的人家,什么也不缺,缺的不过就是一份真情实意的心意。六郎有心就够了。”
太平公主简直没眼看:“这哪里有心了?即便是赶着做的,也不找个手艺好的,看这翘檐捏的,怎么高低不平呢?若真有心,也该找个技艺精湛的才是。”
薛崇秀笑容越发灿烂了几分,瞅母亲一眼,笑道:“母亲,这是六郎自己捏的,出征回来才学的手艺,也不知私下捏坏了多少,细节上的瑕疵就无需计较了,关键是心意。看这些就知道,女儿与他的过往和一切,他都记着。”
太平公主这下是真讶异了:“竟是六郎自己捏的?”
薛崇秀笑着点头,笑容明媚中透着甜蜜。太平公主看看那摆了好几个架子的礼物,瞬间也嫌弃不出口了,皱皱眉,叹道:“罢了,看在他小子还算知情识趣的份上,为娘的今日就不挑剔他了。娘的乖女儿,今日长大了!”
说着,走过来,拈起妆台上的梳子,轻轻地梳着薛崇秀的长发,端详着铜镜里女儿的笑颜,不禁有些不舍的道:“为娘的宝贝就是好看。只是,想及你开春就要嫁给六郎,为娘这心里着实不舍。”
薛崇秀笑着握住母亲的手,道:“母亲不要不舍,我与六郎就在京里,母亲若是想了,便过来坐坐,女儿也会常来看望母亲的。”
想及女儿并未远嫁,给她辟出来的郡主府就在她公主府不远,太平公主总算高兴了几分。看着薛崇秀梳好妆,太平公主这才出去,等待着吉时到来开礼。
薛崇秀的及笄礼,韦氏自然是要参加的,郑太太也被邀请了,张昌宗以陪侍的名义混到观礼的客人里,奉两位老太太出行。
开礼的正宾请的是京兆韦氏里的老太太,六福俱全,出身也不算低,跟东宫的太子妃是一族,但并非一房,与韦氏算是同房,只是,韦氏出自偏房,这位正宾老太太出自嫡支。
有司是朝中有品级的孺人,赞者则太子、相王家的各一个。太子家的是长宁郡主,相王家的则是寿昌。
“张将军。”
张昌宗静静地站在人群中,低调的观礼,忽然被一道女声叫了一下,声音还挺熟悉,扭头一看,是李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