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带着名将混三国

第五百二十八章 何咸跑了

    三日之后,皇甫嵩带着五千旧部,匆忙地赶赴郿坞。望着郿坞那高达七丈、厚也达七丈的城墙,不少士卒不由升起了望洋兴叹的无力感叹。

    然而,对于精通兵法、打了一辈子仗的皇甫嵩来说,这城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此时,他望了望自己儿子手中的木盒,知道靠着里面那颗硝制好的董卓人头,完全可以兵不血刃地攻下郿坞。

    毕竟,这三日时间,朝廷的诏令早就传遍关中大地,郿坞当中那些人人自危的士卒,必然处在一个极为崩溃的边缘。而以董珉那等粗疏无谋的胆色,也根本不足以安抚住郿坞士卒的人心。

    然而,皇甫嵩凝视着郿坞城墙足有半柱香时间,却迟迟没有任何举动。

    因为这个时候,郿坞实在太安静了。城墙上看不到半个人影,甚至就连一点动静都看不到——这样静到了极致的景象,就有了诡异的味道。

    为将者,鲁莽灭裂不可恃,但犹豫不决已然不可。沉思片刻之后,皇甫嵩便派一支骑兵小队,携着董卓的人头赶赴到郿坞城前。

    “里面的人听着,逆贼董卓已然伏诛,朝廷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如今天兵降临,尔等还不速速打开城门,归顺朝廷?”

    骑兵屯长中气十足地大喝了三遍,可郿坞城中仍旧没有任何回音。无奈之下的屯长只好派了一名骑兵,小心翼翼地再度上前去查探一番。

    随后,让五千人目瞪口呆的事情便发生了:那名骑兵赶到城门前时,下马左右观瞧了一番后,竟直接用手将城墙推开了一道缝隙。

    城门没关?

    城门没关!

    看到这一幕,皇甫嵩再不迟疑,当即下令大军全军进攻郿坞。

    然而,当五千兵马如潮水般涌入郿坞后,他们就更加傻眼了:天杀的!是哪支势力捷足先登,将郿坞扒得干干净净?

    皇甫嵩一头银发都被气炸了,纵马巡视了一圈后,他竟发现郿坞当中不但粮食、珠宝、布帛这些硬通货不见了,就连什么刀枪、桌椅、甚至酒爵器皿这些东西都不翼而飞!

    看样子,要不是坞中的假山太重也不值钱,他们恐怕.不,这种敲骨吸髓的德行,表明他们恨不得连整个郿坞的地皮都一块扒走!

    一时间,不知为何,皇甫嵩就想起了何咸昨天跟他说的一番话。

    “皇甫老将军啊,此番进图郿坞,务必千挑万选出那些忠于朝廷的士卒,且不可贪功冒进。困兽犹斗,将军切不可一时松懈,致使一世英名不保.”

    那个时候,皇甫嵩还有些嫌何咸罗嗦。

    何咸这个毛头小家伙,不过只平定了白波贼,可他皇甫嵩却平定过黄巾贼!只不过,念在何咸也是一番好意,皇甫嵩才打了个呵呵敷衍了过去。

    可现在回想起来,何咸那番话好像略有深意啊:让自己慎之又慎挑选士卒,又叮嘱自己不可贪功冒进,这不是摆明了在拖时间吗?

    而且,这种雁过拔毛、不,铁公鸡都要刮下一层铁屑的搜刮做法——这天下除了何咸这种人,还有谁能做得出来?

    这种不要脸皮的事儿,就连那些丝毫不知礼义廉耻的羌胡部落,都做不出来啊!

    “回去!速速将此事禀告王公,交由王公定夺。”皇甫嵩鼻子都快要被气歪了,随后又招呼自己的亲卫道:“你们随我来,去驿站!”

    当年迈的皇甫嵩又累得腰酸背痛赶回长安,带着满腔的怒火来寻何咸的时候,却发现驿站当中早就人去楼空!

    “父亲,这不可能啊.早上的时候,左将军还说要上朝议事”皇甫坚寿这时也不傻眼了,因为到了这时候,他觉得不但是眼睛,而是全身上下所有零件儿都傻掉了。“有什么不可能!”皇甫嵩气愤地空甩了一下马鞭,怒骂道:“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在这小子身上!.厉害啊厉害,表面上装出一副为朝廷着想的忠贞,暗地里却在我等都放松了警惕的时候,给我们来这么一

    个灯下黑,悄悄地就溜跑了出去!”

    “父亲,我等还没有证据.”皇甫坚寿也不是在替何咸说话,只是表面上来看,这一切的确好像跟何咸没啥关系。

    毕竟,能在两日内就搬空郿坞,至少也得有三万余人马。何咸虽然能在河东那里凑出这样的人数,但从河东调兵入郿坞,朝廷是无论如何也能得到消息的。更不要说,董卓之前已下令围困河东,这样规模庞大的调兵,不可能不惊动盘踞在陕县、渑池一带的西凉

    兵.

    这一下,皇甫嵩也疑惑了:“可若这不是他所为,他又为何要心虚逃出长安?”

    “这”这个问题,皇甫坚寿当然回答不出来。

    “更重要的是,你说的没错,如今河东境外俱有西凉重兵围困,他也根本不可能回河东,这会儿又能跑去哪里?”皇甫嵩愁闷无比,根本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最后,望着这人去楼空的驿站,他只能恨恨言道:“走,去寻朱公伟,他与何咸脾性相投,或许能猜出个一二来。”

    然而,当皇甫嵩再次叩开朱儁的府门,将此事诉说一遍后。朱儁却也只能揪着花白的鼠须,愁眉不展:“这小子做事向来胆大滔天、又算无遗策,这番弄出这等怪异之事,老夫也没个头绪。不过.”

    “不过什么?”皇甫嵩急忙接口。见皇甫嵩这般,朱儁面色不由惆怅了许多,缓缓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小子恐怕又在打着什么天大的主意。虽然,他的做法对普天黎庶而言,绝对有利无弊,但对于汉室朝廷而言,却绝不会是什么

    好消息届时,我等夹缠其中,恐怕会里面不是人。”

    皇甫嵩这时才悚然一惊,想着何咸向来目无朝廷、悖逆乖张的德行,登时明白朱儁这番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此说来,公伟是在劝谏老夫,尽早在朝廷和悉文之间,做个选择?”“若为了一族兴衰,自当早日谋划为好。可若想着就此牧马南山,倒也不必忧心。毕竟,王允虽然刻板固执,但对我等心无野望之人,不会牵连铲除。而悉文那小子,虽悖逆无道,却也重情守义,只要我等

    不一心与他为敌,他也是不会害我等的。”

    皇甫嵩不由踟蹰起来,眉目紧锁:“可如今汉室朝廷好不容易才除掉董贼,迎来焕然新生的良机。此时,若何咸这小子从中作梗”“从中作梗?”朱儁瞥了皇甫嵩一眼,略带嘲讽般言道:“悉文这小子,别的不说,至少在牧守河东时,非但使得河东百姓安居乐业,更令百姓们丰衣足食!如此所为,乱世当中何人能及?比起那些夸夸其谈

    、最终用离间这等粗鄙之计刺杀了董卓的士大夫而言,更是俯身务实、真抓实干的典范!”

    说到这里,朱儁这会儿似乎有些倦了,总结道:“反正比起朝堂上那些士大夫的所为,老夫更看好悉文这小子的治世安邦之路。天下汹汹,但我等已垂垂老矣,老夫心灰意懒,不想再为人手中刀”

    话说到这里,皇甫嵩亦然感觉萧瑟无比。

    只是,在天下大事上,他眼光要比朱儁要敏锐许多:“董贼虽除,可董贼麾下五万余西凉兵,却仍乃动乱的根源。公伟你想置身事外,却怕树欲静而风不止”

    说完这话,两位老人不由对视一眼,悠悠一叹。最后,那个解不开的好奇和疑惑,还是同时浮在了他们心头:何咸这狗小子,究竟跑去了哪里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