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小说 > 锦衣镇山河

第561章 伟大的时代

    (开启第二十二卷《夺情案》)

    冬去春来。贺六府里的那几棵白杨树,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四年过去。

    万历五年,初秋,东华门外。

    五十七岁的贺六,两鬓已经斑白。皱纹也已悄悄爬上了他的脸颊。好在当年李时珍教他的那套五禽戏,他日日习练。六爷虽老,却依然精神矍铄。

    司礼监掌印冯保来到东华门外,扯着嗓子喊道:“时辰到,众位大人,请入朝!”

    文武百官,在首辅张居正的带领下,鱼贯进入东华门,走向承天殿。

    承天殿上,十五岁的万历帝已经坐在了龙椅上。如今的万历帝,已经从一个孩童,长成了一个俊秀的少年。

    万历帝身后,左、右两方珠帘已经撤去。李太后和陈太后,自去年冬天起,便不再垂帘听政。因为她们知道:朝中大事,自有张先生做主。而皇上,又听张先生的。她们听政与否,都无甚太大的关系。

    说来也怪。李太后是个贪恋权柄的女人。可她却从不忌讳张居正在朝中一家独大。她对张居正,有一种近乎迷信的信任。

    这或许,便是后人怀疑张居正跟李太后有私的原因吧!

    万历帝开口道:“诸位爱卿,有事奏来!”

    户部尚书王国光满面愁容的出班奏道:“启禀皇上,臣遇到了一件难事!”

    万历帝道:“哦?王爱卿,你有何难事?”

    王国光答道:“禀皇上。京仓,通州仓的存粮,早已经存满。过些日子,江南的秋粮运抵京城,只能堆积在仓外被日晒雨淋了!臣建议,工部协助户部,扩建京仓、通州仓!”

    万历帝闻之大喜:“这几年,两京一十三省年年丰收。没想到,把朕的粮仓都给装满了!这是天大的好事,手里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皇上面带笑容,朝臣们亦是个个笑容满面。

    承天殿君臣们的笑声,回荡在原本清冷的皇宫之中。

    万历新政实行五年以来。考成法让大明的官员们个个尽忠职守;一条鞭法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丈量田亩法,阻止了土地兼并。三大新政,让大明这个古老的王朝,焕发了新的生机。

    或许是施仁政者,天必佑之吧。这几年,大明各省,连灾荒都很少出现。各省年年丰收。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武将班中的贺六心中感慨万千。他清清楚楚的记着,十多年前,国库入不敷出,仓场空空如也。内阁成员们,整日为银子、粮米的事,愁得头大。现在好了,大明不仅摆脱了嘉靖爷在位时,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的窘境。且愈来愈强盛!

    贺六心道:这几年来,我带着锦衣卫的弟兄,帮张居正扫除推行新政的重重障碍,现在看,我所做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居正出班道:“启禀皇上。这一旬各省上缴的税银,相较于上旬,又增加了五十万两!用不了几年,我想太仓银库,要像京仓、通州仓一样,扩建一番了!”

    万历帝闻言又是一阵欣喜,他感慨道:“张先生,人人都说做皇帝难。朕却觉得,朕这个皇帝当得顶容易!因为大明,有你这样的贤相!有你在朝,朕永远不会发愁!”

    张居正道:“皇上过誉了。如今四海升平,国力鼎盛。这都是皇上敬天爱民的福报!臣只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礼部左侍郎张四维出班道:“启禀皇上。荷兰国女商人缇娜率商船六十八艘,在塘沽口停靠,请求上岸贸易。”

    万历帝问:“张爱卿,这荷兰国是哪个国?”

    张四维连忙道:“就是尼德兰国。”

    万历帝点点头:“哦。朕想起来了。那个西洋女人缇娜,还是先皇敕封的县君呢。六十八艘商船请求上岸贸易?张先生,你怎么看这件事?”

    张居正似乎是有意在磨练万历帝的决断能力。他道:“这件事,还请皇上定夺。”

    万历帝知道这是张先生在考他呢。他心里竟然一阵慌张,生怕在张先生面前说错了话。

    大明自开国以来,还没有哪个皇帝怕自己的内阁首辅。万历帝却是个例外。张居正是他的老师,他还是裕王世子的时候,张居正便每日教导他。三四岁时,他晚上睡不着,撒欢哭闹。李太后只需说一句:“再哭,张先生来了”,他的哭声就能戛然而止。

    十多年的师生关系,让万历帝内心对张居正存有深深的敬畏。

    万历帝思忖良久,终于开口:“外夷来我大明通商,这是好事。朕准了缇娜的请求,允许她的船队上岸贸易!”

    张居正连忙道:“皇上圣明!”

    “皇上圣明”四个字一脱口,万历帝竟然如释重负。他知道,张先生对自己给出的答案感到满意。

    自隆庆开关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洋商人慕名来到大明,在大明的沿海从事贸易。张居正做了首辅之后,更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明的沿海商人,与西洋人通商。

    如今,大明的瓷器、茶叶、丝绸远销西洋。西洋的千里眼、老花镜、航海仪、精巧钟表等等货物,亦源源不断的运往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

    这是洪武开国以来,大明最为包容的一个时代。东西方的文化开始交汇。与外夷通商,让大明的商业更加繁荣。商业繁荣,又给国库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兵部尚书王崇古拱手道:“启禀皇上,蓟州镇传来军报。一千瓦剌部骑兵,妄图绕过蓟镇,深入我大明腹地抢掠,被蓟镇总兵戚继光全歼!”

    王崇古三年前从西北调回京中。先任刑部尚书,今年,又转调兵部尚书。

    万历帝大笑:“那些瓦剌真可谓是拿着鸡蛋碰石头!区区千人,就敢在戚帅的眼皮子底下招摇。哼,戚帅乃是我大明的卫青、霍去病!当年俺答汗率十几万鞑靼铁骑进攻蓟州,都被他挡在了长城外。一千瓦剌骑兵?灭掉他们,不过是戚帅抬抬手的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