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二十四孝老公25
大妈们忙问怎么回事。
生活平静无‘波’,总得要些八卦来调剂一下。
胖大妈一脸莫测,“这事呀,还得从三十年前开始说起……”
其实呢,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老有所养吧。
但养,靠谁?
当然是子‘女’了。生养之恩大于天,赡养老人是很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是传承几千年的美德。
可并非所有人都是孝顺的,特别是子‘女’在有了各自的家庭后,要顾虑很多,父母就靠后了。
恩,也有父母自己作的。
不管怎样,不少父母的都会忧心老年生活。
李母就是这样一个人。
她怕。
所以在生了李成飞之后,内心十分焦虑。
万一儿子不孝顺,或者对儿媳‘妇’言听计从,那她岂不是晚景悽凉,到时候吃什么喝什么。
铁定要饿死。
是农村的,家里又没钱,不靠儿子靠什么。
但儿子也不一定靠得住。
李母想了很久,每晚辗转反侧,最后终于想出个办法来,那就是把儿子调教成大孝子。
从娃娃抓起。
如果从小就教育他要孝顺父母,培养成这种观念,恩,跟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无比。
李母觉得可行。
事实证明,她的想法没有错,是成功的。
李成飞就惨了。
在他两岁多,懵懂幼童,没有一点记忆的时候,尚未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被李母带偏了。
孝,是核心。
除了这个,别的一切都是浮云。
要在一张白纸上画点什么东西,是很容易的。
两岁的李成飞走路都还不怎么稳当,说话也不流顺,就要开始学习李母教导的规矩了。
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来的孝规,很严苛。
比如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跪在她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三个头,然后再把孝经念一遍。
李母坐在沙发上,神‘色’平淡,犹如一尊佛像。
之后,李成飞也没闲着,要学做各种家务。
最开始是简单的事,比如扫地,比如擦桌子。
等他再大一点,恩,差不多三岁的时候,李母就开始手把手的教他洗衣服做饭了。
这很难。
洗衣服也就算了,顶多是洗不干净。
但做饭有套很复杂的程序,要洗菜切菜,这对一个才三岁的小孩子来说,很不容易。
刀,是危险品。
不过跟老无所依的恐慌比起来,算不了什么。
李母‘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教李成飞洗菜,学会使用刀具,电器,恩,最后就是炒菜。
她做这些,村里人都知道,但并不奇怪。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母教儿子学做家务,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很正常的事。
谁家都这样,只是李家稍微早一些而已。
再来,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能做得好什么呀,要慢慢来,循序渐进,等长大一点,自然就会了。
心里都没当回事,但没想到李母是认真的。
到李成飞五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很熟练的做家事了。洗衣做饭打扫屋子,像个小大人。
这都是李母长期训练的成果,恩,她很满意。
五岁了,长大了嘛,就要做更多的事了。
能者多劳。
要照顾孩子,李母一直没出去上班,她把李成飞关在家里,按她的想法调教训练,也不送去幼儿园,养家糊口的任务就全落在李父身上。
他当时在一家砖瓦厂上班,每天都要起很早。
五点。
吃了饭,再从村子里骑车去,时间差不多。
但,是人都会比较,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李母每天在家里享受着儿子贴心的伺候,睡觉睡到自然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需坐在椅子上指挥命令就行了,不像他,起早‘摸’黑拼死累活的。
反正儿子已经被训练得很不错了,就享受呗。
让李成飞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起来给他做饭。
是这样说的,“爸爸上班很辛苦,小飞要多照顾爸爸。”
才五岁的小孩子知道啥,再说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教的,就很乖巧的点头,“是,爸爸。”
每天定好闹钟,睡眼惺忪的爬起来,开干。
恩,还要挤好牙膏,打好洗脸水,把饭菜端到桌子上。
丝毫没想过才五岁的小孩子需要足够的睡眠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成长,所以长大后的李成飞不高又瘦,身体也不很好,时常感冒。
这并不是结束。
李父吃完早饭上班去了,年幼的李成飞也不能重新躺到‘床’上睡个回笼觉,他要开始准备李母的早饭了。
李母她不上班,自然就不用起得那么早。
也起不来。
大概七点钟的时候,李成飞把早饭做好,就去伺候李母起‘床’,恩,穿衣洗漱一手包办。
李母就坐在‘床’上,抬手抬‘腿’,表情平淡。
洗漱完,她走到客厅坐下,李成飞去厨房里把饭菜端出来,放在桌子上,然后跪下先磕头,口中念念有词,“感谢母亲养育我。”
之后再把孝经念一遍,神情十分虔诚肃穆。
“起。”
李母说道。
他从地上爬起来,去桌子上端了饭菜,一勺一勺的喂到李母的嘴边,李母只需要咀嚼,再吞下去就行了。
等李母吃完,才轮到他。
因为一直在家里,李成飞没有上幼儿园。
有一天,村里来人了解情况时就看到了。
目瞪口呆。
也不知道是谁竟然给当地的报社打了电话。
报社:……
好,马上来。
这算不得什么大新闻,但总比风平‘浪’静好。
来到李家,就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儿在忙着。
很勤快,做事有条有理,李母一个眼神过去他就知道要什么,显然被改造得很成功。
记者问李母为何这么早就让孩子做家务。
李母抿‘唇’,呵,当然是为了完全控制住他。
但不能这么说,一定会被批斗被不齿的,就说了,“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之类的。
解释特别合理。
任谁也猜不到她其实是要把儿子培养成个傀儡。
记者觉得没‘毛’病。
李母很得意,留记者吃午饭,说是儿子亲手做的。
记者想了想就没推辞,正好可以看看五岁孩子是怎样做饭的,说实在话,这很难以置信。
把摄像机架好。
事实胜于雄辩。
</br></br>Ps:书友们,我是游7,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br></br>
生活平静无‘波’,总得要些八卦来调剂一下。
胖大妈一脸莫测,“这事呀,还得从三十年前开始说起……”
其实呢,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老有所养吧。
但养,靠谁?
当然是子‘女’了。生养之恩大于天,赡养老人是很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是传承几千年的美德。
可并非所有人都是孝顺的,特别是子‘女’在有了各自的家庭后,要顾虑很多,父母就靠后了。
恩,也有父母自己作的。
不管怎样,不少父母的都会忧心老年生活。
李母就是这样一个人。
她怕。
所以在生了李成飞之后,内心十分焦虑。
万一儿子不孝顺,或者对儿媳‘妇’言听计从,那她岂不是晚景悽凉,到时候吃什么喝什么。
铁定要饿死。
是农村的,家里又没钱,不靠儿子靠什么。
但儿子也不一定靠得住。
李母想了很久,每晚辗转反侧,最后终于想出个办法来,那就是把儿子调教成大孝子。
从娃娃抓起。
如果从小就教育他要孝顺父母,培养成这种观念,恩,跟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无比。
李母觉得可行。
事实证明,她的想法没有错,是成功的。
李成飞就惨了。
在他两岁多,懵懂幼童,没有一点记忆的时候,尚未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被李母带偏了。
孝,是核心。
除了这个,别的一切都是浮云。
要在一张白纸上画点什么东西,是很容易的。
两岁的李成飞走路都还不怎么稳当,说话也不流顺,就要开始学习李母教导的规矩了。
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来的孝规,很严苛。
比如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跪在她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三个头,然后再把孝经念一遍。
李母坐在沙发上,神‘色’平淡,犹如一尊佛像。
之后,李成飞也没闲着,要学做各种家务。
最开始是简单的事,比如扫地,比如擦桌子。
等他再大一点,恩,差不多三岁的时候,李母就开始手把手的教他洗衣服做饭了。
这很难。
洗衣服也就算了,顶多是洗不干净。
但做饭有套很复杂的程序,要洗菜切菜,这对一个才三岁的小孩子来说,很不容易。
刀,是危险品。
不过跟老无所依的恐慌比起来,算不了什么。
李母‘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教李成飞洗菜,学会使用刀具,电器,恩,最后就是炒菜。
她做这些,村里人都知道,但并不奇怪。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母教儿子学做家务,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很正常的事。
谁家都这样,只是李家稍微早一些而已。
再来,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能做得好什么呀,要慢慢来,循序渐进,等长大一点,自然就会了。
心里都没当回事,但没想到李母是认真的。
到李成飞五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很熟练的做家事了。洗衣做饭打扫屋子,像个小大人。
这都是李母长期训练的成果,恩,她很满意。
五岁了,长大了嘛,就要做更多的事了。
能者多劳。
要照顾孩子,李母一直没出去上班,她把李成飞关在家里,按她的想法调教训练,也不送去幼儿园,养家糊口的任务就全落在李父身上。
他当时在一家砖瓦厂上班,每天都要起很早。
五点。
吃了饭,再从村子里骑车去,时间差不多。
但,是人都会比较,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李母每天在家里享受着儿子贴心的伺候,睡觉睡到自然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需坐在椅子上指挥命令就行了,不像他,起早‘摸’黑拼死累活的。
反正儿子已经被训练得很不错了,就享受呗。
让李成飞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起来给他做饭。
是这样说的,“爸爸上班很辛苦,小飞要多照顾爸爸。”
才五岁的小孩子知道啥,再说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教的,就很乖巧的点头,“是,爸爸。”
每天定好闹钟,睡眼惺忪的爬起来,开干。
恩,还要挤好牙膏,打好洗脸水,把饭菜端到桌子上。
丝毫没想过才五岁的小孩子需要足够的睡眠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成长,所以长大后的李成飞不高又瘦,身体也不很好,时常感冒。
这并不是结束。
李父吃完早饭上班去了,年幼的李成飞也不能重新躺到‘床’上睡个回笼觉,他要开始准备李母的早饭了。
李母她不上班,自然就不用起得那么早。
也起不来。
大概七点钟的时候,李成飞把早饭做好,就去伺候李母起‘床’,恩,穿衣洗漱一手包办。
李母就坐在‘床’上,抬手抬‘腿’,表情平淡。
洗漱完,她走到客厅坐下,李成飞去厨房里把饭菜端出来,放在桌子上,然后跪下先磕头,口中念念有词,“感谢母亲养育我。”
之后再把孝经念一遍,神情十分虔诚肃穆。
“起。”
李母说道。
他从地上爬起来,去桌子上端了饭菜,一勺一勺的喂到李母的嘴边,李母只需要咀嚼,再吞下去就行了。
等李母吃完,才轮到他。
因为一直在家里,李成飞没有上幼儿园。
有一天,村里来人了解情况时就看到了。
目瞪口呆。
也不知道是谁竟然给当地的报社打了电话。
报社:……
好,马上来。
这算不得什么大新闻,但总比风平‘浪’静好。
来到李家,就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儿在忙着。
很勤快,做事有条有理,李母一个眼神过去他就知道要什么,显然被改造得很成功。
记者问李母为何这么早就让孩子做家务。
李母抿‘唇’,呵,当然是为了完全控制住他。
但不能这么说,一定会被批斗被不齿的,就说了,“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之类的。
解释特别合理。
任谁也猜不到她其实是要把儿子培养成个傀儡。
记者觉得没‘毛’病。
李母很得意,留记者吃午饭,说是儿子亲手做的。
记者想了想就没推辞,正好可以看看五岁孩子是怎样做饭的,说实在话,这很难以置信。
把摄像机架好。
事实胜于雄辩。
</br></br>Ps:书友们,我是游7,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