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贼喊捉贼
李翊微笑着延请寻扎罗就坐,安排人奉上茶水,这才正容道:“久已不见慈爽大人上门了,不知道大人此来有何见教?”
寻扎罗挤出一丝尴尬勉强的笑容,嗫喏道:“多蒙…多蒙大帅接见,实在是…实在是感激不尽。下官此来,咳!实在是有愧在心,本来无颜与大帅相见。”
“只不过,两家现在势同水火,这种场面是在下所不愿见到的。所以…所以,在下无论如何都要来上一趟,若能消弭双方的误会,消除刀兵之祸,使两家再走到一起来,对两国人民来说莫大的善事啊!”
李翊轻轻叹了口气,微微一笑道:“这想必是慈爽大人的一厢情愿吧!你们世子殿下早已经把战火烧到了我们宁州城下,差一点就将我生擒活捉到鄯阐府去喝茶了,呵呵!只凭你这三寸之舌,又怎谈得上消弭两国刀兵之祸呢?”
“呵呵!我不怀疑慈爽大人此次前来的诚意,但是贵国接连几次的背信弃义,又怎能不让我们猛醒。与虎狼之辈谈仁慈友爱,你不觉得有些不合时宜吗?”
寻扎罗连忙辩解道:“大帅请听在下一言,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啊!我们世子殿下一直致力于与贵方友好相处,从来没有吞并云南之心,更不敢伤害大帅本人了。”
“世子殿下去年与大帅相唔后,心生惺惺相惜之感,可以说是一见如故,恨不得与大帅结为异姓兄弟,这可是我们世子殿下亲口所说,如有虚假,天打雷劈。唉!实在没想到,天不遂人愿,演变到现在却是这个样子,实在是让人痛惜不已啊!”
听到这里,李翊不由失声笑道:“既然世子殿下与我一见如故,更应该与我推心置腹,并坚决贯彻倡导睦邻友好、和平相处之道才是,怎么会数次进犯我们云南,必须兵戎相见才能解恨呢!这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吧?”
寻扎罗被李翊问的张口结舌,踟蹰良久才含糊说道:“大帅…大帅有所不知啊!世子殿下一心想要与贵国结成友谊之邦,也为此倾注了无数心血,作出了大量的工作,甚至极力主张把公主许配给大帅,可见世子殿下是多么重视与贵国的情谊了。只不过…只不过,唉!奈何事出有因,李大帅却不接受这番好意,唉!也是不得不出此下策啊!”
旁边的林易一直没有出声,见到寻扎罗理屈词穷仍然强自辩解,不由得接口道:“哦!原来世子殿下一直对我们有情有义,这实在是令我们感动莫名啊。只是我们还是有点不明白。当初我们大帅排除各方阻力,不计前嫌的坚持到贵国访问,就已经充分体现了我们大帅对贵国的诚意。”
“两国间本就应该没有多么大的仇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贵国却非要三番两次的进犯我们云南,继而谋划刺杀我们大帅,难道贵方就是这样表现对我们的情谊的吗?”
寻扎罗虽然被问得无言以对,但他想必早就料到了这种难堪的局面,仍然措辞以对道:“这个…这个原因嘛!其实啊!世子殿下毕竟只是个世子罢了,他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控所有的局面。就像乌利老道多次试图刺杀大帅这件事,我们世子殿下根本就不知情。这都是乌利自作主张采取的行动,过后也受到了世子严厉的斥责和处罚。”
“唉!说来说去,其实,如果贵国不与通海方面走的那么近的话,大帅又迎娶了我们公主为妻,这亲上加亲的关系,哪还有什么隔阂啊!又怎能导致双方兵戎相见呢。闹出这么多的不愉快,实际上也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
“要知道,通海段思平乃是我们大义宁国的反叛者和败类,肯定是不会见容于我们朝廷的。我们已经对他仁至义尽,仍然不能让他回心转意。而贵方与他交往过密,又有针对我们大义宁国的不良谋划,才使得我们心生惕警,恐贵方与通海联手,致使我们大义宁国腹背受敌,陷于危险的境地。”
“唉!我们世子殿下本来就是忧患心较重的人,又听信了某些人的言语撺掇,这才想着彻底消除国家隐患,争取让大汉云南再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其实世子殿下这样做也是被逼无奈的,我当时虽然极力劝说,奈何群情鼎沸,我一个人人微言轻,哪有人肯信我的金玉良言。唉!世子殿下这是被小人所误啊!”
林易冷笑一声道:“嘿嘿!慈爽大人就像是在讲笑话一样,让我们实在是无法理解啊!乌利老杂毛数次刺杀大帅,世子殿下竟然毫不知情,这种话说出来怎能让人信服。没有人给他提供便利,就算是给他个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贸然行事吧!”
“一国之律法制度都掌握在君主的手中,违法行事者受不到应有的惩罚,只能说是有放纵违法的嫌疑,若有什么其他的目的就更加耐人寻味了。你们不去惩处破坏两国关系的人,反而埋怨我们和通海方面走的太近,这不是贼喊捉贼吗?”
李翊也步步紧逼的道:“慈爽大人说来说去,一直还没有说到点子上。我想问的是,造成咱们两家如今这种局面的人,到底是哪一位高人指点的呢!他既然能说服世子殿下兴兵侵犯我们云南,想必也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吧!”
寻扎罗黯然叹了口气,不满的道:“实不相瞒大帅,造成目前这个局面的人,都是世子府的长史袁怀这个混账东西,要不是他三番两次的撺掇世子殿下对云南兴兵,又怎么会使两家有若寇仇。”
“不过,大帅但请放心,只要我们两家能够重归于好,我必定奏请世子殿下,将袁怀千刀万剐以表明我们的心迹,这一点我会用我的身家性命作担保,大帅毋庸置疑。”
听到这里,李翊在暗暗好笑的同时,林易却在旁边已经放声大笑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寻扎罗挤出一丝尴尬勉强的笑容,嗫喏道:“多蒙…多蒙大帅接见,实在是…实在是感激不尽。下官此来,咳!实在是有愧在心,本来无颜与大帅相见。”
“只不过,两家现在势同水火,这种场面是在下所不愿见到的。所以…所以,在下无论如何都要来上一趟,若能消弭双方的误会,消除刀兵之祸,使两家再走到一起来,对两国人民来说莫大的善事啊!”
李翊轻轻叹了口气,微微一笑道:“这想必是慈爽大人的一厢情愿吧!你们世子殿下早已经把战火烧到了我们宁州城下,差一点就将我生擒活捉到鄯阐府去喝茶了,呵呵!只凭你这三寸之舌,又怎谈得上消弭两国刀兵之祸呢?”
“呵呵!我不怀疑慈爽大人此次前来的诚意,但是贵国接连几次的背信弃义,又怎能不让我们猛醒。与虎狼之辈谈仁慈友爱,你不觉得有些不合时宜吗?”
寻扎罗连忙辩解道:“大帅请听在下一言,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啊!我们世子殿下一直致力于与贵方友好相处,从来没有吞并云南之心,更不敢伤害大帅本人了。”
“世子殿下去年与大帅相唔后,心生惺惺相惜之感,可以说是一见如故,恨不得与大帅结为异姓兄弟,这可是我们世子殿下亲口所说,如有虚假,天打雷劈。唉!实在没想到,天不遂人愿,演变到现在却是这个样子,实在是让人痛惜不已啊!”
听到这里,李翊不由失声笑道:“既然世子殿下与我一见如故,更应该与我推心置腹,并坚决贯彻倡导睦邻友好、和平相处之道才是,怎么会数次进犯我们云南,必须兵戎相见才能解恨呢!这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吧?”
寻扎罗被李翊问的张口结舌,踟蹰良久才含糊说道:“大帅…大帅有所不知啊!世子殿下一心想要与贵国结成友谊之邦,也为此倾注了无数心血,作出了大量的工作,甚至极力主张把公主许配给大帅,可见世子殿下是多么重视与贵国的情谊了。只不过…只不过,唉!奈何事出有因,李大帅却不接受这番好意,唉!也是不得不出此下策啊!”
旁边的林易一直没有出声,见到寻扎罗理屈词穷仍然强自辩解,不由得接口道:“哦!原来世子殿下一直对我们有情有义,这实在是令我们感动莫名啊。只是我们还是有点不明白。当初我们大帅排除各方阻力,不计前嫌的坚持到贵国访问,就已经充分体现了我们大帅对贵国的诚意。”
“两国间本就应该没有多么大的仇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贵国却非要三番两次的进犯我们云南,继而谋划刺杀我们大帅,难道贵方就是这样表现对我们的情谊的吗?”
寻扎罗虽然被问得无言以对,但他想必早就料到了这种难堪的局面,仍然措辞以对道:“这个…这个原因嘛!其实啊!世子殿下毕竟只是个世子罢了,他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控所有的局面。就像乌利老道多次试图刺杀大帅这件事,我们世子殿下根本就不知情。这都是乌利自作主张采取的行动,过后也受到了世子严厉的斥责和处罚。”
“唉!说来说去,其实,如果贵国不与通海方面走的那么近的话,大帅又迎娶了我们公主为妻,这亲上加亲的关系,哪还有什么隔阂啊!又怎能导致双方兵戎相见呢。闹出这么多的不愉快,实际上也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
“要知道,通海段思平乃是我们大义宁国的反叛者和败类,肯定是不会见容于我们朝廷的。我们已经对他仁至义尽,仍然不能让他回心转意。而贵方与他交往过密,又有针对我们大义宁国的不良谋划,才使得我们心生惕警,恐贵方与通海联手,致使我们大义宁国腹背受敌,陷于危险的境地。”
“唉!我们世子殿下本来就是忧患心较重的人,又听信了某些人的言语撺掇,这才想着彻底消除国家隐患,争取让大汉云南再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其实世子殿下这样做也是被逼无奈的,我当时虽然极力劝说,奈何群情鼎沸,我一个人人微言轻,哪有人肯信我的金玉良言。唉!世子殿下这是被小人所误啊!”
林易冷笑一声道:“嘿嘿!慈爽大人就像是在讲笑话一样,让我们实在是无法理解啊!乌利老杂毛数次刺杀大帅,世子殿下竟然毫不知情,这种话说出来怎能让人信服。没有人给他提供便利,就算是给他个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贸然行事吧!”
“一国之律法制度都掌握在君主的手中,违法行事者受不到应有的惩罚,只能说是有放纵违法的嫌疑,若有什么其他的目的就更加耐人寻味了。你们不去惩处破坏两国关系的人,反而埋怨我们和通海方面走的太近,这不是贼喊捉贼吗?”
李翊也步步紧逼的道:“慈爽大人说来说去,一直还没有说到点子上。我想问的是,造成咱们两家如今这种局面的人,到底是哪一位高人指点的呢!他既然能说服世子殿下兴兵侵犯我们云南,想必也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吧!”
寻扎罗黯然叹了口气,不满的道:“实不相瞒大帅,造成目前这个局面的人,都是世子府的长史袁怀这个混账东西,要不是他三番两次的撺掇世子殿下对云南兴兵,又怎么会使两家有若寇仇。”
“不过,大帅但请放心,只要我们两家能够重归于好,我必定奏请世子殿下,将袁怀千刀万剐以表明我们的心迹,这一点我会用我的身家性命作担保,大帅毋庸置疑。”
听到这里,李翊在暗暗好笑的同时,林易却在旁边已经放声大笑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