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男儿有志
南京联系东西,沟通南北,又是六朝古都,特别是明初把各地的能工巧匠迁来以后,这前店后场式的店铺更是遍布大街小巷,仅从不计其数的以手工业及其产品的名称命名的胡同这一点,就可约略感觉到这座城市的繁华了。明都北迁之后,南京作为南直隶,依然是皇亲国戚的乐园。即使清朝的时候,南京仍是两江总督府所在地,江南几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如今到民国了,南京又成了首都。这里水路、陆路四通八达,官僚商贾、文人墨客云集于此,不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三山街靠近夫子庙,从明朝起,这里就是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传说这条街市是明初搬走三座山包而形成的,可见其区位优势之重要了。
杨家一直在三山街主要做南北货生意,又批发又零售。杨家爷爷过世早,杨家父亲待人诚恳,头脑也灵活,反正,除了违法的,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甚至旅馆、澡堂子也开,在三山街小有名气。
到这时候,戊戌变法虽然已经过去好三十多年了,可以说已经没多少人再议论那些事了。可是,洋务运动所产生的实业救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当年应运而生的工厂让传统手工业工场望尘莫及。金陵制造局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从它十九世纪中叶组建以来,不仅带动了一批工场向工厂转变,而且对南京商人的理念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做生意积累下一些资金和客源的,就踌躇满志地想做实业。那些技术含量低、投资少、周期短,销路又比较好找的行业,自然是他们的首选。当然了,如果有什么关系,能和兵工产品搭上边的,也是求之不得的。
杨家二儿子叫兴民,圆脸,大而亮的眼睛,瘦高瘦高的,走起路来不紧不慢,不大爱说话,可说一句顶一句,反映也比较快。杨兴民自小就喜欢摆弄小东西,拆了装,装了拆的。听说,那时杨家一个小闹钟坏了,大人还没顾上送去修呢,就被小兴民拆得四零八落的了,结果呢?没法修,报废了。杨家父亲见多识广,不但没责怪孩子,反而更看重这个二儿子。不是吗?杨家父亲也就是杨永宁膝下是三儿三女,前面两个是女儿,也就是兴茹和兴萱,很早就跟着家里做生意了,吃了不少苦;兴国是大儿子,排行第三,可成天夸夸其谈的,不喜欢做生意,混到官场上去了。
于是,等到兴民长大点了,也就是念了几年书、十来岁的时候,就送到人家工厂里学工去了,一干就是七、八年。杨家父亲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亦工亦商,好将来把家业撑起来。
杨兴民所在的厂叫柳湾工具厂,主要生产和销售手工工具,比如大小不同的锤子、斧子、刨子、锯条、钳子、改锥、锉刀之类的。厂址就在柳树湾的城墙根上。杨兴民,虽然不大爱说话,可心里想到的事总是挺执着。这不,这天一到家,杨兴民又来找他爸了。
“爸,人家都办实业哩,咱也开个厂吧?”“你还在想这个事?”“嘿嘿。”“是说,咱这么多年积攒下一些,可你光有资金哪能行呢?办实业,没有那么容易。租场地、盖厂房、买机器、招人,这都简单,有钱就行。可没有懂技术的老师傅、没有自己保底的销货渠道,那肯定不行的。办工厂,光有一腔热血,那不行。”
“我私下拉了几个老师傅,也和几个跑供销的说好了,他们愿意跟我干。”“你这是挖人墙角,不地道。”“商场如战场,不用手段怎么能行呢。”“手段也不能这样用。做事先做人,商海凶险,不能轻易得罪人;不然,你以后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那,那你说得就……”“总不能盲目地开。”就这样,杨家父亲没有同意,杨兴民想办工厂的事儿拖了下来。
这天,杨兴民在厂里上班,掌柜的喊了他过去一趟,说是东家要说个事。他去了一看,王光照也来了。王光华比杨兴民大几岁,家里也是在三山街做生意的,而且比杨兴民家的生意还大些呢。
东家说:“你们两个家里都是做生意的,喊你们来,就是想你们回去给家里说说,咱这个厂准备扩股,想让你们两家认购一些股份。咱们厂子的情况,你们也清楚,我就不多说了。入了股份,咱一年核算一次,或者分红,或者涨股价,或者扩股。也有外人想入股的,我想还是先考虑你们两家,肥水不外流嘛,哈哈。至于这次的股价嘛,掌柜的和账房才核算过,十块一股。入股的时候,你们家长可以找掌柜的谈,也可以看看。”“掌柜的,你看,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啊,就是有一点要说清楚,入股可不是把钱存到银行,存银行,不但保本,而且有利息。但是,入股那可是共享共担,要赚了钱,按股分红;亏了钱,按股摊损,就是压股价。这可得说清楚。不过,你们两家都是做生意的,都懂这规矩。其他没有了,具体的可以来找我。”“哦,今天这事有点突然,我回去给我爸说说看。”王光华回话说。“这是好事,回去就给我爸说。”杨兴民也回话道。“哈哈,好,我等你们的消息。”东家说。就这样说了说,便各忙各的事去了。
这柳湾工具厂的东家姓朱,叫喜贵,据说是明皇远亲的后代,不过,到这时早已从商多年了。这人一向为人正直,热衷实业救国,很早就开办了这个工具厂。南京的手工业比较发达,手工工具的需求也大,朱家向来讲信誉、重品质,关键是淬火师傅好,做出来的产品呱呱叫,厂子挺红火。至于这次扩股是否顺利,暂且还不明了;因为杨兴民和王光华这两个人一向不和,而且杨王两家做生意的风格也不大相同。
杨家一直在三山街主要做南北货生意,又批发又零售。杨家爷爷过世早,杨家父亲待人诚恳,头脑也灵活,反正,除了违法的,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甚至旅馆、澡堂子也开,在三山街小有名气。
到这时候,戊戌变法虽然已经过去好三十多年了,可以说已经没多少人再议论那些事了。可是,洋务运动所产生的实业救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当年应运而生的工厂让传统手工业工场望尘莫及。金陵制造局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从它十九世纪中叶组建以来,不仅带动了一批工场向工厂转变,而且对南京商人的理念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做生意积累下一些资金和客源的,就踌躇满志地想做实业。那些技术含量低、投资少、周期短,销路又比较好找的行业,自然是他们的首选。当然了,如果有什么关系,能和兵工产品搭上边的,也是求之不得的。
杨家二儿子叫兴民,圆脸,大而亮的眼睛,瘦高瘦高的,走起路来不紧不慢,不大爱说话,可说一句顶一句,反映也比较快。杨兴民自小就喜欢摆弄小东西,拆了装,装了拆的。听说,那时杨家一个小闹钟坏了,大人还没顾上送去修呢,就被小兴民拆得四零八落的了,结果呢?没法修,报废了。杨家父亲见多识广,不但没责怪孩子,反而更看重这个二儿子。不是吗?杨家父亲也就是杨永宁膝下是三儿三女,前面两个是女儿,也就是兴茹和兴萱,很早就跟着家里做生意了,吃了不少苦;兴国是大儿子,排行第三,可成天夸夸其谈的,不喜欢做生意,混到官场上去了。
于是,等到兴民长大点了,也就是念了几年书、十来岁的时候,就送到人家工厂里学工去了,一干就是七、八年。杨家父亲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亦工亦商,好将来把家业撑起来。
杨兴民所在的厂叫柳湾工具厂,主要生产和销售手工工具,比如大小不同的锤子、斧子、刨子、锯条、钳子、改锥、锉刀之类的。厂址就在柳树湾的城墙根上。杨兴民,虽然不大爱说话,可心里想到的事总是挺执着。这不,这天一到家,杨兴民又来找他爸了。
“爸,人家都办实业哩,咱也开个厂吧?”“你还在想这个事?”“嘿嘿。”“是说,咱这么多年积攒下一些,可你光有资金哪能行呢?办实业,没有那么容易。租场地、盖厂房、买机器、招人,这都简单,有钱就行。可没有懂技术的老师傅、没有自己保底的销货渠道,那肯定不行的。办工厂,光有一腔热血,那不行。”
“我私下拉了几个老师傅,也和几个跑供销的说好了,他们愿意跟我干。”“你这是挖人墙角,不地道。”“商场如战场,不用手段怎么能行呢。”“手段也不能这样用。做事先做人,商海凶险,不能轻易得罪人;不然,你以后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那,那你说得就……”“总不能盲目地开。”就这样,杨家父亲没有同意,杨兴民想办工厂的事儿拖了下来。
这天,杨兴民在厂里上班,掌柜的喊了他过去一趟,说是东家要说个事。他去了一看,王光照也来了。王光华比杨兴民大几岁,家里也是在三山街做生意的,而且比杨兴民家的生意还大些呢。
东家说:“你们两个家里都是做生意的,喊你们来,就是想你们回去给家里说说,咱这个厂准备扩股,想让你们两家认购一些股份。咱们厂子的情况,你们也清楚,我就不多说了。入了股份,咱一年核算一次,或者分红,或者涨股价,或者扩股。也有外人想入股的,我想还是先考虑你们两家,肥水不外流嘛,哈哈。至于这次的股价嘛,掌柜的和账房才核算过,十块一股。入股的时候,你们家长可以找掌柜的谈,也可以看看。”“掌柜的,你看,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啊,就是有一点要说清楚,入股可不是把钱存到银行,存银行,不但保本,而且有利息。但是,入股那可是共享共担,要赚了钱,按股分红;亏了钱,按股摊损,就是压股价。这可得说清楚。不过,你们两家都是做生意的,都懂这规矩。其他没有了,具体的可以来找我。”“哦,今天这事有点突然,我回去给我爸说说看。”王光华回话说。“这是好事,回去就给我爸说。”杨兴民也回话道。“哈哈,好,我等你们的消息。”东家说。就这样说了说,便各忙各的事去了。
这柳湾工具厂的东家姓朱,叫喜贵,据说是明皇远亲的后代,不过,到这时早已从商多年了。这人一向为人正直,热衷实业救国,很早就开办了这个工具厂。南京的手工业比较发达,手工工具的需求也大,朱家向来讲信誉、重品质,关键是淬火师傅好,做出来的产品呱呱叫,厂子挺红火。至于这次扩股是否顺利,暂且还不明了;因为杨兴民和王光华这两个人一向不和,而且杨王两家做生意的风格也不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