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乱世称雄
尽管后来的乱世中不乏称帝者,但在天下刚刚纷乱时便急于称帝的却是一个也没有,可自己想称帝却不敢的眼见别人称了帝心中都会有气,更何况是一个南方的区区小国,更是无法容忍!所以当楚烈王称帝的消息传来,炎朝诸侯们竟空前的同仇敌忾,十几个诸侯联合在一起,他们誓要让这个狂妄的小国付出代价!
决策既定,楚国顷刻间便面临炎朝诸侯的联兵进攻,楚烈帝始料未及但也没有慌乱更没有被压倒,而是沉着冷静的进行应对,他知道炎朝诸侯们虽然兵力强大,但他们各怀异心,彼此之间不会真正的通力合作,这样的联盟只是外亲内疏,成容易,破更容易!
炎朝十几位诸侯联兵共计有四十万,而楚国倾全部兵力也才三十万,兵力虽然相差悬殊,但楚**民在楚烈帝的号召之下士气高昂的一致对外,反观炎朝诸侯们则是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盘,都想着能不能借此战削弱别人,保存自身的实力。
正因为炎朝诸侯联军的松散,给了楚军击破他们的机会,最终,炎朝诸侯联军大败,四十万兵马所剩无几,激战中参战的诸侯有六位战死,五位被活捉,其他人则带着残兵仓皇逃回,很快这些人又被其他崛起的诸侯所消灭。
楚国因此战而声威大震,炎朝诸侯们一改之前的排斥和敌对,开始争相拉拢这个强大的盟友,甚至有些人不惜出卖尊严,比如炎朝诸侯中著名的“儿皇帝”朱庆晔,为了做皇帝不惜拜了楚皇为父。
此事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不仅引得其他诸侯耻笑,而且时至今日仍然被以炎朝正统继承者自居的夏朝视作奇耻大辱。
这场闹剧自然也没有迎来当事者想要的结果,反而激起了其他南境诸侯们的公愤,他们联兵讨伐朱庆晔,朱庆晔的部下因为他厚颜无耻的行为早已与他离心,朱庆晔无力抵挡,一边向楚国撤退一边求救,但可惜的是,楚国援兵还没到,朱庆晔就被诸侯联军生擒,而后被公开处以凌迟。
虽然在此战中,南境诸侯表现得勠力同心,可最终没能改变他们互相攻伐的局面,而楚国自朱庆晔事件之后觉得,比起现在直接插手炎朝诸侯们的纷争,不如拥立一个傀儡的想法执行起来有点问题。
因为他们低估了炎朝百姓的羞耻心,像朱庆晔这样的人根本得不到手下士兵和百姓们的支持,最终只会添麻烦而已,所以楚国此后便尝试直接插手炎朝诸侯们的纷争,反正有不少诸侯都急需外援帮助,楚国正好可以趁这个时候在炎朝诸侯间建立他们的势力。
一开始楚国的想法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一心想扩大地盘的炎朝诸侯们用各种方法拉拢楚**队,试图借他们的手壮大自己,诸侯之间的相互攻杀也愈演愈烈。
炎朝最后的百年时间是历史上最动乱、争斗最复杂的时代,无数诸侯先后崛起又相继淹没,眼看着炎朝诸侯们的实力在相互倾轧间越来越弱,而楚国入主的时机越来越近,事情却又出现了转变。
慢慢的,剩下的炎朝诸侯们手下的有识之士提出,楚国野心勃勃,他们的最终目的绝不是帮助任何一个诸侯夺得天下,还是要入主这天下,之前他们所做的不过是在削弱各方诸侯的势力而已。
诸侯们猛然警醒,他们其实都明白,从根上来说他们才是一家,而楚人只不过是一方南蛮,他们是要利用楚人,而不是被楚人利用,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背道而驰了,他们在相互厮杀中逐渐削减着实力,可是楚人却在增长实力,再这样下去,楚人就会一个接着一个吞并他们,这是他们谁都不想看到的。
用当时诸侯们的想法来说,他们宁可让自己最仇恨的一方夺得天下,也不想让一方蛮族上位!
恰在那时,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提议联合其他诸侯,一起将楚人从他们的土地上赶出去,然后他们再来争夺天下,这个提议马上得到了其他诸侯们的一致认同。
于是,自天下大乱以来最广泛的诸侯同盟成立了,他们集结了共计七十万大军誓要将楚人赶出他们的土地。
这次同盟与之前的那一次不一样,这次炎朝诸侯们没有再互生嫌隙、相互掣肘,而是表现出一定的尽力配合来,楚人见联军势大无可阻挡便主动退回了楚国,而这次暂时的联盟也到此为止了,见楚人已退,诸侯们没有再接再厉,因为他们谁都不想主动进攻楚国消耗自己的兵力,他们想要的只是楚国不要再介入他们之间的争斗而已。
现任的夏朝南境守护——南宫家族便是崛起于这个时代,炎朝末年,南宫家仅仅只是一个小家族,没有多少势力,算不得一方诸侯,纷乱一起,他们举家逃亡,却屡遭沉重打击,家族中人四散。
幸运的是,当时的大家长南宫歆与当时南境的一个实权诸侯交情不菲,南宫歆便举家依附于那个诸侯,为显报答,南宫家的男丁全都为这个诸侯征战沙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男丁中有一人却迅速脱颖而出,即是被现在的南宫家称为“立家第一人”的南宫友达,他是南宫家族辉煌的开始。
在战乱频繁的当时,也是名将辈出的时代,南宫友达便是当时第一流名将队列中的一员,他帮助那个诸侯及其继任者迅速的吞并了其他中小诸侯,成为了南境最强大的势力。
南宫友达的第三个儿子南宫庆司也是将门虎子,这个南方诸侯势力坐大,自然会招来越来越多的挑战,所幸南宫家从不缺乏睿智善战的名将,他们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击退了其他诸侯的觊觎,逐渐在南境站稳了脚跟。
同时,南宫家势力的膨胀也引起了他们所效忠的那个诸侯的忌惮,南宫家第三代家主南宫成君病逝之后,继任的南宫继辉是一个英勇武略的强硬派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极具胆识和野心的人,他利用自己的才干和南宫家的威望,逐步架空了他们所效忠的那个主公。
(本章完)
决策既定,楚国顷刻间便面临炎朝诸侯的联兵进攻,楚烈帝始料未及但也没有慌乱更没有被压倒,而是沉着冷静的进行应对,他知道炎朝诸侯们虽然兵力强大,但他们各怀异心,彼此之间不会真正的通力合作,这样的联盟只是外亲内疏,成容易,破更容易!
炎朝十几位诸侯联兵共计有四十万,而楚国倾全部兵力也才三十万,兵力虽然相差悬殊,但楚**民在楚烈帝的号召之下士气高昂的一致对外,反观炎朝诸侯们则是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盘,都想着能不能借此战削弱别人,保存自身的实力。
正因为炎朝诸侯联军的松散,给了楚军击破他们的机会,最终,炎朝诸侯联军大败,四十万兵马所剩无几,激战中参战的诸侯有六位战死,五位被活捉,其他人则带着残兵仓皇逃回,很快这些人又被其他崛起的诸侯所消灭。
楚国因此战而声威大震,炎朝诸侯们一改之前的排斥和敌对,开始争相拉拢这个强大的盟友,甚至有些人不惜出卖尊严,比如炎朝诸侯中著名的“儿皇帝”朱庆晔,为了做皇帝不惜拜了楚皇为父。
此事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不仅引得其他诸侯耻笑,而且时至今日仍然被以炎朝正统继承者自居的夏朝视作奇耻大辱。
这场闹剧自然也没有迎来当事者想要的结果,反而激起了其他南境诸侯们的公愤,他们联兵讨伐朱庆晔,朱庆晔的部下因为他厚颜无耻的行为早已与他离心,朱庆晔无力抵挡,一边向楚国撤退一边求救,但可惜的是,楚国援兵还没到,朱庆晔就被诸侯联军生擒,而后被公开处以凌迟。
虽然在此战中,南境诸侯表现得勠力同心,可最终没能改变他们互相攻伐的局面,而楚国自朱庆晔事件之后觉得,比起现在直接插手炎朝诸侯们的纷争,不如拥立一个傀儡的想法执行起来有点问题。
因为他们低估了炎朝百姓的羞耻心,像朱庆晔这样的人根本得不到手下士兵和百姓们的支持,最终只会添麻烦而已,所以楚国此后便尝试直接插手炎朝诸侯们的纷争,反正有不少诸侯都急需外援帮助,楚国正好可以趁这个时候在炎朝诸侯间建立他们的势力。
一开始楚国的想法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一心想扩大地盘的炎朝诸侯们用各种方法拉拢楚**队,试图借他们的手壮大自己,诸侯之间的相互攻杀也愈演愈烈。
炎朝最后的百年时间是历史上最动乱、争斗最复杂的时代,无数诸侯先后崛起又相继淹没,眼看着炎朝诸侯们的实力在相互倾轧间越来越弱,而楚国入主的时机越来越近,事情却又出现了转变。
慢慢的,剩下的炎朝诸侯们手下的有识之士提出,楚国野心勃勃,他们的最终目的绝不是帮助任何一个诸侯夺得天下,还是要入主这天下,之前他们所做的不过是在削弱各方诸侯的势力而已。
诸侯们猛然警醒,他们其实都明白,从根上来说他们才是一家,而楚人只不过是一方南蛮,他们是要利用楚人,而不是被楚人利用,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背道而驰了,他们在相互厮杀中逐渐削减着实力,可是楚人却在增长实力,再这样下去,楚人就会一个接着一个吞并他们,这是他们谁都不想看到的。
用当时诸侯们的想法来说,他们宁可让自己最仇恨的一方夺得天下,也不想让一方蛮族上位!
恰在那时,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提议联合其他诸侯,一起将楚人从他们的土地上赶出去,然后他们再来争夺天下,这个提议马上得到了其他诸侯们的一致认同。
于是,自天下大乱以来最广泛的诸侯同盟成立了,他们集结了共计七十万大军誓要将楚人赶出他们的土地。
这次同盟与之前的那一次不一样,这次炎朝诸侯们没有再互生嫌隙、相互掣肘,而是表现出一定的尽力配合来,楚人见联军势大无可阻挡便主动退回了楚国,而这次暂时的联盟也到此为止了,见楚人已退,诸侯们没有再接再厉,因为他们谁都不想主动进攻楚国消耗自己的兵力,他们想要的只是楚国不要再介入他们之间的争斗而已。
现任的夏朝南境守护——南宫家族便是崛起于这个时代,炎朝末年,南宫家仅仅只是一个小家族,没有多少势力,算不得一方诸侯,纷乱一起,他们举家逃亡,却屡遭沉重打击,家族中人四散。
幸运的是,当时的大家长南宫歆与当时南境的一个实权诸侯交情不菲,南宫歆便举家依附于那个诸侯,为显报答,南宫家的男丁全都为这个诸侯征战沙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男丁中有一人却迅速脱颖而出,即是被现在的南宫家称为“立家第一人”的南宫友达,他是南宫家族辉煌的开始。
在战乱频繁的当时,也是名将辈出的时代,南宫友达便是当时第一流名将队列中的一员,他帮助那个诸侯及其继任者迅速的吞并了其他中小诸侯,成为了南境最强大的势力。
南宫友达的第三个儿子南宫庆司也是将门虎子,这个南方诸侯势力坐大,自然会招来越来越多的挑战,所幸南宫家从不缺乏睿智善战的名将,他们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击退了其他诸侯的觊觎,逐渐在南境站稳了脚跟。
同时,南宫家势力的膨胀也引起了他们所效忠的那个诸侯的忌惮,南宫家第三代家主南宫成君病逝之后,继任的南宫继辉是一个英勇武略的强硬派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极具胆识和野心的人,他利用自己的才干和南宫家的威望,逐步架空了他们所效忠的那个主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