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马竞的蓝爸爸
据说乔布斯的孩子没用过ipad,据说盖茨的女儿15岁才拥有第一支手机,据说……
身为消费电子领域领导者的他们,却在积极限制自家子女接触自己的产品,个中原因自然引起了公众和媒体的好奇,更加令人好奇的,则是其他“硅谷人”的态度。
而他们的回答也是令人颇感意外,比起ipad和手机,硅谷高管和投资人们更喜欢让自家孩子多接触书籍、小伙伴与大自然。
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会限制子女接触电子产品和网络,并且严禁在卧室玩手机和电脑。区别只是限制的程度,开明些的允许使用,但规定每天使用时间;严苛些的更是尽可能地子女同这些东西绝缘,不给ipad给纸书,不上sns(社交网络)去玩耍,就算逼不得已需要买手机,也恨不得塞给他们一支功能机了事。
而他们对这种做法的解释,赫然是“为了防沉迷”。
温和说法是小孩子沉迷手机会影响睡眠并导致现实社交能力下降,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自然只能进行限制;而激进说法则是网络上有黑客、有谩骂欺凌、有不健康内容,小孩子没有辩识能力,要是接触到了很可能会祸害一生,当然只能隔离隔离。
实际上这些问题马竞同样也有注意到,而他之所以放任自家小朋友们从小接触这些东西,自然是因为有了更好更放心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蜜蜂自己的加强版绿坝。
说起来,当初的四千万大小姐绿坝娘,要是努力做好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管理的本职工作,多举这些硅谷高管的例子,拉拢担心子女成长环境的家长,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毕竟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家长来说,更好更放心的家长管理还是有用和必要的。
然而绿坝娘的研运人员却急功近利地把一副好牌生生打输了,一方面软件本身做的不好,频繁出错影响用户体验导致很多人怒而卸载,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助行政力量强行推广,要求品牌机甚至网吧电脑都全面预装,却是惹到了数量更多的成年网友犯了众怒。
最后,用网友的说法就是,他们实力不行还强行装逼,结果扯到了蛋把自己疼死了。
在绿坝生的轰轰烈烈、死的悄无声息的同时,包括“蜜蜂蓝坝”在内的同类产品却在闷声发大财。
不过,别人是直接卖产品或者卖服务,而蜜蜂卖的却是整个体系。
“蓝坝”的名字是网友起的,源自蜜蜂蓝白双色的vi(企业视觉设计),随着在网络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这名字终于得到蜜蜂的承认。
实际上,蓝坝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产品,而是蜜蜂应用于自家产品的一系列内容安全管理软件和服务的统称,包括但不限于广告过滤、应用审查、文本检索、图片过滤、入侵拦截、行为分析、用户画像等等,以不同形式服务于蜜蜂各个网络服务,蜜蜂所有软硬件上面或多或少都有蓝坝的身影存在。
它们实际上起着整个“蜜蜂王国”虚拟围墙的作用,因此也被一些网友们戏称为“墙中墙、小长城”,并且参照流行语编出了“局域网技术哪家强?蜜蜂有个墙中墙!”和“蓝爸爸,像父亲一样关怀你的手机!”之类的段子进行调侃。
蜜蜂本质上始终是一家游戏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自然要屈从大局。即使冒着引发网友不满的风险,他们始终在内容过滤尺度上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尽量向官方网媒甚至电视台看齐,其落实者就是蓝坝系统。
虽然他们也在诸如蜜搜优影、蜜蜂百科等产品上打了擦边球,给成年用户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但是这种“发图不发种”的行为显然并不能满足网友们日益高涨的需求,对于产品市占率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还好,蓝坝带给蜜蜂的也不全是坏消息。
对于那些因为恶意应用泛滥而逃离安卓的用户来说,拥有“蓝爸爸”的bp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对于广大家长来说,安全省心的蓝爸爸同样是他们的好朋友。
所以,蜜蜂手机及平板能够连续三年获得几大it媒体的“青少年选择奖”也就不显得意外了。
说是“青少年选择奖”,倒不如说是“家长选择奖”,毕竟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大部分没有自己经济来源。家长们青睐蜜蜂的便宜好用和安全省心,他们自然只能习惯用着,毕竟卖肾少年总是少数。
所以越是低年龄用户使用蜜蜂产品的比例就越高,像是14岁以下少儿组使用率更是轻松过半,一骑绝尘地把其他品牌远远抛在身后。
不过到了19到25岁青年组,平板使用率没有变化,而手机使用率就突降到了第七,这倒也符合它们的销量成绩。
手机前六是三星苹果lg华米中,这些年产量半亿甚至数亿支的国内外大厂,蜜蜂手机全年2200万的销量实在不够看,现在的名次还是廉价租机业务加持的结果。倒是蜜蜂平板凭借着首次实现的千万销量,以微弱优势逆袭了多届冠军ipad,第一次拿到了平板电脑国内销量冠军。
只可惜二者虽然销售台数接近,但利润却差了好大一截。
蜜蜂卖掉的平板大部分都是千元左右的中低端型号,并且大多是卖给蜜蜂租机公司,加入后者的“电子书包租赁计划”。中低端、批发出货,再加上还要向教辅书出版方支付版权费用,实际利润率自然没多少,当然比起大多数安卓平板还是不错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途径蜜蜂为自己找到了一张长期饭票。
全国有上亿小学生,半亿初中生、3000万高中生和2700万大学生,实际上就算用两亿平板把这个市场全部占满,蜜蜂能够直接获得的利润也没有多少,他们更加看中的是培养用户习惯。
这方面巨硬和鹅厂都是成功前辈,巨硬通过免费的windows教育版在世界范围培养了大批学生用户,他们长大后都已经习惯win平台自然不会轻易离开,而鹅厂对于小学生市场的开发,更是羡慕坏了其他国内同行。
只是像蜜蜂这样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总是少数,国人还是太过执着于短平快、多省好。
在花费巨大代价甚至不惜大幅让利后,蜜蜂终于啃下了全国几家主要教辅书出版社,让后者同意在蜜蜂平台上发行旗下书籍的电子版。有了齐全的教辅书库,再加上实惠的租机方案,以及蜜蜂平台干净无害的好口碑,自然可以轻易打动学校和家长,毕竟其他三大平台在教育内容以及安全和谐这两块上做得都不如蜜蜂好。
开放的安卓本身就是个筛子,即使大人都有可能因为点击下载恶意应用而把手机搞得一团糟丢钱又受气,更何况涉世未深甚至字都没认全的小孩子。其他教育平板厂商虽然使用所谓的双系统来规避安卓的安全问题,却是治标不治本,而且他们的软件开发实力以及资金实力和蜜蜂根本不是一个档次,自然被轻松碾压了。
苹果和微软倒是有钱有资源,而且他们封闭的系统在安全性安全性要好不少,但是遇到蜜蜂这样类似低价倾销的手段,两家公司在简单权衡以后就都放弃了,相比华语地区的教育市场,人家更在乎欧美本土那边。
更何况号称封闭安全的这两个系统,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过去两年他们可没少被央婶点名批评。除了定价和售后歧视,央婶攻击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在两家的应用商店中可以轻松下载到一些潮湿油腻的小说和图片应用,十分不利于祖国花朵们的身心健康。
这里面倒是没有马竞什么事,甚至那些热心群众都跟他没关系,纯粹是央婶记者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挖掘出来的。
其实两家平台也是冤枉,他们的应用数量都是几十万、百万级别的,平台运营方只能做到在应用首次上架仔细审核,却没办法监控所有应用的每一次更新,结果就被不良开发商找到漏洞,利用版本更新的办法把非法内容送进来,“更新一下,好诗变好湿”。
特别是急于扩充应用数量,好让自家平台“实至名归”成为第三大平台的微软,在应用审核上更是经常抬手又抬手,罗卜快了不洗泥的结果就是应用平均质量非常糟糕,山寨甚至垃圾应用比比皆是,油腻内容自然少不了。
而这种情况在蜜蜂系统上就很少出现,本身自家蜂软和蜂游就是最大开发商,足以满足用户大多数需求,让他们可以对第三方应用,特别是中小厂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开发商往往也是最容易铤而走险赚快钱的。
而且蜜蜂强大的人工智能和虚拟机技术,能够快速检测大量应用,自动找出常见不良内容并自动隔离,同时他们还拥有网络公司里规模最大的临时工队伍,剩下的漏网之鱼也很难逃过人工手段的查漏补缺。
虽然说随着网站规模的扩大,平台上第三方发布的任务委托越来越多,但是依然没人能够动摇蜜蜂集团网站最大单一雇主的位置。
蜜蜂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着网络巨头里最小的员工规模和行业第一的人均工资,就是因为他们把很多占用人力的简单工作如网页与应用内容检查、地图扫街、地面推广、资料收集等等外包给了cta会员们,变成了网站上的“日常任务”。
每天都有很多会员按时上线领取这些任务,并及时合格完成,双方配合地相当默契。
这些人其实已经可以说是蜜蜂的编外员工了,每天卡着点儿做日常任务和普通员工打卡上班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唯一的不同就是可以在家上班或者在当地上班,在时间和地点上要自由一些。而且因为临时工只有个税没有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也是可选的,实际拿到的收入比不少上班族还要高一些。
当然,这同样意味着将来买房和退休时会有些麻烦,不过cta不断高涨的会员数量表明这些问题并不能阻止大家的热情,毕竟多数人还是习惯于落袋为安,买房和退休什么的实在太遥远了。
而对于蜜蜂来说,有这么一批熟练临时工、编外员工,也能极大地减轻公司的人力成本压力。毕竟员工的养老保险和公积金雇主也要帮忙交一份的,更何况大规模使用临时工也可以避免项目波动时的裁员问题。特别是他们的海外业务,更是和cta海外版相辅相成,业务开展到哪里,后者的分站就建到哪里。
其他公司的管理层当然不是瞎子,很快就“看透”了蜜蜂省钱秘笈,并发扬传统将其复制过来同样建立自己的网络兼职平台。只不过大多只是东施效颦没有学到精髓,网站很快沦为网购刷手/好评师/差评师、补贴羊毛党,以及水军的集结地。最终只能无奈关闭,要么彻底放弃,要么把自家任务量转移到cta,为后者拿下全球最大众包网站头衔出一份力。
马竞其实也没想到,当初脑洞大开创办的这家网站居然发展成了如今行业第一的规模,俨然成了最大的人力资源c2c在线交易平台。
要知道蜜蜂名下仅有三个网站做到了世界第一,除了cta,另外两个是蜜蜂百科和蜜蜂影视vr站。前者打败度娘百科和wiki更多是因为这个工作费力不讨好,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收集资料不说,还要跟世界各地的版权方斗智斗勇;后者则是占了vr尚在幼稚期的光,等到将来产业成熟了,有很大可能被其他专业视频网站超过。
与这两个相比,cta完全是凭借网站自身发展逐渐走到今天的地位,想来想去马竞也感慨一句“咱终于也享受到人口红利啦!”
身为消费电子领域领导者的他们,却在积极限制自家子女接触自己的产品,个中原因自然引起了公众和媒体的好奇,更加令人好奇的,则是其他“硅谷人”的态度。
而他们的回答也是令人颇感意外,比起ipad和手机,硅谷高管和投资人们更喜欢让自家孩子多接触书籍、小伙伴与大自然。
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会限制子女接触电子产品和网络,并且严禁在卧室玩手机和电脑。区别只是限制的程度,开明些的允许使用,但规定每天使用时间;严苛些的更是尽可能地子女同这些东西绝缘,不给ipad给纸书,不上sns(社交网络)去玩耍,就算逼不得已需要买手机,也恨不得塞给他们一支功能机了事。
而他们对这种做法的解释,赫然是“为了防沉迷”。
温和说法是小孩子沉迷手机会影响睡眠并导致现实社交能力下降,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自然只能进行限制;而激进说法则是网络上有黑客、有谩骂欺凌、有不健康内容,小孩子没有辩识能力,要是接触到了很可能会祸害一生,当然只能隔离隔离。
实际上这些问题马竞同样也有注意到,而他之所以放任自家小朋友们从小接触这些东西,自然是因为有了更好更放心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蜜蜂自己的加强版绿坝。
说起来,当初的四千万大小姐绿坝娘,要是努力做好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管理的本职工作,多举这些硅谷高管的例子,拉拢担心子女成长环境的家长,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毕竟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家长来说,更好更放心的家长管理还是有用和必要的。
然而绿坝娘的研运人员却急功近利地把一副好牌生生打输了,一方面软件本身做的不好,频繁出错影响用户体验导致很多人怒而卸载,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助行政力量强行推广,要求品牌机甚至网吧电脑都全面预装,却是惹到了数量更多的成年网友犯了众怒。
最后,用网友的说法就是,他们实力不行还强行装逼,结果扯到了蛋把自己疼死了。
在绿坝生的轰轰烈烈、死的悄无声息的同时,包括“蜜蜂蓝坝”在内的同类产品却在闷声发大财。
不过,别人是直接卖产品或者卖服务,而蜜蜂卖的却是整个体系。
“蓝坝”的名字是网友起的,源自蜜蜂蓝白双色的vi(企业视觉设计),随着在网络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这名字终于得到蜜蜂的承认。
实际上,蓝坝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产品,而是蜜蜂应用于自家产品的一系列内容安全管理软件和服务的统称,包括但不限于广告过滤、应用审查、文本检索、图片过滤、入侵拦截、行为分析、用户画像等等,以不同形式服务于蜜蜂各个网络服务,蜜蜂所有软硬件上面或多或少都有蓝坝的身影存在。
它们实际上起着整个“蜜蜂王国”虚拟围墙的作用,因此也被一些网友们戏称为“墙中墙、小长城”,并且参照流行语编出了“局域网技术哪家强?蜜蜂有个墙中墙!”和“蓝爸爸,像父亲一样关怀你的手机!”之类的段子进行调侃。
蜜蜂本质上始终是一家游戏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自然要屈从大局。即使冒着引发网友不满的风险,他们始终在内容过滤尺度上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尽量向官方网媒甚至电视台看齐,其落实者就是蓝坝系统。
虽然他们也在诸如蜜搜优影、蜜蜂百科等产品上打了擦边球,给成年用户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但是这种“发图不发种”的行为显然并不能满足网友们日益高涨的需求,对于产品市占率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还好,蓝坝带给蜜蜂的也不全是坏消息。
对于那些因为恶意应用泛滥而逃离安卓的用户来说,拥有“蓝爸爸”的bp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对于广大家长来说,安全省心的蓝爸爸同样是他们的好朋友。
所以,蜜蜂手机及平板能够连续三年获得几大it媒体的“青少年选择奖”也就不显得意外了。
说是“青少年选择奖”,倒不如说是“家长选择奖”,毕竟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大部分没有自己经济来源。家长们青睐蜜蜂的便宜好用和安全省心,他们自然只能习惯用着,毕竟卖肾少年总是少数。
所以越是低年龄用户使用蜜蜂产品的比例就越高,像是14岁以下少儿组使用率更是轻松过半,一骑绝尘地把其他品牌远远抛在身后。
不过到了19到25岁青年组,平板使用率没有变化,而手机使用率就突降到了第七,这倒也符合它们的销量成绩。
手机前六是三星苹果lg华米中,这些年产量半亿甚至数亿支的国内外大厂,蜜蜂手机全年2200万的销量实在不够看,现在的名次还是廉价租机业务加持的结果。倒是蜜蜂平板凭借着首次实现的千万销量,以微弱优势逆袭了多届冠军ipad,第一次拿到了平板电脑国内销量冠军。
只可惜二者虽然销售台数接近,但利润却差了好大一截。
蜜蜂卖掉的平板大部分都是千元左右的中低端型号,并且大多是卖给蜜蜂租机公司,加入后者的“电子书包租赁计划”。中低端、批发出货,再加上还要向教辅书出版方支付版权费用,实际利润率自然没多少,当然比起大多数安卓平板还是不错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途径蜜蜂为自己找到了一张长期饭票。
全国有上亿小学生,半亿初中生、3000万高中生和2700万大学生,实际上就算用两亿平板把这个市场全部占满,蜜蜂能够直接获得的利润也没有多少,他们更加看中的是培养用户习惯。
这方面巨硬和鹅厂都是成功前辈,巨硬通过免费的windows教育版在世界范围培养了大批学生用户,他们长大后都已经习惯win平台自然不会轻易离开,而鹅厂对于小学生市场的开发,更是羡慕坏了其他国内同行。
只是像蜜蜂这样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总是少数,国人还是太过执着于短平快、多省好。
在花费巨大代价甚至不惜大幅让利后,蜜蜂终于啃下了全国几家主要教辅书出版社,让后者同意在蜜蜂平台上发行旗下书籍的电子版。有了齐全的教辅书库,再加上实惠的租机方案,以及蜜蜂平台干净无害的好口碑,自然可以轻易打动学校和家长,毕竟其他三大平台在教育内容以及安全和谐这两块上做得都不如蜜蜂好。
开放的安卓本身就是个筛子,即使大人都有可能因为点击下载恶意应用而把手机搞得一团糟丢钱又受气,更何况涉世未深甚至字都没认全的小孩子。其他教育平板厂商虽然使用所谓的双系统来规避安卓的安全问题,却是治标不治本,而且他们的软件开发实力以及资金实力和蜜蜂根本不是一个档次,自然被轻松碾压了。
苹果和微软倒是有钱有资源,而且他们封闭的系统在安全性安全性要好不少,但是遇到蜜蜂这样类似低价倾销的手段,两家公司在简单权衡以后就都放弃了,相比华语地区的教育市场,人家更在乎欧美本土那边。
更何况号称封闭安全的这两个系统,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过去两年他们可没少被央婶点名批评。除了定价和售后歧视,央婶攻击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在两家的应用商店中可以轻松下载到一些潮湿油腻的小说和图片应用,十分不利于祖国花朵们的身心健康。
这里面倒是没有马竞什么事,甚至那些热心群众都跟他没关系,纯粹是央婶记者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挖掘出来的。
其实两家平台也是冤枉,他们的应用数量都是几十万、百万级别的,平台运营方只能做到在应用首次上架仔细审核,却没办法监控所有应用的每一次更新,结果就被不良开发商找到漏洞,利用版本更新的办法把非法内容送进来,“更新一下,好诗变好湿”。
特别是急于扩充应用数量,好让自家平台“实至名归”成为第三大平台的微软,在应用审核上更是经常抬手又抬手,罗卜快了不洗泥的结果就是应用平均质量非常糟糕,山寨甚至垃圾应用比比皆是,油腻内容自然少不了。
而这种情况在蜜蜂系统上就很少出现,本身自家蜂软和蜂游就是最大开发商,足以满足用户大多数需求,让他们可以对第三方应用,特别是中小厂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开发商往往也是最容易铤而走险赚快钱的。
而且蜜蜂强大的人工智能和虚拟机技术,能够快速检测大量应用,自动找出常见不良内容并自动隔离,同时他们还拥有网络公司里规模最大的临时工队伍,剩下的漏网之鱼也很难逃过人工手段的查漏补缺。
虽然说随着网站规模的扩大,平台上第三方发布的任务委托越来越多,但是依然没人能够动摇蜜蜂集团网站最大单一雇主的位置。
蜜蜂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着网络巨头里最小的员工规模和行业第一的人均工资,就是因为他们把很多占用人力的简单工作如网页与应用内容检查、地图扫街、地面推广、资料收集等等外包给了cta会员们,变成了网站上的“日常任务”。
每天都有很多会员按时上线领取这些任务,并及时合格完成,双方配合地相当默契。
这些人其实已经可以说是蜜蜂的编外员工了,每天卡着点儿做日常任务和普通员工打卡上班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唯一的不同就是可以在家上班或者在当地上班,在时间和地点上要自由一些。而且因为临时工只有个税没有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也是可选的,实际拿到的收入比不少上班族还要高一些。
当然,这同样意味着将来买房和退休时会有些麻烦,不过cta不断高涨的会员数量表明这些问题并不能阻止大家的热情,毕竟多数人还是习惯于落袋为安,买房和退休什么的实在太遥远了。
而对于蜜蜂来说,有这么一批熟练临时工、编外员工,也能极大地减轻公司的人力成本压力。毕竟员工的养老保险和公积金雇主也要帮忙交一份的,更何况大规模使用临时工也可以避免项目波动时的裁员问题。特别是他们的海外业务,更是和cta海外版相辅相成,业务开展到哪里,后者的分站就建到哪里。
其他公司的管理层当然不是瞎子,很快就“看透”了蜜蜂省钱秘笈,并发扬传统将其复制过来同样建立自己的网络兼职平台。只不过大多只是东施效颦没有学到精髓,网站很快沦为网购刷手/好评师/差评师、补贴羊毛党,以及水军的集结地。最终只能无奈关闭,要么彻底放弃,要么把自家任务量转移到cta,为后者拿下全球最大众包网站头衔出一份力。
马竞其实也没想到,当初脑洞大开创办的这家网站居然发展成了如今行业第一的规模,俨然成了最大的人力资源c2c在线交易平台。
要知道蜜蜂名下仅有三个网站做到了世界第一,除了cta,另外两个是蜜蜂百科和蜜蜂影视vr站。前者打败度娘百科和wiki更多是因为这个工作费力不讨好,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收集资料不说,还要跟世界各地的版权方斗智斗勇;后者则是占了vr尚在幼稚期的光,等到将来产业成熟了,有很大可能被其他专业视频网站超过。
与这两个相比,cta完全是凭借网站自身发展逐渐走到今天的地位,想来想去马竞也感慨一句“咱终于也享受到人口红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