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 木料和水泥
穿越势力早期的“二二”船队,现如今已经扩张到“三四”船队:一共三组沙船队,每组四艘,塘庄和大员各自休整一组,路上永远有一组在航行中。
眼下这个局面,已经到了塘庄容纳的极限。在期限范围内搞定4艘沙船的吞吐和休整,占用了塘庄全部接待能力:这里是杭州城郊,三一重工的吊臂没办法安装。
除非是继续大肆扩建码头,拓宽深挖塘河,修建其余配套设施,否则的话,这就到顶了。而上述这些工程,用在塘河就很不划算:这里本来就不具备中型港口的地理条件,水浅不说,还没有天然港湾。
所以觅地重建一所完全在穿越众控制下的港口,就成了下一步杭州站的重点任务。
塘庄门口的小河湾里,一排四艘大沙船正在卸货。光着上身,肩膀上只有一块垫布的苦力们,正在像虾米一样弯着腰,从船上扛下一包包红砖,以及一些大木箱。
体积最大的木料已经先期卸载完毕,正堆放在那里等着主人拉走。
而塘庄货运站副总管,曾经的山贼,屏风寨三当家褚茂盛同志,此刻正在长长的竹棚下,站在整齐的木垛旁,咳和人吵架。
“褚三,老夫听闻你当年也是一诺千金的好汉,怎地,这下了山,一进杭州城,就改行行骗了?”一个穿着元宝绸,浑身吊翠挂翡的消瘦老头,正斜瞥着一双三角眼,一脸不屑的嘲讽着褚三爷。
“刁行首此言在理!”
“切中肯綮!”
“须不能教此辈言而无信!”
老头说完后,旁边几个同伙也是纷纷点头,大家都是一脸鄙视的样子在瞪着褚茂盛,仿佛某人刚刚跑来重金求子一样。
自从下山以来身形富态很多的褚茂盛同志,这时背靠木垛,翻着白眼,一脸苦笑地在给老头解释:“刁老爷,当日讲好的货份那是按三船算的,现下这第四船货,当是塘庄自销,何骗之有?”
“好嘴术!”老头此刻怒目圆睁,须发乍起:“当日里何曾定过船数大谬荒唐”
这一切还是得从第一船木料说起。
塘庄里面是一伙外路来的海商,这个本地商人都知道。所以熊道他们想要在杭州做生意,某些行业就不能沾,譬如钱庄黄举人做得,熊道就做不得。
粮食布匹丝绸这些生意同样如此。熊道可以花银子来买,大家都是好朋友,但是如果他想插手自己搞,那么超饱和打击马上就会到来,熊道不可能把缙绅掌柜和衙役们全突突掉。
所以一直以来,塘庄都是拿出白花花的银子买粮食,买杂货,熊道在杭州城许多商人的眼中,形象维持的还不错:一个有钱,讲信誉的海商。
当第一船大员木料到埠后,熊道很聪明的把货物全部批发给了以刁老爷为首的木行商人们。
如果当时熊道把木料摆在塘庄门口开卖,那么本地木商的打击一定会到来。还是那句话,熊道不可能把木行那么多商人全部干掉,这是商业,不是**抢地盘。
刁老爷是木行行首,当时得知塘庄有几船木料,并且熊道愿意用行业内部价趸售给他之后,自然就笑纳了这批货行会内部稍稍一分派,轻松搞定。
这之后“明事理,懂行规”的熊老爷就顺理成章的加入了木行。
事情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首先是珍贵。
台湾是全世界樟树和樟脑产量最大的地方,后世“樟脑王国”这个称号不是白叫的。17世纪的台湾遍地都是千年古树,穿越众的第一批木料中就有过半气味浓烈的樟木大梁,还有香气内敛,质地厚实的肖楠大梁,坚硬的青冈木大梁,黑檀大梁
总之,这些本应该细细切开,分别做成家俱的珍贵木料,就这样被某势力蛮横的切削成了大梁。
自明后期以来,各地大木资源耗尽,江南地区采用的木料,大多是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衫,楠,桐,松,以及福建延,汀,邵,建四府出产的衫柏。
像穿越众拉来的这些品种独特的“奢侈品”大梁,一些入行年头浅的木商,连见都没见过。
再者,这些木料都是烘干好的。
明代木料运输有两条路线:川湘鄂这几省,是通过木排一路走河湖长江航道,然后经扬州折运河北上京师。
而云贵福建几省,则是江海联运,木排最终会在福建集结,再通过福船近海运输到宁波一带发售。
以上无论哪种方式,木料最终到达地头后,凡是大料,都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来风干,在南方湿润地带,这个时间还要加长。
而塘庄出品的木料不同。塘庄的海船不可能挂着一串木排在大浪翻滚的海峡里走之字形,所以这些木料是装进船舱运来的,而且烘干完毕扛回家就能用。
木商们很快就发现其中奥妙:早上进的货,中午就能卖出去,这就相当于节省下了大笔的堆场,护院,还有维护防火等等这一系列成本。
窑区基地生产的木料,还有另一桩好处:由于要改装一部分舱室堆木料,所以窑区出品的木料,全是切削好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明代南方地区的房梁,横截面多数是圆型:省工省料。这个趋势要到清代才会慢慢扭转过来。当然了,豪门大户是不会在意那几个银子的。
工业木料品种珍贵,品相上等,已经烘干完毕,而且几何形状更加稳定。再加上这些木料整体都是用木杂酚油涂刷过的,防腐防潮,所以第一批货在几天内就销售一空,连苏州都没去,杭州府内自己就消化掉了。
这之后面对蜂拥而至的大小木商,熊老爷自然而然就抖了起来。先是扣下一成货自销,然后是扣下两成自销总有些老朋友和惹不起的缙绅管家直接跑来塘庄拿货,这都是关系,都是资源,熊老爷自然不会放过。
当塘庄自销的木料比例达到三成后,木行在刁行首的带领下,开始和欺压良善的熊老爷做斗争。是的,现在局面已经倒转过来,木行成了弱势群体:销路已经打开,口碑已经传开,塘庄的船队今后完全可以卸木料到宁波,这边客户交完钱,然后去宁波自提就好,杭州木行毫无办法。
这就是开头一幕,刁老爷一伙人围攻褚茂盛的原因:买方市场的号角虽然已经吹起,但是起码十年八年内,穿越众生产出的工业品,还满足不了市场,所以手中有货的人,依旧那么牛逼。
刁老爷这一伙木商现在档次已经不够了,他们只能和塘庄副总管褚茂盛扯皮要货熊老爷现在很忙,每天要应付很多行首。
当沙船上层的木料卸完后,中层的水泥和底舱的红砖也会陆续被苦力搬运出来。
水泥会被搬进熊老爷在塘河边新建的红砖大仓库里,至于红砖露天码放在那里就好,反正很快就会卖掉。
眼下由于没有合适的包装,所以水泥是先装在草包里,然后再放进大樟木箱里运到杭州的17世纪这样运输,不亏。
窑区出品的香樟木箱,用料要比普通的明代木箱厚半分。这些木箱都是“素器”,也就是没有经过上漆雕花安装铜把手这一系列后续工艺的半成品。
所以眼下在塘庄门前的货场上,还聚集着不少木器店的老板:他们只要把樟木箱买回去,再让自家匠人漂漂亮亮装修一番后,这种用料厚实的香樟木箱就会变成高档家俱,里面装满绸锦,成为大户人家小姐陪嫁的必备器物。
至于木箱里的水泥当初这玩意蒲一出现在杭州,各路本地建筑业大拿就注意到了这种神奇的商品,等到徽商刘耀祖刘大老爷把自家门前的青石板撬开,铺成离地二十公分高,平滑如镜,浑然一体的小道后,那几天跑到刘家门前拖着脚走路的人摩肩擦踵,晚上还有不少在水泥路面上打地铺的
水泥一下火起来了。
各路建筑业人士蜂拥而来,这就是熊老爷每天要应付很多行首,柜首,大匠的原因。
塘庄为了维护自家商品的信誉,及时推出了水泥施工培训班,按人头收培训费80两银子人,毕业发证书并且未来的铺地砖,铺木地板这些眼下生产不出来培训班,学员还会凭证书打95折。
不培训是不行的:水泥要想变成合格的混凝土,这中间程序不少:清水和其他骨料的配比要合理,搅拌要均匀,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而且水泥施工完的养护也很重要,这些技术必须要通过培训和实践才能学会。
80两银子的学费没有吓倒那些柜首和大匠们中古时代的匠人学技术,那都是从小被师傅压榨打骂倒马桶换来的,现如今交80两银子就能学几组混凝土配方和施工秘法,这个不亏。
塘庄新建的红砖大仓库,就是这样靠着学员们修起来的。这些学员自带干粮,自带小工,任劳任怨,而且记性都很好很多人不识字,水泥配方这些数据,这帮人都是靠死记硬背搞定的。
当然,塘庄也不会白赚他们银子:来塘庄选购水泥的管家们,都会得到一份学员名册,上面罗列了目前有资格用水泥铺路砌墙的匠人名单。
7
眼下这个局面,已经到了塘庄容纳的极限。在期限范围内搞定4艘沙船的吞吐和休整,占用了塘庄全部接待能力:这里是杭州城郊,三一重工的吊臂没办法安装。
除非是继续大肆扩建码头,拓宽深挖塘河,修建其余配套设施,否则的话,这就到顶了。而上述这些工程,用在塘河就很不划算:这里本来就不具备中型港口的地理条件,水浅不说,还没有天然港湾。
所以觅地重建一所完全在穿越众控制下的港口,就成了下一步杭州站的重点任务。
塘庄门口的小河湾里,一排四艘大沙船正在卸货。光着上身,肩膀上只有一块垫布的苦力们,正在像虾米一样弯着腰,从船上扛下一包包红砖,以及一些大木箱。
体积最大的木料已经先期卸载完毕,正堆放在那里等着主人拉走。
而塘庄货运站副总管,曾经的山贼,屏风寨三当家褚茂盛同志,此刻正在长长的竹棚下,站在整齐的木垛旁,咳和人吵架。
“褚三,老夫听闻你当年也是一诺千金的好汉,怎地,这下了山,一进杭州城,就改行行骗了?”一个穿着元宝绸,浑身吊翠挂翡的消瘦老头,正斜瞥着一双三角眼,一脸不屑的嘲讽着褚三爷。
“刁行首此言在理!”
“切中肯綮!”
“须不能教此辈言而无信!”
老头说完后,旁边几个同伙也是纷纷点头,大家都是一脸鄙视的样子在瞪着褚茂盛,仿佛某人刚刚跑来重金求子一样。
自从下山以来身形富态很多的褚茂盛同志,这时背靠木垛,翻着白眼,一脸苦笑地在给老头解释:“刁老爷,当日讲好的货份那是按三船算的,现下这第四船货,当是塘庄自销,何骗之有?”
“好嘴术!”老头此刻怒目圆睁,须发乍起:“当日里何曾定过船数大谬荒唐”
这一切还是得从第一船木料说起。
塘庄里面是一伙外路来的海商,这个本地商人都知道。所以熊道他们想要在杭州做生意,某些行业就不能沾,譬如钱庄黄举人做得,熊道就做不得。
粮食布匹丝绸这些生意同样如此。熊道可以花银子来买,大家都是好朋友,但是如果他想插手自己搞,那么超饱和打击马上就会到来,熊道不可能把缙绅掌柜和衙役们全突突掉。
所以一直以来,塘庄都是拿出白花花的银子买粮食,买杂货,熊道在杭州城许多商人的眼中,形象维持的还不错:一个有钱,讲信誉的海商。
当第一船大员木料到埠后,熊道很聪明的把货物全部批发给了以刁老爷为首的木行商人们。
如果当时熊道把木料摆在塘庄门口开卖,那么本地木商的打击一定会到来。还是那句话,熊道不可能把木行那么多商人全部干掉,这是商业,不是**抢地盘。
刁老爷是木行行首,当时得知塘庄有几船木料,并且熊道愿意用行业内部价趸售给他之后,自然就笑纳了这批货行会内部稍稍一分派,轻松搞定。
这之后“明事理,懂行规”的熊老爷就顺理成章的加入了木行。
事情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首先是珍贵。
台湾是全世界樟树和樟脑产量最大的地方,后世“樟脑王国”这个称号不是白叫的。17世纪的台湾遍地都是千年古树,穿越众的第一批木料中就有过半气味浓烈的樟木大梁,还有香气内敛,质地厚实的肖楠大梁,坚硬的青冈木大梁,黑檀大梁
总之,这些本应该细细切开,分别做成家俱的珍贵木料,就这样被某势力蛮横的切削成了大梁。
自明后期以来,各地大木资源耗尽,江南地区采用的木料,大多是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衫,楠,桐,松,以及福建延,汀,邵,建四府出产的衫柏。
像穿越众拉来的这些品种独特的“奢侈品”大梁,一些入行年头浅的木商,连见都没见过。
再者,这些木料都是烘干好的。
明代木料运输有两条路线:川湘鄂这几省,是通过木排一路走河湖长江航道,然后经扬州折运河北上京师。
而云贵福建几省,则是江海联运,木排最终会在福建集结,再通过福船近海运输到宁波一带发售。
以上无论哪种方式,木料最终到达地头后,凡是大料,都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来风干,在南方湿润地带,这个时间还要加长。
而塘庄出品的木料不同。塘庄的海船不可能挂着一串木排在大浪翻滚的海峡里走之字形,所以这些木料是装进船舱运来的,而且烘干完毕扛回家就能用。
木商们很快就发现其中奥妙:早上进的货,中午就能卖出去,这就相当于节省下了大笔的堆场,护院,还有维护防火等等这一系列成本。
窑区基地生产的木料,还有另一桩好处:由于要改装一部分舱室堆木料,所以窑区出品的木料,全是切削好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明代南方地区的房梁,横截面多数是圆型:省工省料。这个趋势要到清代才会慢慢扭转过来。当然了,豪门大户是不会在意那几个银子的。
工业木料品种珍贵,品相上等,已经烘干完毕,而且几何形状更加稳定。再加上这些木料整体都是用木杂酚油涂刷过的,防腐防潮,所以第一批货在几天内就销售一空,连苏州都没去,杭州府内自己就消化掉了。
这之后面对蜂拥而至的大小木商,熊老爷自然而然就抖了起来。先是扣下一成货自销,然后是扣下两成自销总有些老朋友和惹不起的缙绅管家直接跑来塘庄拿货,这都是关系,都是资源,熊老爷自然不会放过。
当塘庄自销的木料比例达到三成后,木行在刁行首的带领下,开始和欺压良善的熊老爷做斗争。是的,现在局面已经倒转过来,木行成了弱势群体:销路已经打开,口碑已经传开,塘庄的船队今后完全可以卸木料到宁波,这边客户交完钱,然后去宁波自提就好,杭州木行毫无办法。
这就是开头一幕,刁老爷一伙人围攻褚茂盛的原因:买方市场的号角虽然已经吹起,但是起码十年八年内,穿越众生产出的工业品,还满足不了市场,所以手中有货的人,依旧那么牛逼。
刁老爷这一伙木商现在档次已经不够了,他们只能和塘庄副总管褚茂盛扯皮要货熊老爷现在很忙,每天要应付很多行首。
当沙船上层的木料卸完后,中层的水泥和底舱的红砖也会陆续被苦力搬运出来。
水泥会被搬进熊老爷在塘河边新建的红砖大仓库里,至于红砖露天码放在那里就好,反正很快就会卖掉。
眼下由于没有合适的包装,所以水泥是先装在草包里,然后再放进大樟木箱里运到杭州的17世纪这样运输,不亏。
窑区出品的香樟木箱,用料要比普通的明代木箱厚半分。这些木箱都是“素器”,也就是没有经过上漆雕花安装铜把手这一系列后续工艺的半成品。
所以眼下在塘庄门前的货场上,还聚集着不少木器店的老板:他们只要把樟木箱买回去,再让自家匠人漂漂亮亮装修一番后,这种用料厚实的香樟木箱就会变成高档家俱,里面装满绸锦,成为大户人家小姐陪嫁的必备器物。
至于木箱里的水泥当初这玩意蒲一出现在杭州,各路本地建筑业大拿就注意到了这种神奇的商品,等到徽商刘耀祖刘大老爷把自家门前的青石板撬开,铺成离地二十公分高,平滑如镜,浑然一体的小道后,那几天跑到刘家门前拖着脚走路的人摩肩擦踵,晚上还有不少在水泥路面上打地铺的
水泥一下火起来了。
各路建筑业人士蜂拥而来,这就是熊老爷每天要应付很多行首,柜首,大匠的原因。
塘庄为了维护自家商品的信誉,及时推出了水泥施工培训班,按人头收培训费80两银子人,毕业发证书并且未来的铺地砖,铺木地板这些眼下生产不出来培训班,学员还会凭证书打95折。
不培训是不行的:水泥要想变成合格的混凝土,这中间程序不少:清水和其他骨料的配比要合理,搅拌要均匀,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而且水泥施工完的养护也很重要,这些技术必须要通过培训和实践才能学会。
80两银子的学费没有吓倒那些柜首和大匠们中古时代的匠人学技术,那都是从小被师傅压榨打骂倒马桶换来的,现如今交80两银子就能学几组混凝土配方和施工秘法,这个不亏。
塘庄新建的红砖大仓库,就是这样靠着学员们修起来的。这些学员自带干粮,自带小工,任劳任怨,而且记性都很好很多人不识字,水泥配方这些数据,这帮人都是靠死记硬背搞定的。
当然,塘庄也不会白赚他们银子:来塘庄选购水泥的管家们,都会得到一份学员名册,上面罗列了目前有资格用水泥铺路砌墙的匠人名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