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无字玉璧
悠悠钟声,又一次在须弥山上回荡,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初升朝阳,从东边天际探出一个小小光晕,将第一缕阳光洒向人间。清晨山路之上,已经有许多百姓沿着山路台阶向那座雄伟的寺庙行去,他们手中多半提着香烛供奉,满面虔诚。其中有一些人还带着孩子一起前来朝拜,孩童天真,在这山路上反而并不觉得疲累,许多的少年都跳跃跑动着,一派兴高采烈的模样。
晨雾将散未散,流连在天音寺外,空气中有些潮湿润气。早起的僧人们都已经做好了清晨必要的功课,此刻都在打扫庭院,将昨夜掉落的树叶轻轻扫在一旁。
整座天音寺内,此刻显得肃穆而宁静,沐浴在淡淡的山风里,和随风吹过的,那若有若无的树叶芳香。
那钟声飘荡,指引着山下之人,也盘旋在寺庙之中,唤醒了沉睡的人。
他从睡眠中,缓缓醒来。
距离流波山一役,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所谓各门各派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做各的事。
杨易则跟着天音寺的人回到了小须弥山。
杨某人对此并不担心——他又没有什么把柄握在其他人手上,天音寺作为领头羊,就算某些人的实力表现太过惊人了些,也不会有什么不长眼的智障出来质疑。
法力高强也是错吗?
哦,好吧,至少在流波山上,身为“天音寺弟子”的他,表现实在是惊人了些,天音寺的高层需要对自家弟子做出问询,也是应有之义。
更何况,天书第四卷还在天音寺,他无论如何都要来这一趟,作为天音寺的“圣地”,杨易要去无量玉璧根本就不可能瞒过天音寺的人,还不如顺水推舟。
思虑随着钟声渐渐平息,他缓缓起身,拉开了房门走了出去,仰首,扩胸,深深呼吸。山间湿润的气息涌入他的心间,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少见的满足神色。
一个声音从庭院门口处传了过来:“法海师弟,起来了么?”
杨易早知来的是谁,转头看去,果然见到法相面带微笑,正站在门口不远地方望着他。
任何组织中最都非常讲究辈分,杨易虽然年龄比法相大,但是入门晚,如今只好应道:“法相师兄,早啊。”
法相微笑道:“师弟自从下山后,一向少有音讯,如今修行有成,真是可喜可贺。”
杨易点头道:“多谢关心,我记下了。另外,不知道今日方丈师伯可有空暇?”
法相笑道:“如此甚巧,我就是奉了师命,特地来请师弟前去相见的。”
杨易笑道:“既然如此,我这就去。”
朝阳之下,低低墙壁,小小院落,山顶小天音寺朴实无华地座落在前方。这里独有的寂静笼罩了过来,偌大的院落之中,仿佛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响。
远处天音寺内又传来了隐约人声,香火繁盛,一派热闹景象。
他敲响了禅室的门,很快,室内传来了普泓上人平和的声音:“是法海么,进来吧。”
杨易应了一声,推门走了进去。屋中此刻,只有普泓上人盘坐在禅床之上。
杨易行了个礼道:“师伯,您找我。”
普泓上人道:“不错,你下山多年未归,此次回来,门中长老们希望你能留在山上,继续修行佛法。”
杨易点头道:“弟子正有此意。”
普泓上人面色肃然,道:“既然如此,经各位长老同意,在我天音寺后山有一处‘无字玉璧’,高愈七丈,光滑似玉,传说当年天音寺祖师即是在那无字玉璧之下悟通佛理,由此开创我天音寺一脉,从今天起,你就去那里静修吧。”
杨易眉头轻轻一挑,只听普泓上人接着道:“那处地界是我须弥山山脉之中,佛气最肃穆祥瑞之处,专门克制外魔,你在那里静坐,最是有助于修行。”
杨易心道:“原来是看我修行太快,怕我误入歧途么?这下子连借口都不用找了!”
如此好事,他哪里会不答应?当即一一应下,告退离去。
外面又是法相在等候,估计是普泓大师早有安排,他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杨易往后山走去。
无字玉璧乃是在须弥山后山之中,听起来不远,但不用法术的情况下,竟然也走了大半个时辰。
说起来,无字玉璧何时出现的,自然是无人知晓,只知道千年之前,天音寺创派祖师还是行脚僧人的时候,四方云游,有一日不知怎么,误入须弥山崇山峻岭之间,竟是迷了路,再也无法走出去了。无奈之下,祖师便在这山林之间乱走,也是天生佛缘,竟然被他看到一片光滑如玉一般的石壁。那个时候,祖师已经饥渴难耐,困倦不堪,便歇息在这玉璧之下了。
传说那位祖师在那无字玉璧之下坐了三日三夜,不知怎么,竟然从最初的饥渴难奈渐渐入定,进入我佛门之中大圆满之境地,三日之后,他竟是在这无字玉璧之下顿悟了佛理。此外,更传说,那位祖师也就是在那无字玉璧之下,竟领悟出了天音寺世代相传下来的无上真法大梵般若,由此奠定了天音寺一脉在天下修道中的地位。
天音寺后山的山脉比想像中要广大许多,但见和峰峦叠翠,山风徐来,一路上或奇岩突兀,千奇百怪,或有断崖瀑布,从天而落,轰鸣之声不绝。
二人来到一个断崖处,只见下面雾气弥漫,如波涛翻滚,涌动不息,似是一个山谷模样。而远处隐隐望见有模糊山影,却都在十分遥远的地方。
忽听得身前法相道:“这便是了。”
说罢,便纵身跃下,杨易也随即跟上。
这里的雾气似乎有些奇怪,似浓非浓,只是如丝一般纠缠在一起,似乎任凭山风吹拂,也不见半分散去的样子。
忽地,隐隐传来一声锐啸,似风声穿透云雾而来,乱了一池春水。
只见山谷之间异声隆隆,似奔雷起伏,那片浓雾之海也陡然起了波涛,从原本轻轻涌动之势变做巨浪,波澜起伏,随即出现越来越多的缝隙,浓雾也越来越薄,透出了一道又一道,一束又一束的光辉。
杨易刚落在地上,就见到浓雾飘散,光辉洒下,露出了那传说之中的无字玉璧。
就在他的身前,一个看上去小小的石台之后,断崖之下,一片绝避壁如镜,竟是笔直垂下,高逾七丈,宽逾四丈,山璧材质似玉非玉,光滑无比,倒映出天地美景,远近山脉,竟都在这玉璧之中。
与天地造化相比,人竟渺小如斯!
耐心听法相介绍完,杨易才施施然来到小石台上盘膝坐下,体内元气汹涌,按照天书前三卷的道理运转起来。
渐渐的,似乎无量玉璧也有所感应,逐渐发生了变化,法相此刻也猛然抬头,愕然瞧向那无字玉璧。
但见四方风云滚滚而来,在无字玉璧光滑玉璧之上,从上到下,一点点,如深深镂刻一般,现出了一排大字,除此之外,更有无数金色古拙难懂的字体,如沸腾一般在玉璧金光红芒间闪烁跃动,令人眼花缭乱。而那一排大字却分明清楚,赫然正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那起伏跳动的一个个字句,赫然将杨易往昔参悟《天书》的各个断裂处、不解处都一一展现在眼前,如行人面对前路上无数断崖绝壁,正彷徨无路之际,突然间断崖有路、激流过桥,另开一番天地。
一时间,不仅过往修行中众多艰深晦涩之处,突然似豁然开朗般纷纷展开,他对元气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不自禁的感觉到了那与天地共呼吸,却又万物皆忘般的感觉。
体内气息逐渐如沸腾一般,似巨浪波涛,尽数汹涌澎湃,有沛不可当之势。
杨易周身光芒闪烁,各色符文流转不止,最后缓缓汇聚融合,竟是转化为最简单之黑白二气,只是这黑白二气也颇为古怪,时而尽数为白,时而尽数黑气,变化莫测。
杨易但觉得周身为之一松,体内真元气息周转不休,生生不息,竟是比以往更加畅快。
天地变幻,造化玄奇!
所幸法相早已经看呆了,他的目光被吸引在无字玉壁之上,大梵波若在体内自动运转,以至于对身外之事恍若不知,否则不知还要生出什么波折来。
初升朝阳,从东边天际探出一个小小光晕,将第一缕阳光洒向人间。清晨山路之上,已经有许多百姓沿着山路台阶向那座雄伟的寺庙行去,他们手中多半提着香烛供奉,满面虔诚。其中有一些人还带着孩子一起前来朝拜,孩童天真,在这山路上反而并不觉得疲累,许多的少年都跳跃跑动着,一派兴高采烈的模样。
晨雾将散未散,流连在天音寺外,空气中有些潮湿润气。早起的僧人们都已经做好了清晨必要的功课,此刻都在打扫庭院,将昨夜掉落的树叶轻轻扫在一旁。
整座天音寺内,此刻显得肃穆而宁静,沐浴在淡淡的山风里,和随风吹过的,那若有若无的树叶芳香。
那钟声飘荡,指引着山下之人,也盘旋在寺庙之中,唤醒了沉睡的人。
他从睡眠中,缓缓醒来。
距离流波山一役,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所谓各门各派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做各的事。
杨易则跟着天音寺的人回到了小须弥山。
杨某人对此并不担心——他又没有什么把柄握在其他人手上,天音寺作为领头羊,就算某些人的实力表现太过惊人了些,也不会有什么不长眼的智障出来质疑。
法力高强也是错吗?
哦,好吧,至少在流波山上,身为“天音寺弟子”的他,表现实在是惊人了些,天音寺的高层需要对自家弟子做出问询,也是应有之义。
更何况,天书第四卷还在天音寺,他无论如何都要来这一趟,作为天音寺的“圣地”,杨易要去无量玉璧根本就不可能瞒过天音寺的人,还不如顺水推舟。
思虑随着钟声渐渐平息,他缓缓起身,拉开了房门走了出去,仰首,扩胸,深深呼吸。山间湿润的气息涌入他的心间,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少见的满足神色。
一个声音从庭院门口处传了过来:“法海师弟,起来了么?”
杨易早知来的是谁,转头看去,果然见到法相面带微笑,正站在门口不远地方望着他。
任何组织中最都非常讲究辈分,杨易虽然年龄比法相大,但是入门晚,如今只好应道:“法相师兄,早啊。”
法相微笑道:“师弟自从下山后,一向少有音讯,如今修行有成,真是可喜可贺。”
杨易点头道:“多谢关心,我记下了。另外,不知道今日方丈师伯可有空暇?”
法相笑道:“如此甚巧,我就是奉了师命,特地来请师弟前去相见的。”
杨易笑道:“既然如此,我这就去。”
朝阳之下,低低墙壁,小小院落,山顶小天音寺朴实无华地座落在前方。这里独有的寂静笼罩了过来,偌大的院落之中,仿佛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响。
远处天音寺内又传来了隐约人声,香火繁盛,一派热闹景象。
他敲响了禅室的门,很快,室内传来了普泓上人平和的声音:“是法海么,进来吧。”
杨易应了一声,推门走了进去。屋中此刻,只有普泓上人盘坐在禅床之上。
杨易行了个礼道:“师伯,您找我。”
普泓上人道:“不错,你下山多年未归,此次回来,门中长老们希望你能留在山上,继续修行佛法。”
杨易点头道:“弟子正有此意。”
普泓上人面色肃然,道:“既然如此,经各位长老同意,在我天音寺后山有一处‘无字玉璧’,高愈七丈,光滑似玉,传说当年天音寺祖师即是在那无字玉璧之下悟通佛理,由此开创我天音寺一脉,从今天起,你就去那里静修吧。”
杨易眉头轻轻一挑,只听普泓上人接着道:“那处地界是我须弥山山脉之中,佛气最肃穆祥瑞之处,专门克制外魔,你在那里静坐,最是有助于修行。”
杨易心道:“原来是看我修行太快,怕我误入歧途么?这下子连借口都不用找了!”
如此好事,他哪里会不答应?当即一一应下,告退离去。
外面又是法相在等候,估计是普泓大师早有安排,他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杨易往后山走去。
无字玉璧乃是在须弥山后山之中,听起来不远,但不用法术的情况下,竟然也走了大半个时辰。
说起来,无字玉璧何时出现的,自然是无人知晓,只知道千年之前,天音寺创派祖师还是行脚僧人的时候,四方云游,有一日不知怎么,误入须弥山崇山峻岭之间,竟是迷了路,再也无法走出去了。无奈之下,祖师便在这山林之间乱走,也是天生佛缘,竟然被他看到一片光滑如玉一般的石壁。那个时候,祖师已经饥渴难耐,困倦不堪,便歇息在这玉璧之下了。
传说那位祖师在那无字玉璧之下坐了三日三夜,不知怎么,竟然从最初的饥渴难奈渐渐入定,进入我佛门之中大圆满之境地,三日之后,他竟是在这无字玉璧之下顿悟了佛理。此外,更传说,那位祖师也就是在那无字玉璧之下,竟领悟出了天音寺世代相传下来的无上真法大梵般若,由此奠定了天音寺一脉在天下修道中的地位。
天音寺后山的山脉比想像中要广大许多,但见和峰峦叠翠,山风徐来,一路上或奇岩突兀,千奇百怪,或有断崖瀑布,从天而落,轰鸣之声不绝。
二人来到一个断崖处,只见下面雾气弥漫,如波涛翻滚,涌动不息,似是一个山谷模样。而远处隐隐望见有模糊山影,却都在十分遥远的地方。
忽听得身前法相道:“这便是了。”
说罢,便纵身跃下,杨易也随即跟上。
这里的雾气似乎有些奇怪,似浓非浓,只是如丝一般纠缠在一起,似乎任凭山风吹拂,也不见半分散去的样子。
忽地,隐隐传来一声锐啸,似风声穿透云雾而来,乱了一池春水。
只见山谷之间异声隆隆,似奔雷起伏,那片浓雾之海也陡然起了波涛,从原本轻轻涌动之势变做巨浪,波澜起伏,随即出现越来越多的缝隙,浓雾也越来越薄,透出了一道又一道,一束又一束的光辉。
杨易刚落在地上,就见到浓雾飘散,光辉洒下,露出了那传说之中的无字玉璧。
就在他的身前,一个看上去小小的石台之后,断崖之下,一片绝避壁如镜,竟是笔直垂下,高逾七丈,宽逾四丈,山璧材质似玉非玉,光滑无比,倒映出天地美景,远近山脉,竟都在这玉璧之中。
与天地造化相比,人竟渺小如斯!
耐心听法相介绍完,杨易才施施然来到小石台上盘膝坐下,体内元气汹涌,按照天书前三卷的道理运转起来。
渐渐的,似乎无量玉璧也有所感应,逐渐发生了变化,法相此刻也猛然抬头,愕然瞧向那无字玉璧。
但见四方风云滚滚而来,在无字玉璧光滑玉璧之上,从上到下,一点点,如深深镂刻一般,现出了一排大字,除此之外,更有无数金色古拙难懂的字体,如沸腾一般在玉璧金光红芒间闪烁跃动,令人眼花缭乱。而那一排大字却分明清楚,赫然正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那起伏跳动的一个个字句,赫然将杨易往昔参悟《天书》的各个断裂处、不解处都一一展现在眼前,如行人面对前路上无数断崖绝壁,正彷徨无路之际,突然间断崖有路、激流过桥,另开一番天地。
一时间,不仅过往修行中众多艰深晦涩之处,突然似豁然开朗般纷纷展开,他对元气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不自禁的感觉到了那与天地共呼吸,却又万物皆忘般的感觉。
体内气息逐渐如沸腾一般,似巨浪波涛,尽数汹涌澎湃,有沛不可当之势。
杨易周身光芒闪烁,各色符文流转不止,最后缓缓汇聚融合,竟是转化为最简单之黑白二气,只是这黑白二气也颇为古怪,时而尽数为白,时而尽数黑气,变化莫测。
杨易但觉得周身为之一松,体内真元气息周转不休,生生不息,竟是比以往更加畅快。
天地变幻,造化玄奇!
所幸法相早已经看呆了,他的目光被吸引在无字玉壁之上,大梵波若在体内自动运转,以至于对身外之事恍若不知,否则不知还要生出什么波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