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 无限的恶作剧

第二百一十九章 念佛

    晨钟,暮鼓,日复一日,仿佛永无止境。

    每一天,都仿佛与昨日一模一样,有人感觉枯燥,有人便觉得心安,幽幽岁月,或长或短,本在人的心间。

    一转眼,杨易已在天音寺待了多日,听着清晨钟声,傍晚沉鼓,从寺内不知名的地方每天准时响起,默然度日。才区区几日工夫,他却仿佛已经融入到这奇异的环境之中。

    天音寺的僧人们很快就习惯了这位被普德师叔带回来、长住在此的“古怪”施主。

    这位施主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在见到天音寺的神异之后祈求修行法术,也不去庙里金身座下拜佛求神,反而扎进了最普通的藏书阁,一心诵读起佛经来,短短时间里就在佛学修为上一日千里,偶有争强好胜的师兄弟前去“请教”,每每都默然而归,口称惭愧。

    日渐深远,寺内修为最高的四位禅师也知道了这件“趣闻”,这天早课完毕,便着法相将这位施主找来。

    如今,未来的法相大师还只是个小沙弥,但身为天音寺主持、四大神僧之首普泓大师身边的弟子,一身月白僧衣,白净脸庞,手中持着念珠,已有了未来的一点高僧风范。

    法相对这位佛学高深的施主也颇有好感,他早前也听几位师兄弟讨论过这人,对他的佛学修为都佩服得紧,甚至此人的饮食起居,性格爱好,也被他所知。

    此次得了师命,法相看了看天色,也不去问,便径直来到经房内,对着杨易合十道,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杨易双手微微抱拳,回了一个俗礼慨然应道:“既如此,还未当面感谢普德大师救命之恩,烦请小师傅带路。”

    法相点头道:“施主,请随我来。”

    说罢,他头前领路,杨易随即跟上。

    在身后空空荡荡的房间里,细细檀香,轻轻飘荡。挂在房间墙壁上的那幅观音大士神像图,在袅袅轻烟里,观音大士慈眉善目,微微含笑。

    走出经院,是一个长约两丈左右的通道,宽四尺,两侧都是红墙,有两人多高,顶上铺的也是绿色琉璃瓦片,通道尽头乃是一个圆形拱门,走近那个拱门时候,便隐隐听到外头传来一阵声响。

    那声音颇为奇怪,乍一听似乎是庙内僧人颂读经书的声音,但其中却还夹杂着其他怪声,有一些在一般人想像中不该出现在此处的,如村落妇人聚在一起聊天谈话,又或信众高声礼佛,更隐隐传来有些孩童啼哭声音。

    这是山下信徒,无钱治病,便带着孩儿来寺庙求佛,天音寺有精于此道的僧人,便会尽一些绵薄之力,普度众生。杨易在这里住了些日子,也曾来帮过忙,早已见怪不怪了。

    走到门外,又是豁然开朗,但只见白玉为石,坪铺为场,石阶层叠,九为一组,连接而上至大雄宝殿,竟有九九八十一组之高。而玉石雕栏之间,只见殿宇雄峙,极其高大,殿前十三支巨大石柱冲天而起,高逾十丈,殿顶金壁辉煌,八道屋脊平分其上,雕作龙首形状,每一道屋脊飞檐龙首之前,赫然各雕刻着十只吉祥瑞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而殿下种种雕刻华丽精美,更是远远超过了世人想像,非等闲人可以制作。在大雄宝殿之后,两侧,前方,俱是一间连着一间的高耸殿堂,其间或是广场相接,或是小路蜿蜒相连,有的直接便是连在一起,层层叠叠,大为壮观。

    只是这建筑虽然雄伟华丽,也的确令人惊叹不止,但毕竟是仙侠世界,仙法奇诡,也不能批评人家浪费民力。而此时此刻,最令人惊愕的也不是这些,而是这等佛教庄严圣地之上,竟有无数凡人穿梭不停,无数人手持香火,跪拜礼佛,台阶广场,殿里殿外,香火鼎盛的难以想像。

    只是人流虽多,每天的生面孔也不少,但像杨易这样被“法相”这种修行者接待的却寥寥无几。

    “据说这位施主是普德师叔在外面救回来的,险些丧于妖兽爪下,如今身体虚弱,在我寺敬仰。”

    一个僧人对一位好奇的香客解释道,看样子显然也不是第一次了,修行者们向来是愿意将这种事传扬出去,不仅收获别人的敬仰,还为自己的山门塑造高大上的形象。

    至于这些和尚论禅辩不过一个只看了几天佛经的“病人”这种事,他们则是不会故意向外宣传的。

    其实,偌大的一个天音寺,在天下正道中拥有崇高地位的天音寺,竟如同一个凡间普通寺庙一般,开放给无数世俗百姓烧香拜佛,这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据杨易所知,其实早先天音寺也和青云门等门阀一样,并不对俗世开放,只是普泓上人接任方丈之后,与另三位神僧一起参悟佛理,发大愿心,说道:佛乃众生之佛,非吾一人之佛耶。于是便决定开山门接纳百姓。

    佛门,佛门……

    杨易的思虑突然有些飘忽。

    神在人心里!

    神佛劝人向善,难道本性就是坏的?

    他脚步不停,隐隐间似乎改了主意。

    ……

    天音寺对世俗开放,乃功德无量之举,但出家人毕竟需要清净,便住在山顶小寺之内,一般也被称呼为“小天音寺”。

    那里,才是真正修行的地方。

    但此次四位神僧见他,却又不可能在那里了,否则单说他这幅身体大病初愈,又还没有精元灌体,只怕要累死在半路上。

    到了禅房,法相进去禀报一声,就出来在外守着,请杨易入内。

    这四位老僧面对“一介凡人”,态度也十分随和,只是似乎有意考教,没说两句便与杨易聊起佛法,杨易趁此机会一边听讲,一边讨教。

    今日讨论的的佛法中,主要有二:一是诸行无常,二是诸法无我。

    诸行无常,意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无一常住不变——这到是与唯物主义中“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理论不谋而合,受过二十多年唯物主义教育的杨易理解无碍。

    但那诸法无我,便是唯心唯物最根本的分歧所在了。

    首先分歧在于,人是否能认识世界——唯物世界观认为,人是可以研究、认识世界的,这是可知论,而佛法认为,除“我”之外,别无他“我”,除“我”之外,也无法认识其他任何事情,人能够认识的,唯有自我,因为意识所感知的其他一切,都是“色”、“相”,唯有“我”——即意识本身,是脱离色相的、能够认识的,所谓修行,就是认识“我”的过程,这便是诸法无我。

    佛陀从认识自我中发现脱离色相之外的空,但他又发现,除了自我之外,其他一切物质,乃至生命都无法去认识,他们的意识永远不可知,他们色相之外的东西永远不得得,即一个人只能肯定自我意识的真实,而无法确定和认识其他人的意识,是不是只是感觉所化,就如缸中之脑,梦中世界。

    既然除“我”之外,一切都是色相,而空在“我”,那么就可以认定,世界在“我”,只要“我”感知到世界,世界就存在,若是我感知不到世界,那世界就不存在,一切唯心而已。

    世间一切,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我”动……

    这道理竖起来容易,化入佛法中却又枝叶繁茂,难以具论,说道最后,天色渐晚,杨易便便主动告退,回到客房休息。

    禅房之外,法相正要推门。禅房之内,突有人抚掌而笑,令他动作一顿。

    ……

    三日后,在杨易主动要求下,他终于拜入了天音寺山门,成为一名普通的僧人。

    若说唯一有些特殊的地方,就是他直接拜入了四大神僧之一的普德大师门下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