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媒体
吃好午饭后,稍事休息一下之后,秦放歌就继续上冰练习,韩冰雪她们劝不住,也没想着怎么劝,都想看看他究竟还能创造什么样的奇迹出来。
而秦放歌还是在学习三周跳,这已完全是专业运动员的领域了,非专业的能跳出两周以及更高级的两周半跳,就真的顶天了。毕竟,不少女单运动员,没学到一定程度,想上三周跳都是极其困难的。
后面的几种跳跃,业内称之为高级三周跳,难度系数逐渐递增。后内点冰跳,勾手跳,前外点冰跳,尤其最后一种前外点冰跳,要求在空中转体三周半,比其他跳跃方式多转半周。别小看多这半周,这样说吧,三周半跳的难度,比先前秦放歌完成的后外点冰四周跳难度还要更大,成年女单选手中,把三周半跳带到正式演出节目中,都屈指可数,难度之大也就可见一斑。
韩冰雪对秦放歌这个偶像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王光明和罗雨两位教练也都兴致勃勃,只要秦放歌跳得动就好,罗雨就笑,“看他吃那么多体型还保持得这么好,体力就是这样消耗掉的。还有,脑力劳动创作音乐的话,感觉会更加消耗体力才是。”
在花样滑冰中,跳跃本来就是最耗费体力的没有之一,跳跃前的准备都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都害怕摔跤来着。秦放歌却像是摔出瘾来了,不摔不舒服斯基,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再怎么天才,在练习这样的高级三周跳的时候,也不可能一次都不摔。
正如同王光明他们所说的,大家都是在摔跤中成长起来的,不怕摔跤,就怕摔跤之后还没收获,那就真的白摔了。
秦放歌的天才之处在于,同样的错误他绝对不会犯两次,每次跳跃,也都在做细微的调整,找出最适合他自己的跳跃规律。
王光明他们教练以及韩冰雪的示范,也都只能是通用的规律,具体到秦放歌自己身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他这体型体格体重还有力量,跟韩冰雪都是截然不同的的类型,和其他男单运动员,比如天才运动员姚浜,也都不一样。姚浜的身体素质无疑更益于跳跃,纤瘦的体型在跳跃的时候,要少克服体重带来的额外负担,尤其在空中转体的时候。
同样的四周跳,秦放歌这样的体格和重量,就需要他拿出更大的力量,和更强的爆发力出来才行。
两周跳的话秦放歌可以很轻松,三周跳就必须拿出真正的实力来,四周跳则是要尽全力而为,最起码,在王光明和罗雨他们这样的专业教练看来的确是这样的。他们都是玩花样滑冰运动的,自然理解这其中的魅力所在,每一次跳跃,都是在不断的挑战自我,获得的成就感和骄傲,是其它事情没办法带给自己的。他们也在猜测,秦放歌她们搞艺术的其实也都是一样,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他们则全都是因为热爱。
总之,秦放歌的身体素质不同,也就注定他必须要找到适合他的滑行和跳跃方式,这没什么好说的。男单和女单选手中,因为各自的身体条件差异,擅长的跳跃种类也都不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后内点冰跳和勾手跳,秦放歌在摔了不知道多少次之后,都成功完成了。王光明他们看得真切,秦放歌的周数是足够的,先前摔的时候也是一样,关键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最后是难度最大的前外点冰跳,也就是跳跃比其他多出半周,进入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秦放歌自然不会错过这样挑战自我的机会,这期间,公司的江娜和其他员工来到滑冰馆后,他滑到场边去打了声招呼,让他们去准备就好,他自己则是继续练习。江娜她们还跟黄静她们一样,围观了一阵之后才去忙活。
秦放歌不太喜欢和领导打交道,哪怕是管理花样滑冰的领导,他更喜欢和教练运动员们交流,这些江娜她们这些员工都是最清楚不过的,这也正是她们的职责所在。席晚晴今天并没过来,她事情多,也不想在这事上太多纠缠。本来就是秦放歌的额外小爱好,她也不耐烦和那么多的机构打交道,看看吧,这其中直接打交道的就有中国滑冰协会,上级有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各种主任主席什么的。
下午的时候,领导们也都陆续抵达,记者招待会于下午四点正式开始,大家都要提前做准备。尽管在这之前,秦放歌公司和他们该谈的都谈好了,现场也就走个形式而已。
亏得秦放歌现在名气够大面子也足,他在冰上练习的时候,也免了去认识一个个领导的麻烦。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该这些管花样滑冰的领导们讨好他才是真的。
这些社交事宜,自然就是由江娜她们这样的秦放歌幕后团队来完成,适当的摆谱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她们都深知这个道理,要是太好说话完全没架子的话,别人也很容易不把你当回事,人就是这样犯贱的动物。像秦放歌这样火热的“明星”,就得有大牌的谱才行。他自己的人设可以亲民对粉丝格外好等等,团队要做的事情就特别多,包括当恶人,各种条件和要求都特别高。
而在秦放歌公司工作还算好的,他几乎不出席什么商业活动,目前为止,除了正式的演出外,也就是搞了自己的音乐专辑发布会。
这次和花样滑冰协会的合作,把音乐授权给她们进行练习和演出,爆点其实不算大。因为他们不管是做短节目还是自由滑节目,总是要用到音乐的,秦放歌横空出世之前,也就这样,也没说找作曲家出席这样的场合,进行正式授权使用什么的。在大家看来,跟作曲家打电话沟通一下,就相当不错,算是特别尊重作曲家的版权。
也就秦放歌一个人比较特殊些,这也是因为他身上的各种光环在那摆着的,媒体们对他也是格外喜欢,因为观众爱看和秦放歌相关的新闻报道。而且,秦放歌每次都能拿出新作品和新东西来,干货满满,跟其他明星没什么好的作品,单纯炒作完全不一样,观众们其实都不傻的,只是在群体性上容易显得蠢,也是因为有很多蠢货拉低平均智商。
当然,这其中其实还牵扯了更多深层次的东西,比如舆论的话语权,民智开启之后,互联网上的各种精彩演出,天天都像是唱大戏一样。
但毋庸置疑的是,名人明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都是相当大的,秦放歌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到现在这样的时候,不光花样滑冰运动要蹭他的热度,媒体也同样如此。
记者们来得也都比较早,他们其实对这样的音乐授权仪式并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哪怕这的确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代表着对作曲家和版权的尊重云云。他们更在乎的是秦放歌本身,要换了个不知名的作曲家,他们绝对不会跑得这么快。
关键在于秦放歌喜欢花样滑冰这件事情本身,先前其实在网上就有端倪,也就是那场有很多领导出席的音乐会,秦放歌没有演出却参与返场的夜晚,花样滑冰运动员韩冰雪事后在微博晒出她跟偶像的合照,还说想用他的音乐做节目。
不过她的微博关注量实在太少,根本引不起什么波澜,即便之后有秦放歌同样在微博上晒和国家队花样滑冰小美女的合照,绝大部分的粉丝也都没往深处想。也是拜秦放歌先前的各种传闻所影响,他身边从来就不缺各色美女,韩冰雪又才十二岁,想歪了的都该去面壁,三年起步,最高死刑来着!
而这次,各路媒体和记者可以拿到第一手现场资料,可以说,拍秦放歌滑冰的照片和视频,可比报道发布会本身有意思得多,也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没图没真相,上照片视频才是王道,也远比文字描述来得直观和震撼。
这不,记者们提前抵达国家花样滑冰队训练基地、冰上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后,就搞到了这样大新闻,秦放歌在冰场上练习花样滑冰。记者们忙拍了下来,都说媒体是无冕之王,很多机构都不愿意得罪,花样滑冰协会这个比较冷门和弱势的部门也不例外,他们也都指望着能通过媒体,扩大花样滑冰的宣传,增加影响力,多出现在报道中都是特别赚的事情。知名度上去之后,领导们做起事情来也会越发的有动力。
记者们手里相机拍个不停,不用脑子想也知道,这样的新闻一旦放出去的话,对观众的吸引力究竟会有多大。别的不说,比那些明星机场照,不知道要高明到哪里去了。
至于秦放歌这算不算是跨界,那就交给观众和粉丝们自己来判断了,反正记者们觉得这趟没有白来,感觉就像是白捡到了一个大新闻一样,秦放歌也完全可以当选为“话题之王”,“流量之王”了。
记者们啪啪啪拍摄的时候,并没有影响到秦放歌的练习,他正忙着练习难度最高的跳跃呢!对于记者们的拍摄,他也完全不用去管,江娜她们这幕后团队也就不疼不痒的说上几句就算。
秦放歌练习的时候还是在摔跤,江娜她们也没阻止记者拍上他摔跤的画面,也完全没这必要。也正如专业运动员所说的那样,因为有了摔跤的存在,最后完成跳跃动作后,才会觉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对秦放歌而言,三周半跳的难度,确实还在之前的后外点冰四周跳之上,但对他来说,并不是不可以攻克的难关。因为他的力量大,爆发力强,在吸取了教练和运动员们的成功规律之后,融入他自己的理解,具体到他自己独特的身体条件上来后,多做尝试摔了无数次之后,也找出了最适合他的滑行和发力方式。
三周半跳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很多专业的男单运动员都没能练成,敢拿到正式比赛上,编入节目的也都不多。但对秦放歌而言,不练成这个,三周跳就不算完美。
于是乎,在媒体记者们的见证下,秦放歌在摔跤很多次后,又马上爬起来,继续练习。两位教练和韩冰雪也都没有受到记者们的影响,他们更关心的,还是秦放歌能否完成最后一步,完美的落冰。他在空中的旋转周数是足够的,韩冰雪也早就把她的心得体会跟秦放歌讲过,但她个子娇小,跳3a跟秦放歌跳3a,是完全不同级别的,都只能作为参考。
秦放歌最后终于完美的跳出三周半跳的时候,场上的韩冰雪和两位教练都激动得不能自已,他们这些专业的,比起场外的记者们,更明白这3a的价值的意义所在。
场边的记者们虽然不懂的居多,但都没有错过这样经典的瞬间,而且他们还都有嘴巴来着,采访旁边的专业教练和运动员是他们的必备素质。通过这些专业人士的认证,也远比他们自行猜测来得好很多。
教练和运动员们也都相当激动,在讲了秦放歌完成这样三周半跳的重大意义所在之后,也爆料出他先前还成功完成四周跳的新闻来。这下可把记者们乐得不行,除了详细询问外,就是问他们,秦放歌现在的水平,是不是够资格从事花样滑冰专业运动,去参加比赛能不能拿奖。
教练们对此还是存疑的,因为花样滑冰并不光是只有跳跃,还有多方面的指标,滑行,旋转,艺术表现力等等,此外,节目的编排也是相当重要的。当然,他们的一致说法是,秦放歌在花样滑冰上的天赋非常高,也特别有潜力,倘若他能从事花样滑冰专业运动的话,肯定能取得非凡的成绩。
听到记者们的耳中,这些话无疑就表明,秦放歌要是参加花样滑冰比赛的话,妥妥的冠军水平。尽管教练们说话已经很谨慎了,但谁都知道,千万不能怀疑记者们的脑补能力。
而秦放歌还是在学习三周跳,这已完全是专业运动员的领域了,非专业的能跳出两周以及更高级的两周半跳,就真的顶天了。毕竟,不少女单运动员,没学到一定程度,想上三周跳都是极其困难的。
后面的几种跳跃,业内称之为高级三周跳,难度系数逐渐递增。后内点冰跳,勾手跳,前外点冰跳,尤其最后一种前外点冰跳,要求在空中转体三周半,比其他跳跃方式多转半周。别小看多这半周,这样说吧,三周半跳的难度,比先前秦放歌完成的后外点冰四周跳难度还要更大,成年女单选手中,把三周半跳带到正式演出节目中,都屈指可数,难度之大也就可见一斑。
韩冰雪对秦放歌这个偶像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王光明和罗雨两位教练也都兴致勃勃,只要秦放歌跳得动就好,罗雨就笑,“看他吃那么多体型还保持得这么好,体力就是这样消耗掉的。还有,脑力劳动创作音乐的话,感觉会更加消耗体力才是。”
在花样滑冰中,跳跃本来就是最耗费体力的没有之一,跳跃前的准备都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都害怕摔跤来着。秦放歌却像是摔出瘾来了,不摔不舒服斯基,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再怎么天才,在练习这样的高级三周跳的时候,也不可能一次都不摔。
正如同王光明他们所说的,大家都是在摔跤中成长起来的,不怕摔跤,就怕摔跤之后还没收获,那就真的白摔了。
秦放歌的天才之处在于,同样的错误他绝对不会犯两次,每次跳跃,也都在做细微的调整,找出最适合他自己的跳跃规律。
王光明他们教练以及韩冰雪的示范,也都只能是通用的规律,具体到秦放歌自己身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他这体型体格体重还有力量,跟韩冰雪都是截然不同的的类型,和其他男单运动员,比如天才运动员姚浜,也都不一样。姚浜的身体素质无疑更益于跳跃,纤瘦的体型在跳跃的时候,要少克服体重带来的额外负担,尤其在空中转体的时候。
同样的四周跳,秦放歌这样的体格和重量,就需要他拿出更大的力量,和更强的爆发力出来才行。
两周跳的话秦放歌可以很轻松,三周跳就必须拿出真正的实力来,四周跳则是要尽全力而为,最起码,在王光明和罗雨他们这样的专业教练看来的确是这样的。他们都是玩花样滑冰运动的,自然理解这其中的魅力所在,每一次跳跃,都是在不断的挑战自我,获得的成就感和骄傲,是其它事情没办法带给自己的。他们也在猜测,秦放歌她们搞艺术的其实也都是一样,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他们则全都是因为热爱。
总之,秦放歌的身体素质不同,也就注定他必须要找到适合他的滑行和跳跃方式,这没什么好说的。男单和女单选手中,因为各自的身体条件差异,擅长的跳跃种类也都不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后内点冰跳和勾手跳,秦放歌在摔了不知道多少次之后,都成功完成了。王光明他们看得真切,秦放歌的周数是足够的,先前摔的时候也是一样,关键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最后是难度最大的前外点冰跳,也就是跳跃比其他多出半周,进入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秦放歌自然不会错过这样挑战自我的机会,这期间,公司的江娜和其他员工来到滑冰馆后,他滑到场边去打了声招呼,让他们去准备就好,他自己则是继续练习。江娜她们还跟黄静她们一样,围观了一阵之后才去忙活。
秦放歌不太喜欢和领导打交道,哪怕是管理花样滑冰的领导,他更喜欢和教练运动员们交流,这些江娜她们这些员工都是最清楚不过的,这也正是她们的职责所在。席晚晴今天并没过来,她事情多,也不想在这事上太多纠缠。本来就是秦放歌的额外小爱好,她也不耐烦和那么多的机构打交道,看看吧,这其中直接打交道的就有中国滑冰协会,上级有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各种主任主席什么的。
下午的时候,领导们也都陆续抵达,记者招待会于下午四点正式开始,大家都要提前做准备。尽管在这之前,秦放歌公司和他们该谈的都谈好了,现场也就走个形式而已。
亏得秦放歌现在名气够大面子也足,他在冰上练习的时候,也免了去认识一个个领导的麻烦。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该这些管花样滑冰的领导们讨好他才是真的。
这些社交事宜,自然就是由江娜她们这样的秦放歌幕后团队来完成,适当的摆谱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她们都深知这个道理,要是太好说话完全没架子的话,别人也很容易不把你当回事,人就是这样犯贱的动物。像秦放歌这样火热的“明星”,就得有大牌的谱才行。他自己的人设可以亲民对粉丝格外好等等,团队要做的事情就特别多,包括当恶人,各种条件和要求都特别高。
而在秦放歌公司工作还算好的,他几乎不出席什么商业活动,目前为止,除了正式的演出外,也就是搞了自己的音乐专辑发布会。
这次和花样滑冰协会的合作,把音乐授权给她们进行练习和演出,爆点其实不算大。因为他们不管是做短节目还是自由滑节目,总是要用到音乐的,秦放歌横空出世之前,也就这样,也没说找作曲家出席这样的场合,进行正式授权使用什么的。在大家看来,跟作曲家打电话沟通一下,就相当不错,算是特别尊重作曲家的版权。
也就秦放歌一个人比较特殊些,这也是因为他身上的各种光环在那摆着的,媒体们对他也是格外喜欢,因为观众爱看和秦放歌相关的新闻报道。而且,秦放歌每次都能拿出新作品和新东西来,干货满满,跟其他明星没什么好的作品,单纯炒作完全不一样,观众们其实都不傻的,只是在群体性上容易显得蠢,也是因为有很多蠢货拉低平均智商。
当然,这其中其实还牵扯了更多深层次的东西,比如舆论的话语权,民智开启之后,互联网上的各种精彩演出,天天都像是唱大戏一样。
但毋庸置疑的是,名人明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都是相当大的,秦放歌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到现在这样的时候,不光花样滑冰运动要蹭他的热度,媒体也同样如此。
记者们来得也都比较早,他们其实对这样的音乐授权仪式并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哪怕这的确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代表着对作曲家和版权的尊重云云。他们更在乎的是秦放歌本身,要换了个不知名的作曲家,他们绝对不会跑得这么快。
关键在于秦放歌喜欢花样滑冰这件事情本身,先前其实在网上就有端倪,也就是那场有很多领导出席的音乐会,秦放歌没有演出却参与返场的夜晚,花样滑冰运动员韩冰雪事后在微博晒出她跟偶像的合照,还说想用他的音乐做节目。
不过她的微博关注量实在太少,根本引不起什么波澜,即便之后有秦放歌同样在微博上晒和国家队花样滑冰小美女的合照,绝大部分的粉丝也都没往深处想。也是拜秦放歌先前的各种传闻所影响,他身边从来就不缺各色美女,韩冰雪又才十二岁,想歪了的都该去面壁,三年起步,最高死刑来着!
而这次,各路媒体和记者可以拿到第一手现场资料,可以说,拍秦放歌滑冰的照片和视频,可比报道发布会本身有意思得多,也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没图没真相,上照片视频才是王道,也远比文字描述来得直观和震撼。
这不,记者们提前抵达国家花样滑冰队训练基地、冰上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后,就搞到了这样大新闻,秦放歌在冰场上练习花样滑冰。记者们忙拍了下来,都说媒体是无冕之王,很多机构都不愿意得罪,花样滑冰协会这个比较冷门和弱势的部门也不例外,他们也都指望着能通过媒体,扩大花样滑冰的宣传,增加影响力,多出现在报道中都是特别赚的事情。知名度上去之后,领导们做起事情来也会越发的有动力。
记者们手里相机拍个不停,不用脑子想也知道,这样的新闻一旦放出去的话,对观众的吸引力究竟会有多大。别的不说,比那些明星机场照,不知道要高明到哪里去了。
至于秦放歌这算不算是跨界,那就交给观众和粉丝们自己来判断了,反正记者们觉得这趟没有白来,感觉就像是白捡到了一个大新闻一样,秦放歌也完全可以当选为“话题之王”,“流量之王”了。
记者们啪啪啪拍摄的时候,并没有影响到秦放歌的练习,他正忙着练习难度最高的跳跃呢!对于记者们的拍摄,他也完全不用去管,江娜她们这幕后团队也就不疼不痒的说上几句就算。
秦放歌练习的时候还是在摔跤,江娜她们也没阻止记者拍上他摔跤的画面,也完全没这必要。也正如专业运动员所说的那样,因为有了摔跤的存在,最后完成跳跃动作后,才会觉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对秦放歌而言,三周半跳的难度,确实还在之前的后外点冰四周跳之上,但对他来说,并不是不可以攻克的难关。因为他的力量大,爆发力强,在吸取了教练和运动员们的成功规律之后,融入他自己的理解,具体到他自己独特的身体条件上来后,多做尝试摔了无数次之后,也找出了最适合他的滑行和发力方式。
三周半跳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很多专业的男单运动员都没能练成,敢拿到正式比赛上,编入节目的也都不多。但对秦放歌而言,不练成这个,三周跳就不算完美。
于是乎,在媒体记者们的见证下,秦放歌在摔跤很多次后,又马上爬起来,继续练习。两位教练和韩冰雪也都没有受到记者们的影响,他们更关心的,还是秦放歌能否完成最后一步,完美的落冰。他在空中的旋转周数是足够的,韩冰雪也早就把她的心得体会跟秦放歌讲过,但她个子娇小,跳3a跟秦放歌跳3a,是完全不同级别的,都只能作为参考。
秦放歌最后终于完美的跳出三周半跳的时候,场上的韩冰雪和两位教练都激动得不能自已,他们这些专业的,比起场外的记者们,更明白这3a的价值的意义所在。
场边的记者们虽然不懂的居多,但都没有错过这样经典的瞬间,而且他们还都有嘴巴来着,采访旁边的专业教练和运动员是他们的必备素质。通过这些专业人士的认证,也远比他们自行猜测来得好很多。
教练和运动员们也都相当激动,在讲了秦放歌完成这样三周半跳的重大意义所在之后,也爆料出他先前还成功完成四周跳的新闻来。这下可把记者们乐得不行,除了详细询问外,就是问他们,秦放歌现在的水平,是不是够资格从事花样滑冰专业运动,去参加比赛能不能拿奖。
教练们对此还是存疑的,因为花样滑冰并不光是只有跳跃,还有多方面的指标,滑行,旋转,艺术表现力等等,此外,节目的编排也是相当重要的。当然,他们的一致说法是,秦放歌在花样滑冰上的天赋非常高,也特别有潜力,倘若他能从事花样滑冰专业运动的话,肯定能取得非凡的成绩。
听到记者们的耳中,这些话无疑就表明,秦放歌要是参加花样滑冰比赛的话,妥妥的冠军水平。尽管教练们说话已经很谨慎了,但谁都知道,千万不能怀疑记者们的脑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