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由于杨奉以调停者的身份出现,让李傕意识到自己部署在京师东面的兵马,有些靠不住了。为了防止再出现一个像杨奉这样的人,李傕专门派了自己的兄弟李应,领数千人马前往函谷关,防止有人将关外的诸侯放进了关中。
虽说他及时地派出了李应,但还是晚了一步。李应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守将张苞已经将关隘献给了冀州军。而李应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黄忠的刀下之鬼。
在歼灭了李应所率的李傕军之后,荀攸为了防止过早地泄露己方的行踪,专门派人打扫了战场,挖了一个大坑,将那些战死的李傕军尸首都扔进了大坑。
做完这一切后,荀攸对黄忠说:“汉升,为了防止李傕军察觉到我军已入关,那些派出的探马,还是让他们穿李傕军的服饰,免得露出了马脚。”
“荀先生所言极是。”黄忠觉得荀攸说得非常有道理,假如让李傕知道冀州大军正在向长安开拔,势必会和郭汜休战,然后两军联合起来对付冀州军。到时就算冀州军取胜,势必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次日清晨,黄忠、荀攸两人正在早膳之时,忽然有兵士来报:“启禀黄校尉、荀先生,外面有一名主公的信使求见。”
听说是韩湛的信使,两人立即便知道,肯定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连忙吩咐兵士:“速速将主公的信使请到这里来。”
等信使进门,没等他开口,荀攸就着急地问:“主公如今在何处?”
信使看了荀攸一眼,态度恭谨地说:“回荀先生的话,主公的大军已经过了黄河,昨夜就驻扎在黄河岸边。”说完,他从腰间抽出一个竹筒,交给了黄忠,说道,“黄校尉,这里面是主公的亲笔信,请您过目。”
黄忠接过竹筒,从里面抽出一张写满字的布帛,仔细地查看起来。看完之后,他整个人都愣住了,他将手里的布帛递给了荀攸,说道:“荀先生,你帮我看看上面写的都是什么?”
荀攸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不禁哈哈大笑,随后拱着手对黄忠:“恭喜黄将军,贺喜黄将军,从即日起,你就是将军了。”
坐在一旁的董承、张苞二人,听到这个消息,也连忙起身,朝黄忠拱手贺喜:“恭喜将军,贺喜将军!”
“来人啊!”得知自己被晋升为将军,黄忠的心里格外高兴,他连忙吩咐亲兵:“抬两酒来,我要与诸位痛饮一番。”
看到亲兵转身想去搬酒坛,荀攸连忙制止了黄忠,对他说道:“汉升且慢高兴,主公另外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件事情。”
“何事?”
荀攸用手指着布帛的左侧,对黄忠说道:“你看看,上面命我等将李傕军的降兵悉数放回,让他们回到李傕军中去散布流言,以达到瓦解李傕军的军心……”
让降兵回去散布流言,对这样的安排,黄忠自然是没有异议,不过他的心里还有一个疑问,于是便开口问出来:“荀先生,若是我们将降兵悉数放回,固然能起到瓦解李傕军心的目地。可一旦郭汜察觉,趁机攻打李傕,到时我们不就为他们做了嫁衣裳吗?”
对于黄忠的这种担忧,荀攸点了点头,说道:“汉升所言极是。你所担心的问题,主公早已考虑到了。他另外会派人前往京师,去联络元直,让他物色合适的人选,到郭汜的军中去散布流言。”
黄忠为了不耽误韩湛的大事,一吃完早餐,就命人将关在军营里的一千多降兵放掉。在放人之前,他对着那些降兵说:“李傕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尔等都是西凉人,何必要跟着他在京师作乱,都速速回家,免得将来连累家人。”
说完这番话之后,黄忠命人给降兵每人两个馕和一袋水,便将他们从函谷关里轰了出去。这些降兵昨日的投降,都是迫于无奈,此刻见黄忠要放自己回家,顿时喜出望外。一出了函谷关,大家都一哄而散,三五成群地朝着西面而去。
再说李傕打败了杨奉之后,又和郭汜展开了厮杀。双方连着打了几天,互有胜负,但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日收兵回营,喘息未定,忽然有亲兵来报,说随着李应去函谷关的兵士们回来了。
李傕听到这个消息一愣,心里暗说这些兵士不在函谷关帮着自家兄弟守城,都跑回京师来做什么?想到这里,他连忙命人叫了两名兵士进来,想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被叫进帐中的两名兵士,见到坐在大帐中间的李傕后,连忙手脚并用地爬到了他的面前,带着哭腔说道:“大司马,李将军在函谷关外遭了意外,还请您为他报仇雪恨。”
“什么,我家兄弟在函谷关外遭遇不测。”李傕听到这么消息,不禁眼前一黑,如果不是他及时地扶住面前的桌案,估计早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他起身走过去抓住一名兵士的衣襟问道:“快告诉本司马,究竟是何人所为?”
被放回来的降兵,都在函谷关内被关押了大半天,自然知道占据关隘的是何方兵马。此刻听到李傕在问,连忙回答说:“是冀州兵马!”
“什么,冀州兵马?”
由于杨奉以调停者的身份出现,让李傕意识到自己部署在京师东面的兵马,有些靠不住了。为了防止再出现一个像杨奉这样的人,李傕专门派了自己的兄弟李应,领数千人马前往函谷关,防止有人将关外的诸侯放进了关中。
虽说他及时地派出了李应,但还是晚了一步。李应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守将张苞已经将关隘献给了冀州军。而李应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黄忠的刀下之鬼。
在歼灭了李应所率的李傕军之后,荀攸为了防止过早地泄露己方的行踪,专门派人打扫了战场,挖了一个大坑,将那些战死的李傕军尸首都扔进了大坑。
做完这一切后,荀攸对黄忠说:“汉升,为了防止李傕军察觉到我军已入关,那些派出的探马,还是让他们穿李傕军的服饰,免得露出了马脚。”
“荀先生所言极是。”黄忠觉得荀攸说得非常有道理,假如让李傕知道冀州大军正在向长安开拔,势必会和郭汜休战,然后两军联合起来对付冀州军。到时就算冀州军取胜,势必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次日清晨,黄忠、荀攸两人正在早膳之时,忽然有兵士来报:“启禀黄校尉、荀先生,外面有一名主公的信使求见。”
听说是韩湛的信使,两人立即便知道,肯定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连忙吩咐兵士:“速速将主公的信使请到这里来。”
等信使进门,没等他开口,荀攸就着急地问:“主公如今在何处?”
信使看了荀攸一眼,态度恭谨地说:“回荀先生的话,主公的大军已经过了黄河,昨夜就驻扎在黄河岸边。”说完,他从腰间抽出一个竹筒,交给了黄忠,说道,“黄校尉,这里面是主公的亲笔信,请您过目。”
黄忠接过竹筒,从里面抽出一张写满字的布帛,仔细地查看起来。看完之后,他整个人都愣住了,他将手里的布帛递给了荀攸,说道:“荀先生,你帮我看看上面写的都是什么?”
荀攸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不禁哈哈大笑,随后拱着手对黄忠:“恭喜黄将军,贺喜黄将军,从即日起,你就是将军了。”
坐在一旁的董承、张苞二人,听到这个消息,也连忙起身,朝黄忠拱手贺喜:“恭喜将军,贺喜将军!”
“来人啊!”得知自己被晋升为将军,黄忠的心里格外高兴,他连忙吩咐亲兵:“抬两酒来,我要与诸位痛饮一番。”
看到亲兵转身想去搬酒坛,荀攸连忙制止了黄忠,对他说道:“汉升且慢高兴,主公另外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件事情。”
“何事?”
荀攸用手指着布帛的左侧,对黄忠说道:“你看看,上面命我等将李傕军的降兵悉数放回,让他们回到李傕军中去散布流言,以达到瓦解李傕军的军心……”
让降兵回去散布流言,对这样的安排,黄忠自然是没有异议,不过他的心里还有一个疑问,于是便开口问出来:“荀先生,若是我们将降兵悉数放回,固然能起到瓦解李傕军心的目地。可一旦郭汜察觉,趁机攻打李傕,到时我们不就为他们做了嫁衣裳吗?”
对于黄忠的这种担忧,荀攸点了点头,说道:“汉升所言极是。你所担心的问题,主公早已考虑到了。他另外会派人前往京师,去联络元直,让他物色合适的人选,到郭汜的军中去散布流言。”
黄忠为了不耽误韩湛的大事,一吃完早餐,就命人将关在军营里的一千多降兵放掉。在放人之前,他对着那些降兵说:“李傕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尔等都是西凉人,何必要跟着他在京师作乱,都速速回家,免得将来连累家人。”
说完这番话之后,黄忠命人给降兵每人两个馕和一袋水,便将他们从函谷关里轰了出去。这些降兵昨日的投降,都是迫于无奈,此刻见黄忠要放自己回家,顿时喜出望外。一出了函谷关,大家都一哄而散,三五成群地朝着西面而去。
再说李傕打败了杨奉之后,又和郭汜展开了厮杀。双方连着打了几天,互有胜负,但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日收兵回营,喘息未定,忽然有亲兵来报,说随着李应去函谷关的兵士们回来了。
李傕听到这个消息一愣,心里暗说这些兵士不在函谷关帮着自家兄弟守城,都跑回京师来做什么?想到这里,他连忙命人叫了两名兵士进来,想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被叫进帐中的两名兵士,见到坐在大帐中间的李傕后,连忙手脚并用地爬到了他的面前,带着哭腔说道:“大司马,李将军在函谷关外遭了意外,还请您为他报仇雪恨。”
“什么,我家兄弟在函谷关外遭遇不测。”李傕听到这么消息,不禁眼前一黑,如果不是他及时地扶住面前的桌案,估计早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他起身走过去抓住一名兵士的衣襟问道:“快告诉本司马,究竟是何人所为?”
被放回来的降兵,都在函谷关内被关押了大半天,自然知道占据关隘的是何方兵马。此刻听到李傕在问,连忙回答说:“是冀州兵马!”
“什么,冀州兵马?”
由于杨奉以调停者的身份出现,让李傕意识到自己部署在京师东面的兵马,有些靠不住了。为了防止再出现一个像杨奉这样的人,李傕专门派了自己的兄弟李应,领数千人马前往函谷关,防止有人将关外的诸侯放进了关中。
虽说他及时地派出了李应,但还是晚了一步。李应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守将张苞已经将关隘献给了冀州军。而李应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黄忠的刀下之鬼。
在歼灭了李应所率的李傕军之后,荀攸为了防止过早地泄露己方的行踪,专门派人打扫了战场,挖了一个大坑,将那些战死的李傕军尸首都扔进了大坑。
做完这一切后,荀攸对黄忠说:“汉升,为了防止李傕军察觉到我军已入关,那些派出的探马,还是让他们穿李傕军的服饰,免得露出了马脚。”
“荀先生所言极是。”黄忠觉得荀攸说得非常有道理,假如让李傕知道冀州大军正在向长安开拔,势必会和郭汜休战,然后两军联合起来对付冀州军。到时就算冀州军取胜,势必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次日清晨,黄忠、荀攸两人正在早膳之时,忽然有兵士来报:“启禀黄校尉、荀先生,外面有一名主公的信使求见。”
次日清晨,黄忠、荀攸两人正在早膳之时,忽然有兵士来报:“启禀黄校尉、荀先生,外面有一名主公的信使求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虽说他及时地派出了李应,但还是晚了一步。李应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守将张苞已经将关隘献给了冀州军。而李应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黄忠的刀下之鬼。
在歼灭了李应所率的李傕军之后,荀攸为了防止过早地泄露己方的行踪,专门派人打扫了战场,挖了一个大坑,将那些战死的李傕军尸首都扔进了大坑。
做完这一切后,荀攸对黄忠说:“汉升,为了防止李傕军察觉到我军已入关,那些派出的探马,还是让他们穿李傕军的服饰,免得露出了马脚。”
“荀先生所言极是。”黄忠觉得荀攸说得非常有道理,假如让李傕知道冀州大军正在向长安开拔,势必会和郭汜休战,然后两军联合起来对付冀州军。到时就算冀州军取胜,势必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次日清晨,黄忠、荀攸两人正在早膳之时,忽然有兵士来报:“启禀黄校尉、荀先生,外面有一名主公的信使求见。”
听说是韩湛的信使,两人立即便知道,肯定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连忙吩咐兵士:“速速将主公的信使请到这里来。”
等信使进门,没等他开口,荀攸就着急地问:“主公如今在何处?”
信使看了荀攸一眼,态度恭谨地说:“回荀先生的话,主公的大军已经过了黄河,昨夜就驻扎在黄河岸边。”说完,他从腰间抽出一个竹筒,交给了黄忠,说道,“黄校尉,这里面是主公的亲笔信,请您过目。”
黄忠接过竹筒,从里面抽出一张写满字的布帛,仔细地查看起来。看完之后,他整个人都愣住了,他将手里的布帛递给了荀攸,说道:“荀先生,你帮我看看上面写的都是什么?”
荀攸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不禁哈哈大笑,随后拱着手对黄忠:“恭喜黄将军,贺喜黄将军,从即日起,你就是将军了。”
坐在一旁的董承、张苞二人,听到这个消息,也连忙起身,朝黄忠拱手贺喜:“恭喜将军,贺喜将军!”
“来人啊!”得知自己被晋升为将军,黄忠的心里格外高兴,他连忙吩咐亲兵:“抬两酒来,我要与诸位痛饮一番。”
看到亲兵转身想去搬酒坛,荀攸连忙制止了黄忠,对他说道:“汉升且慢高兴,主公另外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件事情。”
“何事?”
荀攸用手指着布帛的左侧,对黄忠说道:“你看看,上面命我等将李傕军的降兵悉数放回,让他们回到李傕军中去散布流言,以达到瓦解李傕军的军心……”
让降兵回去散布流言,对这样的安排,黄忠自然是没有异议,不过他的心里还有一个疑问,于是便开口问出来:“荀先生,若是我们将降兵悉数放回,固然能起到瓦解李傕军心的目地。可一旦郭汜察觉,趁机攻打李傕,到时我们不就为他们做了嫁衣裳吗?”
对于黄忠的这种担忧,荀攸点了点头,说道:“汉升所言极是。你所担心的问题,主公早已考虑到了。他另外会派人前往京师,去联络元直,让他物色合适的人选,到郭汜的军中去散布流言。”
黄忠为了不耽误韩湛的大事,一吃完早餐,就命人将关在军营里的一千多降兵放掉。在放人之前,他对着那些降兵说:“李傕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尔等都是西凉人,何必要跟着他在京师作乱,都速速回家,免得将来连累家人。”
说完这番话之后,黄忠命人给降兵每人两个馕和一袋水,便将他们从函谷关里轰了出去。这些降兵昨日的投降,都是迫于无奈,此刻见黄忠要放自己回家,顿时喜出望外。一出了函谷关,大家都一哄而散,三五成群地朝着西面而去。
再说李傕打败了杨奉之后,又和郭汜展开了厮杀。双方连着打了几天,互有胜负,但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日收兵回营,喘息未定,忽然有亲兵来报,说随着李应去函谷关的兵士们回来了。
李傕听到这个消息一愣,心里暗说这些兵士不在函谷关帮着自家兄弟守城,都跑回京师来做什么?想到这里,他连忙命人叫了两名兵士进来,想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被叫进帐中的两名兵士,见到坐在大帐中间的李傕后,连忙手脚并用地爬到了他的面前,带着哭腔说道:“大司马,李将军在函谷关外遭了意外,还请您为他报仇雪恨。”
“什么,我家兄弟在函谷关外遭遇不测。”李傕听到这么消息,不禁眼前一黑,如果不是他及时地扶住面前的桌案,估计早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他起身走过去抓住一名兵士的衣襟问道:“快告诉本司马,究竟是何人所为?”
被放回来的降兵,都在函谷关内被关押了大半天,自然知道占据关隘的是何方兵马。此刻听到李傕在问,连忙回答说:“是冀州兵马!”
“什么,冀州兵马?”
由于杨奉以调停者的身份出现,让李傕意识到自己部署在京师东面的兵马,有些靠不住了。为了防止再出现一个像杨奉这样的人,李傕专门派了自己的兄弟李应,领数千人马前往函谷关,防止有人将关外的诸侯放进了关中。
虽说他及时地派出了李应,但还是晚了一步。李应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守将张苞已经将关隘献给了冀州军。而李应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黄忠的刀下之鬼。
在歼灭了李应所率的李傕军之后,荀攸为了防止过早地泄露己方的行踪,专门派人打扫了战场,挖了一个大坑,将那些战死的李傕军尸首都扔进了大坑。
做完这一切后,荀攸对黄忠说:“汉升,为了防止李傕军察觉到我军已入关,那些派出的探马,还是让他们穿李傕军的服饰,免得露出了马脚。”
“荀先生所言极是。”黄忠觉得荀攸说得非常有道理,假如让李傕知道冀州大军正在向长安开拔,势必会和郭汜休战,然后两军联合起来对付冀州军。到时就算冀州军取胜,势必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次日清晨,黄忠、荀攸两人正在早膳之时,忽然有兵士来报:“启禀黄校尉、荀先生,外面有一名主公的信使求见。”
听说是韩湛的信使,两人立即便知道,肯定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连忙吩咐兵士:“速速将主公的信使请到这里来。”
等信使进门,没等他开口,荀攸就着急地问:“主公如今在何处?”
信使看了荀攸一眼,态度恭谨地说:“回荀先生的话,主公的大军已经过了黄河,昨夜就驻扎在黄河岸边。”说完,他从腰间抽出一个竹筒,交给了黄忠,说道,“黄校尉,这里面是主公的亲笔信,请您过目。”
黄忠接过竹筒,从里面抽出一张写满字的布帛,仔细地查看起来。看完之后,他整个人都愣住了,他将手里的布帛递给了荀攸,说道:“荀先生,你帮我看看上面写的都是什么?”
荀攸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不禁哈哈大笑,随后拱着手对黄忠:“恭喜黄将军,贺喜黄将军,从即日起,你就是将军了。”
坐在一旁的董承、张苞二人,听到这个消息,也连忙起身,朝黄忠拱手贺喜:“恭喜将军,贺喜将军!”
“来人啊!”得知自己被晋升为将军,黄忠的心里格外高兴,他连忙吩咐亲兵:“抬两酒来,我要与诸位痛饮一番。”
看到亲兵转身想去搬酒坛,荀攸连忙制止了黄忠,对他说道:“汉升且慢高兴,主公另外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件事情。”
“何事?”
荀攸用手指着布帛的左侧,对黄忠说道:“你看看,上面命我等将李傕军的降兵悉数放回,让他们回到李傕军中去散布流言,以达到瓦解李傕军的军心……”
让降兵回去散布流言,对这样的安排,黄忠自然是没有异议,不过他的心里还有一个疑问,于是便开口问出来:“荀先生,若是我们将降兵悉数放回,固然能起到瓦解李傕军心的目地。可一旦郭汜察觉,趁机攻打李傕,到时我们不就为他们做了嫁衣裳吗?”
对于黄忠的这种担忧,荀攸点了点头,说道:“汉升所言极是。你所担心的问题,主公早已考虑到了。他另外会派人前往京师,去联络元直,让他物色合适的人选,到郭汜的军中去散布流言。”
黄忠为了不耽误韩湛的大事,一吃完早餐,就命人将关在军营里的一千多降兵放掉。在放人之前,他对着那些降兵说:“李傕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尔等都是西凉人,何必要跟着他在京师作乱,都速速回家,免得将来连累家人。”
说完这番话之后,黄忠命人给降兵每人两个馕和一袋水,便将他们从函谷关里轰了出去。这些降兵昨日的投降,都是迫于无奈,此刻见黄忠要放自己回家,顿时喜出望外。一出了函谷关,大家都一哄而散,三五成群地朝着西面而去。
再说李傕打败了杨奉之后,又和郭汜展开了厮杀。双方连着打了几天,互有胜负,但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日收兵回营,喘息未定,忽然有亲兵来报,说随着李应去函谷关的兵士们回来了。
李傕听到这个消息一愣,心里暗说这些兵士不在函谷关帮着自家兄弟守城,都跑回京师来做什么?想到这里,他连忙命人叫了两名兵士进来,想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被叫进帐中的两名兵士,见到坐在大帐中间的李傕后,连忙手脚并用地爬到了他的面前,带着哭腔说道:“大司马,李将军在函谷关外遭了意外,还请您为他报仇雪恨。”
“什么,我家兄弟在函谷关外遭遇不测。”李傕听到这么消息,不禁眼前一黑,如果不是他及时地扶住面前的桌案,估计早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他起身走过去抓住一名兵士的衣襟问道:“快告诉本司马,究竟是何人所为?”
被放回来的降兵,都在函谷关内被关押了大半天,自然知道占据关隘的是何方兵马。此刻听到李傕在问,连忙回答说:“是冀州兵马!”
“什么,冀州兵马?”
由于杨奉以调停者的身份出现,让李傕意识到自己部署在京师东面的兵马,有些靠不住了。为了防止再出现一个像杨奉这样的人,李傕专门派了自己的兄弟李应,领数千人马前往函谷关,防止有人将关外的诸侯放进了关中。
虽说他及时地派出了李应,但还是晚了一步。李应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守将张苞已经将关隘献给了冀州军。而李应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黄忠的刀下之鬼。
在歼灭了李应所率的李傕军之后,荀攸为了防止过早地泄露己方的行踪,专门派人打扫了战场,挖了一个大坑,将那些战死的李傕军尸首都扔进了大坑。
做完这一切后,荀攸对黄忠说:“汉升,为了防止李傕军察觉到我军已入关,那些派出的探马,还是让他们穿李傕军的服饰,免得露出了马脚。”
“荀先生所言极是。”黄忠觉得荀攸说得非常有道理,假如让李傕知道冀州大军正在向长安开拔,势必会和郭汜休战,然后两军联合起来对付冀州军。到时就算冀州军取胜,势必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次日清晨,黄忠、荀攸两人正在早膳之时,忽然有兵士来报:“启禀黄校尉、荀先生,外面有一名主公的信使求见。”
次日清晨,黄忠、荀攸两人正在早膳之时,忽然有兵士来报:“启禀黄校尉、荀先生,外面有一名主公的信使求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