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小凤雏之计(中)
因两人定下攻守同盟的关系,彻里吉言行愈发殷切。
夏侯霸见状,便也对他稍稍放下心来。
他忽又想到昨夜两个羌人狱卒所说的话语,遂寻了个空档,试问道:
“马超向来倚重羌人,你虽败于他手,但若俯首称臣,他未必不能相容,为何还要行凶险之事?”
彻里吉一愣,旋即恨恨道:
“马超那匹夫,只想着占据羌、氐旧地,妄图用羌人、氐人的性命再与魏国、蜀国争夺天下。小人全家都已被他杀害,哪里还肯再替他卖命?”
夏侯霸沉吟道:“与魏国、蜀国争夺天下……你是说,马超他有自立之心?”
彻里吉坦然道:“是啊。据说去年刘备自封汉中王时,封了官位在他之下的魏延担任汉中太守,马超心有怨愤,这事在汉中、武都早已不是秘密了。便是三岁的小孩都知道他的心思!”
夏侯霸沉吟道:“马超为人不羁,倒是有可能傲视同僚,但说到自立,恐怕还不至于的。”
彻里吉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啊,汉中流传着马超自立的流言,刘备自然不可能让他领兵出关的。所以此次蜀人出兵侵占武都、阴平,领衔的大将是一个叫姜维的小子,马超只是名义上的首将,没有作战的任务。”
夏侯霸闻言缓缓颔首,心道,马超强而无义,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绝不可以为唇齿之依,刘备戒备他,倒也是意料中事。
彻里吉继续道:“当时我等羌人联军正与姜维争夺略阳城,马超却突然违背刘备的禁令出兵,绕了远路夺了下辩城!若非如此,我等联军近万人马,也不至于被姜维两千人马击败,小人也不至于被囚禁在此啊!可见此时的马超已经公开与刘备唱反调了呀!”
夏侯霸知道姜维是前几日击败自己的那名少年将领,暗忖以他的本事,当一路主将倒也不算埋没,但他还是不信马超此举意味着反叛,略一沉思,又问道:
“那日在阴平,我亲眼所见姜维出现在马超军中,若他代表蜀国,又岂能为马超效力?”
彻里吉只当他不相信自己,急道:
“那姜维也是大胆,见马超公然抗命,便只身一人进入马超营中,声称身负刘备诏书,要出镇监军一职。马超许是自知外有曹大都督虎视眈眈,眼下绝非与刘备撕破脸皮的时机,便默许他进入军中行走。眼下两人虽然看似一体,实则势同水火,各自拉拢羌人各部投靠自家阵营。”
夏侯霸思忖半晌,终于还是摇头道:
“马超经得数次大败,早已如同丧家之犬一无所有了,他此时反叛刘备存了什么初衷?自立又有什么好处?我还是不得其解。”
彻里吉挠了挠头,讪讪道:“本来都还好好的,几个月前刘备给马超的儿子封了个叫什劳子太什么舍的官,听说还是是个大官,但不知道为何,马超颇有些不不高兴。也不知他忽起叛心与这件事有没有关系。”
夏侯霸心头倏忽一动,急忙追问道:“可是太子舍人?”
“将军英明啊,好像就是这个名字!”
“原来如此!”夏侯霸长长吐出一口气,心间突然通明一片。
刘备封其子为太子舍人,很明显就是对他不放心,要以他的儿子为质。
但这些年来,马超亲族死伤殆尽,嫡长子和庶子先后死在翼城和汉中,眼下这个由侍妾所生的儿子可以说是马氏仅存的骨血,由不得他不重视。
年轻时的马超纵横西凉,天下无对,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对,观其行为做派,虽然不计后果,但何其快意恩仇?
此后历经大难,棱角终于被磨得顺滑,终于变得唯唯诺诺,但求无过。
所以现在的马超,可以容忍魏延的权力大他一头,可以听从刘备的命令顿兵不出。
但自古以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马超默默接受现状的同时,未必不心怀不满,未必不心存愤懑!
终于,压垮他心理防线,促使他做出极端选择的稻草出现了——他绝不容这一道遣子为质的命令!
狮子始终是狮子,纵然英雄迟暮,也自有百兽之王的底线和獠牙。
于是,他借蜀国人兵出武都的机会,一举逃脱牢笼,从此龙入大海,虎入深山。
夏侯霸暗忖道,一个不听话的马超,固然是魏国的大敌,但对于蜀国而言,何尝不是如芒在背?
只要利用得好,未必不能借助马超之势,牢牢牵制住刘备在凉州方向的进取。
他想到这里,当真是欣喜若狂,心中亦暗暗下定决心,一俟从这里逃出,定要将此间的巨变尽数报知大都督知道才是!
******
接下来两日,白日里,夏侯霸与彻里吉装作互不认识的模样,百无聊赖地卧在草堆上睡觉;一到了晚上,便由一人望风,一人抓紧挖掘地道。
时光荏苒,如是到了第三日深夜,彻里吉匆匆探出脑袋,低声喊道:“将军!成了!”
他又迅速奔至两间牢房的栅栏出,双臂使力,奋力将两根牢木掰成弓形。
夏侯霸趁机从中钻出,心中暗叹道:“这厮好大的力气!”
两人蹑手捏脚,正要藏身入洞。
这时,原本趴卧在桌子上的狱卒忽伸腰打了个哈欠,随后起身行至一处角落,滋滋开始撒起尿来。
夏侯霸匍匐在草上,心头狂跳不止,心道,若狱卒回眼看到自己的牢房空空如也,那就要功亏一篑了!
总算那个狱卒甚是备懒,眼中只有桌子,竟是不愿往其他地方多瞧上一眼。
不多时,鼾声复起。
夏侯霸浑身大汗淋漓,长长舒了口气,旋即在彻里吉的带领下一前一后在地道中爬行。
地道长约数丈,不过片刻功夫,两人就已爬至另一端。
入眼耳处,正见月光幽幽,寒蝉鸣泣。
他们的身侧打了一排木桩,几匹被系住的马儿一边口嚼干草,一边正好奇得打量而两位“从地而出”的不速之客。
夏侯霸见状,便也对他稍稍放下心来。
他忽又想到昨夜两个羌人狱卒所说的话语,遂寻了个空档,试问道:
“马超向来倚重羌人,你虽败于他手,但若俯首称臣,他未必不能相容,为何还要行凶险之事?”
彻里吉一愣,旋即恨恨道:
“马超那匹夫,只想着占据羌、氐旧地,妄图用羌人、氐人的性命再与魏国、蜀国争夺天下。小人全家都已被他杀害,哪里还肯再替他卖命?”
夏侯霸沉吟道:“与魏国、蜀国争夺天下……你是说,马超他有自立之心?”
彻里吉坦然道:“是啊。据说去年刘备自封汉中王时,封了官位在他之下的魏延担任汉中太守,马超心有怨愤,这事在汉中、武都早已不是秘密了。便是三岁的小孩都知道他的心思!”
夏侯霸沉吟道:“马超为人不羁,倒是有可能傲视同僚,但说到自立,恐怕还不至于的。”
彻里吉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啊,汉中流传着马超自立的流言,刘备自然不可能让他领兵出关的。所以此次蜀人出兵侵占武都、阴平,领衔的大将是一个叫姜维的小子,马超只是名义上的首将,没有作战的任务。”
夏侯霸闻言缓缓颔首,心道,马超强而无义,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绝不可以为唇齿之依,刘备戒备他,倒也是意料中事。
彻里吉继续道:“当时我等羌人联军正与姜维争夺略阳城,马超却突然违背刘备的禁令出兵,绕了远路夺了下辩城!若非如此,我等联军近万人马,也不至于被姜维两千人马击败,小人也不至于被囚禁在此啊!可见此时的马超已经公开与刘备唱反调了呀!”
夏侯霸知道姜维是前几日击败自己的那名少年将领,暗忖以他的本事,当一路主将倒也不算埋没,但他还是不信马超此举意味着反叛,略一沉思,又问道:
“那日在阴平,我亲眼所见姜维出现在马超军中,若他代表蜀国,又岂能为马超效力?”
彻里吉只当他不相信自己,急道:
“那姜维也是大胆,见马超公然抗命,便只身一人进入马超营中,声称身负刘备诏书,要出镇监军一职。马超许是自知外有曹大都督虎视眈眈,眼下绝非与刘备撕破脸皮的时机,便默许他进入军中行走。眼下两人虽然看似一体,实则势同水火,各自拉拢羌人各部投靠自家阵营。”
夏侯霸思忖半晌,终于还是摇头道:
“马超经得数次大败,早已如同丧家之犬一无所有了,他此时反叛刘备存了什么初衷?自立又有什么好处?我还是不得其解。”
彻里吉挠了挠头,讪讪道:“本来都还好好的,几个月前刘备给马超的儿子封了个叫什劳子太什么舍的官,听说还是是个大官,但不知道为何,马超颇有些不不高兴。也不知他忽起叛心与这件事有没有关系。”
夏侯霸心头倏忽一动,急忙追问道:“可是太子舍人?”
“将军英明啊,好像就是这个名字!”
“原来如此!”夏侯霸长长吐出一口气,心间突然通明一片。
刘备封其子为太子舍人,很明显就是对他不放心,要以他的儿子为质。
但这些年来,马超亲族死伤殆尽,嫡长子和庶子先后死在翼城和汉中,眼下这个由侍妾所生的儿子可以说是马氏仅存的骨血,由不得他不重视。
年轻时的马超纵横西凉,天下无对,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对,观其行为做派,虽然不计后果,但何其快意恩仇?
此后历经大难,棱角终于被磨得顺滑,终于变得唯唯诺诺,但求无过。
所以现在的马超,可以容忍魏延的权力大他一头,可以听从刘备的命令顿兵不出。
但自古以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马超默默接受现状的同时,未必不心怀不满,未必不心存愤懑!
终于,压垮他心理防线,促使他做出极端选择的稻草出现了——他绝不容这一道遣子为质的命令!
狮子始终是狮子,纵然英雄迟暮,也自有百兽之王的底线和獠牙。
于是,他借蜀国人兵出武都的机会,一举逃脱牢笼,从此龙入大海,虎入深山。
夏侯霸暗忖道,一个不听话的马超,固然是魏国的大敌,但对于蜀国而言,何尝不是如芒在背?
只要利用得好,未必不能借助马超之势,牢牢牵制住刘备在凉州方向的进取。
他想到这里,当真是欣喜若狂,心中亦暗暗下定决心,一俟从这里逃出,定要将此间的巨变尽数报知大都督知道才是!
******
接下来两日,白日里,夏侯霸与彻里吉装作互不认识的模样,百无聊赖地卧在草堆上睡觉;一到了晚上,便由一人望风,一人抓紧挖掘地道。
时光荏苒,如是到了第三日深夜,彻里吉匆匆探出脑袋,低声喊道:“将军!成了!”
他又迅速奔至两间牢房的栅栏出,双臂使力,奋力将两根牢木掰成弓形。
夏侯霸趁机从中钻出,心中暗叹道:“这厮好大的力气!”
两人蹑手捏脚,正要藏身入洞。
这时,原本趴卧在桌子上的狱卒忽伸腰打了个哈欠,随后起身行至一处角落,滋滋开始撒起尿来。
夏侯霸匍匐在草上,心头狂跳不止,心道,若狱卒回眼看到自己的牢房空空如也,那就要功亏一篑了!
总算那个狱卒甚是备懒,眼中只有桌子,竟是不愿往其他地方多瞧上一眼。
不多时,鼾声复起。
夏侯霸浑身大汗淋漓,长长舒了口气,旋即在彻里吉的带领下一前一后在地道中爬行。
地道长约数丈,不过片刻功夫,两人就已爬至另一端。
入眼耳处,正见月光幽幽,寒蝉鸣泣。
他们的身侧打了一排木桩,几匹被系住的马儿一边口嚼干草,一边正好奇得打量而两位“从地而出”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