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2章 麻烦来了有人管
有些事情说开了,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却足以影响到很多的人。
事情变得简单了,不是因为他真的变得简单了,只是因为有人把这些事情规划的太过完美,然后一步一步引导着众人参与进去,最后把事情完完全全的做完。
皇宫里的事情如今变得非常的简单,真的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但却非常的简单,也就是说它的复杂程度慢慢的减弱了。
皇帝朱允文对皇宫里的人如今越来越好,或许是因为他的心胸越来越变得很广阔。
很多事情他不做,其他人也不会去过多的干涉。
今天的天气很是不错,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有皇后太后娘娘一起在御花园走走。
其实很久都没有看到他们这样了,往来的宫女和太监们都向他们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又默默的走开。
这段时间,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心情非常的好,所以说出来的话语都颇有一些欢乐,皇太后也一直笑着听他说,慢慢的,一家人在前面走着。
时间似乎就停留在这一刻。
皇家是没有亲情的,那只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对皇位有这想法,对皇位有更大威胁的人,自然是不能够谈亲情的,因为这样会影响他们彼此的判断,会因为亲情而做出更多不利于朝廷不利于天下的事情。
但对于建文皇帝朱允文和皇后太后,他们之间却没有必要讲这些,因为太后娘娘早年丧夫,如今依靠者是作为皇帝的儿子。
既然如此,他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奉养在宫中,太后娘娘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身边的人都兢兢业业的伺候着,至少没有人敢去亏待他。
命妇们之前也是一召进宫,在重大的节日之后也会来行礼,向太后娘娘问安太后娘娘也会向他们关注一下各自家庭的事情,毕竟皇帝要在前朝和那些大臣打交道,后宫之事自然有,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两个人做主。
事情变得简单多了,因为彼此交流就更多了,沟通成为了他们解决事情最快速的方法,如果不沟通,任由大家胡乱猜测,如果不沟通,让你有一种推测或者说彼此的误解,只会影响更多的事情。
朝廷现在所谋远大,建文皇帝朱允文跟太后娘娘讲的是知道的一些趣事,甚至是方中愈贡献进来的小玩意儿。
“听闻皇帝已经做好了,让诸位王爷远封海外的计划,就是不知道,现在还有封地的诸位王爷,皇帝打算如何处置呀?”
聊着聊着,自然就说到了近来大明南洲所发生的事情,就算是太后深居宫内,这些消息也能够从侍卫们和丫鬟们的讨论始终知道,当然那些命妇们进宫来,也会谈论到这些。
建文皇帝对于母亲有这样的问法,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介意,太后娘娘也是要过日子的人,对于朝廷有关注,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不干涉就行,况且太后娘娘也是诸位王爷的皇嫂,说的啊,在大一点也是亲戚。
“母后,诸位王叔自然有他们的去处,况且如今大明还有很多地方亟待发掘,在国内有封地的诸位王叔,现在儿臣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理,不过后期总是会有处理的方法,这一点我不用担心,到时候儿臣自然会好好处理的。”
“你从小都宅心仁厚,如今做了天子,要考虑的事情自然很多,不过,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有些时候物极必反,事情做得太逗了,机制恐怕会引起大的反弹,这个时候你要多考虑考虑民生,当年你父皇也是因为关心老百姓在文臣和武将之间一直都游刃有余,甚至是能够让众多的人服众,如今大明天下还远没有到达那个地步,你的力量有限,有些事情还是要多权衡一些。”
这算是很严重的告诫了,或许在太后的眼里,恐怕有些事情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不知道的,或者说他看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看不到的东西,影响到了他们如今的想法。
“儿臣知道了,母后放心。”
不管太后娘娘到底是有心说起,还是无意提起,总之建文皇帝朱允文心里是记住了这一些告诫,他看了看皇后。
发现皇后也正看着他,似乎两人都猜测到了,恐怕是有一些人来到太后娘娘身边,说了一些话。
不管是迷你高级还是爱你,高姐总是出了一些事情,甚至这些事情已经影响到了现如今那些大臣们对于皇家的看法。
“那就好,那就好,如今江山社稷为重,你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要在这里耽搁了,去处理正事吧,哀家和皇后在这里转转就行了。”
太后娘娘也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很忙碌,所以这个时候也让他走。
皇后陪在太后娘娘身边建文皇帝朱允文离开了御花园。
“查一下,看一下近期,有哪一位命妇,进了皇宫,见了太后娘娘,一有消息立马通知朕。”
“是。”
建文皇帝朱允文离开了御花园之后,立马就有身边的人,领了命令去查探了。
太后娘娘肯定不是无缘无故提起这一部分话语的,当然是有人追她耳边吹了风,不过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建文皇帝朱允文也不会把这件事情弄的太多,他只是想知道这些人到底要做些什么?
只不过是心里有个谱罢了,也不是想追究什么,有些东西追究了没有太多的意义,况且能够说动太后娘娘在他面前说这样话的人,能量肯定也很大。
还有一件事,就是锦衣卫这边没有拿过来奏报,也就是说对于什么人来见太后,他们要么是认为不重要,要么是没有对这方面进行过监督。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锦衣卫并没有对皇宫作与窥探,或者说并没有将皇宫作为主要的窥探地点,这还是让她挺满意的。
“皇后,是不是觉得刚刚哀家,对于皇帝太过严厉,有些干政的意思?”
太后娘娘扭头看着皇后娘娘这样说的,其实她知道自己的想法,但儿媳在旁边,那样的眼神,他也清楚他们在想些什么。
“儿媳不敢。”
皇后就知道,太后娘娘一定会问自己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也没有显得那么急迫,只是淡淡的说着他不敢的话。
“皇后你要记住,皇帝是天子,但是天子也是会犯错误的,平叛战争以后,皇帝走得太过顺利了,就让他难以看到一些事情,你作为皇后,母仪天下,不仅仅要关注后宫里的事情,还要关注一下外场的事情,当然哀家说这些不是让你去干涉这些事情,只让你心里有个谱,在合适的情况下,劝解一下皇帝。太祖高皇帝当年所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现在还可以借鉴,陛下不可能一蹴而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皇帝总要有一个皇帝的样子。哀家说的这些你懂吗?”
“儿媳懂了。”
他们的年龄都不大,自然知晓一些事情,但皇宫是有皇宫的,利益的规矩就是规矩,这个时候他有两想说这样的话,不仅仅是在劝诫皇后,也是在告诉他皇帝有些事情是做错了,但是并不代表不能用,错了就是错了,能改就好。
宫里发生的只是一些小插曲,对于外界的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影响。
应天府如今热闹极了,南南北往的客商们不仅将货物从南往北运过来,码头上也是热闹非凡,如今应天府里的地面更加干净了,房屋更加敞亮了,甚至是之前试制的那些砖头房屋,如今也在慢慢的建造,不过规划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应天府尹莫大耳朵,如今做事非常大,积极,很多事情都不用他去操心,手下人都帮他做好了。
应天府近期的重案都比较少了,甚至是刑事案件都没有出现过几次。
所以他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民生,只上了,对于应天府所管辖的各个府县,如今他都经常去视察,毕竟那里的官员考核有一大半取决于他。
有的时候,当他解决不了事情的时候,还托人将自己的问题带到方府去问一下方忠愈,方中愈在有空的时候也会把那些东西送回来,他觉得这件事情做的非常有用,没有谁会责怪他这样做道理非常的简单,有些事情在他看起来非常的困难,但是在方中愈的几句话就可以帮他解决疑惑。
能够执掌京师所在的府衙,自然是有一定的本事的,如今要应对的情况非常的多。
好在他还是能够把这里的事情都处理得好,毕竟他的名声在外,不仅仅是那些商贾们,老百姓们也知道应天府尹,有能力做成的事情,是真正的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所以对于他还是挺尊敬的,之前他微服私访的时候,很多人都能认出他来,你能跟他聊上几句,帮助他了解如今京师里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朝廷的御史门现在非常的忙碌,之前他们所做的事情非常的简单,但是如今因为朝廷的新政特别的多,牵扯到地方官员也非常的多,他们不得不加大精力在各地巡查和吏部的巡查组一起对官员们进行一系列的考核和检查。
发现违法乱纪的事情,自然要上奏,弹劾处理封疆大吏的事情,他们还不能做主,但是只要朝廷有过一定讨论,自然是能够作出决定的,虽然朝廷不断的在追求稳定,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不能拿下那些封疆大吏。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朝廷现在已经有只要足够的能力处理好一些突发事件,因为工部尚书,郑赐带领的工程队,在全国各地快速地修建马路。
从京师出发,往北往西,往南,都在快速的扩张之中,连接各个重要的府县。
虽然说里面牵扯的人多,地方多,但如今他们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帮助京师和地方共同来掌握这些邱建马路的各个方面,比如说钱财的划拨,比如说民夫的征调,再比如说后期公路的养护和如何收取维护费,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这里面朝廷肯定会负担一部分,地方自然也要负担一部分,那些参与的富商们也能分一杯红,如果谁做了坏事,中饱私囊或者说把这些东西都贪污到自己手里的话,那如今恐怕就是掉脑袋的事情,虽然朝廷不杀人了,可并不代表不会杀鸡敬猴。
“大人今天并且托人来问近期有没有命妇向太后娘娘进言?”
汪雨辰这样向方中愈说的。
来自皇宫里的文化,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向方中愈汇报的,这件事情也从来没有交给过其他人,都是他亲自处理的。
“那咱们这边有什么具体的消息吗?有消息就报给陛下就行了?”
汪雨辰有一些为难,在那里欲言又止。
“怎么有什么为难的吗?”
“虽然近期进宫的命妇有不少,但是咱们的人分析后认为的人选可能只有两位?”
“哪两位?”
“蜀王妃和肃王妃。”
“什么时候过来的?他们的封地如此之远,居然还有时间到京师来,王爷们也来了吗?”
方中愈有一些差异,对于这两位王妃,他心里真的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况且蜀王蜀秀才的名号,虽然他知道,可毕竟没有打过交道。
“大人,您说笑了,虽然如今皇上对于各位王爷放松了不少,可并不代表诸位王爷能够随意的离开封地,除了陛下召见以外,他们也只能在封地里呆着,蜀王和肃王在封地已经很久了,如今两位王妃来到京师肯定是有什么事情的。”
“不管他们有什么事情,先不用管了,别想,既然已经问到了,把消息送上去就行了,后面的判断,由陛下自己来做,咱们的人盯住他们就行。”
中愈这个时候要忙的事情有很多,还不想节外生枝,况且两位王妃到今世来,到底有什么事情,他现在也不想过问。
“是,大人。”
对于大人如今这样的做法,汪雨辰是非常的理解的,毕竟有些事情参与的太多了,况且事情也非常多,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都考虑的清楚。
事情变得简单了,不是因为他真的变得简单了,只是因为有人把这些事情规划的太过完美,然后一步一步引导着众人参与进去,最后把事情完完全全的做完。
皇宫里的事情如今变得非常的简单,真的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但却非常的简单,也就是说它的复杂程度慢慢的减弱了。
皇帝朱允文对皇宫里的人如今越来越好,或许是因为他的心胸越来越变得很广阔。
很多事情他不做,其他人也不会去过多的干涉。
今天的天气很是不错,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有皇后太后娘娘一起在御花园走走。
其实很久都没有看到他们这样了,往来的宫女和太监们都向他们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又默默的走开。
这段时间,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心情非常的好,所以说出来的话语都颇有一些欢乐,皇太后也一直笑着听他说,慢慢的,一家人在前面走着。
时间似乎就停留在这一刻。
皇家是没有亲情的,那只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对皇位有这想法,对皇位有更大威胁的人,自然是不能够谈亲情的,因为这样会影响他们彼此的判断,会因为亲情而做出更多不利于朝廷不利于天下的事情。
但对于建文皇帝朱允文和皇后太后,他们之间却没有必要讲这些,因为太后娘娘早年丧夫,如今依靠者是作为皇帝的儿子。
既然如此,他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奉养在宫中,太后娘娘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身边的人都兢兢业业的伺候着,至少没有人敢去亏待他。
命妇们之前也是一召进宫,在重大的节日之后也会来行礼,向太后娘娘问安太后娘娘也会向他们关注一下各自家庭的事情,毕竟皇帝要在前朝和那些大臣打交道,后宫之事自然有,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两个人做主。
事情变得简单多了,因为彼此交流就更多了,沟通成为了他们解决事情最快速的方法,如果不沟通,任由大家胡乱猜测,如果不沟通,让你有一种推测或者说彼此的误解,只会影响更多的事情。
朝廷现在所谋远大,建文皇帝朱允文跟太后娘娘讲的是知道的一些趣事,甚至是方中愈贡献进来的小玩意儿。
“听闻皇帝已经做好了,让诸位王爷远封海外的计划,就是不知道,现在还有封地的诸位王爷,皇帝打算如何处置呀?”
聊着聊着,自然就说到了近来大明南洲所发生的事情,就算是太后深居宫内,这些消息也能够从侍卫们和丫鬟们的讨论始终知道,当然那些命妇们进宫来,也会谈论到这些。
建文皇帝对于母亲有这样的问法,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介意,太后娘娘也是要过日子的人,对于朝廷有关注,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不干涉就行,况且太后娘娘也是诸位王爷的皇嫂,说的啊,在大一点也是亲戚。
“母后,诸位王叔自然有他们的去处,况且如今大明还有很多地方亟待发掘,在国内有封地的诸位王叔,现在儿臣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理,不过后期总是会有处理的方法,这一点我不用担心,到时候儿臣自然会好好处理的。”
“你从小都宅心仁厚,如今做了天子,要考虑的事情自然很多,不过,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有些时候物极必反,事情做得太逗了,机制恐怕会引起大的反弹,这个时候你要多考虑考虑民生,当年你父皇也是因为关心老百姓在文臣和武将之间一直都游刃有余,甚至是能够让众多的人服众,如今大明天下还远没有到达那个地步,你的力量有限,有些事情还是要多权衡一些。”
这算是很严重的告诫了,或许在太后的眼里,恐怕有些事情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不知道的,或者说他看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看不到的东西,影响到了他们如今的想法。
“儿臣知道了,母后放心。”
不管太后娘娘到底是有心说起,还是无意提起,总之建文皇帝朱允文心里是记住了这一些告诫,他看了看皇后。
发现皇后也正看着他,似乎两人都猜测到了,恐怕是有一些人来到太后娘娘身边,说了一些话。
不管是迷你高级还是爱你,高姐总是出了一些事情,甚至这些事情已经影响到了现如今那些大臣们对于皇家的看法。
“那就好,那就好,如今江山社稷为重,你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要在这里耽搁了,去处理正事吧,哀家和皇后在这里转转就行了。”
太后娘娘也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很忙碌,所以这个时候也让他走。
皇后陪在太后娘娘身边建文皇帝朱允文离开了御花园。
“查一下,看一下近期,有哪一位命妇,进了皇宫,见了太后娘娘,一有消息立马通知朕。”
“是。”
建文皇帝朱允文离开了御花园之后,立马就有身边的人,领了命令去查探了。
太后娘娘肯定不是无缘无故提起这一部分话语的,当然是有人追她耳边吹了风,不过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建文皇帝朱允文也不会把这件事情弄的太多,他只是想知道这些人到底要做些什么?
只不过是心里有个谱罢了,也不是想追究什么,有些东西追究了没有太多的意义,况且能够说动太后娘娘在他面前说这样话的人,能量肯定也很大。
还有一件事,就是锦衣卫这边没有拿过来奏报,也就是说对于什么人来见太后,他们要么是认为不重要,要么是没有对这方面进行过监督。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锦衣卫并没有对皇宫作与窥探,或者说并没有将皇宫作为主要的窥探地点,这还是让她挺满意的。
“皇后,是不是觉得刚刚哀家,对于皇帝太过严厉,有些干政的意思?”
太后娘娘扭头看着皇后娘娘这样说的,其实她知道自己的想法,但儿媳在旁边,那样的眼神,他也清楚他们在想些什么。
“儿媳不敢。”
皇后就知道,太后娘娘一定会问自己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也没有显得那么急迫,只是淡淡的说着他不敢的话。
“皇后你要记住,皇帝是天子,但是天子也是会犯错误的,平叛战争以后,皇帝走得太过顺利了,就让他难以看到一些事情,你作为皇后,母仪天下,不仅仅要关注后宫里的事情,还要关注一下外场的事情,当然哀家说这些不是让你去干涉这些事情,只让你心里有个谱,在合适的情况下,劝解一下皇帝。太祖高皇帝当年所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现在还可以借鉴,陛下不可能一蹴而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皇帝总要有一个皇帝的样子。哀家说的这些你懂吗?”
“儿媳懂了。”
他们的年龄都不大,自然知晓一些事情,但皇宫是有皇宫的,利益的规矩就是规矩,这个时候他有两想说这样的话,不仅仅是在劝诫皇后,也是在告诉他皇帝有些事情是做错了,但是并不代表不能用,错了就是错了,能改就好。
宫里发生的只是一些小插曲,对于外界的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影响。
应天府如今热闹极了,南南北往的客商们不仅将货物从南往北运过来,码头上也是热闹非凡,如今应天府里的地面更加干净了,房屋更加敞亮了,甚至是之前试制的那些砖头房屋,如今也在慢慢的建造,不过规划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应天府尹莫大耳朵,如今做事非常大,积极,很多事情都不用他去操心,手下人都帮他做好了。
应天府近期的重案都比较少了,甚至是刑事案件都没有出现过几次。
所以他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民生,只上了,对于应天府所管辖的各个府县,如今他都经常去视察,毕竟那里的官员考核有一大半取决于他。
有的时候,当他解决不了事情的时候,还托人将自己的问题带到方府去问一下方忠愈,方中愈在有空的时候也会把那些东西送回来,他觉得这件事情做的非常有用,没有谁会责怪他这样做道理非常的简单,有些事情在他看起来非常的困难,但是在方中愈的几句话就可以帮他解决疑惑。
能够执掌京师所在的府衙,自然是有一定的本事的,如今要应对的情况非常的多。
好在他还是能够把这里的事情都处理得好,毕竟他的名声在外,不仅仅是那些商贾们,老百姓们也知道应天府尹,有能力做成的事情,是真正的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所以对于他还是挺尊敬的,之前他微服私访的时候,很多人都能认出他来,你能跟他聊上几句,帮助他了解如今京师里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朝廷的御史门现在非常的忙碌,之前他们所做的事情非常的简单,但是如今因为朝廷的新政特别的多,牵扯到地方官员也非常的多,他们不得不加大精力在各地巡查和吏部的巡查组一起对官员们进行一系列的考核和检查。
发现违法乱纪的事情,自然要上奏,弹劾处理封疆大吏的事情,他们还不能做主,但是只要朝廷有过一定讨论,自然是能够作出决定的,虽然朝廷不断的在追求稳定,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不能拿下那些封疆大吏。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朝廷现在已经有只要足够的能力处理好一些突发事件,因为工部尚书,郑赐带领的工程队,在全国各地快速地修建马路。
从京师出发,往北往西,往南,都在快速的扩张之中,连接各个重要的府县。
虽然说里面牵扯的人多,地方多,但如今他们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帮助京师和地方共同来掌握这些邱建马路的各个方面,比如说钱财的划拨,比如说民夫的征调,再比如说后期公路的养护和如何收取维护费,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这里面朝廷肯定会负担一部分,地方自然也要负担一部分,那些参与的富商们也能分一杯红,如果谁做了坏事,中饱私囊或者说把这些东西都贪污到自己手里的话,那如今恐怕就是掉脑袋的事情,虽然朝廷不杀人了,可并不代表不会杀鸡敬猴。
“大人今天并且托人来问近期有没有命妇向太后娘娘进言?”
汪雨辰这样向方中愈说的。
来自皇宫里的文化,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向方中愈汇报的,这件事情也从来没有交给过其他人,都是他亲自处理的。
“那咱们这边有什么具体的消息吗?有消息就报给陛下就行了?”
汪雨辰有一些为难,在那里欲言又止。
“怎么有什么为难的吗?”
“虽然近期进宫的命妇有不少,但是咱们的人分析后认为的人选可能只有两位?”
“哪两位?”
“蜀王妃和肃王妃。”
“什么时候过来的?他们的封地如此之远,居然还有时间到京师来,王爷们也来了吗?”
方中愈有一些差异,对于这两位王妃,他心里真的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况且蜀王蜀秀才的名号,虽然他知道,可毕竟没有打过交道。
“大人,您说笑了,虽然如今皇上对于各位王爷放松了不少,可并不代表诸位王爷能够随意的离开封地,除了陛下召见以外,他们也只能在封地里呆着,蜀王和肃王在封地已经很久了,如今两位王妃来到京师肯定是有什么事情的。”
“不管他们有什么事情,先不用管了,别想,既然已经问到了,把消息送上去就行了,后面的判断,由陛下自己来做,咱们的人盯住他们就行。”
中愈这个时候要忙的事情有很多,还不想节外生枝,况且两位王妃到今世来,到底有什么事情,他现在也不想过问。
“是,大人。”
对于大人如今这样的做法,汪雨辰是非常的理解的,毕竟有些事情参与的太多了,况且事情也非常多,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都考虑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