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7章 好茶愿与同道饮
成功是要付出代价。
后世的励志文章很多,如果你可以连续不断的做一件事情,一万个小时,那么你一定会成功,中愈觉得这都是在扯淡。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人觉得那是励志学,但是对方中愈来说那就是忽悠学,忽悠,接着忽悠,不断的忽悠,最后忽悠成功了就成功了,不成功那怪自己命不好。
但是中愈知道忽悠,有时候也不一定管用。
方中愈已经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所以方中愈也一直跟他的幕僚们连续开了好几次的会。
大家的意见一致,那就是要抓紧时间间把锦衣卫的力量发展到越来越大,从而影响到其他的个个方方面面。
锦衣卫可能无法覆盖到各种方方面面,所以还需要借助朝廷各部门的力量,还好方中愈除了之前跟各部门有过冲突,以外,现在基本上已经和各部门的大佬们,没有太大的冲突。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很好的彼此合作做。
方中愈现在所做的事情还需要很多人的帮忙,所以这一段时间他在频繁的接触一些人。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在不断地查看典籍,甚至是查看当年太祖高皇帝所留下的奏折,某些事情所做的处理情况,他们两个人都在彼此的领域中,更加努力。
这样的事情很正常,几乎所有的人都铆足了一个劲,现在大明是可以立功的时代。
对于建文皇帝,朱允文来说,既然需要稳定,现在的情况又需要更大的发展,守成之君不是他愿意做的,虽然他骨子里只适合做一个守成之君,但是既然方中愈已经给他改变了,这些情况,自然要努力的做更多的东西。
方中愈望能改变一些东西的,至少他来了之后不会后悔。
对于他来说,现在的日子特别的简单,那就是做事,做事,做事。
从来没有如此认真的将这些事情做好。
驸马爷没人给他来了信告诉他北方编练新军的情况,锦衣卫小队也从那里来的东西。
信中告诉他训导队组建的已经差不多了,至少每一个总旗里面里面都会有一个训导官。
千户身边有训导组,百户里面也有,至少是两人的训导。
当然可以,是兼职的,至少现在没有办法培养这么多的人。
但是架子基本上搭起来了。
成功是需要过程的,大明幻夜骑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是锦衣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人数少。
中愈可以简单地为他们做一些构造,但是边军毕竟人数太多了,一番改革下来花费的人力物力,不是可以把控的,还好国公爷徐辉祖,驸马爷梅银两人合作的非常愉快,在这件事情上都下了很大的力量,下方军官因为他们俩的威望不敢说些什么,不过他们也确确实实能感觉到。
编练新军之后对于他们有好处,至少活下来的希望大了,对吗?
难道大家都希望自己去死吗?
这样的热血这样的拼搏不就是为了能享受到立功之后带来的东西吗、
那些都是利益,那些都是财富,如果立大功死在战场上,这一切不就是别人的吗?
大丈夫可以战死沙场,大丈夫可以马革裹尸,但是总要给家人留下一点什么吧!
如果自己在前方拼命,最后家人却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不就是白死了吗,现在能给自己帮助,能让自己活命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团结起来一直向前看,也许现在他们还有其他的,也许有暗藏的危险,但是目前表面上看来他们相处的还算融洽,至少没有什么大的表面上的冲突。
暗地里的事情,谁又说的清楚?
也许有一些小动作,也许小动作不断,也许已经有大的阴谋,正在逼近,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锦衣卫的功能正在日趋完善。
不仅仅是侦缉天下,天下所有的培训,他们都在做。
锦衣卫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壮大。
就算是方中愈自己恐怕都不知道初夏到底有多少人,虽然不断的造册。
监察御史连楹和魏冕卫大人两人。
其实心里都很奇怪,方中愈对于他们来说,有些陌生,但又有些熟悉。
朝廷赋予他们弹劾百官职权,监察百官之权,但是这些都是朝堂上的事情。
他们跟方中愈没有太多的接触,但也知晓方中愈的名声。
昨天方中愈的人拿着拜帖来求见他们的时候,他们俩人都是一样的表情,很惊讶。
毕竟不是一个体系的。
天子亲卫毕竟是天子的人,这些概念要分的很清楚。
建文年代对于读书人还是很宽待的,他们都是读书人,也都是太祖高皇帝之下之前已经是朝廷官员了。
太祖皇帝的时代吏治还算比较清明。
而且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把那些事情都做得很好,控制的很清楚。
连楹更是获得了太祖高皇帝的好评。
虽然太祖高皇帝有些觉得他太过刚直不太适合。
所以他升了官,又降了,最后还是在监察御史的位置上干了很多年。
对于方中愈来说,这样的人适合做剑。
一把刚正不阿的剑,用好了就是手里最好的武器,可以针对任何人。
不过目前中愈还没有想好,要对他们怎么做?
具体的情况还要等他去见了,这两个人之后才能知道。
按理说中愈应该去见都察院的大佬。
都御史。
但是他现在的地位还没那么高,就算是现在风声正旺,有些人也不是他们随随便便接触的,况且他也没有能力去让别人按他说的做吧!
所以他想先接触接触看看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监察御史其实品级并不是很高,但是因为有监察百官弹劾百官之权,所以地位还是相对来说很高的。
他们属于典型的品级与权力,不相符合的情况。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做事情。
太祖高皇帝在时,大臣的贪腐档案基本上都是由他们检举揭发的。
那个时候太祖高皇帝,连自己的驸马都可以处死。
主要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存在。
朝廷需要这样的人朝廷需要清官,更需要刚正的官。
海瑞海青天那样的其实压力挺大的。
因为太过清廉对身边的人都是很大的压力。
要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太累了。
中愈自认做不到他那样,但是他还是希望能有这样的人出现,或者说至少有一个标杆可以让大家学习。
不需要太多,但不能没有。
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长的英雄可以有很多,也可以只有一个,但是必须要有。
方中愈现在还没有想过要出英雄,但是,只要做了好事,值得炫耀的,他一定会在大明报上宣扬的。
大明报是朝廷的喉舌,这一点一直都很重要。
中愈先去了连大人的府上,说是府上其实就是一个小院子,毕竟他的品级不高。
况且他本来就有着监督百官的作用。
要是他家里真有一个什么大院子,是富贵之家的话,恐怕别人首先弹劾的就是他。并不是说他们不能有合法的收入,俸禄什么的,但是总不能做的太过,况且太祖高皇帝当年的余威还在呢,剥皮冲草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今圣上仁慈是对天下人仁慈,对百官仁慈,但那总要有个限度。
中愈站在门口的时候就知道这样的人太少了。
“少爷,想不到连大人如此的清廉。”
小十二在一旁说道。
他陪着自家少爷在门口等着。
中愈的拜访,还算正式,至少先给了拜帖通知了,连大人。
连大人家里的人并不多,家里就只有一个老仆人,还是一直跟着他们家的。
“大明的官员,其实都还比较清廉,毕竟朝廷给的俸禄,能够养活家人。但是咱们作为锦衣卫要体贴,只看好百官,这只不过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罢了。”
对于中愈来说,分工明确,值得明确,是他最想做的事,但是其实现在,六部九卿,所做的事情,很多方面都是重合的,至少在某些方面他们的职责是重合的。
朝历代总结下来的经验,让现在朝廷的各个部门都能够通力合作,但是对于方中愈来说,某些部门的职权还是太大了,或者说不够清晰。
“这倒也是,不过还是圣上太过仁慈。如果陛下像太祖高皇帝一样严厉的话,恐怕现在做事的人会更多。”
小12虽然没有见过当初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的场面,但是也从老一辈人的口中听说过那个时候官员们都兢兢业业,生怕自己做不好事情,考成下来难以升官。
但是现在因为朝廷太缺人,所以对于这几年的考成也比较轻松。
中愈想了想,心里也有个打算,看来皇帝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说要组建一个新部门,而且统领改革的事情。
“小方大人,光临寒舍,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呀。”
连楹连大人知道方中愈来了之后立马从房间里出来,他们家院子本来就不大。
虽然没有听见,中愈和他的随从在说些什么,不过看着中愈脸上若有所思的神情,肯定刚刚说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大人客气了。中愈可没有那样的能力。”
中愈和连大人互相行礼。
连楹联连大人年纪和中愈的父亲差不多。
毕竟在监察御史的位置上干了多年了,虽然面对笑容,但是中愈还是能感受到他那种严谨的人。
连大人将中愈赢了进去。
会面的地方就是联营的书法,毕竟家里不太大,没有特别大的客厅,这也算是很亲热的表现了。
毕竟一般人的书房是不能随便让外人进去的,不过连大人似乎非常的坦荡,或者在他心中认为方中愈有能力也有资格进入这间房子。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书房是自己进行养气的,重要场所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进来的,他们在这里能够让自己的精神升华。
并不是每一个人的书房都有这样的作用,但是很多人都知晓,那你就是自己唯一能够平心静气的地方。
朝堂上面多纷争,朝堂上面多危险,但是一回到书房就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把这件事情做好。
宾客落座,老仆人送上来自己的茶叶。
是一股清茶都不是特别名贵,但是闻起来有一阵清香,中愈也没有客气喝了一口。
虽然他不是太懂茶,但是也只想喝得还挺不错的。
不过想来应该也不是特别名贵的。
毕竟对于他来说,俸禄,够一家人吃喝用都,就已经很不错了,除非,他做一些,不太适合他身份的,行为,但是很明显。
监察御史连楹,大人是一个好官。
不仅仅是百姓眼中的好官,也是朝廷官员眼中的好官,因为他确确实实当得起监察御史这四个字。
也正是因为他在朝廷里,如此的刚正不阿,遇事对事不对人,所以朝廷同僚中虽然有些害怕他,但多少是对他还是尊敬的。
在这个位置上呆了这么多年,积攒的人脉和威势都是不可描述的。
毕竟不是太懂茶,所以方中愈并没有对这茶叶做过细致的评论,但还是很认真的检查喝了几口。
“果真还是年轻啊!老夫这茶虽说不是什么名贵的茶叶,但多少还能入口,喝茶的人也是细斟慢饮,哪里像你这样几口就喝光了。”
倒不是责怪的意思,只是连楹联连大人似乎觉得以方中愈的身份不应该是这样。
毕竟他是方家的长子希直先生的儿子。
不说一定要非常的懂茶,至少在饮茶一道上还是应该有一些涉猎和造诣的。
不过方中愈的表现却是出乎他的预料,至少让他没有想到方家的大公子居然是这样的。
“先生抬爱了。中愈自知对这一行不太了解,所以只觉得口渴便饮茶。饱口食之欲罢了,倒是浪费了先生的一片好心。”
中愈是实话实说,他却确实是这样想的,在他眼中常喝水就是一样的,不过就是为了解渴。
反正是没有他们想的那样如何文雅,如何高雅?
后世的励志文章很多,如果你可以连续不断的做一件事情,一万个小时,那么你一定会成功,中愈觉得这都是在扯淡。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人觉得那是励志学,但是对方中愈来说那就是忽悠学,忽悠,接着忽悠,不断的忽悠,最后忽悠成功了就成功了,不成功那怪自己命不好。
但是中愈知道忽悠,有时候也不一定管用。
方中愈已经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所以方中愈也一直跟他的幕僚们连续开了好几次的会。
大家的意见一致,那就是要抓紧时间间把锦衣卫的力量发展到越来越大,从而影响到其他的个个方方面面。
锦衣卫可能无法覆盖到各种方方面面,所以还需要借助朝廷各部门的力量,还好方中愈除了之前跟各部门有过冲突,以外,现在基本上已经和各部门的大佬们,没有太大的冲突。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很好的彼此合作做。
方中愈现在所做的事情还需要很多人的帮忙,所以这一段时间他在频繁的接触一些人。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在不断地查看典籍,甚至是查看当年太祖高皇帝所留下的奏折,某些事情所做的处理情况,他们两个人都在彼此的领域中,更加努力。
这样的事情很正常,几乎所有的人都铆足了一个劲,现在大明是可以立功的时代。
对于建文皇帝,朱允文来说,既然需要稳定,现在的情况又需要更大的发展,守成之君不是他愿意做的,虽然他骨子里只适合做一个守成之君,但是既然方中愈已经给他改变了,这些情况,自然要努力的做更多的东西。
方中愈望能改变一些东西的,至少他来了之后不会后悔。
对于他来说,现在的日子特别的简单,那就是做事,做事,做事。
从来没有如此认真的将这些事情做好。
驸马爷没人给他来了信告诉他北方编练新军的情况,锦衣卫小队也从那里来的东西。
信中告诉他训导队组建的已经差不多了,至少每一个总旗里面里面都会有一个训导官。
千户身边有训导组,百户里面也有,至少是两人的训导。
当然可以,是兼职的,至少现在没有办法培养这么多的人。
但是架子基本上搭起来了。
成功是需要过程的,大明幻夜骑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是锦衣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人数少。
中愈可以简单地为他们做一些构造,但是边军毕竟人数太多了,一番改革下来花费的人力物力,不是可以把控的,还好国公爷徐辉祖,驸马爷梅银两人合作的非常愉快,在这件事情上都下了很大的力量,下方军官因为他们俩的威望不敢说些什么,不过他们也确确实实能感觉到。
编练新军之后对于他们有好处,至少活下来的希望大了,对吗?
难道大家都希望自己去死吗?
这样的热血这样的拼搏不就是为了能享受到立功之后带来的东西吗、
那些都是利益,那些都是财富,如果立大功死在战场上,这一切不就是别人的吗?
大丈夫可以战死沙场,大丈夫可以马革裹尸,但是总要给家人留下一点什么吧!
如果自己在前方拼命,最后家人却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不就是白死了吗,现在能给自己帮助,能让自己活命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团结起来一直向前看,也许现在他们还有其他的,也许有暗藏的危险,但是目前表面上看来他们相处的还算融洽,至少没有什么大的表面上的冲突。
暗地里的事情,谁又说的清楚?
也许有一些小动作,也许小动作不断,也许已经有大的阴谋,正在逼近,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锦衣卫的功能正在日趋完善。
不仅仅是侦缉天下,天下所有的培训,他们都在做。
锦衣卫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壮大。
就算是方中愈自己恐怕都不知道初夏到底有多少人,虽然不断的造册。
监察御史连楹和魏冕卫大人两人。
其实心里都很奇怪,方中愈对于他们来说,有些陌生,但又有些熟悉。
朝廷赋予他们弹劾百官职权,监察百官之权,但是这些都是朝堂上的事情。
他们跟方中愈没有太多的接触,但也知晓方中愈的名声。
昨天方中愈的人拿着拜帖来求见他们的时候,他们俩人都是一样的表情,很惊讶。
毕竟不是一个体系的。
天子亲卫毕竟是天子的人,这些概念要分的很清楚。
建文年代对于读书人还是很宽待的,他们都是读书人,也都是太祖高皇帝之下之前已经是朝廷官员了。
太祖皇帝的时代吏治还算比较清明。
而且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把那些事情都做得很好,控制的很清楚。
连楹更是获得了太祖高皇帝的好评。
虽然太祖高皇帝有些觉得他太过刚直不太适合。
所以他升了官,又降了,最后还是在监察御史的位置上干了很多年。
对于方中愈来说,这样的人适合做剑。
一把刚正不阿的剑,用好了就是手里最好的武器,可以针对任何人。
不过目前中愈还没有想好,要对他们怎么做?
具体的情况还要等他去见了,这两个人之后才能知道。
按理说中愈应该去见都察院的大佬。
都御史。
但是他现在的地位还没那么高,就算是现在风声正旺,有些人也不是他们随随便便接触的,况且他也没有能力去让别人按他说的做吧!
所以他想先接触接触看看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监察御史其实品级并不是很高,但是因为有监察百官弹劾百官之权,所以地位还是相对来说很高的。
他们属于典型的品级与权力,不相符合的情况。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做事情。
太祖高皇帝在时,大臣的贪腐档案基本上都是由他们检举揭发的。
那个时候太祖高皇帝,连自己的驸马都可以处死。
主要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存在。
朝廷需要这样的人朝廷需要清官,更需要刚正的官。
海瑞海青天那样的其实压力挺大的。
因为太过清廉对身边的人都是很大的压力。
要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太累了。
中愈自认做不到他那样,但是他还是希望能有这样的人出现,或者说至少有一个标杆可以让大家学习。
不需要太多,但不能没有。
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长的英雄可以有很多,也可以只有一个,但是必须要有。
方中愈现在还没有想过要出英雄,但是,只要做了好事,值得炫耀的,他一定会在大明报上宣扬的。
大明报是朝廷的喉舌,这一点一直都很重要。
中愈先去了连大人的府上,说是府上其实就是一个小院子,毕竟他的品级不高。
况且他本来就有着监督百官的作用。
要是他家里真有一个什么大院子,是富贵之家的话,恐怕别人首先弹劾的就是他。并不是说他们不能有合法的收入,俸禄什么的,但是总不能做的太过,况且太祖高皇帝当年的余威还在呢,剥皮冲草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今圣上仁慈是对天下人仁慈,对百官仁慈,但那总要有个限度。
中愈站在门口的时候就知道这样的人太少了。
“少爷,想不到连大人如此的清廉。”
小十二在一旁说道。
他陪着自家少爷在门口等着。
中愈的拜访,还算正式,至少先给了拜帖通知了,连大人。
连大人家里的人并不多,家里就只有一个老仆人,还是一直跟着他们家的。
“大明的官员,其实都还比较清廉,毕竟朝廷给的俸禄,能够养活家人。但是咱们作为锦衣卫要体贴,只看好百官,这只不过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罢了。”
对于中愈来说,分工明确,值得明确,是他最想做的事,但是其实现在,六部九卿,所做的事情,很多方面都是重合的,至少在某些方面他们的职责是重合的。
朝历代总结下来的经验,让现在朝廷的各个部门都能够通力合作,但是对于方中愈来说,某些部门的职权还是太大了,或者说不够清晰。
“这倒也是,不过还是圣上太过仁慈。如果陛下像太祖高皇帝一样严厉的话,恐怕现在做事的人会更多。”
小12虽然没有见过当初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的场面,但是也从老一辈人的口中听说过那个时候官员们都兢兢业业,生怕自己做不好事情,考成下来难以升官。
但是现在因为朝廷太缺人,所以对于这几年的考成也比较轻松。
中愈想了想,心里也有个打算,看来皇帝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说要组建一个新部门,而且统领改革的事情。
“小方大人,光临寒舍,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呀。”
连楹连大人知道方中愈来了之后立马从房间里出来,他们家院子本来就不大。
虽然没有听见,中愈和他的随从在说些什么,不过看着中愈脸上若有所思的神情,肯定刚刚说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大人客气了。中愈可没有那样的能力。”
中愈和连大人互相行礼。
连楹联连大人年纪和中愈的父亲差不多。
毕竟在监察御史的位置上干了多年了,虽然面对笑容,但是中愈还是能感受到他那种严谨的人。
连大人将中愈赢了进去。
会面的地方就是联营的书法,毕竟家里不太大,没有特别大的客厅,这也算是很亲热的表现了。
毕竟一般人的书房是不能随便让外人进去的,不过连大人似乎非常的坦荡,或者在他心中认为方中愈有能力也有资格进入这间房子。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书房是自己进行养气的,重要场所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进来的,他们在这里能够让自己的精神升华。
并不是每一个人的书房都有这样的作用,但是很多人都知晓,那你就是自己唯一能够平心静气的地方。
朝堂上面多纷争,朝堂上面多危险,但是一回到书房就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把这件事情做好。
宾客落座,老仆人送上来自己的茶叶。
是一股清茶都不是特别名贵,但是闻起来有一阵清香,中愈也没有客气喝了一口。
虽然他不是太懂茶,但是也只想喝得还挺不错的。
不过想来应该也不是特别名贵的。
毕竟对于他来说,俸禄,够一家人吃喝用都,就已经很不错了,除非,他做一些,不太适合他身份的,行为,但是很明显。
监察御史连楹,大人是一个好官。
不仅仅是百姓眼中的好官,也是朝廷官员眼中的好官,因为他确确实实当得起监察御史这四个字。
也正是因为他在朝廷里,如此的刚正不阿,遇事对事不对人,所以朝廷同僚中虽然有些害怕他,但多少是对他还是尊敬的。
在这个位置上呆了这么多年,积攒的人脉和威势都是不可描述的。
毕竟不是太懂茶,所以方中愈并没有对这茶叶做过细致的评论,但还是很认真的检查喝了几口。
“果真还是年轻啊!老夫这茶虽说不是什么名贵的茶叶,但多少还能入口,喝茶的人也是细斟慢饮,哪里像你这样几口就喝光了。”
倒不是责怪的意思,只是连楹联连大人似乎觉得以方中愈的身份不应该是这样。
毕竟他是方家的长子希直先生的儿子。
不说一定要非常的懂茶,至少在饮茶一道上还是应该有一些涉猎和造诣的。
不过方中愈的表现却是出乎他的预料,至少让他没有想到方家的大公子居然是这样的。
“先生抬爱了。中愈自知对这一行不太了解,所以只觉得口渴便饮茶。饱口食之欲罢了,倒是浪费了先生的一片好心。”
中愈是实话实说,他却确实是这样想的,在他眼中常喝水就是一样的,不过就是为了解渴。
反正是没有他们想的那样如何文雅,如何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