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这不科学
对于生活在乡下的老百姓来说,田地是他们的命根子,虽然有很多人出门讨生活,可不管走到哪,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还是不会丢的,因为那就是他们的根。
农民工,说到底还是农民,土地始终是他们最后的保障,没了土地他们将无所适从。
六七月份本是豫省的雨季,今年气候反常,最近这段时间滴雨未下,熟悉农事的老人都知道,大旱看来是跑不了了,一时间乡人都忧心忡忡。
前王村这段时间很热闹,陈卫国家的老二出息了,拄着拐领钱的照片都登报了,那份报纸被当成了喜报,现在就贴在村委的墙上,陈家刚又买了台打井机,在村里风头一时无二。
从来都是儿子出名老子跟着沾光,陈家却是个例外,陈卫国当年的往事又被翻了出来,闲汉村妇又有了嚼舌的由头。
大晚上的,一帮人聚在村头纳凉,话题无外乎最近风头正劲的陈家。
“狗日的,陈卫国运气真是好,先娶了个城里媳妇,又下了个状元崽!”
说话的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吊个膀子穿了条蓝布大裤衩,妥妥的一个糙汉子。
当然了,这人不是在骂街,那个口板只是个前缀,为了加强语气而已。
“二头,你到底是眼气他娶了个城里的媳妇,还是眼气他有个状元儿子啊?”
有人打趣,周围的人笑成一片,张子瑜带着陈家的大闺女跟陈卫国离婚,头也不回的回了燕京,这事在村里不是什么秘密。
“你管的着吗?我有老婆有娃,用得着眼气别人吗?”二头明显有点不忿,又惹得周围一阵哄笑。
“也不知道陈家打井的事靠不靠谱,再这样下去地里就该绝收了!”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大家都是农民,都知道干旱意味着什么。
“应该靠谱吧,前天市里的干部都去陈家了!”
“陈卫国生了个好儿子啊,陈乔山是个有狠气的,比他爹厉害,年轻轻的就敢在拦河坝捞人,我打那过看着就瘆得慌。”
……
农家人闲话家常,聊什么都不稀奇,越是稀奇聊的越是热闹,陈家的事始终都有人提起,大家各有各的心思,羡慕着有之,嫉妒者也不少。
又有人开腔道:“明天上午陈家就要开始打第一口井了,咱不去看看?”
“肯定得去,要是管用我也打一口,再不搞今年还收个球啊!”
……
陈家人这会也在纳凉,不过没跑外边,就在自家院子里。
院子里人不少,不过除了陈家人以外,剩下的都是些跟小五差不多大的,都是她在湾子里的玩伴。
天太热,还是院里凉快,陈乔山就张罗着把电视搬到了院子里。
地方台最近正在热播康熙王朝,已经放了几轮了,可还是很受欢迎,比还珠格格靠谱多了,起码陈家人都爱看,陈乔山也能看进去。
“二哥,马上到你出场了!”小五突然叫了起来,陈乔山一听头都大了,自己这个妹妹一天天的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看,我二哥!站边上的是她的女朋友!”小五开启了话痨模式,跟边上的小伙伴介绍了起来,“我三姐也露面了,不过得仔细找才能看到……”
湾子里的小孩都是一脸羡慕,广告里说了什么他们是不关心的,只是知道陈月她二哥上电视了,是有大出息的人,连带着对小五都很是佩服。
电视里播的就是前不久在一高拍的宣传片,陈乔山感觉很是老土,不过家里人都说很好,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陈乔山彻底在村里出了名,这次出名的原因很搞笑,是因为他谈女朋友了,还是一个城里姑娘,让村里人不免联想到以前的陈卫国。
拜小五所赐,他跟严小沁谈朋友的事已经传开了,至于小五是怎么知道的,陈乔山不用想也知道原因,陈家女人之间就没有秘密。
最近经常有大娘大婶跑来打听他的八卦,弄得陈乔山不胜其扰,他还得耐着性子一一解释,都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乡亲,可得罪不得。
院子里还停着一个大家伙,这是陈家刚买的打井机。
王忠亮还是靠谱的,不仅帮着陈家以一个不小的折扣价把机器买了回来,还以抗旱的名义安排了一个驻村的技术员。
下来的技术员姓王,大号王大春,这个名字很乡土,是地质大学的高材生,陈乔山就很好奇,这样一个专业人士咋就到了农业局当技术员。
王大春的任务就是驻村抗旱,全程指导打井队的日常工作,直到陈家雇的几个打井队员熟练掌握技术为止,王忠亮考虑得很周全,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
陈乔山也没闲着,私下里抽空把上辈子看过的那点可怜的农业新闻整理了下,虽然信息不多,不过对于研究农业口的专业人士,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写出来的都是未来落实的政策,只要王忠亮静下心琢磨,肯定能炮制出不少好东西。
陈乔山也算是忙坏了,一边琢磨着给王忠亮准备材料,一边还得想着给陈家的生意打广告,其他的事全扔给陈卫国了。
陈家请了三个人,二伯算一个,下湾的王麻子一个,还有就是刘老三,每月基本工资是三百,打一口井额外补十块,要用刘老三的三轮车,每口井额外再给他补贴二十,油钱陈家出。
陈乔山为了宣传的事也是煞费苦心,农村地广人稀,想来想去也没什么好办法,最后整了个最简单的招,贴小广告。
陈乔山预先打印了一堆小广告,让陈爸找人把镇子周围的电线杆贴了个遍,好歹先把打井的招牌立起来。
别说,还真有不少人打听,可一听说刚买的机器,都纷纷打了退堂鼓,老百姓有老百姓的狡黠,他们收入有限经不起折腾,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陈乔山也没在意,这些早在预料之中,在他的计划里,先在自家打几口井,再逐步推广到村里,等解决了村里的灌溉问题,也到时候就根本用不着宣传,自然会有人找上门。
第一口井就准备打在陈家的院子里,陈家原来的水井是人工开挖的,很浅,旱了没几天就压不出水了,先在自家打井也是应有之义。
陈家一家人晚上都没睡踏实,当然小五可能是个例外,小丫头还不明白第一口井意味着什么,小五其实也很高兴,前几天抬水的事弄得她很没面子,打了井,就可以避免类似的事再发生。
第二天,陈家人早早地就起来了,今天依然是个好天气,乡里的百姓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刚吃过早饭,院子里就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王大春也来了,作为农业局的技术员他就住在村部,食宿都由村里负责,他身边还跟着个师傅,那是机器厂家的售后人员,现在竞争激烈生意难做,卖机器还得管售后,承诺包教包会。
井口的位置昨天就选好了,陈卫国先点了一挂鞭,噼里啪啦地响了一阵,很是热闹,没过多大会,钻机就转动起来。
陈乔山站得远远的,他对这些工业文明的产物带着天然的敬畏,他还清楚的记得上辈子第一次见到万吨巨轮时的情景,那种无与伦比的巨给他造成的冲击力毕生难忘,人类太渺小了。
他不打算插手打井的事,他也插不上手,一切全靠陈卫国跟二伯他们,现在有厂里的师傅跟农业局的王大春,他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钻杆一根一根的接上,带出来的全是砂石跟灰土,现场狼藉一片。
陈乔山看了一会就回屋了,噪声太大,过程也很无聊,过了大半个小时,机器停了,他又跑了出去,就看王技术员捻着手里的泥浆渣,说道:“插管子,应该打穿了!”厂里来的师傅也在点头附和。
众人也没明白什么意思,不过他们是现场唯二的两个明白人,一帮人就在王大春的指导下忙碌开了,又是一通忙活,管子水泵电线都装好了。
王大春说道:“陈师傅,这第一眼井,你来按开关!”
陈卫国有点犹豫,“王技术员,行吗?能出水吗?”
周围起哄声一片,“老五,人家是专家,你怕个啥!”
陈卫国这回没犹豫,直接按下了电源开关,等了几秒钟,出水口一点动静没有,周围不少人都露出失望的神色,地里的庄稼还等着灌溉呢,眼前是唯一的希望了。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股清澈的水柱从出水口喷出老远,第一眼井出水了!
陈乔山看得莫名其妙,这就成功了?第一管子就能抽出清水?这不科学啊!他心里暗暗想着,这一定是玄学!
农民工,说到底还是农民,土地始终是他们最后的保障,没了土地他们将无所适从。
六七月份本是豫省的雨季,今年气候反常,最近这段时间滴雨未下,熟悉农事的老人都知道,大旱看来是跑不了了,一时间乡人都忧心忡忡。
前王村这段时间很热闹,陈卫国家的老二出息了,拄着拐领钱的照片都登报了,那份报纸被当成了喜报,现在就贴在村委的墙上,陈家刚又买了台打井机,在村里风头一时无二。
从来都是儿子出名老子跟着沾光,陈家却是个例外,陈卫国当年的往事又被翻了出来,闲汉村妇又有了嚼舌的由头。
大晚上的,一帮人聚在村头纳凉,话题无外乎最近风头正劲的陈家。
“狗日的,陈卫国运气真是好,先娶了个城里媳妇,又下了个状元崽!”
说话的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吊个膀子穿了条蓝布大裤衩,妥妥的一个糙汉子。
当然了,这人不是在骂街,那个口板只是个前缀,为了加强语气而已。
“二头,你到底是眼气他娶了个城里的媳妇,还是眼气他有个状元儿子啊?”
有人打趣,周围的人笑成一片,张子瑜带着陈家的大闺女跟陈卫国离婚,头也不回的回了燕京,这事在村里不是什么秘密。
“你管的着吗?我有老婆有娃,用得着眼气别人吗?”二头明显有点不忿,又惹得周围一阵哄笑。
“也不知道陈家打井的事靠不靠谱,再这样下去地里就该绝收了!”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大家都是农民,都知道干旱意味着什么。
“应该靠谱吧,前天市里的干部都去陈家了!”
“陈卫国生了个好儿子啊,陈乔山是个有狠气的,比他爹厉害,年轻轻的就敢在拦河坝捞人,我打那过看着就瘆得慌。”
……
农家人闲话家常,聊什么都不稀奇,越是稀奇聊的越是热闹,陈家的事始终都有人提起,大家各有各的心思,羡慕着有之,嫉妒者也不少。
又有人开腔道:“明天上午陈家就要开始打第一口井了,咱不去看看?”
“肯定得去,要是管用我也打一口,再不搞今年还收个球啊!”
……
陈家人这会也在纳凉,不过没跑外边,就在自家院子里。
院子里人不少,不过除了陈家人以外,剩下的都是些跟小五差不多大的,都是她在湾子里的玩伴。
天太热,还是院里凉快,陈乔山就张罗着把电视搬到了院子里。
地方台最近正在热播康熙王朝,已经放了几轮了,可还是很受欢迎,比还珠格格靠谱多了,起码陈家人都爱看,陈乔山也能看进去。
“二哥,马上到你出场了!”小五突然叫了起来,陈乔山一听头都大了,自己这个妹妹一天天的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看,我二哥!站边上的是她的女朋友!”小五开启了话痨模式,跟边上的小伙伴介绍了起来,“我三姐也露面了,不过得仔细找才能看到……”
湾子里的小孩都是一脸羡慕,广告里说了什么他们是不关心的,只是知道陈月她二哥上电视了,是有大出息的人,连带着对小五都很是佩服。
电视里播的就是前不久在一高拍的宣传片,陈乔山感觉很是老土,不过家里人都说很好,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陈乔山彻底在村里出了名,这次出名的原因很搞笑,是因为他谈女朋友了,还是一个城里姑娘,让村里人不免联想到以前的陈卫国。
拜小五所赐,他跟严小沁谈朋友的事已经传开了,至于小五是怎么知道的,陈乔山不用想也知道原因,陈家女人之间就没有秘密。
最近经常有大娘大婶跑来打听他的八卦,弄得陈乔山不胜其扰,他还得耐着性子一一解释,都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乡亲,可得罪不得。
院子里还停着一个大家伙,这是陈家刚买的打井机。
王忠亮还是靠谱的,不仅帮着陈家以一个不小的折扣价把机器买了回来,还以抗旱的名义安排了一个驻村的技术员。
下来的技术员姓王,大号王大春,这个名字很乡土,是地质大学的高材生,陈乔山就很好奇,这样一个专业人士咋就到了农业局当技术员。
王大春的任务就是驻村抗旱,全程指导打井队的日常工作,直到陈家雇的几个打井队员熟练掌握技术为止,王忠亮考虑得很周全,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
陈乔山也没闲着,私下里抽空把上辈子看过的那点可怜的农业新闻整理了下,虽然信息不多,不过对于研究农业口的专业人士,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写出来的都是未来落实的政策,只要王忠亮静下心琢磨,肯定能炮制出不少好东西。
陈乔山也算是忙坏了,一边琢磨着给王忠亮准备材料,一边还得想着给陈家的生意打广告,其他的事全扔给陈卫国了。
陈家请了三个人,二伯算一个,下湾的王麻子一个,还有就是刘老三,每月基本工资是三百,打一口井额外补十块,要用刘老三的三轮车,每口井额外再给他补贴二十,油钱陈家出。
陈乔山为了宣传的事也是煞费苦心,农村地广人稀,想来想去也没什么好办法,最后整了个最简单的招,贴小广告。
陈乔山预先打印了一堆小广告,让陈爸找人把镇子周围的电线杆贴了个遍,好歹先把打井的招牌立起来。
别说,还真有不少人打听,可一听说刚买的机器,都纷纷打了退堂鼓,老百姓有老百姓的狡黠,他们收入有限经不起折腾,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陈乔山也没在意,这些早在预料之中,在他的计划里,先在自家打几口井,再逐步推广到村里,等解决了村里的灌溉问题,也到时候就根本用不着宣传,自然会有人找上门。
第一口井就准备打在陈家的院子里,陈家原来的水井是人工开挖的,很浅,旱了没几天就压不出水了,先在自家打井也是应有之义。
陈家一家人晚上都没睡踏实,当然小五可能是个例外,小丫头还不明白第一口井意味着什么,小五其实也很高兴,前几天抬水的事弄得她很没面子,打了井,就可以避免类似的事再发生。
第二天,陈家人早早地就起来了,今天依然是个好天气,乡里的百姓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刚吃过早饭,院子里就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王大春也来了,作为农业局的技术员他就住在村部,食宿都由村里负责,他身边还跟着个师傅,那是机器厂家的售后人员,现在竞争激烈生意难做,卖机器还得管售后,承诺包教包会。
井口的位置昨天就选好了,陈卫国先点了一挂鞭,噼里啪啦地响了一阵,很是热闹,没过多大会,钻机就转动起来。
陈乔山站得远远的,他对这些工业文明的产物带着天然的敬畏,他还清楚的记得上辈子第一次见到万吨巨轮时的情景,那种无与伦比的巨给他造成的冲击力毕生难忘,人类太渺小了。
他不打算插手打井的事,他也插不上手,一切全靠陈卫国跟二伯他们,现在有厂里的师傅跟农业局的王大春,他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钻杆一根一根的接上,带出来的全是砂石跟灰土,现场狼藉一片。
陈乔山看了一会就回屋了,噪声太大,过程也很无聊,过了大半个小时,机器停了,他又跑了出去,就看王技术员捻着手里的泥浆渣,说道:“插管子,应该打穿了!”厂里来的师傅也在点头附和。
众人也没明白什么意思,不过他们是现场唯二的两个明白人,一帮人就在王大春的指导下忙碌开了,又是一通忙活,管子水泵电线都装好了。
王大春说道:“陈师傅,这第一眼井,你来按开关!”
陈卫国有点犹豫,“王技术员,行吗?能出水吗?”
周围起哄声一片,“老五,人家是专家,你怕个啥!”
陈卫国这回没犹豫,直接按下了电源开关,等了几秒钟,出水口一点动静没有,周围不少人都露出失望的神色,地里的庄稼还等着灌溉呢,眼前是唯一的希望了。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股清澈的水柱从出水口喷出老远,第一眼井出水了!
陈乔山看得莫名其妙,这就成功了?第一管子就能抽出清水?这不科学啊!他心里暗暗想着,这一定是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