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语出惊人
子婴一说话,殿上的秦国大臣们方才注意到子婴已经被侍卫们放了开来。有几个靠得近的扭头一看“燕国刺客”就在他们身后,还下意识的离开了几步。
“一派胡言!王上万万不可轻信,燕国贼子之挑拨之语!”蒙嘉急道。
忧心忡忡的蒙嘉,此时心中想的全是如何能够推卸责任,故而未曾注意到赵政的话语。
“难道长安君还会专程诬陷于你?”赵政冷哼一声,含怒说道。
“长安君之言……”蒙嘉刚欲继续为自己辩解,突然间反应过来赵政口中的“长安君”三字,猛地回头看了一眼。
当他发现答话的正是去给自己行贿的燕国副使“李均”,立时面如死灰,难道说……
“子婴幸不辱王命,燕国诸事已了,现回朝复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子婴自是把自己此行的原因归结为秦王之命,告诉朝臣所有的一切均是秦王早有安排。
“长安君此番东行劳苦功高,不但得叛将桓齮之首级,更是提前示警行刺之事,必有重赏。
先前汝传之密信,五国欲合纵抗秦,前日有信楚大司马景常为击杀与齐境,齐楚屯兵边界,兵争一触即发,长安君可知为何?”
蒙嘉的表情,赵政没有心情去搭理。他现在最担心的五国合纵之事,现存的东方五国是否有希望再次联合起来,抵抗秦国。
“禀王上,据臣所知,楚大司马并非为传言一般,被齐安平君所伏击。”子婴恭敬回道。
“那是何人所为?”秦王紧接着问道,咸阳方面因为时间关系,并未派人行刺,而子婴所带入燕国的力量,也不足以达成此事。
“不敢相瞒王上,刺杀楚使景常者乃墨门之人!”子婴话音一落,朝堂上立马炸开了锅。
如果说燕国派来行刺的使节,竟然是秦国长安君殿下,已经让所有的人难以消化的话,墨门行刺楚国大司马,更是让所有的人都难以理解。
提到墨门,秦国朝堂上上下下可以说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在近些年对东方六国的战争中,经常会有一些武艺高强的游侠剑客,帮助其余诸**队抵御秦军。
攻城之战时,敌国城墙之上也经常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守城器具,让秦军损失惨重。
后来多方查证方才得知,这些事正是墨门所为。
可以说是墨门与秦国这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对抗状态,而在齐国境内刺杀楚国大司马,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东方诸国里实力保存最完整的两大国的直接对立。
齐楚不和,合纵抗秦自然是无从谈起,最有利的自然是咄咄逼人,意欲一统天下的秦国了。
故而子婴一提,此事乃是墨门所为,所有人的脑袋,一时间都有些不够用了。
子婴选择此时将墨门提到台面,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墨门不可能永远只存在于阴影之中,特别是秦国一统之后。
一点一点的将墨门浮于明面,让所有的人潜移默化的开始接受墨门的存在,这便是子婴的计划。
而且墨门在秦国并非全无根基,秦惠王时期秦国甚至一度成为墨家思想的传播中心之一,时任巨子腹?更是在秦国朝堂任职。
秦国如今的治国方略,也对墨家思想多有吸收,更像是法墨相结合的一种制度。
只不过后期秦国日益强大,不断的对东方六国用兵,墨家这才与秦国分道扬镳。
“五国使节在蓟城商谈合纵之时,吾遣随行侍卫尽力暗中掣肘。偶然间发现有旁人助吾之行事。
密会之,其人竟乃墨门之属,言之墨门巨子更迭,现今巨子以为天下纷苦,根在于诸国各自为事。唯有天下重归一统,方可解民之苦。故令之天下门徒不可与秦为敌,并助力秦军一扫东方。
吾在燕国,多受其助益。楚大司马亦是墨门派人刺杀之,意在破坏诸国合纵之势。”子婴平静的叙述道。
“难怪近年战事,未见墨门之人阻挠。”王翦听完子婴的叙述,自言自语道。
“汝年幼,易为人所欺。江湖豪客,不可轻信之。”赵政皱着眉头说道,显然不想继续墨门的话题:
“方才危急之时,无且尊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赐黄金二百溢,其余诸臣各有赏赐,至于蒙嘉暂囚于狱中,待查实其诸多罪行之后再行处置。
吾尝命之,熟可取桓齮之首,赏千金邑万户,今长安君不但致桓齮之首于咸阳,更可谓救孤之性命,卿欲求何赏赐但说无妨。”
秦王的话语,更是让一众朝臣羡慕异常,秦王还是第一次要有功之臣随便要赏赐。
而且之前秦王也提到了单是取桓齮之首级之功便可赏千金,封邑万户,更何况还有救驾之功,若不是有子婴提前报信,秦王一点没有防备的话,说不得真会让燕国奸计得逞了。
殿中大臣们看向子婴的目光之中甚至已经有了一些嫉妒。
“敢问王上,何种赏赐都可以吗?”子婴正色问道。
“但说无妨!”赵政笑着答道,这会看自己这个侄子,赵政是怎么看都顺眼,不但忠心耿耿,更是有胆又为。
子婴听罢一撩下衣,郑重的跪了下来,稽首而拜曰:“臣请王上,赦免荆轲之死罪。”
说罢以头戗地,“彭”的一声重重的磕在了大殿的地面。
殿上所有的官员都在讨论子婴会向秦王讨要什么赏赐,有认为子婴会借此扩大自己的封地的,也有的人觉得子婴会狠狠地要一笔钱财。
子婴话一出口,方才还纷纷扰扰的大殿,立时变得鸦雀无声,静的仿佛一根针掉落在地也能听得见。
荆轲行刺秦王,虽然暂且收押,然而大家都知道,他必死无疑。长安君竟然请求秦王赦免他的死罪。
“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秦王赵政的脸色,陡然间突然变得极为难看。“汝另外提个要求吧,孤可以当做你这句话没说过!”
“臣请王上,留荆轲一条性命!”子婴继续言道。
如此要求,并不是子婴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荆轲无论如何都是自己的结拜大哥,自己没能以实相告已是无义,若是再眼睁睁的看着荆轲头颅落地,子婴实在难以心安。
(本章完)
“一派胡言!王上万万不可轻信,燕国贼子之挑拨之语!”蒙嘉急道。
忧心忡忡的蒙嘉,此时心中想的全是如何能够推卸责任,故而未曾注意到赵政的话语。
“难道长安君还会专程诬陷于你?”赵政冷哼一声,含怒说道。
“长安君之言……”蒙嘉刚欲继续为自己辩解,突然间反应过来赵政口中的“长安君”三字,猛地回头看了一眼。
当他发现答话的正是去给自己行贿的燕国副使“李均”,立时面如死灰,难道说……
“子婴幸不辱王命,燕国诸事已了,现回朝复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子婴自是把自己此行的原因归结为秦王之命,告诉朝臣所有的一切均是秦王早有安排。
“长安君此番东行劳苦功高,不但得叛将桓齮之首级,更是提前示警行刺之事,必有重赏。
先前汝传之密信,五国欲合纵抗秦,前日有信楚大司马景常为击杀与齐境,齐楚屯兵边界,兵争一触即发,长安君可知为何?”
蒙嘉的表情,赵政没有心情去搭理。他现在最担心的五国合纵之事,现存的东方五国是否有希望再次联合起来,抵抗秦国。
“禀王上,据臣所知,楚大司马并非为传言一般,被齐安平君所伏击。”子婴恭敬回道。
“那是何人所为?”秦王紧接着问道,咸阳方面因为时间关系,并未派人行刺,而子婴所带入燕国的力量,也不足以达成此事。
“不敢相瞒王上,刺杀楚使景常者乃墨门之人!”子婴话音一落,朝堂上立马炸开了锅。
如果说燕国派来行刺的使节,竟然是秦国长安君殿下,已经让所有的人难以消化的话,墨门行刺楚国大司马,更是让所有的人都难以理解。
提到墨门,秦国朝堂上上下下可以说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在近些年对东方六国的战争中,经常会有一些武艺高强的游侠剑客,帮助其余诸**队抵御秦军。
攻城之战时,敌国城墙之上也经常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守城器具,让秦军损失惨重。
后来多方查证方才得知,这些事正是墨门所为。
可以说是墨门与秦国这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对抗状态,而在齐国境内刺杀楚国大司马,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东方诸国里实力保存最完整的两大国的直接对立。
齐楚不和,合纵抗秦自然是无从谈起,最有利的自然是咄咄逼人,意欲一统天下的秦国了。
故而子婴一提,此事乃是墨门所为,所有人的脑袋,一时间都有些不够用了。
子婴选择此时将墨门提到台面,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墨门不可能永远只存在于阴影之中,特别是秦国一统之后。
一点一点的将墨门浮于明面,让所有的人潜移默化的开始接受墨门的存在,这便是子婴的计划。
而且墨门在秦国并非全无根基,秦惠王时期秦国甚至一度成为墨家思想的传播中心之一,时任巨子腹?更是在秦国朝堂任职。
秦国如今的治国方略,也对墨家思想多有吸收,更像是法墨相结合的一种制度。
只不过后期秦国日益强大,不断的对东方六国用兵,墨家这才与秦国分道扬镳。
“五国使节在蓟城商谈合纵之时,吾遣随行侍卫尽力暗中掣肘。偶然间发现有旁人助吾之行事。
密会之,其人竟乃墨门之属,言之墨门巨子更迭,现今巨子以为天下纷苦,根在于诸国各自为事。唯有天下重归一统,方可解民之苦。故令之天下门徒不可与秦为敌,并助力秦军一扫东方。
吾在燕国,多受其助益。楚大司马亦是墨门派人刺杀之,意在破坏诸国合纵之势。”子婴平静的叙述道。
“难怪近年战事,未见墨门之人阻挠。”王翦听完子婴的叙述,自言自语道。
“汝年幼,易为人所欺。江湖豪客,不可轻信之。”赵政皱着眉头说道,显然不想继续墨门的话题:
“方才危急之时,无且尊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赐黄金二百溢,其余诸臣各有赏赐,至于蒙嘉暂囚于狱中,待查实其诸多罪行之后再行处置。
吾尝命之,熟可取桓齮之首,赏千金邑万户,今长安君不但致桓齮之首于咸阳,更可谓救孤之性命,卿欲求何赏赐但说无妨。”
秦王的话语,更是让一众朝臣羡慕异常,秦王还是第一次要有功之臣随便要赏赐。
而且之前秦王也提到了单是取桓齮之首级之功便可赏千金,封邑万户,更何况还有救驾之功,若不是有子婴提前报信,秦王一点没有防备的话,说不得真会让燕国奸计得逞了。
殿中大臣们看向子婴的目光之中甚至已经有了一些嫉妒。
“敢问王上,何种赏赐都可以吗?”子婴正色问道。
“但说无妨!”赵政笑着答道,这会看自己这个侄子,赵政是怎么看都顺眼,不但忠心耿耿,更是有胆又为。
子婴听罢一撩下衣,郑重的跪了下来,稽首而拜曰:“臣请王上,赦免荆轲之死罪。”
说罢以头戗地,“彭”的一声重重的磕在了大殿的地面。
殿上所有的官员都在讨论子婴会向秦王讨要什么赏赐,有认为子婴会借此扩大自己的封地的,也有的人觉得子婴会狠狠地要一笔钱财。
子婴话一出口,方才还纷纷扰扰的大殿,立时变得鸦雀无声,静的仿佛一根针掉落在地也能听得见。
荆轲行刺秦王,虽然暂且收押,然而大家都知道,他必死无疑。长安君竟然请求秦王赦免他的死罪。
“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秦王赵政的脸色,陡然间突然变得极为难看。“汝另外提个要求吧,孤可以当做你这句话没说过!”
“臣请王上,留荆轲一条性命!”子婴继续言道。
如此要求,并不是子婴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荆轲无论如何都是自己的结拜大哥,自己没能以实相告已是无义,若是再眼睁睁的看着荆轲头颅落地,子婴实在难以心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