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么证明
函谷关,在中国历史上面,最早的雄关之一,在战国中后期,非常的知名的,秦国跟六国之间的争斗,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函谷关,要么是秦国兵出函谷关,要么是六国合纵,攻破函谷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哪怕是秦国的强大,没有了函谷关,他也别想挡住六国的兵峰。
楚汉之争,隋末争雄,函谷关都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只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身作为王霸之姿存在的关中,因为历史的变迁还有过度的开,变得贫瘠了,函谷关也失去了应有的风采。
从唐朝之后,关中几乎再也没有成为都城的记载,取而代之的,则是河南。
这么一个雄关,出现在了朝堂,而且是在这么的一个结果之下出现,拆掉函谷关。
哪怕,这么一个雄关,已经很久都没有用途,可是雄关还是雄关。
在几年之前,还有提议,修一修函谷关,原因无他,西夏越来越猖獗,影响了整个西北,当时几次败仗,不但让西夏立下了根基,还让关中动摇。
只不过,后来,看西夏的动作,或许影响边关还可以,但是长驱直入,如同辽国一样,威胁到北宋复地,那是不可能,当时正好没钱,也就搁置下来了。
现在,居然提议拆掉函谷关,想什么呢,哪怕这个关卡再怎么的破烂,只要不拆掉,随便就可以修建起来,现在西夏灭亡了,天知道会有什么别的事情,一个函谷关,说不定在将来能够救命。
在朝堂上争论开来的时候,没有人支持拆掉,就算是对东平铁路一直都很支持的叶清臣,也非常犹豫。
作为朝堂之上,最了解东平铁路,也是对东平铁路的一切最为知晓的他,也难以决断,没错,函谷关现在,确实是没有什么作用了,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万一有用了呢?
难道东平铁路,就这么的搁置么?
正在这个时候,一直都没有说话的韩琦,突然的说道:“一个破旧的关卡,又有什么好珍惜的?”
韩琦的话直接而刺耳,其他人顿时有些听不下去了,纷纷提到,或许可能呢?
“没有什么可能!”韩琦平静的说道:“只要铁路可以修建下去,就没有这种可能!”
如果说,除了叶清臣之外,什么人对于铁路更加了解,那就是韩琦无疑,曾经跟赵信在铁路工地呆了好几天,接下来,还多方的了解铁路的一切,虽然那一次实验,他没有去,可是之前和之后的一系列的布局,他都了解。
对于铁路,韩琦也非常的清楚,之前只是纸面上的,后来修成之后,他才现,铁路的可怕的。
一个可以日行千里,在紧急的状态下,甚至可以过1ooo里的东西,可以在一两天的时间,把军队布局到千里之外,同样的,也可以运送足够的物资前往,这对于军队来说,是何等的可怕。
好水川一战,他为什么会败北,是一些阴差阳错和指挥错误,可是如果,他手头上,有1o万,甚至2o万禁军,结果一样么?
西夏当时的实力,1o万大军围剿一万禁军,最终的损伤,西夏是高于北宋,北宋之所以会败,是战略上面的,而不是战术上面的,几乎每一场战斗,北宋都可以以弱胜强,损失也比西夏低得多。
铁路,是一个让军队加行军的可怕助推器,如果当年,西夏立国的时候,北宋有铁路这样东西,西夏还能够立国,短时间调动十万大军,就平了西夏。
边患之所以会难以处理,会越闹越大,就是因为耗费太大了。
当大军行进3oo里,那很容易,一个突击,可能几天的时间,5oo里,就困难一点,需要多方准备,千里,那就是噩梦,2ooo里,那就要动摇国力了。
西夏逐步的做大,可是到最终,调动过去的禁军,不会过1o万,还是66续续的,真的有了火车,可以一次性调动1o万以上的精锐禁军,早就平息了。
目前在朝堂上面,就在军事上面的了解,其他人都不如韩琦,韩琦侃侃而谈,深入浅出,一下子把之前边患的危机,还有现在有了铁路之后的解决方法,一下子说的七七八八了。
这下子,连仁宗都有些明白了,铁路是一个好事情,别的不说,单纯在军事上面,一旦有了铁路,各地的边患将会不复存在,在萌芽状态,都会被扑灭了。
固执的人还是有,而且还不少,函谷关只是一个小事情,关键在于这个头不能开,文武之争,一直以来,都是北宋的重头话题,到了北宋中期之后,文臣占据上风,武人被贬谪,可不能在这里掉了链子。
确切的说,枢密院的枢密使,也都是文官,武官不可能做到这个程度的,可是韩琦此时,却没有一丝文官的体味,铁路工程只是一个方面,拆掉函谷关,也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是为了引出另外一件事情。
连一个小小的团体之中,就有各种各样的争斗,更别说朝堂之上,一下子,函谷关的事情,已经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文武之争。
韩琦用一系列证据证明了,在核心区域不可能出现问题,函谷关可有可无。
可是其他的文臣,纷纷让韩琦来证明,这怎么证明的,铁路还没有修建完成,就算是有一条汴梁到应天府的,也不能说明问题,文臣们很快就可以否决掉。
看着气势汹汹的文臣,枢密使贾昌本身,应该是站在韩琦这一边的,可是面临着韩琦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他更多的是站在旁边看笑话。
不过,今天韩琦的表现有些奇怪,为什么要支持这个问题呢?拆掉函谷关,这个是一个大事,连叶清臣都没有力挺,他一个枢密副使这个时候力挺,没有一点点的意义啊。
如果韩琦真的是这么一个冲动的人,他也不会在枢密院这么的痛苦了。
同样的,贾昌也看到了韩琦的影响力,本身,韩琦能够在西北脱颖而出,就已经维系了不少人,前段时间,西北的潜力和展,让众多人看中,无数的家族子弟前往的西北,他们或许不会铁杆的支持韩琦,却也会站在韩琦背后,这股力量不小,这也是他痛苦的根源。
想不明白的贾昌,顾不得朝堂之上争论的结果,更多的把心思放在韩琦的身上,他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对,韩琦似乎太冷静了,目前整个朝堂上面的局势,是绝对的一边倒,可是韩琦丝毫都没有一边倒的感觉,反倒是给贾昌一种,稳操胜券的感觉,难道这种情况之下,韩琦都有翻盘的办法么?
韩琦的脸上露出了笑脸,他一直都在努力的创造这个机会,隐藏的一些盟友也在帮忙,最终挑起了朝堂的文武之争。
这是他刻意造成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朝堂上面的绝大多数,都绑起来,那么才能够推动接下来的下一步方法,这个机会他不会放过。
韩琦微微一笑,面向章德象平静的说道:“章相,如果我拿出方法证明,大宋目前全无敌手了呢?”
章德象作为辅,在朝堂之上,在韩琦这么的问出这么一句话的时候,他也不好拒绝,稍稍一转,平静的说道:“如果枢密使能够证明,那当然是拆掉函谷关了!”
章德象很老成的没有在韩琦的话语之中,向外挥,就事论事,如果韩琦真的能够证明,拆掉就拆掉了,拆掉一个函谷关,并不影响到什么。
可惜章德象没想到,韩琦的目的不在别的,只是在于相的态度,在听到了章德象肯定的回答之后,韩琦的气势立刻生了明显的改变,站出来说道:“我可以证明,不过,要陛下和中枢的共同恩准!”
仁宗也很好奇,从铁路的作用上面,韩琦已经解释的相当的清楚的,不提商业上面的作用,单纯军事上面,这一条铁路就必须修,一个函谷关,不过是为北宋守好大门,可是一旦这么一条铁路贯通,那么影响到的,可是整个西北。
不过牵扯到文武之争,仁宗到不好说什么了,在他执政的时间,除了年少的时候,因为太后的关系,跟他的关系不大之外,从亲政之后的,对于朝堂的管理相当的到位,平衡是最重要的。
贾昌看着韩琦的表情,愣了一下,他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不会是哪个东西泄露了吧,正要阻拦,可是韩琦已经开口朗声说道:“西夏以亡,找他验证就是欺负它,那就用幽云十六州来解释吧!”
幽云十六州,几个很简单的字,却如同一个惊雷一样,闪动在了整个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愣住了。
谁也没有想到,韩琦会提出这么一个名字,这是北宋永远的痛,跟辽国的争斗,基本上都是源于这个,从太祖,太宗,一直到真宗,对于这一个地方念念不忘,而目前,守卫在北方的百万大军,也是为了防备这个,如果幽云十六州在手,北宋就能够展现汉唐荣光,辽国的威胁,也将会大大的缩小。
“你!”贾昌看着韩琦,气的说不出话来,他苦心准备了这么久,甚至动用了一些属于私下的东西,最终却被韩琦说出来了,或许,将来论功行赏,会有他的一份,可是最大的那一份,就落到韩琦哪里了。
“我怎么了,枢密院准备了这么久,枢密使还准备藏着掖着么?”韩琦说完,跪倒在地,道:“太祖太宗和先帝,一直都念念不忘,只不过没有这个机会,可是现在,机会已经在面前了,河北已经整训了数万禁军,随时可以越过三关,拿回幽云十六州,请陛下恩准!”
这下子,就算是反驳再怎么厉害的文臣,也说不出一句话,你说要证明,对方给你证明了,用拿下幽云十六州来做证明,那是太祖太宗和真宗都没有拿到的,只要拿下,辽宋之间的关系立刻将会生逆转。
北宋立国数十年,甚至追溯到后周,辽国的关系,一直都是朝堂上面的重点,原因很简单,辽国强大,并且手握幽云十六州,北宋攻击很难,可是辽国一旦攻击,那就无险可守。
幽云十六州,那是北宋的最高梦想,做梦都想拿回来,一旦拿回来,顺利布置,辽国的威胁将会减弱好多倍,连辽国都可以打败,还不能证明么?
章德象终于明白,自己上当了,充当了韩琦的一个踏脚石,他提出的证明,韩琦也提出来了,要么,认可这个证明,要么就让韩琦真的出兵。
北宋跟辽国打,能打赢么?万一输了,北宋跟辽国好不容易缔结的澶渊之盟,就会被推翻,到时候,辽宋之间大打出手,那可怎么办?
贾昌怨念,章德象同样怨念,甚至连三司使的叶清臣,也是一样,不过他稍稍好了一点,还没有疯掉,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这件事情,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从长计议,这句话,深入仁宗的心,听到幽云十六州,说不心痒,那真的是骗人的,可是要因此挑起跟辽国的争斗,还是在这样的大朝会之上,这真的是不方便。
可是韩琦已经起头了,还是在章德象的踏板之下,要不给个结果,那也不行。
念头在仁宗的心中,转了一圈之后,最终落到了韩琦的身上,仁宗迅的做出了决定,留下了所有的参知政事,剩下的,退朝了。
能够上到京城大朝会的,都是京官,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是人精,这明显要出大事了,规矩他们懂,有可以说的,但是这个明显是不能说的,别管这件事情能不能证明,他们都必须闭嘴。
韩琦的目的达到了,至于在大朝会上面说的东西泄露出去,这一点他根本就不担心,真泄露出去也不怕。
辽国又不是不知道,每年有关幽云十六州的提案都有,各个关心,辽国还不累死,再说,之前跟元昊的争斗,让辽国元气大伤,他们就算是知道,又能怎么样,北宋的实力明显增强,已经拥有了拿下幽云十六州的能力,就算知道,也不过是费点事情而已。
就这么,文武百官逐步的退出,只留下了,参知政事,也顺便换了一个地点,在仁宗的暖阁,那里小了很多,却足够他们全部容纳,那也是高层小规模商谈的地点。
7
楚汉之争,隋末争雄,函谷关都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只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身作为王霸之姿存在的关中,因为历史的变迁还有过度的开,变得贫瘠了,函谷关也失去了应有的风采。
从唐朝之后,关中几乎再也没有成为都城的记载,取而代之的,则是河南。
这么一个雄关,出现在了朝堂,而且是在这么的一个结果之下出现,拆掉函谷关。
哪怕,这么一个雄关,已经很久都没有用途,可是雄关还是雄关。
在几年之前,还有提议,修一修函谷关,原因无他,西夏越来越猖獗,影响了整个西北,当时几次败仗,不但让西夏立下了根基,还让关中动摇。
只不过,后来,看西夏的动作,或许影响边关还可以,但是长驱直入,如同辽国一样,威胁到北宋复地,那是不可能,当时正好没钱,也就搁置下来了。
现在,居然提议拆掉函谷关,想什么呢,哪怕这个关卡再怎么的破烂,只要不拆掉,随便就可以修建起来,现在西夏灭亡了,天知道会有什么别的事情,一个函谷关,说不定在将来能够救命。
在朝堂上争论开来的时候,没有人支持拆掉,就算是对东平铁路一直都很支持的叶清臣,也非常犹豫。
作为朝堂之上,最了解东平铁路,也是对东平铁路的一切最为知晓的他,也难以决断,没错,函谷关现在,确实是没有什么作用了,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万一有用了呢?
难道东平铁路,就这么的搁置么?
正在这个时候,一直都没有说话的韩琦,突然的说道:“一个破旧的关卡,又有什么好珍惜的?”
韩琦的话直接而刺耳,其他人顿时有些听不下去了,纷纷提到,或许可能呢?
“没有什么可能!”韩琦平静的说道:“只要铁路可以修建下去,就没有这种可能!”
如果说,除了叶清臣之外,什么人对于铁路更加了解,那就是韩琦无疑,曾经跟赵信在铁路工地呆了好几天,接下来,还多方的了解铁路的一切,虽然那一次实验,他没有去,可是之前和之后的一系列的布局,他都了解。
对于铁路,韩琦也非常的清楚,之前只是纸面上的,后来修成之后,他才现,铁路的可怕的。
一个可以日行千里,在紧急的状态下,甚至可以过1ooo里的东西,可以在一两天的时间,把军队布局到千里之外,同样的,也可以运送足够的物资前往,这对于军队来说,是何等的可怕。
好水川一战,他为什么会败北,是一些阴差阳错和指挥错误,可是如果,他手头上,有1o万,甚至2o万禁军,结果一样么?
西夏当时的实力,1o万大军围剿一万禁军,最终的损伤,西夏是高于北宋,北宋之所以会败,是战略上面的,而不是战术上面的,几乎每一场战斗,北宋都可以以弱胜强,损失也比西夏低得多。
铁路,是一个让军队加行军的可怕助推器,如果当年,西夏立国的时候,北宋有铁路这样东西,西夏还能够立国,短时间调动十万大军,就平了西夏。
边患之所以会难以处理,会越闹越大,就是因为耗费太大了。
当大军行进3oo里,那很容易,一个突击,可能几天的时间,5oo里,就困难一点,需要多方准备,千里,那就是噩梦,2ooo里,那就要动摇国力了。
西夏逐步的做大,可是到最终,调动过去的禁军,不会过1o万,还是66续续的,真的有了火车,可以一次性调动1o万以上的精锐禁军,早就平息了。
目前在朝堂上面,就在军事上面的了解,其他人都不如韩琦,韩琦侃侃而谈,深入浅出,一下子把之前边患的危机,还有现在有了铁路之后的解决方法,一下子说的七七八八了。
这下子,连仁宗都有些明白了,铁路是一个好事情,别的不说,单纯在军事上面,一旦有了铁路,各地的边患将会不复存在,在萌芽状态,都会被扑灭了。
固执的人还是有,而且还不少,函谷关只是一个小事情,关键在于这个头不能开,文武之争,一直以来,都是北宋的重头话题,到了北宋中期之后,文臣占据上风,武人被贬谪,可不能在这里掉了链子。
确切的说,枢密院的枢密使,也都是文官,武官不可能做到这个程度的,可是韩琦此时,却没有一丝文官的体味,铁路工程只是一个方面,拆掉函谷关,也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是为了引出另外一件事情。
连一个小小的团体之中,就有各种各样的争斗,更别说朝堂之上,一下子,函谷关的事情,已经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文武之争。
韩琦用一系列证据证明了,在核心区域不可能出现问题,函谷关可有可无。
可是其他的文臣,纷纷让韩琦来证明,这怎么证明的,铁路还没有修建完成,就算是有一条汴梁到应天府的,也不能说明问题,文臣们很快就可以否决掉。
看着气势汹汹的文臣,枢密使贾昌本身,应该是站在韩琦这一边的,可是面临着韩琦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他更多的是站在旁边看笑话。
不过,今天韩琦的表现有些奇怪,为什么要支持这个问题呢?拆掉函谷关,这个是一个大事,连叶清臣都没有力挺,他一个枢密副使这个时候力挺,没有一点点的意义啊。
如果韩琦真的是这么一个冲动的人,他也不会在枢密院这么的痛苦了。
同样的,贾昌也看到了韩琦的影响力,本身,韩琦能够在西北脱颖而出,就已经维系了不少人,前段时间,西北的潜力和展,让众多人看中,无数的家族子弟前往的西北,他们或许不会铁杆的支持韩琦,却也会站在韩琦背后,这股力量不小,这也是他痛苦的根源。
想不明白的贾昌,顾不得朝堂之上争论的结果,更多的把心思放在韩琦的身上,他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对,韩琦似乎太冷静了,目前整个朝堂上面的局势,是绝对的一边倒,可是韩琦丝毫都没有一边倒的感觉,反倒是给贾昌一种,稳操胜券的感觉,难道这种情况之下,韩琦都有翻盘的办法么?
韩琦的脸上露出了笑脸,他一直都在努力的创造这个机会,隐藏的一些盟友也在帮忙,最终挑起了朝堂的文武之争。
这是他刻意造成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朝堂上面的绝大多数,都绑起来,那么才能够推动接下来的下一步方法,这个机会他不会放过。
韩琦微微一笑,面向章德象平静的说道:“章相,如果我拿出方法证明,大宋目前全无敌手了呢?”
章德象作为辅,在朝堂之上,在韩琦这么的问出这么一句话的时候,他也不好拒绝,稍稍一转,平静的说道:“如果枢密使能够证明,那当然是拆掉函谷关了!”
章德象很老成的没有在韩琦的话语之中,向外挥,就事论事,如果韩琦真的能够证明,拆掉就拆掉了,拆掉一个函谷关,并不影响到什么。
可惜章德象没想到,韩琦的目的不在别的,只是在于相的态度,在听到了章德象肯定的回答之后,韩琦的气势立刻生了明显的改变,站出来说道:“我可以证明,不过,要陛下和中枢的共同恩准!”
仁宗也很好奇,从铁路的作用上面,韩琦已经解释的相当的清楚的,不提商业上面的作用,单纯军事上面,这一条铁路就必须修,一个函谷关,不过是为北宋守好大门,可是一旦这么一条铁路贯通,那么影响到的,可是整个西北。
不过牵扯到文武之争,仁宗到不好说什么了,在他执政的时间,除了年少的时候,因为太后的关系,跟他的关系不大之外,从亲政之后的,对于朝堂的管理相当的到位,平衡是最重要的。
贾昌看着韩琦的表情,愣了一下,他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不会是哪个东西泄露了吧,正要阻拦,可是韩琦已经开口朗声说道:“西夏以亡,找他验证就是欺负它,那就用幽云十六州来解释吧!”
幽云十六州,几个很简单的字,却如同一个惊雷一样,闪动在了整个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愣住了。
谁也没有想到,韩琦会提出这么一个名字,这是北宋永远的痛,跟辽国的争斗,基本上都是源于这个,从太祖,太宗,一直到真宗,对于这一个地方念念不忘,而目前,守卫在北方的百万大军,也是为了防备这个,如果幽云十六州在手,北宋就能够展现汉唐荣光,辽国的威胁,也将会大大的缩小。
“你!”贾昌看着韩琦,气的说不出话来,他苦心准备了这么久,甚至动用了一些属于私下的东西,最终却被韩琦说出来了,或许,将来论功行赏,会有他的一份,可是最大的那一份,就落到韩琦哪里了。
“我怎么了,枢密院准备了这么久,枢密使还准备藏着掖着么?”韩琦说完,跪倒在地,道:“太祖太宗和先帝,一直都念念不忘,只不过没有这个机会,可是现在,机会已经在面前了,河北已经整训了数万禁军,随时可以越过三关,拿回幽云十六州,请陛下恩准!”
这下子,就算是反驳再怎么厉害的文臣,也说不出一句话,你说要证明,对方给你证明了,用拿下幽云十六州来做证明,那是太祖太宗和真宗都没有拿到的,只要拿下,辽宋之间的关系立刻将会生逆转。
北宋立国数十年,甚至追溯到后周,辽国的关系,一直都是朝堂上面的重点,原因很简单,辽国强大,并且手握幽云十六州,北宋攻击很难,可是辽国一旦攻击,那就无险可守。
幽云十六州,那是北宋的最高梦想,做梦都想拿回来,一旦拿回来,顺利布置,辽国的威胁将会减弱好多倍,连辽国都可以打败,还不能证明么?
章德象终于明白,自己上当了,充当了韩琦的一个踏脚石,他提出的证明,韩琦也提出来了,要么,认可这个证明,要么就让韩琦真的出兵。
北宋跟辽国打,能打赢么?万一输了,北宋跟辽国好不容易缔结的澶渊之盟,就会被推翻,到时候,辽宋之间大打出手,那可怎么办?
贾昌怨念,章德象同样怨念,甚至连三司使的叶清臣,也是一样,不过他稍稍好了一点,还没有疯掉,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这件事情,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从长计议,这句话,深入仁宗的心,听到幽云十六州,说不心痒,那真的是骗人的,可是要因此挑起跟辽国的争斗,还是在这样的大朝会之上,这真的是不方便。
可是韩琦已经起头了,还是在章德象的踏板之下,要不给个结果,那也不行。
念头在仁宗的心中,转了一圈之后,最终落到了韩琦的身上,仁宗迅的做出了决定,留下了所有的参知政事,剩下的,退朝了。
能够上到京城大朝会的,都是京官,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是人精,这明显要出大事了,规矩他们懂,有可以说的,但是这个明显是不能说的,别管这件事情能不能证明,他们都必须闭嘴。
韩琦的目的达到了,至于在大朝会上面说的东西泄露出去,这一点他根本就不担心,真泄露出去也不怕。
辽国又不是不知道,每年有关幽云十六州的提案都有,各个关心,辽国还不累死,再说,之前跟元昊的争斗,让辽国元气大伤,他们就算是知道,又能怎么样,北宋的实力明显增强,已经拥有了拿下幽云十六州的能力,就算知道,也不过是费点事情而已。
就这么,文武百官逐步的退出,只留下了,参知政事,也顺便换了一个地点,在仁宗的暖阁,那里小了很多,却足够他们全部容纳,那也是高层小规模商谈的地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