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堪舆
臧玉山终于恢复了斗志,替方中锦仿制解药。
但是这解药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出的。
在臧玉山把自己关在药房的这几天日子里,方中锦彻底成了无所事事之徒。
这武当派也算客气,拨了一个干净的客室供他休息。
加上一日三餐由外庭的小道士送来,此外再没什么人来款待他了。
武当四子各有各的痴性,兴许因为都是修道之人,性子更是寡淡。
虽然内庭中多了一个外客,但是师兄臧玉山既然没有吩咐,另外三子也想不到要过来打声招呼,或是款待一二。
方中锦在屋子里独自坐了半日,实在气闷不过,便想出来走走。
这武当内廷的建筑也够巧妙,它的一侧被外庭正殿包围,另一侧则是一处悬崖。
方中信锦见自己在内廷随意行走,也没人前来阻拦,便大着胆子向悬崖那一处方向走去。
这内廷占地其实极广,可见当初武当派也曾是人丁兴旺过的。
只是如今除了偶尔有外廷小道士进来之外。仅剩的武当四子,大多时间总是各自行事,互不打扰。
方中锦在空的发闷的小道上迂迂回回行走,虽然没有人带路,但他只是朝着悬崖的方向挺进,终于还是见到了这么一块硕大的平地。
只是这块平地上,如今已经有人先占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武当排行第二的应文昌。
方中锦站在远处观察,就见应文昌在平地上抖开硕大的一块麻布,拿着一支毛笔在麻布上写写画画,不知道在干什么。
过了片刻便有一只白鸽朝着他的方向飞来。
这白鸽脚上绑有信筒,显然是被人训练之后的信鸽了。
应文昌取出信鸽腿上的信纸。那是一张写着密密麻麻蝇头小字的黄纸。
应文长皱着眉头,看了这纸上小字半日。
接着他便蹲下身去,在地上的大麻布上写了不少字。
每写几个字,便再拿出黄纸对照一下。换了一个位置蹲下,又继续写几个字。
这样看来,倒是像把黄纸上写的字誊抄在麻布上一般。
方中锦换了一个角度,赫然发现这麻布上画的竟是一张偌大的堪舆图。
堪舆图上绘制的是大明的疆土,而应文昌显然是在每个大市镇位置边上写写画画。
方中锦心中一惊:普通人要在堪舆图上写写画画作甚?
这武当派行第二的应文昌底是朝廷中的大人物?还是别国派来的奸细?
正在方中锦心头疑惑的时候。应文昌却是发现了方中锦的到来。
他本来登蹲着身子,忽然抬头看向方中锦。
他脸上神色既不慌张,也不恼怒,只像没事人一样说了一句:“这是出来逛逛吗?”
说罢,他又低头继续在那硕大的麻布上写写画画。
显然就凭这沉稳的态度,应文昌若不是老练、冷静至极,那就不会是什么别国奸细了。
方中锦也做出沉稳淡定的模样,点点头说道:“在屋子里呆的久了,气闷不过。出来随便走走,散散心。”
他一边说着寻常的话,一边故作无聊地走向了应文昌。
一双眼睛也状似随意地将地上麻布中的图案看了个清楚。
麻布上所绘制的确实就是大明堪舆图没错。
图上纵横交错的也确实是大明的各个驿站城镇。
而应文昌则是在各个城镇驿站边着“几两”“几间”这样莫名其妙的数字。
每一个驿站位置不同,“几两”与“几间”的数字也各不相同。
应文昌随意地问方中井道:“方小施主可是见贫道行事可疑,要向官家告发贫道吗?”
方中锦见英文昌脸色平淡中带一点戏谑,显然并不怕方中锦看到自己的古怪行动。
在这武当四子中,应文昌是始终对他带着敌意的一个。
即使如今武当掌门臧玉山已经答允为方中锦仿制解药,应文昌对他说话的语气仍旧总带着嘲弄的气息。
方中锦知道这是有求于人,便客气道:“文昌真人玩笑了。”
应文昌又道:“小子,你若真是聪明过人,便来猜猜我在图上标的都是什么?”
这话倒是正中总方中锦的下怀。
他早就对图上标的东西好奇不已,而应文昌看似“考教”,其实也是看出了方中锦的心思。
要应文昌主动解释自己的行为,那他也没这么好气。只是应文昌行事光明磊落,不愿落在别人眼里像是个细作。
他便主动考考方中锦,想等他看不出所以然之后再做解释。
方中锦小心地绕着麻布走了一圈,看各个市镇上标注“几两”中的数字虽然不同,但是大致在同一个范畴之内。
而数值的大小又以南低而北高,东低而西高。
在加上这数值的大小,答案已经不言自明,方中锦客气地询问一声:“这‘几两’说的可是各地米价?”
应文昌点了点头,虽然方中锦猜的对了,但是应文昌并不觉得稀奇。
真正觉得稀奇的是方中锦:堪舆图加上各地米价。这更是奸细做反才会收集的数据。可是看应文昌如此淡定,真不知他到底图谋的是什么。
方中锦又去看“几间”的数字。这数字虽然也是每个市镇上都有,但不像先前的米价一样有迹可循。
偏远的小地方大抵是“十几间”。大一些的城镇就毫无规律了,有些是十几间,有些则是只有一两间。
那么线索就停留在这个量词上了。什么样的东西会用到“间”这个量词?
方中锦后退了两步,将整副堪舆图落入眼眶中。
他这才发现一个规律,边陲之地的“间”没有大于十五的数字。
而大市镇的“间”没有大于三十的数字。
方中锦灵光一闪,道:“这第二个数值,难道指的是各个驿站客房的数字?”
应文昌不由得看了方中锦一眼,这个数字有些难猜,到底还是让方中锦猜出来了。
他点头说道:“没错,又被你猜着了!”
其实明朝各驿站设有制式,小驿站不超过十五间客房,大驿站不超过三十间客房。这是为了避免各地驿站铺张浪费而建立的规矩。
若不是方中锦跑过不少地方,倒不一定知道这么多细节。
方中锦见自己猜对了,又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忽然他面色一变,大声道:“不好!”
应文昌这才露出一个复杂的眼神,心说道:你终于看出来了!
:。:
但是这解药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出的。
在臧玉山把自己关在药房的这几天日子里,方中锦彻底成了无所事事之徒。
这武当派也算客气,拨了一个干净的客室供他休息。
加上一日三餐由外庭的小道士送来,此外再没什么人来款待他了。
武当四子各有各的痴性,兴许因为都是修道之人,性子更是寡淡。
虽然内庭中多了一个外客,但是师兄臧玉山既然没有吩咐,另外三子也想不到要过来打声招呼,或是款待一二。
方中锦在屋子里独自坐了半日,实在气闷不过,便想出来走走。
这武当内廷的建筑也够巧妙,它的一侧被外庭正殿包围,另一侧则是一处悬崖。
方中信锦见自己在内廷随意行走,也没人前来阻拦,便大着胆子向悬崖那一处方向走去。
这内廷占地其实极广,可见当初武当派也曾是人丁兴旺过的。
只是如今除了偶尔有外廷小道士进来之外。仅剩的武当四子,大多时间总是各自行事,互不打扰。
方中锦在空的发闷的小道上迂迂回回行走,虽然没有人带路,但他只是朝着悬崖的方向挺进,终于还是见到了这么一块硕大的平地。
只是这块平地上,如今已经有人先占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武当排行第二的应文昌。
方中锦站在远处观察,就见应文昌在平地上抖开硕大的一块麻布,拿着一支毛笔在麻布上写写画画,不知道在干什么。
过了片刻便有一只白鸽朝着他的方向飞来。
这白鸽脚上绑有信筒,显然是被人训练之后的信鸽了。
应文昌取出信鸽腿上的信纸。那是一张写着密密麻麻蝇头小字的黄纸。
应文长皱着眉头,看了这纸上小字半日。
接着他便蹲下身去,在地上的大麻布上写了不少字。
每写几个字,便再拿出黄纸对照一下。换了一个位置蹲下,又继续写几个字。
这样看来,倒是像把黄纸上写的字誊抄在麻布上一般。
方中锦换了一个角度,赫然发现这麻布上画的竟是一张偌大的堪舆图。
堪舆图上绘制的是大明的疆土,而应文昌显然是在每个大市镇位置边上写写画画。
方中锦心中一惊:普通人要在堪舆图上写写画画作甚?
这武当派行第二的应文昌底是朝廷中的大人物?还是别国派来的奸细?
正在方中锦心头疑惑的时候。应文昌却是发现了方中锦的到来。
他本来登蹲着身子,忽然抬头看向方中锦。
他脸上神色既不慌张,也不恼怒,只像没事人一样说了一句:“这是出来逛逛吗?”
说罢,他又低头继续在那硕大的麻布上写写画画。
显然就凭这沉稳的态度,应文昌若不是老练、冷静至极,那就不会是什么别国奸细了。
方中锦也做出沉稳淡定的模样,点点头说道:“在屋子里呆的久了,气闷不过。出来随便走走,散散心。”
他一边说着寻常的话,一边故作无聊地走向了应文昌。
一双眼睛也状似随意地将地上麻布中的图案看了个清楚。
麻布上所绘制的确实就是大明堪舆图没错。
图上纵横交错的也确实是大明的各个驿站城镇。
而应文昌则是在各个城镇驿站边着“几两”“几间”这样莫名其妙的数字。
每一个驿站位置不同,“几两”与“几间”的数字也各不相同。
应文昌随意地问方中井道:“方小施主可是见贫道行事可疑,要向官家告发贫道吗?”
方中锦见英文昌脸色平淡中带一点戏谑,显然并不怕方中锦看到自己的古怪行动。
在这武当四子中,应文昌是始终对他带着敌意的一个。
即使如今武当掌门臧玉山已经答允为方中锦仿制解药,应文昌对他说话的语气仍旧总带着嘲弄的气息。
方中锦知道这是有求于人,便客气道:“文昌真人玩笑了。”
应文昌又道:“小子,你若真是聪明过人,便来猜猜我在图上标的都是什么?”
这话倒是正中总方中锦的下怀。
他早就对图上标的东西好奇不已,而应文昌看似“考教”,其实也是看出了方中锦的心思。
要应文昌主动解释自己的行为,那他也没这么好气。只是应文昌行事光明磊落,不愿落在别人眼里像是个细作。
他便主动考考方中锦,想等他看不出所以然之后再做解释。
方中锦小心地绕着麻布走了一圈,看各个市镇上标注“几两”中的数字虽然不同,但是大致在同一个范畴之内。
而数值的大小又以南低而北高,东低而西高。
在加上这数值的大小,答案已经不言自明,方中锦客气地询问一声:“这‘几两’说的可是各地米价?”
应文昌点了点头,虽然方中锦猜的对了,但是应文昌并不觉得稀奇。
真正觉得稀奇的是方中锦:堪舆图加上各地米价。这更是奸细做反才会收集的数据。可是看应文昌如此淡定,真不知他到底图谋的是什么。
方中锦又去看“几间”的数字。这数字虽然也是每个市镇上都有,但不像先前的米价一样有迹可循。
偏远的小地方大抵是“十几间”。大一些的城镇就毫无规律了,有些是十几间,有些则是只有一两间。
那么线索就停留在这个量词上了。什么样的东西会用到“间”这个量词?
方中锦后退了两步,将整副堪舆图落入眼眶中。
他这才发现一个规律,边陲之地的“间”没有大于十五的数字。
而大市镇的“间”没有大于三十的数字。
方中锦灵光一闪,道:“这第二个数值,难道指的是各个驿站客房的数字?”
应文昌不由得看了方中锦一眼,这个数字有些难猜,到底还是让方中锦猜出来了。
他点头说道:“没错,又被你猜着了!”
其实明朝各驿站设有制式,小驿站不超过十五间客房,大驿站不超过三十间客房。这是为了避免各地驿站铺张浪费而建立的规矩。
若不是方中锦跑过不少地方,倒不一定知道这么多细节。
方中锦见自己猜对了,又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忽然他面色一变,大声道:“不好!”
应文昌这才露出一个复杂的眼神,心说道:你终于看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