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汉第三帝国

第31章诸夏神系谱1

    张角出了文成殿之后,跟随引路的侍女,一路走去了专门储存历史文献典籍,被刘曜命名为“万卷殿”的藏书楼。

    万卷殿占地面积有三千多平方,共有三层,殿内目前收藏着自洛阳抄录而来大量历史典籍,比如西汉初年的历史记录,以及汉朝从秦朝继承的历史文牍等各类典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刘曜从滇池县地下室转移过来的孤本备份。

    当然,随着印刷术的普及,所谓孤本也是相对过去竹简书而言。

    刘曜为了防止意外,类似过去非常重要的孤本典籍,再抄录成纸质书之后,至少印刷了十份备份。

    例如,吕不韦集其门客所著的《吕氏春秋》。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刘曜给张角的授权有限,故而他来到万卷殿之后,只能查阅第一层的典籍。

    第一层存放的,大都是秦以前,及汉立以来的官方历史典籍,还有地方县志之类的书籍。

    由于把竹简书籍转化为纸质书籍之后,体积变小了,所以大殿第一层内那些书架上的书,并不算太多。

    来到万卷殿门口,张角从袖子里掏出身份牍片,接着又从怀里拿出刘曜刚才亲笔书写盖了王玺的王令,把牍片和王令一起交给了门卫审查。

    门卫验过张角的身份证明与王令之后,恭敬地向其行了一礼,恭声道:“张司丞这边请!”

    张角向门卫点点头,把牍片与王令收好,大步走进了万卷殿。

    他迫不及待的按照挂在书架上的指示牌,找到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之后,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史书之中。

    大约一刻多钟之后,张梁也来到了万卷殿。

    “大兄!”

    当张梁走入殿内,寻找《史记》的时候,竟然看见了张角。

    张角见到张梁也是一惊,喜道:“吾弟被大王赏了何官职?”

    两人这一交流,才发现他们分别被刘曜任命成了教部编修署宗教司的左、右司丞。

    教部是十二堂部之一,编修署是教部下辖的数个署之一。

    而宗教司则是编修署框架下,专门负责宗教文献、典籍整理与编撰的机构。

    楚王国的行政机构,由高到低依次是相台及十二堂部联合组成的政事堂、堂部{总署}、署、司{局}、房、所。

    一堂部之主官曰尚书、一总署之主官曰总署长,皆是正三品。

    一署之主官曰侍郎,是正四品。

    一司之主官曰司正、一局之主官曰局正,是正五品。

    一房之主官曰房正,是正七品。

    一所之主官曰所正,是正九品。

    正五品的司正,手下面握有同为正六品的左、右司丞作为其佐官。

    每个司丞各执掌一房,每房由房正负责具体事务。

    若是该司对接的政务繁多,可以向对应的上级主管部门某署申请给每个房正再增设左、右二科,每科由科主簿负责具体事务。

    倘若两个司丞,加上两个房正,再加上四个科主薄依然处理不了庞大的事务的话。

    那么,该司正可继续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给每个科下面再新增甲、乙、丙、丁四室,由四室案首来协助科主簿处理事务。

    假如到了这一步还是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政务,那么该司正依然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给每室再增加两名书办,如有需要,仍可增加书办人员数量,但每室封顶限制十名书办人员!

    如果说每室十名书办人员全部满员,依然无法处理该司的庞大事务。

    这只能说明两个结果。

    要么该司负责人不作为,导致机构办事效率低下。

    要么是该司的职能,超出了一个司所能驾驭的范围,需要将该司升格为署。

    每个司正可以根据本司的具体事务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增减下属机构。

    若是上面同意,那么该司正便可找吏部备案,填写用人申请,由吏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员分配。

    若是上面不同意,除了像同意一样写明理由,以正式的文件回复该司之外,还需要对该司的工作进行详细的了解与调查,对该司的工作给予正确的指导。

    以上这些,都是各级主官的政绩考评指标之一,而且所占比重较大。

    这就是刘曜借鉴后世单位的组织框架,针对这个时代的官僚机构编制设定的规矩。

    他必须将简政与效率作为考评各机构主官政绩的重要指标,以此才能杜绝或者说防止未来出现宋朝那样的臃肿政府机构。

    宗教司是刘曜必须要建立的一个司。

    他之所以把该司挂在教部的编修署之下,是因为他不想让宗教成为未来影响国家稳定的东西。

    把宗教司挂在教部,等于是强调宗教之教化的功能。

    而将其放到编修署之下,明显意味着宗教司的主要职能之一,便是编修宗教文书。

    刘曜任命张梁为右司丞,其实是为了用他的超强记忆力,帮助张角完成诸夏神系谱的编修。

    目前的宗教司并没有司正,等将来张角完成任务,刘曜便会提拔其升为司正。

    这一点,等张梁说出了他的职务之后,张角就隐约猜测到了。

    “大王并未细说何为‘诸夏神系谱’,大兄可知?”

    张梁此话一出口,张角更加确定刘曜是让张梁来助他的了。

    显然,有关诸夏神系谱的构思,刘曜并没有告诉张梁,否则张梁不会有此一问。

    以张梁的心机和智慧,断然不会用这样的话来套他。

    何况他可是张梁的大兄!

    关于诸夏神系谱的核心框架及思想,刘曜向张角详细的介绍过,否则两人也不会一直聊大半个小时。

    神系的编修本就是一件异常繁杂的事,再加上刘曜要求必须把过去对诸夏有过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也编入神系谱之中,无疑又增加了张梁的工作难度。

    既然刘曜安排张梁来助张角,那么张角就不得不把诸夏神系谱的概念,以及编修神系谱的思路告诉张梁。

    不然的话,张梁啥都不知道,又怎么帮忙?

    Ps:求票求票求票票!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7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