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崇祯有把枪

第一百九十八章 祭孔

    崇祯十八年八月,当离岛西北,登州捕鲸厂高耸入云的烟囱冒着浓烟,朝登州府排放各种有毒气体,散发出刺鼻的腥臭味时,暴君崇祯并没有为自己屠戮鲸鱼感到丝毫忏悔。

    朱由检现在的注意力已经转向另一个维度。

    崇祯皇帝决意要去一趟曲阜,也就是孔圣人的故乡,去考察民情。

    朱由检将大明海军训练,交由兵部尚书张国维负责,将登州捕鲸事业,交由户部尚书倪元璐负责。

    临行前,崇祯皇帝告诫两位大臣。

    “若海军荒驰或是鲸鱼捕捉偏少,朕决不轻饶。”

    倪元璐与张国维诚惶诚恐,在暴君崇祯手下做事,如履薄冰,各种奇葩诏令,他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崇祯十八年八月初二,朱由检率中卫军三千精锐,抵达曲阜。

    朱由检此行,日程安排的很满,可谓分秒必争,在路上他已经想好此行将要完成的任务。

    八月初三,在三千中卫军以及众多锦衣卫护卫下,朱由检来到孔庙前,准备用他的方式对孔圣人进行拜谒。

    半年前,诛杀衍圣公孔胤植时,朱由检正杀人如麻,风风火火,疲于应对河南刘芳亮,没有闲情雅致走进孔庙,好好拜谒一下孔老夫子。

    现在,南方流贼既退,济南夏收完毕,就连崇祯皇帝魂牵梦萦的登州捕鲸厂,也开始正常运转,最重要的还是暑气消散,秋风飒爽。

    是时候来曲阜看看了。

    曲阜县令得知圣上前来,早早出城迎候,朱由检在城南遇见满头大汗的和县令,被他精神打动,遂决定带县令一起拜谒。

    在精锐战兵护卫下,崇祯皇帝由孔庙前门,拾阶而上。身材肥硕的曲阜县令气喘吁吁跟在崇祯皇帝身后,朱由检对这个胖子颇为好奇。

    和天问是天启三年的进士,候补山东县令。崇祯十三年,因弹劾衍圣公圈占民田,被孔胤植反咬一口,告到内阁,说和协勾结流贼,阻拦乡贤祭孔,被革去功名,赋闲在家。

    崇祯十八年春,衍圣公与曲阜县令同时被诛,兵部尚书张国维向崇祯皇帝举荐和天问,朱由检随即答应,吏部便派他来曲阜上任。

    在此之前,朱由检并没有与和天问见过面。只从奏章中得知,此人治理曲阜颇有章法,民心大悦。

    这次前往曲阜,考察此人也是朱由检任务之一。

    但见树木林立,莽莽沧苍,由山脚延伸向山腰,不可胜数。

    孔林树木,皆历代文人种植,自秦汉至明清,历经千年,其中一些杉木早已长成参天巨木,五六人都合抱不住。

    “多好的木材啊,不用来造船,实在是可耻的浪费!”

    朱由检边走边看,他特别注意观察那些名贵木材,什么楠木啊樟木啊桧木啊檀木啊。据他所知,这些生长百年的上等木料,动辄几百上千两银子一颗,而且还可遇不可求。

    朱由检粗略估算,孔庙山丘上的名贵木材加在一起,不下千株,足够建造十艘“中兴号”战舰。

    也就是说,单是这些木材,至少就可以为大明剩下五万两的银子。

    而且曲阜距离登州不远,交通也颇为便利,海路陆路皆可同行。运输木料前往离岛海港成本应该很低。

    实际上,能达到这样品相的木料,一般都生长于崇山峻岭荒蛮之地,因为人烟稀少,不仅难以寻觅砍伐,运输成本也极为高昂。

    朱由检努力平复住自己激动不已的心情,反复告诫自己,他到孔府是来拜谒孔老夫子的,不是来盗墓。

    拾阶而上,崇祯皇帝注意力很快又被路旁的石碑所吸引。

    石阶两边皆是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石碑,石碑刻满碑文,一些因为年代久远,已被荒草黄土淹没,只露出块石头在地面上。

    朱由检停下脚步,来到一块年代久远长满青苔的石碑前,从腰中莫邪宝剑,拨开石碑前茂密的荆棘,仔细辨认碑面文字。

    “建隆八年,曲阜秀才赵家仁,仰慕孔圣人······香火钱三十两····”

    碑文漫灭,不可辨识,崇祯皇帝看了许久,才看清楚这几个字。

    “建隆八年,是在宋初啊,距今六七百年了,三十两银子,乖乖啊,这个孔圣人比朕还有钱啊,历朝历代,都有人送钱,他死了都比朕有钱!”

    崇祯皇帝有些语无伦次。

    想到一个死人都比自己有钱。他一时难以平复内心激动心情,脸色阴沉扭头对曲阜县令道:

    “和县令,朕半年前,让你把孔林的树木都砍了,送去登州,给朕造船,剩余部分,廉价卖给附近乡民,你为何没有照做?你想抗旨不遵吗?”

    和县令跪倒在地,对着青石板,朝皇上扣了几个响头,脑门流出血来。

    他不停口称该死,肥胖的臀部高高翘起,显得颇为滑稽。

    朱由检见他这般模样,怒气消了大半:

    “你们曲阜这半年来,可有人饿死?可有吃人的事情发生?如实回话,倘有半句假话,你头皮就不保了。”

    曲阜县令微微摇头,全身发抖,鼻涕眼泪与鲜血混在一起,流淌一地。

    高文彩随即上前,凑到崇祯皇帝耳边,低声密语一番。朱由检边听,眉头边皱起,待高文彩说完,崇祯皇帝微微一笑,上前扶起和天问,眉开眼笑:

    “大人不必自责,朕知道,要你这样自幼诵读孔孟的读书人,突然来砍伐孔林,自然是勉为其难,难以下手,朕能理解你,所以朕不会追究你抗旨之罪,你抬起头来,朕好好看看,”

    和县令忐忑不安抬起头,朱由检开始仔细端详眼前这位中年胖子。

    这人给朱由检的第一印象便是油光满脸,肥头大耳,酷似被那位凌迟处死的衍圣公,当然只是从身材来说。

    朱由检对胖子并无什么偏见,甚至颇为喜欢,比如对王承恩。

    不过从常理上讲,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肥头大耳的存在,与清官发生什么联想。

    或许是自己充满偏见,清官也不一定都是瘦子。

    崇祯皇帝这样安慰自己。

    “和大人在曲阜做的好事,高指挥已经告诉朕了,今年夏收时节,你未得到知府允许,便打开粮仓赈济流民,为了买粮熬粥,你还把自家的十多亩良田卖了,去奸商那里买了几十石陈米,精神可嘉啊,”

    朱由检忍不住拍掌称赞,旁边众人看见,也跟着鼓掌起来。

    朱由检忽然想起了海瑞,转身对王承恩道:

    “王公公,你记得海笔架长什么模样吗?朕记得凌霄阁有他的画像。”

    王承恩眉头一皱,随即望向崇祯,眯瞪眼睛笑道:

    “皇上,臣记得海瑞是个大胖子!和臣这身板差不多!”

    朱由检哈哈大笑,随即转身望向和天问。

    “生于乱世之中,两袖清风,却能吃的白白胖胖,真是不易啊!”

    “曲阜这块肮脏之地为官,实在委屈了,到登州府补缺吧,升你做知府,为朕做更多事情!”

    朱由检说罢,王承恩连忙催促和天问。

    “快谢恩!快谢陛下隆恩啊!”

    和县令茫然失措,像是刚刚睡醒,呆了片刻,连忙又要向崇祯皇帝扣头。

    “不必磕头了,赶紧起来,去把脑袋包扎下,以后磕头别这么用力,会把死人吓出来的!”

    崇祯皇帝说罢,挥剑斩向赵秀才留下的石碑,大声道。

    “多少民脂民膏都耗费在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上了,都给朕挖出来,好点的运回去,差点的,送给附近乡民,让他们拿回家垫猪圈!”

    “还有这山上的木材,全部砍了,造船能用的,都拉回登州,不能用的,送给老百姓当柴火烧饭用吧!”

    三千中卫军随即行动起来,各人早有准备,锯子斧头锄头什么的都被拿了出来,对着山上石碑林木就是一阵砍伐。

    和天问正要上前劝谏,被朱由检挥手挡住。

    “孔圣人有爱人之心,眼下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挖点石头,砍点木头,老夫子不会怪罪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