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丰功伟业
老太太不管不顾的闹腾着,大老爷被逼得没办法,最后只得答应送老娘进京,只到底不敢拿主意,派人去瑞瑶教总坛,让人传消息给黎浅浅,打算问过她之后,再做决定。
他想的很好,却漏算了一个人。
这天天方亮,莲城黎府外停了两辆马车,老太太让人用肩舆送上马车,随行侍候的,都是二太太身边的人,一行人形色匆匆出了门,一路急行往码头去。
这几年气象多变,原本冬日不下雪的楚岭,一入冬就开始下雪,莲城外的运河早就结了冰。
有不少商家为运货方便,改用雪橇取代船只,在结冰的运河上滑行,二太太的娘家也是其中之一,她家的生意不大,雪橇队也不大,暂时挪出来送她们一程,还是可以的。
等离了莲城,再坐车赶路,黎大老爷的人想追都追不上,黎大老爷等到消息匆匆赶到码头时,二太太早已带着黎老太太走得不见踪影。
黎大老爷暗骂了声蠢货,“赶紧的,快给黎教主送消息去。”
待回到家,黎大太太在丫鬟的簇拥下迎了上来,“母亲和二弟媳呢?”
“走了!”大老爷没好气道。
大太太和扶着她的长女黎沁沁交换了一眼,黎沁沁开口劝道,“父亲,我看您和母亲赶紧收拾东西,也上京去吧?”
“我们去干么?”黎大老爷皱着眉头问,大冷天的,他才不想出门去,而且还是大老远跑去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去受气啊?
“话不是这么说。”黎沁沁道,“父亲想,二叔为何要跑这一趟,而且这一去半年,半点消息都没有,怨不得二婶坐不住,赶着要进京去。”黎沁沁细语慢言,慢慢的引导黎大老爷。
大太太双手交握,紧张的看着女儿,要是可以,她也不想出远门,可女儿说的没错,她们不能坐看二房与三房修好,这个家日后还得仰仗三房提携,天赐媳妇好不容易怀了,丈夫新收的妾室也有喜,若她们能一举得男,大房的未来就有指望了。
但是还得黎经时肯提携。
老太太仗着嫡母身份为所欲为,碍于孝道,黎经时兴许不能对嫡母做什么,但却不妨碍他对大房、二房下绊子,二老爷为什么要赶着进京,就是想与黎经时修复兄弟情。
偏生大老爷不这么想,他想着好不容易从黎浅浅手里接过生意,好歹得把生意弄起来,不想黎二老爷进京后,就没消息回来,瑞瑶教的人偶奉黎浅浅之命,送消息过来,都没提及他,难怪二太太会着急。
而且那次接钦差,她丢脸丢大了,原以为躲到莲城来,就没事了!没想到临近年关,她在南城丢脸的事,也传到莲城来了,尤其黎深深认祖归宗一事传开后,小蒋氏原为三房妻后为二房妾的事情也悄悄传扬开,二太太的疑心病也日愈加深,也许人家并不是在说这事,只是看到她时,对她笑了下,她便疑心人家在嘲笑她。
才几天功夫就瘦脱了形,叫大太太看着心惊,就怕出事。
幸而没几日,黎沁沁就随夫来了莲城,也不知她跟二太太说了些什么,二太太总算见好,只是成天往老太太那儿去。
如今总算是晓得她和老太太想什么了。
黎沁沁劝着父亲,“您有心照拂浅浅,三叔知道肯定会感谢您的,不过,您也不能一直待在莲城,毕竟三叔是武将,他可不方便来莲城,再说年底了,您也该进京,和浅浅商谈下手里的生意,明年要怎么做?”
黎浅浅把莲城的生意交给他们兄弟之后,那几家铺子就与瑞瑶教没什么关系了,怎么女儿还要他去跟黎浅浅讨论生意要怎么做?
见父亲不解的眼神,黎沁沁在心里长叹一声,父亲还真是不点不透啊!
索性敞开来说,“浅浅虽把生意交到您手上,可明说那几家铺子与瑞瑶教无关?”
好像没有明说啊!他和二弟只是自以为没关系,所以营收都没上交,也没和瑞瑶教的人多往来,就怕他们不撒手。
“您胡涂啊!贪这点小利,和瑞瑶教的人生了嫌隙,怪不得他们不通知您京里的消息。”
黎沁沁暗摇头,真有点怀疑父亲和二叔到底是怎么活到这么大的,事事贪小利,遇事又不肯花脑子想,又有祖母擎天护着,怪不得祖父当初宁可带三叔,也不愿教他们兄弟。
祖母还老抱怨祖父偏心。
想到临出门时,婆婆跟她说的话,黎沁沁深吸口气,再接再励的力劝父母尽快进京去。
大老爷享福惯了,想到冬天出远门就先打了退堂鼓,大太太想着媳妇和屋里的小妾,明年开春就要生产,她放心不下,怎么也不肯出远门。
劝到最后,黎沁沁只得道,“您就不怕二婶娘撺掇着祖母给三叔添堵,然后把事儿推到您的头上?就算您对浅浅再好,她能看着人给她爹添堵,而不替她爹出气?”
是啊!二弟能言善道,若只二弟媳一人在母亲身边,尚不足为惧,但加上二弟呢?
还有小蒋氏母女!黎深深如今是宗室女了,若她记着老太太对她们母女的爱护之情,给老太太撑腰呢?
黎经时根基浅薄的武将,纵使再得皇帝看重,也难敌嫡母向人哭诉他不孝吧?母亲在京中是人生地不熟,但有黎深深这个宗室女在,难保黎经时不会因此吃挂落。
虽说黎浅浅一生下来,就没见过黎经时父子,但人家好歹是父女、兄妹,老太太硬要给她爹和哥哥添堵,新仇加旧恨,难说黎浅浅会怎么对付老太太,上回她是让他们兄弟自个儿出手,这回呢?
黎大老爷想到这儿,不禁要想,自己可还有什么把柄落在她手上?
黎沁沁不再给爹娘多加思考的机会,径自吩咐下人去准备出远门,“您二老放心,女儿和您女婿会陪着您一道进京的。”
“这怎么成?”
“您女婿跟家里都说好了。”黎沁沁道,“他趁早进京去安置下来,也好准备明年秋闱。”
黎大老爷夫妻这才反应过来,是啊!大女婿这几年一直在进学,上回女儿还说,书院的先生说女婿大有长进,不妨明年进京举业,他们怎么就忘了这事呢?
“女婿家里是想让女婿借住你三叔府上?”
“是啊!都是一家子骨肉,若相公有所成,也算是给三叔添光。”
这么说,他们还真得走这一趟?只是都已近年关,他们现在才要出门,也不知赶不赶得及进京过年?
不多时,京里黎将军府日就接到消息,黎经时谢过刘二,把儿子们招来后,才打开纸条,看到黎老太太已在二太太侍奉下进京,黎经时不由笑了。
“这老太太还想要拿捏我啊!”也未免太托大了吧!还是说,她以为仗着一个孝字,就吃定他了?
长孙氏母子的仇还没跟她好好算呢!进京来也好,省得他大老远的跑到莲城去找她算这笔帐。
“父亲,您打算怎么做?”
“自然是高高捧起。”黎经时让总管去买宅子,宅子要华贵精致,与将军府走完全不一样的路线,“别忘了要大张旗鼓,不够钱,就把我这些年积累的那些粗笨的家伙拿去卖了换钱。”
总管愣了下,“将军,那些粗笨家伙怕是不好卖啊!”
“怎么会不好卖,好歹都是金子打的不是?”
早些年他们随军出征,分战利品时,方百户没少坑他,为了坐实他乡下老鼠的称号,总是故意挑些粗笨土气的金银首饰给他,以为乡下人没见识,肯定会把那些东西当成宝。
其实黎经时跟着父亲在外走动,眼力还是有的,方百户以为羞辱了黎经时,却不知分给黎经时的那些东西,看似低俗粗笨,其实都是真金实银,上头镶嵌的珠宝,虽然看来起来粗笨不怎么值钱,但经巧手能匠再琢磨,就能绽放属于它们自己的光彩。
方百户不懂,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明知被人亏待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对方百户恭敬有加,黎经时也就因为如此,在军中的名声才会节节升高,这样的下属和战友,谁不喜欢?也就只有方百户身在福中不知福。
看看人家黎经时身边的人,全都跟着他水涨船高,就只有方百户一人,仍停留在百户的位置。
总管也是不懂那些粗笨家伙价值的人之一,他只想到要拿那些东西去卖,就觉得很掉价啊!
“多跑几家,真没人收,我再想办法。”黎经时道。
京城居大不易,总管看了几处宅子,都没挑到合宜的,捧着账本满脸愁苦的去寻黎经时,“将军,您看要不要把大少爷之前买的宅子,挪一套出来给老太太住啊?”
其实他更想问的是,为什么要另购宅第安置老太太,而不是请老太太住在将军府,府中要是有女眷,那些上门的女客也就有人招呼了嘛!将军和两位少将军的婚事,不就有人操持了吗?
他完全不知黎经时与嫡母之间的关系,便想当然而的这么想。
黎韶熙在旁听了,便道,“其实请老太太在将军府住下,也无不可,可是到底已经分家了,我们若把老太太请来府里住,那要置大老爷和二老爷于何地?人家会不会因此说两位伯父不孝啊?”
总管听他这么一说,方才恍悟,原来将军已和老太太分家了!
黎茗熙把他拉出去喝酒,边跟他说起往事,总管这才晓得,原来自家将军这么苦,老父一过世就被嫡母分出去,嫡母心狠,自家儿孙护得死紧,偏推庶子一家去替她儿孙顶祸。
酒醉的总管回家后,忍不住跟老妻代主诉苦。
没几日,老太太还没到,她的丰功伟业就已在京里流传开来。(未完待续。)
他想的很好,却漏算了一个人。
这天天方亮,莲城黎府外停了两辆马车,老太太让人用肩舆送上马车,随行侍候的,都是二太太身边的人,一行人形色匆匆出了门,一路急行往码头去。
这几年气象多变,原本冬日不下雪的楚岭,一入冬就开始下雪,莲城外的运河早就结了冰。
有不少商家为运货方便,改用雪橇取代船只,在结冰的运河上滑行,二太太的娘家也是其中之一,她家的生意不大,雪橇队也不大,暂时挪出来送她们一程,还是可以的。
等离了莲城,再坐车赶路,黎大老爷的人想追都追不上,黎大老爷等到消息匆匆赶到码头时,二太太早已带着黎老太太走得不见踪影。
黎大老爷暗骂了声蠢货,“赶紧的,快给黎教主送消息去。”
待回到家,黎大太太在丫鬟的簇拥下迎了上来,“母亲和二弟媳呢?”
“走了!”大老爷没好气道。
大太太和扶着她的长女黎沁沁交换了一眼,黎沁沁开口劝道,“父亲,我看您和母亲赶紧收拾东西,也上京去吧?”
“我们去干么?”黎大老爷皱着眉头问,大冷天的,他才不想出门去,而且还是大老远跑去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去受气啊?
“话不是这么说。”黎沁沁道,“父亲想,二叔为何要跑这一趟,而且这一去半年,半点消息都没有,怨不得二婶坐不住,赶着要进京去。”黎沁沁细语慢言,慢慢的引导黎大老爷。
大太太双手交握,紧张的看着女儿,要是可以,她也不想出远门,可女儿说的没错,她们不能坐看二房与三房修好,这个家日后还得仰仗三房提携,天赐媳妇好不容易怀了,丈夫新收的妾室也有喜,若她们能一举得男,大房的未来就有指望了。
但是还得黎经时肯提携。
老太太仗着嫡母身份为所欲为,碍于孝道,黎经时兴许不能对嫡母做什么,但却不妨碍他对大房、二房下绊子,二老爷为什么要赶着进京,就是想与黎经时修复兄弟情。
偏生大老爷不这么想,他想着好不容易从黎浅浅手里接过生意,好歹得把生意弄起来,不想黎二老爷进京后,就没消息回来,瑞瑶教的人偶奉黎浅浅之命,送消息过来,都没提及他,难怪二太太会着急。
而且那次接钦差,她丢脸丢大了,原以为躲到莲城来,就没事了!没想到临近年关,她在南城丢脸的事,也传到莲城来了,尤其黎深深认祖归宗一事传开后,小蒋氏原为三房妻后为二房妾的事情也悄悄传扬开,二太太的疑心病也日愈加深,也许人家并不是在说这事,只是看到她时,对她笑了下,她便疑心人家在嘲笑她。
才几天功夫就瘦脱了形,叫大太太看着心惊,就怕出事。
幸而没几日,黎沁沁就随夫来了莲城,也不知她跟二太太说了些什么,二太太总算见好,只是成天往老太太那儿去。
如今总算是晓得她和老太太想什么了。
黎沁沁劝着父亲,“您有心照拂浅浅,三叔知道肯定会感谢您的,不过,您也不能一直待在莲城,毕竟三叔是武将,他可不方便来莲城,再说年底了,您也该进京,和浅浅商谈下手里的生意,明年要怎么做?”
黎浅浅把莲城的生意交给他们兄弟之后,那几家铺子就与瑞瑶教没什么关系了,怎么女儿还要他去跟黎浅浅讨论生意要怎么做?
见父亲不解的眼神,黎沁沁在心里长叹一声,父亲还真是不点不透啊!
索性敞开来说,“浅浅虽把生意交到您手上,可明说那几家铺子与瑞瑶教无关?”
好像没有明说啊!他和二弟只是自以为没关系,所以营收都没上交,也没和瑞瑶教的人多往来,就怕他们不撒手。
“您胡涂啊!贪这点小利,和瑞瑶教的人生了嫌隙,怪不得他们不通知您京里的消息。”
黎沁沁暗摇头,真有点怀疑父亲和二叔到底是怎么活到这么大的,事事贪小利,遇事又不肯花脑子想,又有祖母擎天护着,怪不得祖父当初宁可带三叔,也不愿教他们兄弟。
祖母还老抱怨祖父偏心。
想到临出门时,婆婆跟她说的话,黎沁沁深吸口气,再接再励的力劝父母尽快进京去。
大老爷享福惯了,想到冬天出远门就先打了退堂鼓,大太太想着媳妇和屋里的小妾,明年开春就要生产,她放心不下,怎么也不肯出远门。
劝到最后,黎沁沁只得道,“您就不怕二婶娘撺掇着祖母给三叔添堵,然后把事儿推到您的头上?就算您对浅浅再好,她能看着人给她爹添堵,而不替她爹出气?”
是啊!二弟能言善道,若只二弟媳一人在母亲身边,尚不足为惧,但加上二弟呢?
还有小蒋氏母女!黎深深如今是宗室女了,若她记着老太太对她们母女的爱护之情,给老太太撑腰呢?
黎经时根基浅薄的武将,纵使再得皇帝看重,也难敌嫡母向人哭诉他不孝吧?母亲在京中是人生地不熟,但有黎深深这个宗室女在,难保黎经时不会因此吃挂落。
虽说黎浅浅一生下来,就没见过黎经时父子,但人家好歹是父女、兄妹,老太太硬要给她爹和哥哥添堵,新仇加旧恨,难说黎浅浅会怎么对付老太太,上回她是让他们兄弟自个儿出手,这回呢?
黎大老爷想到这儿,不禁要想,自己可还有什么把柄落在她手上?
黎沁沁不再给爹娘多加思考的机会,径自吩咐下人去准备出远门,“您二老放心,女儿和您女婿会陪着您一道进京的。”
“这怎么成?”
“您女婿跟家里都说好了。”黎沁沁道,“他趁早进京去安置下来,也好准备明年秋闱。”
黎大老爷夫妻这才反应过来,是啊!大女婿这几年一直在进学,上回女儿还说,书院的先生说女婿大有长进,不妨明年进京举业,他们怎么就忘了这事呢?
“女婿家里是想让女婿借住你三叔府上?”
“是啊!都是一家子骨肉,若相公有所成,也算是给三叔添光。”
这么说,他们还真得走这一趟?只是都已近年关,他们现在才要出门,也不知赶不赶得及进京过年?
不多时,京里黎将军府日就接到消息,黎经时谢过刘二,把儿子们招来后,才打开纸条,看到黎老太太已在二太太侍奉下进京,黎经时不由笑了。
“这老太太还想要拿捏我啊!”也未免太托大了吧!还是说,她以为仗着一个孝字,就吃定他了?
长孙氏母子的仇还没跟她好好算呢!进京来也好,省得他大老远的跑到莲城去找她算这笔帐。
“父亲,您打算怎么做?”
“自然是高高捧起。”黎经时让总管去买宅子,宅子要华贵精致,与将军府走完全不一样的路线,“别忘了要大张旗鼓,不够钱,就把我这些年积累的那些粗笨的家伙拿去卖了换钱。”
总管愣了下,“将军,那些粗笨家伙怕是不好卖啊!”
“怎么会不好卖,好歹都是金子打的不是?”
早些年他们随军出征,分战利品时,方百户没少坑他,为了坐实他乡下老鼠的称号,总是故意挑些粗笨土气的金银首饰给他,以为乡下人没见识,肯定会把那些东西当成宝。
其实黎经时跟着父亲在外走动,眼力还是有的,方百户以为羞辱了黎经时,却不知分给黎经时的那些东西,看似低俗粗笨,其实都是真金实银,上头镶嵌的珠宝,虽然看来起来粗笨不怎么值钱,但经巧手能匠再琢磨,就能绽放属于它们自己的光彩。
方百户不懂,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明知被人亏待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对方百户恭敬有加,黎经时也就因为如此,在军中的名声才会节节升高,这样的下属和战友,谁不喜欢?也就只有方百户身在福中不知福。
看看人家黎经时身边的人,全都跟着他水涨船高,就只有方百户一人,仍停留在百户的位置。
总管也是不懂那些粗笨家伙价值的人之一,他只想到要拿那些东西去卖,就觉得很掉价啊!
“多跑几家,真没人收,我再想办法。”黎经时道。
京城居大不易,总管看了几处宅子,都没挑到合宜的,捧着账本满脸愁苦的去寻黎经时,“将军,您看要不要把大少爷之前买的宅子,挪一套出来给老太太住啊?”
其实他更想问的是,为什么要另购宅第安置老太太,而不是请老太太住在将军府,府中要是有女眷,那些上门的女客也就有人招呼了嘛!将军和两位少将军的婚事,不就有人操持了吗?
他完全不知黎经时与嫡母之间的关系,便想当然而的这么想。
黎韶熙在旁听了,便道,“其实请老太太在将军府住下,也无不可,可是到底已经分家了,我们若把老太太请来府里住,那要置大老爷和二老爷于何地?人家会不会因此说两位伯父不孝啊?”
总管听他这么一说,方才恍悟,原来将军已和老太太分家了!
黎茗熙把他拉出去喝酒,边跟他说起往事,总管这才晓得,原来自家将军这么苦,老父一过世就被嫡母分出去,嫡母心狠,自家儿孙护得死紧,偏推庶子一家去替她儿孙顶祸。
酒醉的总管回家后,忍不住跟老妻代主诉苦。
没几日,老太太还没到,她的丰功伟业就已在京里流传开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