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水浒有天庭

第五六零章 金丹、食气与胎息

    因此在世人的印象中,真气以及仙道长生,还都是虚无缥缈的啊,不如早期求仙理论——金丹派:

    求仙开始就是两种办法:一是吃药,就是秦皇汉所用的办法。

    第二种,是自我修炼。《庄子》说,有所谓“寿考之士”“吹呴呼吸”“熊经鸟伸”,以求长寿。也就是前些年现代流行的所谓“气功”的老祖宗,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内修术”。

    那么,他们为什么认为这些办法能让人长生不死、成为神仙呢?古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事实上求仙药的理论,最初当是医学理论的延续。迄今为止,人们的正常死亡,几乎都是得病,得病需要吃药,吃药可以治病,于是有人就想,假如有一种药,能够让人永不得病,自然也就不会死亡。

    这样的药,最初主要是中草药。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些药不行。因为它们本身就不能长生,被认为是汉代出现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说:

    “草木药,埋之即朽,煮之即烂,烧之即焦。不能自生,焉能生人。”

    于是人们找到了黄金,还有玉等等,黄金不会败朽,不用多说。至于玉,《淮南子·俶真训》说:“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徳天地之精也。”

    连带被发现的此类药物,还有云母、石英等等,也都被后来的《神农本草》列为求仙的上品。

    然而黄金、美玉都非常昂贵,不易得到,于是有人就想到用其他药物炼“金”,这便是炼金术的由来,金指黄金或同样性质的一类东西。

    这些药物中,最重要的,是铅和汞。铅和汞在烧炼中,会生成表面上类似黄金的东西,而且它们还会变化:

    汞,也就是水银,烧炼可以变成丹砂,丹砂烧炼可以变成水银。

    铅也一样,烧炼中,会变成表面类似丹砂或者黄金一类的东西。

    由于这两种物质还会变化,于是也成为服药者的服食对象,甚至是首选的对象。

    他们的基本理论是:吃什么就等于把被吃的东西的性质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也就是说:“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

    服食丹砂呢,就是把丹砂会变化的性质转移到自己身上。我们看文艺作品中的神仙,都是不仅不死,而且会变化的角色。

    这种用铅和汞炼成还丹、炼成黄金的方法,被称为炼丹术和炼金术,主张服食仙药、后来演变为服食金玉丹砂而求长生不死的,也被称为“金丹派”。

    早期金丹派非常自信自己的做法和理论,他们几乎是根本不理睬医学的那些说法。

    早期的求仙理论,不知金丹派,还有内修派,与金丹派并行的。

    内修派的理论,见于《大戴礼记》《淮南子》《孔子家语》等书,它们都记载着:“……食草者善走而愚,食叶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

    “食草者”,就是牛羊等等;食叶者,蚕、粘虫之类;食肉者,虎狼之类;食谷者,当然有人类,“智慧而夭”,很可怜;“不食者”和“食气者”,指的都是乌龟。

    古人相信乌龟有特异功能,能预测前途,就是根据它的“不食者”或“食气者”身份,他们认为乌龟不吃东西,只是吞嚥空气,于是他们就效仿它,企图长寿,甚至长生不死。

    内修的办法很多,效仿乌龟食气,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这也是仙侠小说中练气纳气士的根脚,此外还有所谓“辟谷”,房中术等等。

    这些通过自我身体锻炼企求长生不死的方法,统称为“内修术”。

    综上,无论金丹派还是内修派,可想而知他们的长生术的结果:

    如果从战国时代算起,几百年过去了,内修的方法,“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也就是说,本是想求长生,结果却短命而死。

    那么,金丹派又怎么样呢?

    秦皇汉武求仙药的运动,是彻底失败了。汉朝末年,社会上流传着两句话,叫做“金不可成,世不可度”。就是说,黄金是炼不成的,想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这两句话能够成为谚语,足见炼丹或炼金术失败程度之深。

    不过,实践中的失败,首先使内修派的方法和理论有了重大改变,由食气到食元气。

    魏晋时期,以“食气”为代表的内修术,在方法和理论上发生了重大改变。最重要的改变,是把大口大口的呼吸,变为所谓像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称为“胎息”。

    理论上,他们认为,以前的呼吸外气,是弄错了,食气,应该是呼吸“内气”,呼吸元气。这种呼吸方法,要求修炼者尽量控制自己的呼吸,使之非常微细,微细到鹅绒放在鼻子前面也感觉不到气息的出入,认为长期这样修炼,就可以使人长生不死。

    那么,内气为什么就能使人长生呢?新的理论认为,这是因为像胎儿那样,呼吸的是“元气”,所以可以长生不死。

    那么,什么是元气呢?元气概念有人认为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天地未形……宇宙生气……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天地生成论或宇宙生成论。其“宇宙生气”,《太平御览》引为“宇宙生元气”,所以有人认为这是元气概念的最早出处。也有人认为元气概念最早出现于《鹖冠子》的“天地成于元气”,其意义都是指宇宙或天地开始的气。

    由于元气仅是开始的气,所以和其他的气相比,也没有特别之处。刘歆造《三统历》,说“太极元气,函三为一”。

    王充作《论衡》,认为人从元气出生,死后又复归元气。真到汉末王符作《潜夫论》,说“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

    《潜夫论》也都是指开始的气,这算是朴素而粗陋的认知学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