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零章 真假让梨的孔融 下
也是在这一次的战争中,他的孩子和妻子都被敌人残忍杀害。
其次,孔融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在三国时期,孔融在北海为相,“效忠”曹魏政权,本应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团结在以曹操为核心的“曹氏集团”周围。
然而孔融志大才疏,只会高谈阔论,还偏偏总是对上级曹操出言不逊,架子十足。当时孔融愤愤地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发作而已”。
“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
孔融又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这样的“毁三观”言论,在当时那个封建的时代当然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
故而曹操在得知事情缘由后,勃然大怒,加上孔融平时只会夸夸其谈、弄虚作假,便下狠心最终杀了他。
最后,孔融是一个喜欢诡辩的人。在史料《物理论》中有这样的记载:东汉末年有个叫管秋阳的人与弟弟及其同伴,因避战乱而结伴同行,因为没有了粮食,管秋阳就对自己弟弟说:“现在如果不吃你的同伴,我们三人就一起死。”
于是兄弟俩一起杀了这个同伴,吃了同伴并且最终活了下来。这件事情遭到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强烈谴责谴责,而事后孔融却对周围人说:
管秋阳爱惜父母赐予的身体,所以吃了同伴天经地义,由于只是一个同伴,不是什么朋友,所以吃了就吃了。
如果像管仲吃了鲍叔,贡禹吃了王吉,那才叫大逆不道!而管秋阳吃的那个人,不过是一只能说话的鸟兽罢了,就像狗吃了一只狐狸,一只狐狸吃了一只鹦鹉一样,没什么奇怪的。
在孔融的思想里:只有统治阶级、官僚士族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普通老百姓生命的价值不如一只禽兽!
孔融对生命的冷漠不禁让我们再次回味“孔融让梨的故事”:
如果孔融不让梨,他的哥哥们很可能会欺负他。这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也许在他哥哥们的眼里,他这不是谦让,而是一种屈服。
强者占大利益,弱者占小利益,何来谦让一说?要是孔融作为强者将占据大利的机会让给弱者,这才叫谦让。可是孔融最小,是弱者,必须忍气吞声。
后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一切:孔融为了自己的名声,可以毫不犹豫放弃妻子和子女的性命;孔融对父亲母亲没有基本的感恩之心;视他人生命如同草芥。
故而孔融又怎么会真正地设身处地为自己的哥哥们考虑呢?孔融让梨,大奸若忠!有多少伪君子,由于善于伪装再加上政治美化,摇身一变,成为了堂堂正正的“君子”。孔融这种才是中国历史上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值得一说的是,与孔融有关的成语,还有一个很著名,便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小时了了{línglì}:小时聪明。了了:聪明,有智慧。
了了,现大多都误读为liǎoliǎo,而了了línglì则可写作伶俐。小时了了的含义也转变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因此不能将“小时了了”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另外,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就像方仲永那样;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具体的典故:
汉朝东汉末年,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一说是司隶校尉,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
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
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典故原文:
孔融{1},字文举。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2}。时李元礼{3}有盛名,为司隶校尉{4}。诣{5}门者,皆俊才清称{6}及中表{7}亲戚,乃通{8}。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9}亲。”既通{10},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11}有何亲?”
对曰:“昔先君{12}仲尼{13}与君先人伯阳{14}有师资之尊{15},是仆与君奕{16}世为通好也。”
其次,孔融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在三国时期,孔融在北海为相,“效忠”曹魏政权,本应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团结在以曹操为核心的“曹氏集团”周围。
然而孔融志大才疏,只会高谈阔论,还偏偏总是对上级曹操出言不逊,架子十足。当时孔融愤愤地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发作而已”。
“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
孔融又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这样的“毁三观”言论,在当时那个封建的时代当然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
故而曹操在得知事情缘由后,勃然大怒,加上孔融平时只会夸夸其谈、弄虚作假,便下狠心最终杀了他。
最后,孔融是一个喜欢诡辩的人。在史料《物理论》中有这样的记载:东汉末年有个叫管秋阳的人与弟弟及其同伴,因避战乱而结伴同行,因为没有了粮食,管秋阳就对自己弟弟说:“现在如果不吃你的同伴,我们三人就一起死。”
于是兄弟俩一起杀了这个同伴,吃了同伴并且最终活了下来。这件事情遭到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强烈谴责谴责,而事后孔融却对周围人说:
管秋阳爱惜父母赐予的身体,所以吃了同伴天经地义,由于只是一个同伴,不是什么朋友,所以吃了就吃了。
如果像管仲吃了鲍叔,贡禹吃了王吉,那才叫大逆不道!而管秋阳吃的那个人,不过是一只能说话的鸟兽罢了,就像狗吃了一只狐狸,一只狐狸吃了一只鹦鹉一样,没什么奇怪的。
在孔融的思想里:只有统治阶级、官僚士族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普通老百姓生命的价值不如一只禽兽!
孔融对生命的冷漠不禁让我们再次回味“孔融让梨的故事”:
如果孔融不让梨,他的哥哥们很可能会欺负他。这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也许在他哥哥们的眼里,他这不是谦让,而是一种屈服。
强者占大利益,弱者占小利益,何来谦让一说?要是孔融作为强者将占据大利的机会让给弱者,这才叫谦让。可是孔融最小,是弱者,必须忍气吞声。
后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一切:孔融为了自己的名声,可以毫不犹豫放弃妻子和子女的性命;孔融对父亲母亲没有基本的感恩之心;视他人生命如同草芥。
故而孔融又怎么会真正地设身处地为自己的哥哥们考虑呢?孔融让梨,大奸若忠!有多少伪君子,由于善于伪装再加上政治美化,摇身一变,成为了堂堂正正的“君子”。孔融这种才是中国历史上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值得一说的是,与孔融有关的成语,还有一个很著名,便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小时了了{línglì}:小时聪明。了了:聪明,有智慧。
了了,现大多都误读为liǎoliǎo,而了了línglì则可写作伶俐。小时了了的含义也转变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因此不能将“小时了了”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另外,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就像方仲永那样;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具体的典故:
汉朝东汉末年,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一说是司隶校尉,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
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
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典故原文:
孔融{1},字文举。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2}。时李元礼{3}有盛名,为司隶校尉{4}。诣{5}门者,皆俊才清称{6}及中表{7}亲戚,乃通{8}。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9}亲。”既通{10},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11}有何亲?”
对曰:“昔先君{12}仲尼{13}与君先人伯阳{14}有师资之尊{15},是仆与君奕{16}世为通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