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貂蝉与王允
而当貂蝉一口答应时,王允却又迟疑了,说:“事若泄漏,我灭门矣。”王允以小人之心度貂蝉之腹。
当貂蝉表示自己不报王允的大义,必将死于万刃之下,王允才再次拜谢。
王允献上貂蝉,是一场政治投机,万一失败,只要将责任全部推到貂蝉身上即可。况且,王允献上貂蝉,并非要貂蝉刺杀董卓,只要貂蝉不泄密,而董卓和吕布之间不可能当堂对质,穿帮的几率几乎没有。
而自己对貂蝉有养育之恩,有父女之情,有国家大义,貂蝉已经答应绝对遵守秘密。万一成功,那自己必将成为铲除国贼的大功臣。
王允很幸运,有好色的吕布的勇武,有好利的李肃的利嘴,还有无数被董卓暴政欺压到忍无可忍的朝廷官员的支持,王允成功除去董卓,成为洛阳一把手。
董卓除去之后,貂蝉就销声匿迹。或许死亡,才是保守秘密的最好方式。
对于貂蝉最后的结局,史家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版本是昆剧《斩貂》细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斩首,其妻貂蝉被张飞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拒绝受纳这位污点美女,怕其水性杨花,朝三暮四,难免为他人所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节,于是乘夜传唤貂蝉入帐,拔剑痛斩美人于灯下。
第二种版本是另一出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是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遣貂蝉前去引诱。貂蝉使出浑身解数,上下**,关羽心如磐石,为了自己不受魅惑,杀死了貂蝉。
基于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来,貂蝉和关羽的形象,日益贴近士绅阶层的伦理标准。
第三种版本出自明剧《关公与貂蝉》,剧中的貂蝉向关羽痛说内心冤屈,详述其施展美人计为汉室除害的经历,赢得关羽的爱慕,但关羽决计为复兴汉室献身,貂蝉只好怀着满腔柔情自刎,以死来验证自身的政治贞、操。
第四种版本陈述貂蝉在怜香惜玉的关羽庇护下逃走,削发为尼,曹操派人追捕,为使桃园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残杀的覆辙,貂蝉毅然触剑身亡,一缕幽怨的香魂,追随国家大义而去。
另外还有“善终系列”四个核心版本:
第一种版本:貂蝉本是曹操送给董卓用来迷惑君主的一名美女,后来成为了董卓的侍婢,并挑拨吕布杀死了董卓,在“长安兵变”吕布败走后貂蝉又落入了李傕之手,再次挑拨李傕与郭汜自相残杀,在李傕被曹操击败后貂蝉最终回到了曹操身边。这一版本相对来说比较有历史依据。
第二种版本:貂蝉出家为尼,以佚名方式写下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贡献,最后在尼姑庵里寿终正寝。
第三种版本:关羽不恋女色,护送貂蝉回到其故乡木耳村,而貂蝉则一直守节未嫁,终于熬成了一个贞烈老妪,被乡人建庙祭奠。为谋生和丰富群众文艺生活起见,貂蝉还组织戏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戏台,曾是该村的一个诱人景点。
第四种版本:貂蝉被关羽纳为小妾,并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后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兵败身死,可怜的貂蝉从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无主的村妇。
再来说说王允,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权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权,为人凶狠残暴,除掉他,既是政治斗争,也是为民除害;而蔡邕是一个不问政治的文人,一个众人仰慕的知识分子,王允在除掉董卓后却说什么也不肯放过他。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
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身为地方官勤政爱民,由于朝廷而被迫在此为官,从而密谋刺杀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
如果说王允的左右挑拨吕布董卓、两面三刀是出于计谋的需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并且做的很正确,很成功。
但是,王允上台之后,其实和董卓也没有什么两样,居功自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以致群下不甚附之。仅仅只是换了个把持朝政的人而已。
参与杀董卓,也有皇帝的一份功劳,汉献帝选择杀董卓,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得利益,即恢复部分损失的皇权,如果不杀董卓,汉献帝的权利将永远被董卓霸着不放。
所以,汉献帝杀董卓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在杀了董卓之后,王允并没有分一根一毫给汉献帝。
在皇帝与众官员的博弈中,皇帝的本钱早就玩完了,自从大将军与太监同时被消灭后,刘家皇帝已经再没有实力控制局面了,从那个时候起,就可以看作:
汉已灭亡,仅剩一个名号。
准确的说,是刘家皇帝丧失了对朝廷的控制权。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上台,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白送给刘家皇帝,即使有个体行为发生,也绝不可能有群体行为发生。
董卓如此,王允也如此,后面的人也同样都是如此!因为皇帝已经变成了弱者,无论你是否忠于皇帝,站在弱者一方总是很难斗过强者的。
如果王允把董卓霸占的权利全部交还给皇帝,再开历史倒车,复辟到前期内朝外朝的秩序上去,那么,可以肯定地说,王允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死的会更快,更惨。如果王允把董卓霸占的权利拿出来给大家分了,那么,大家就都没有意见。
因为人的行为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在走。所以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奸臣董卓和忠臣王允的看法是一致的,都不让皇帝掌握实权。
当貂蝉表示自己不报王允的大义,必将死于万刃之下,王允才再次拜谢。
王允献上貂蝉,是一场政治投机,万一失败,只要将责任全部推到貂蝉身上即可。况且,王允献上貂蝉,并非要貂蝉刺杀董卓,只要貂蝉不泄密,而董卓和吕布之间不可能当堂对质,穿帮的几率几乎没有。
而自己对貂蝉有养育之恩,有父女之情,有国家大义,貂蝉已经答应绝对遵守秘密。万一成功,那自己必将成为铲除国贼的大功臣。
王允很幸运,有好色的吕布的勇武,有好利的李肃的利嘴,还有无数被董卓暴政欺压到忍无可忍的朝廷官员的支持,王允成功除去董卓,成为洛阳一把手。
董卓除去之后,貂蝉就销声匿迹。或许死亡,才是保守秘密的最好方式。
对于貂蝉最后的结局,史家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版本是昆剧《斩貂》细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斩首,其妻貂蝉被张飞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拒绝受纳这位污点美女,怕其水性杨花,朝三暮四,难免为他人所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节,于是乘夜传唤貂蝉入帐,拔剑痛斩美人于灯下。
第二种版本是另一出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是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遣貂蝉前去引诱。貂蝉使出浑身解数,上下**,关羽心如磐石,为了自己不受魅惑,杀死了貂蝉。
基于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来,貂蝉和关羽的形象,日益贴近士绅阶层的伦理标准。
第三种版本出自明剧《关公与貂蝉》,剧中的貂蝉向关羽痛说内心冤屈,详述其施展美人计为汉室除害的经历,赢得关羽的爱慕,但关羽决计为复兴汉室献身,貂蝉只好怀着满腔柔情自刎,以死来验证自身的政治贞、操。
第四种版本陈述貂蝉在怜香惜玉的关羽庇护下逃走,削发为尼,曹操派人追捕,为使桃园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残杀的覆辙,貂蝉毅然触剑身亡,一缕幽怨的香魂,追随国家大义而去。
另外还有“善终系列”四个核心版本:
第一种版本:貂蝉本是曹操送给董卓用来迷惑君主的一名美女,后来成为了董卓的侍婢,并挑拨吕布杀死了董卓,在“长安兵变”吕布败走后貂蝉又落入了李傕之手,再次挑拨李傕与郭汜自相残杀,在李傕被曹操击败后貂蝉最终回到了曹操身边。这一版本相对来说比较有历史依据。
第二种版本:貂蝉出家为尼,以佚名方式写下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贡献,最后在尼姑庵里寿终正寝。
第三种版本:关羽不恋女色,护送貂蝉回到其故乡木耳村,而貂蝉则一直守节未嫁,终于熬成了一个贞烈老妪,被乡人建庙祭奠。为谋生和丰富群众文艺生活起见,貂蝉还组织戏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戏台,曾是该村的一个诱人景点。
第四种版本:貂蝉被关羽纳为小妾,并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后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兵败身死,可怜的貂蝉从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无主的村妇。
再来说说王允,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权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权,为人凶狠残暴,除掉他,既是政治斗争,也是为民除害;而蔡邕是一个不问政治的文人,一个众人仰慕的知识分子,王允在除掉董卓后却说什么也不肯放过他。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
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身为地方官勤政爱民,由于朝廷而被迫在此为官,从而密谋刺杀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
如果说王允的左右挑拨吕布董卓、两面三刀是出于计谋的需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并且做的很正确,很成功。
但是,王允上台之后,其实和董卓也没有什么两样,居功自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以致群下不甚附之。仅仅只是换了个把持朝政的人而已。
参与杀董卓,也有皇帝的一份功劳,汉献帝选择杀董卓,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得利益,即恢复部分损失的皇权,如果不杀董卓,汉献帝的权利将永远被董卓霸着不放。
所以,汉献帝杀董卓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在杀了董卓之后,王允并没有分一根一毫给汉献帝。
在皇帝与众官员的博弈中,皇帝的本钱早就玩完了,自从大将军与太监同时被消灭后,刘家皇帝已经再没有实力控制局面了,从那个时候起,就可以看作:
汉已灭亡,仅剩一个名号。
准确的说,是刘家皇帝丧失了对朝廷的控制权。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上台,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白送给刘家皇帝,即使有个体行为发生,也绝不可能有群体行为发生。
董卓如此,王允也如此,后面的人也同样都是如此!因为皇帝已经变成了弱者,无论你是否忠于皇帝,站在弱者一方总是很难斗过强者的。
如果王允把董卓霸占的权利全部交还给皇帝,再开历史倒车,复辟到前期内朝外朝的秩序上去,那么,可以肯定地说,王允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死的会更快,更惨。如果王允把董卓霸占的权利拿出来给大家分了,那么,大家就都没有意见。
因为人的行为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在走。所以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奸臣董卓和忠臣王允的看法是一致的,都不让皇帝掌握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