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抹黑反目
武大郎读书时,家里很是贫穷,曾受过好友丁奉的接济。后来,武大郎中了进士,而丁奉没有高中,只是个举人身份。
两人身份有了反复,毕竟进士比举人高了不止一筹,别看只差那么一级,实际上却是天差地别。首先进士可以做官,举人那就基本不可能了,就这一点就有沟壑之差。
虽然武大郎中了进士,但并没有就此疏远好友丁奉。毕竟他有雪中送炭之恩嘛,不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也不能忘恩负义,是吧?
也真是巧了,武大郎想还丁奉的恩情,还真让他等到了。因为有一天,好友丁奉的房子被烧了,无奈之下来投靠于他。
这时武大郎已经当了县令,就是阳谷县令,可谓一方“土皇帝”了。
这丁奉心想:
“我曾资助过武大郎,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如今,武大郎他已经升官发财了,怎能不出钱出力为我重建家园,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他不觉得这是携恩求报,反倒以为这是理所当然,因此心里占着优势,这不是求人投靠,这是要对方还恩情,他是来讨债的!
前文已述,丁奉见了武大郎,便被武大郎以礼相待。甚至武大郎的县衙的两个年轻俊俏的侍女,被丁奉强行霸占了,也没有动怒。
但是丁奉却心里不满了,尽管住在武大郎府上的这些天,倒是好酒好菜招待着,但关于资助的事儿,武大郎却绝口不提。
“你现在是升官发财,又娶了娇妻美妾!可我现在只是当你手下一名师爷,领那点微薄俸禄过活!这怎么可以?”丁奉心里憋着一口气。
万事就怕对比,县令的师爷,又颇得县令信任,对普通人来讲这已经很好了。但是对于起步比他低,反而后来居上的武大郎,丁奉便嫉妒眼红不已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前途:武大郎是进士,年纪轻轻就是县令了,自然前途无量;他自己只是个举人,半管半民不上不下,前途暗淡。
婚姻:武大郎去了知州的小姐,官宦之家的贵妇,白富美一枚;他丁奉呢?还是光棍一条,只有几个小妾陪伴。现在又烧了房子,想谋一份好姻缘简直不要太难!可谓遥遥无期!
相貌:武大郎身材高大,器宇轩昂,模样俊朗,腹有诗书气自华!他自己呢,身材矮小,形容猥琐,俗得不能再俗,丝毫没有气质!
“不肯资助我重建房子,置办家产,这算哪门子的好兄弟?”
“娶了那么漂亮一媳妇,藏着掖着就算了,两个陪嫁丫头都不肯割爱,给我暖床,真是岂有此理!”
丁奉越想越气,羞怒不已。于是,丁奉就展开对好友武大郎的报复了。
他自然不能找人打武大郎一顿了!毕竟有几个流氓敢大官老爷的,那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与整个统治阶级为敌!
而且丁奉只是个小举人,影响不了官场,自然不能给武大郎的仕途上挖坑添绊子了!
剩下的一些招数,无非就是那几招。其中最常见的报复就是抹黑造谣,把人家名声搞臭!
想到就去做,这丁奉边暗地里四处散播武大郎和潘金莲的“丑事”:
什么武大郎是长的又矮又丑,是个三寸丁枯树皮!
什么是个做炊饼卖的,妻子潘金莲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
什么潘金莲勾引小叔子,红杏出墙……
就这样,武大郎堂堂一个相貌英俊器宇轩昂的进士县令,被他抹黑成三寸丁枯树皮的卖炊饼的。而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且对武大郎一心一意的潘金莲,也成了勾引小叔子不成,又勾搭外人杀死自家丈夫的淫花荡柳!
你说冤不冤?
拿武大郎来说——首先,武大郎非但不矮,还是个身高马大的八尺男儿。武植之墓,早已被人发掘,经科学测验,身高起码在一米八以上!
如今,一米八几的身高,也是让人羡慕的。那在几百年前的人们平均身高比现在矮一大截的时代,可想而知,武大郎的身高在当时多么令人仰视了!
而且他是一位“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自幼聪敏,寒窗苦读多年,终于中了进士,当上县令。他在任期间兴利除弊,清正廉明,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就这样,最后丁奉觉得用嘴说还不过瘾,于是写在纸上,四处张贴“大字报”。
果然,这么一来,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名声顿时成了更加“言之凿凿了”,毕竟写出来的比道听途说更有说服力许多,而且流传更广更久!
此时,西门庆也适时出场了。西门庆本是一个流氓无赖,唯恐天下不乱,见丁奉抹黑武大郎后,决定给丁奉出主意,让故事更加精彩一些。
最后,这位仁兄还“牺牲”自己,让自己成了谣言里的“男小三”,与诸位女人谱出一段段荒唐之曲。当然,这仅是西门庆的一厢情愿,现实中,西门庆是小流氓,女人很反感这个人!
不过武大郎并不是原来的武大郎了,那是李陵的化身,早认清了丁奉的面目,岂能还对后者青眼有加!查明真相后,没有怎么责罚他,把他赶走了事!
“原本丁奉安心当他的师爷,不出这些幺蛾子,甚至觊觎于你!我会给他家里建起新房子的,还会举荐他做官。”李陵不屑说道。
前者给丁奉家里重建房子,这便是历史上武大郎对好友的回报!后者,是李陵原本想顺手推舟,让他做官谋个好前程,毕竟高俅对他可是言听计从,不用浪费啊!
可惜,这人心态不好,见武大郎没有主动提起资助他重建家园的事,便生了嫉恨之心。于是也因此错过了一场机缘,而且是大机缘!
不说一举人的身份做官,这是祖上烧高香了!更主要的是武植武大郎将要上天成神做祖的,因此能带动他一起“鸡犬升天”!
要不然怎么说呢——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能怪他人品不行啊!
“造谣容易,灭谣难。谣言一传十,十传百,这可如何是好?”潘金莲气愤不已说道。
两人身份有了反复,毕竟进士比举人高了不止一筹,别看只差那么一级,实际上却是天差地别。首先进士可以做官,举人那就基本不可能了,就这一点就有沟壑之差。
虽然武大郎中了进士,但并没有就此疏远好友丁奉。毕竟他有雪中送炭之恩嘛,不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也不能忘恩负义,是吧?
也真是巧了,武大郎想还丁奉的恩情,还真让他等到了。因为有一天,好友丁奉的房子被烧了,无奈之下来投靠于他。
这时武大郎已经当了县令,就是阳谷县令,可谓一方“土皇帝”了。
这丁奉心想:
“我曾资助过武大郎,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如今,武大郎他已经升官发财了,怎能不出钱出力为我重建家园,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他不觉得这是携恩求报,反倒以为这是理所当然,因此心里占着优势,这不是求人投靠,这是要对方还恩情,他是来讨债的!
前文已述,丁奉见了武大郎,便被武大郎以礼相待。甚至武大郎的县衙的两个年轻俊俏的侍女,被丁奉强行霸占了,也没有动怒。
但是丁奉却心里不满了,尽管住在武大郎府上的这些天,倒是好酒好菜招待着,但关于资助的事儿,武大郎却绝口不提。
“你现在是升官发财,又娶了娇妻美妾!可我现在只是当你手下一名师爷,领那点微薄俸禄过活!这怎么可以?”丁奉心里憋着一口气。
万事就怕对比,县令的师爷,又颇得县令信任,对普通人来讲这已经很好了。但是对于起步比他低,反而后来居上的武大郎,丁奉便嫉妒眼红不已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前途:武大郎是进士,年纪轻轻就是县令了,自然前途无量;他自己只是个举人,半管半民不上不下,前途暗淡。
婚姻:武大郎去了知州的小姐,官宦之家的贵妇,白富美一枚;他丁奉呢?还是光棍一条,只有几个小妾陪伴。现在又烧了房子,想谋一份好姻缘简直不要太难!可谓遥遥无期!
相貌:武大郎身材高大,器宇轩昂,模样俊朗,腹有诗书气自华!他自己呢,身材矮小,形容猥琐,俗得不能再俗,丝毫没有气质!
“不肯资助我重建房子,置办家产,这算哪门子的好兄弟?”
“娶了那么漂亮一媳妇,藏着掖着就算了,两个陪嫁丫头都不肯割爱,给我暖床,真是岂有此理!”
丁奉越想越气,羞怒不已。于是,丁奉就展开对好友武大郎的报复了。
他自然不能找人打武大郎一顿了!毕竟有几个流氓敢大官老爷的,那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与整个统治阶级为敌!
而且丁奉只是个小举人,影响不了官场,自然不能给武大郎的仕途上挖坑添绊子了!
剩下的一些招数,无非就是那几招。其中最常见的报复就是抹黑造谣,把人家名声搞臭!
想到就去做,这丁奉边暗地里四处散播武大郎和潘金莲的“丑事”:
什么武大郎是长的又矮又丑,是个三寸丁枯树皮!
什么是个做炊饼卖的,妻子潘金莲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
什么潘金莲勾引小叔子,红杏出墙……
就这样,武大郎堂堂一个相貌英俊器宇轩昂的进士县令,被他抹黑成三寸丁枯树皮的卖炊饼的。而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且对武大郎一心一意的潘金莲,也成了勾引小叔子不成,又勾搭外人杀死自家丈夫的淫花荡柳!
你说冤不冤?
拿武大郎来说——首先,武大郎非但不矮,还是个身高马大的八尺男儿。武植之墓,早已被人发掘,经科学测验,身高起码在一米八以上!
如今,一米八几的身高,也是让人羡慕的。那在几百年前的人们平均身高比现在矮一大截的时代,可想而知,武大郎的身高在当时多么令人仰视了!
而且他是一位“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自幼聪敏,寒窗苦读多年,终于中了进士,当上县令。他在任期间兴利除弊,清正廉明,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就这样,最后丁奉觉得用嘴说还不过瘾,于是写在纸上,四处张贴“大字报”。
果然,这么一来,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名声顿时成了更加“言之凿凿了”,毕竟写出来的比道听途说更有说服力许多,而且流传更广更久!
此时,西门庆也适时出场了。西门庆本是一个流氓无赖,唯恐天下不乱,见丁奉抹黑武大郎后,决定给丁奉出主意,让故事更加精彩一些。
最后,这位仁兄还“牺牲”自己,让自己成了谣言里的“男小三”,与诸位女人谱出一段段荒唐之曲。当然,这仅是西门庆的一厢情愿,现实中,西门庆是小流氓,女人很反感这个人!
不过武大郎并不是原来的武大郎了,那是李陵的化身,早认清了丁奉的面目,岂能还对后者青眼有加!查明真相后,没有怎么责罚他,把他赶走了事!
“原本丁奉安心当他的师爷,不出这些幺蛾子,甚至觊觎于你!我会给他家里建起新房子的,还会举荐他做官。”李陵不屑说道。
前者给丁奉家里重建房子,这便是历史上武大郎对好友的回报!后者,是李陵原本想顺手推舟,让他做官谋个好前程,毕竟高俅对他可是言听计从,不用浪费啊!
可惜,这人心态不好,见武大郎没有主动提起资助他重建家园的事,便生了嫉恨之心。于是也因此错过了一场机缘,而且是大机缘!
不说一举人的身份做官,这是祖上烧高香了!更主要的是武植武大郎将要上天成神做祖的,因此能带动他一起“鸡犬升天”!
要不然怎么说呢——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能怪他人品不行啊!
“造谣容易,灭谣难。谣言一传十,十传百,这可如何是好?”潘金莲气愤不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