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锦州(三)
守卫码头的俄军十分知趣的没有阻拦人民军上岸,因此双方也没有发生什么冲突,而人民军的两个连上岸后,有一名连长和杜达耶夫进行交涉,但其他的士兵则纷纷占领码头的要点警戒,很快就组成了一个简易的阵地,而俄军的士兵们只能傻怔怔的在码头上看着,不是他们不想做点什么,而是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双方的众寡悬殊实在是太大了。
人民军控制了码头之后,各运输船也都纷纷放下小艇,将登陆的部队运送到岸上。
邓忠汉上岸之后,和杜达耶夫相见,到也没有提俄军未派引导船的事情,而是表明自己的身份,是来接收锦州的,要求杜达耶夫招集守卫葫芦岛的俄军,带领人民军去接收锦州。实际也就是将葫芦岛交给人民军驻守。
虽然杜达耶夫接到的命令是俄国只是将锦州移交给人民军,但并没有说葫芦岛也交给人民军,但现在的局势容不得杜达耶夫拒绝。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军的人数要远比俄军多,另一方面也是俄军对人民军的态度和清军不同。俄军对清军自然是轻视、蔑视加无视,别看杜达耶夫只带了60多名俄兵,但如果是对清军,那怕是对阵600,甚致是6000都敢硬怼;但人民军就不同,因为在5年以前,俄军曾在人民军手上惨败了一场,那也是八国联军和人民军交战,陆军输得最惨的一战,也给俄军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尽管时间己经过去了5年,但俄军还是没有忘记,因此俄军可不敢在人民军面前耍横,由其是在自己处于劣势的时候。
于是杜达耶夫立刻招集守卫葫芦岛的俄兵,而邓忠汉带领着2个营的部队,一起从葫芦岛出发,赶奔锦州。
葫芦岛到锦州约有50公里的距离,也不算近,因此一行队伍一直走到了下午5点多的时候才到达锦州。
锦州-宁远地区是明清交替时期的主战场之一,因此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城墙以及城防设施,虽然清军入关之后,这一带地区就没有在发生什么战争了,但锦州毕竟是连结关内关外的重要据点,清廷虽然没有加固锦州的城防,但对原来的设施一直在进行维护,虽然到了清廷的中后期,维护也变成了一种敷衍,但毕竞是底子还在,而且多少也会有一些作用,现在的锦州城墙虽然也有些破损了,但依然十分高大而厚实。
邓忠汉带领着军队在距离锦州城约1000多米的地方停下来,让杜达耶夫去城里通知,告诉城里的守军,人民军今夜要进城去休息,明天办理城市的交接手续。虽然邓忠汉的言辞虽然客气,但话气却十分坚定,让杜达耶夫有一种感觉,如果锦州城里的守军拒绝人民军进城,那么人民军会毫不客气的立刻对锦州城发动进攻。
锦州城的守将叫米哈伊琴科上尉,守军有5个排,大约220名士兵。在3天以前,米哈伊琴科上尉接到了沈阳方面的命令,要将锦州移交给人民军,然后回沈阳去报到。上尉也松了一口气,因为总算是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锦州城其实并不大,边长约1000米左右,只是城的西南角由于小凌河的走向,不得不做成一个斜角,因此看起来像一个直角梯形,不过只靠200余名士兵,是无法守住锦州城的。
当然,如果是在日俄开战以前,米哈伊琴科上尉还并不急于离开锦州,但现在俄国在战场上连续失利,已连失了旅顺、辽阳,只能退守到沈阳一线。尽管上尉并不算精通兵法,但从地图上也能够看得出来,俄军正在一步一步的远离着辽西地区,也就是说,自己正在成为一支孤军,在这个时候能够弃守锦州,回沈阳去,上尉自然是愿意的。
但杜达耶夫进城之后,向米哈伊琴科讲说了人民军在葫芦岛上岸之后,几乎是半强迫的控制了葫芦岛港口,把守卫的俄军全部都赶走。
米哈伊琴科上尉这才有些明白,这支军队恐怕是来者不善,当然上尉的身份地位不可能知道,高层要将锦州移交给人民军的目地,不过底层军人的想法简单而直接,既然自己收到了司令部的命令,而且也不想在锦州久留,管人民军善不善呢?把锦州城交给他们就没事了,而且还要尽快的将锦州交出去,万一奉天司令部又有新命令来了,自己可就不好办了。至于葫芦岛,又不是自己的管辖区,管它是不是被人民军攻占了呢!
想通了这一点,上尉也就没有再犹豫,立刻下令打开城门,让人民军进城。并且又和邓忠汉会面,表示自己己经接到了奉天司令部的命令,将锦州移交给人民军驻守,相关的资料都己经准备了,当天晚上就可以进行移交,而明天一早,自己就可以离开锦州了,司令部再有新命令来,自己也没有责任了。
其实锦州城并不大,俄军在锦州也没怎么管事,日常的秩序和行政实际还是由原来清廷的官吏管理,俄军的要求是通过这些官吏来实现的。因此所谓的交接,其实就是米哈伊琴科把这些官吏叫到一起来,和邓忠汉见个面,交待一下就行了。
上尉的爽快让邓忠汉也有些意外,甚致怀疑这个毛子是不是在耍什么诡计,因此交接结束之后,邓忠汉回到自已的部队里,也不敢大意,首先占据了一座城门,然后又分出一个营的士兵在城外宿营,并且安排了大量守夜的士兵,以防不测。
不过邓忠汉的这一番布置都是多余的,一夜之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第二天一早,米哈伊琴科和杜达耶夫就带着俄军离开,将锦州城留给了人民军。
三天之后,第二批人民军在葫芦岛登陆,1团剩余的一个营和一批行政、警务人员到达锦州,邓忠汉将行政权和治安任务移交给其人员,自己指挥军队,布置锦州的防御。到这个时候,人民军己经控制了从葫芦岛到锦州之间的地区,并且将1个师的兵力,以及超过1千的其他人员都运到了这一地区,并且大兴土木的开始施工。
就在邓忠汉全面控制锦州城的时候,华东政府也正式对外宣布,为了维护中华领土,人民军进驻锦州,并且将会视局势发展,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由于俄国和华东政府协商的时间太短,实施又太快,各国连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因此华东政府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全世界也都大吃了一惊,当然不少国家都估计到华东政府早晚会进入中国东北这个大棋局的,只是没有那么国家会想到介入点是在锦州。而且随着华东政府的介入,中国东北的局势也更加复杂了。
当然,大多数国家都是抱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只有日本却是如同遭到了一记闷棍,原来以为可以甩开华东政府,自己放手大干一场,但却没有想到华东政府会给自己来这一手,本来日本现在对打羸这一仗信心十足,不仅仅是因为日本现在的优势,而且还由于俄国内部正在发生动乱,另外日本派到欧洲活动的情报人员明石元二郎也正在准备给这把大火再加一把柴,因此日本上下一致都认为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却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大的意外。
虽然说锦州现在还远离日俄交战的主战场,但也正因为如此,华东政府却是处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一但日本发动对沈阳的进攻,也就等于是把自己的侧后方暴露在华东政府的兵锋之下,因此现在日本既对华东**为力,而又难以在用尽全力去进攻俄军,可以说是进退为难。
而在日本国内,少数当初坚持和华东政府合作的官员强烈的评击内阁的决策失误,不仅让日本少了一个本可以合作的朋友,多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还有人主张基于现在的局势,应该立刻停止战斗,就止终战。
于是日本政府也立刻展开了紧急的协商,以商讨对策,最终认为在这个时候,日本决对不能停止战斗,毕竟到了这个时候,日本也没有回头路可走,因为这个时候停战,日本能够从战争中获得的利益极为有限,而为战争欠下的巨额债务会让日本政府破产,因此硬着头皮也只能把战争再进行下去,赌局己经开始就无法收手,要么赢个钵满盘满,要么就输个精光。
日本政府总结出来的应对办法有4条:一是向华东政府表达最强烈的抗议,并且要求华东政府从锦州撤军;二是向清廷施压,要求清廷出面,向华东政府施压,或是派军队接管锦州。当然从这两条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日本政府己经有些乱了方寸,这种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的办法居然也被提了出来。
当然,还有两条则靠谱一些,就是请英国出面,向华东政府施压,最好是能迫使华东政府从锦州撤军,或者是由英国出面监管锦州,监视华东政府的行动;最后就是继续在日本征集军队,并且加大军火的产能,在必要的时候,可能要对华东政府和俄国同时作战。
人民军控制了码头之后,各运输船也都纷纷放下小艇,将登陆的部队运送到岸上。
邓忠汉上岸之后,和杜达耶夫相见,到也没有提俄军未派引导船的事情,而是表明自己的身份,是来接收锦州的,要求杜达耶夫招集守卫葫芦岛的俄军,带领人民军去接收锦州。实际也就是将葫芦岛交给人民军驻守。
虽然杜达耶夫接到的命令是俄国只是将锦州移交给人民军,但并没有说葫芦岛也交给人民军,但现在的局势容不得杜达耶夫拒绝。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军的人数要远比俄军多,另一方面也是俄军对人民军的态度和清军不同。俄军对清军自然是轻视、蔑视加无视,别看杜达耶夫只带了60多名俄兵,但如果是对清军,那怕是对阵600,甚致是6000都敢硬怼;但人民军就不同,因为在5年以前,俄军曾在人民军手上惨败了一场,那也是八国联军和人民军交战,陆军输得最惨的一战,也给俄军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尽管时间己经过去了5年,但俄军还是没有忘记,因此俄军可不敢在人民军面前耍横,由其是在自己处于劣势的时候。
于是杜达耶夫立刻招集守卫葫芦岛的俄兵,而邓忠汉带领着2个营的部队,一起从葫芦岛出发,赶奔锦州。
葫芦岛到锦州约有50公里的距离,也不算近,因此一行队伍一直走到了下午5点多的时候才到达锦州。
锦州-宁远地区是明清交替时期的主战场之一,因此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城墙以及城防设施,虽然清军入关之后,这一带地区就没有在发生什么战争了,但锦州毕竟是连结关内关外的重要据点,清廷虽然没有加固锦州的城防,但对原来的设施一直在进行维护,虽然到了清廷的中后期,维护也变成了一种敷衍,但毕竞是底子还在,而且多少也会有一些作用,现在的锦州城墙虽然也有些破损了,但依然十分高大而厚实。
邓忠汉带领着军队在距离锦州城约1000多米的地方停下来,让杜达耶夫去城里通知,告诉城里的守军,人民军今夜要进城去休息,明天办理城市的交接手续。虽然邓忠汉的言辞虽然客气,但话气却十分坚定,让杜达耶夫有一种感觉,如果锦州城里的守军拒绝人民军进城,那么人民军会毫不客气的立刻对锦州城发动进攻。
锦州城的守将叫米哈伊琴科上尉,守军有5个排,大约220名士兵。在3天以前,米哈伊琴科上尉接到了沈阳方面的命令,要将锦州移交给人民军,然后回沈阳去报到。上尉也松了一口气,因为总算是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锦州城其实并不大,边长约1000米左右,只是城的西南角由于小凌河的走向,不得不做成一个斜角,因此看起来像一个直角梯形,不过只靠200余名士兵,是无法守住锦州城的。
当然,如果是在日俄开战以前,米哈伊琴科上尉还并不急于离开锦州,但现在俄国在战场上连续失利,已连失了旅顺、辽阳,只能退守到沈阳一线。尽管上尉并不算精通兵法,但从地图上也能够看得出来,俄军正在一步一步的远离着辽西地区,也就是说,自己正在成为一支孤军,在这个时候能够弃守锦州,回沈阳去,上尉自然是愿意的。
但杜达耶夫进城之后,向米哈伊琴科讲说了人民军在葫芦岛上岸之后,几乎是半强迫的控制了葫芦岛港口,把守卫的俄军全部都赶走。
米哈伊琴科上尉这才有些明白,这支军队恐怕是来者不善,当然上尉的身份地位不可能知道,高层要将锦州移交给人民军的目地,不过底层军人的想法简单而直接,既然自己收到了司令部的命令,而且也不想在锦州久留,管人民军善不善呢?把锦州城交给他们就没事了,而且还要尽快的将锦州交出去,万一奉天司令部又有新命令来了,自己可就不好办了。至于葫芦岛,又不是自己的管辖区,管它是不是被人民军攻占了呢!
想通了这一点,上尉也就没有再犹豫,立刻下令打开城门,让人民军进城。并且又和邓忠汉会面,表示自己己经接到了奉天司令部的命令,将锦州移交给人民军驻守,相关的资料都己经准备了,当天晚上就可以进行移交,而明天一早,自己就可以离开锦州了,司令部再有新命令来,自己也没有责任了。
其实锦州城并不大,俄军在锦州也没怎么管事,日常的秩序和行政实际还是由原来清廷的官吏管理,俄军的要求是通过这些官吏来实现的。因此所谓的交接,其实就是米哈伊琴科把这些官吏叫到一起来,和邓忠汉见个面,交待一下就行了。
上尉的爽快让邓忠汉也有些意外,甚致怀疑这个毛子是不是在耍什么诡计,因此交接结束之后,邓忠汉回到自已的部队里,也不敢大意,首先占据了一座城门,然后又分出一个营的士兵在城外宿营,并且安排了大量守夜的士兵,以防不测。
不过邓忠汉的这一番布置都是多余的,一夜之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第二天一早,米哈伊琴科和杜达耶夫就带着俄军离开,将锦州城留给了人民军。
三天之后,第二批人民军在葫芦岛登陆,1团剩余的一个营和一批行政、警务人员到达锦州,邓忠汉将行政权和治安任务移交给其人员,自己指挥军队,布置锦州的防御。到这个时候,人民军己经控制了从葫芦岛到锦州之间的地区,并且将1个师的兵力,以及超过1千的其他人员都运到了这一地区,并且大兴土木的开始施工。
就在邓忠汉全面控制锦州城的时候,华东政府也正式对外宣布,为了维护中华领土,人民军进驻锦州,并且将会视局势发展,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由于俄国和华东政府协商的时间太短,实施又太快,各国连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因此华东政府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全世界也都大吃了一惊,当然不少国家都估计到华东政府早晚会进入中国东北这个大棋局的,只是没有那么国家会想到介入点是在锦州。而且随着华东政府的介入,中国东北的局势也更加复杂了。
当然,大多数国家都是抱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只有日本却是如同遭到了一记闷棍,原来以为可以甩开华东政府,自己放手大干一场,但却没有想到华东政府会给自己来这一手,本来日本现在对打羸这一仗信心十足,不仅仅是因为日本现在的优势,而且还由于俄国内部正在发生动乱,另外日本派到欧洲活动的情报人员明石元二郎也正在准备给这把大火再加一把柴,因此日本上下一致都认为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却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大的意外。
虽然说锦州现在还远离日俄交战的主战场,但也正因为如此,华东政府却是处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一但日本发动对沈阳的进攻,也就等于是把自己的侧后方暴露在华东政府的兵锋之下,因此现在日本既对华东**为力,而又难以在用尽全力去进攻俄军,可以说是进退为难。
而在日本国内,少数当初坚持和华东政府合作的官员强烈的评击内阁的决策失误,不仅让日本少了一个本可以合作的朋友,多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还有人主张基于现在的局势,应该立刻停止战斗,就止终战。
于是日本政府也立刻展开了紧急的协商,以商讨对策,最终认为在这个时候,日本决对不能停止战斗,毕竟到了这个时候,日本也没有回头路可走,因为这个时候停战,日本能够从战争中获得的利益极为有限,而为战争欠下的巨额债务会让日本政府破产,因此硬着头皮也只能把战争再进行下去,赌局己经开始就无法收手,要么赢个钵满盘满,要么就输个精光。
日本政府总结出来的应对办法有4条:一是向华东政府表达最强烈的抗议,并且要求华东政府从锦州撤军;二是向清廷施压,要求清廷出面,向华东政府施压,或是派军队接管锦州。当然从这两条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日本政府己经有些乱了方寸,这种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的办法居然也被提了出来。
当然,还有两条则靠谱一些,就是请英国出面,向华东政府施压,最好是能迫使华东政府从锦州撤军,或者是由英国出面监管锦州,监视华东政府的行动;最后就是继续在日本征集军队,并且加大军火的产能,在必要的时候,可能要对华东政府和俄国同时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