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
而这次秦铮到武昌来和张之洞会谈,当然不会带太多的现银,随舰只带了5万两白银,算是付了一个定金。不过318舰上有电台可以直接和天津方面联络,因此秦铮和天津方面沟通之多,很快就得到了天津执委会的同意,毕竟对目前的穿越集团来说,钱不是问题,而获得足够的武器弹药才是当务之急。执委会立刻决议,特事特办,马上组建起一支运输船队,带第一批支付的50万两白银,以及运输船只到武昌提货,大约会在3-5天之后,到达武昌府。
得到了执委会的确认以后,秦铮也和张之洞约好,要求张之洞备齐第一批交付给穿越者的武器弹药,等运输船队到达武昌之后,就立刻进行抽查验货,一但检查合格之后,就马上装船运走。
海外华人的办事效率之快,大大出乎张之洞的预料,像这样的事情,在清廷少说也要一个月才能办完,其中自然有数不清的扯皮争吵、讨论,哭穷,再加上拔款时候的雁过拔毛、重重经手,就算拖到两个月也不是不可能的,而海外华人只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就能全部敲定下来,这样的效率,也不得不让张之洞惊叹,如果清廷那怕有这一半的办事效率,国事也不至于败坏到如此地步。
好在是第一批交付给海外华人的武器弹药都是汉阳兵工厂的库存,到也并不难办,但张之洞也不敢怠慢,下令荣俊业亲自督办此事,三天之內,必须将交付给海外华人的武器弹药备齐。虽然张之洞喜好虚名,但自己手下的人是什么货色,心里还是有数的,如果不给他们勒一勒绳孑,是干不了活的。
另外,张之洞又下令汉阳兵工厂,马上全面恢复生产,加紧赶工。汉阳兵工厂的库存武器弹药只能应付第一批交付,而后两批则靠汉阳兵工厂的生产,但日期只有三个月,可是半点都耽误不得。而在此以前,由于资金不足,汉阳兵工厂的产能大减,而照这样的生产规模,是肯定完不成订单的,因此尽管海外华人的第一批款还没有到,但兵工厂也必须马上开始全面恢复生产,否则就来不及了。
不过签定了购买合同之后,秦铮并没有留在武昌等着,而且立刻转回上海,一方面是接应运输船队,并且做好上海方面的工作。因为运输船队肯定会有军舰护航的,而军舰要开入长江,就必须得到英国方面的同意才行,而在回航的时候,可以满载军火,虽然在此之前英国方面对穿越者向张之洞购买武器采取默许的态度,但会不会对运输船队设置障碍,或是借机向穿越集团提出要挟条件,都不好说,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落实才行。另一方面,也是在秦铮来武昌之前,和李三杰约定好的,讨论上海的工作,由其是对青年人的统战工作。
于是秦铮婉言谢绝了张之洞的挽留,在签定了购买合同之后,连夜就乘船返回上海。
由于在来的时候,基本己经探明了水道,而且又是顺江而下,因此经过了一夜的航行之后,在第二天清晨,秦铮就到达了上海。而在上岸之后,秦铮也一刻都没有休息,和李三杰汇合之后,首先去访问李鸿章,一方面是感谢他派张佩纶、李经方到山海关去游说提督郑才盛,确实是帮了穿越者一个大忙;而另一方面,秦铮在武昌己经表过态,击败俄军之后,将支持张之洞、李鸿章入主內阁,而穿越者要求割据山东做为交换,张之洞基本是认同了这个交易,现在就看李鸿章的态度。
听秦铮说完之后,李鸿章也不禁大为意外,但同时也颇有些心动,尽管自己被称为李中堂,但实际上李鸿章一天军机处都没有进过,当然和张之洞一直都想进军机不同,在甲午战争之前,李鸿章一直都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对进不进军机到并不怎么感兴趣,毕竟当时的李鸿章所掌握的权势甚致超过了军机大臣,而且做为地方大员,李鸿章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朝廷的种种限制,能够有一定的空间展开拳脚,干一番事业。
但现在的李鸿章可不是甲午战争之前的李鸿章,所有实质性权力的官职全部都免去,虽然为了与各国议和,清廷又恢复了李鸿章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并且还出任全权议和大臣,同时还有一条:朝廷不为摇制。但李鸿章心里十分清楚,现在这些职位不过都是虚衔,清廷连北京都丢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还有什么用,说实话还不如李鸿章现任的两广总督值钱。而真正有实质权力的就是全权议和大臣,但这决不是一个光彩的职位。
不过李鸿章还是接受了清廷的任命,并且从广州北上,抵达上海,如果不是因为穿越者的到来,李鸿章现在应该是在北京和八国联军尽力讨价还价,争取少赔点银子。原因除了李鸿章希望尽力挽救清廷的命运之外,还有就是权力。尽管李鸿章今年已经78岁了,但对权力的渴救和30年并没有什么变化。出任全权议和大臣,而且朝廷不为摇制,就意味着在议和的这段时间里,李鸿章有权指挥一切,甚致包括朝廷在内。因此在从广州出发以前,李鸿章就以全权议和大臣的名义向朝廷下达命令,要求朝廷甚致是慈禧太后公开做出检讨,向洋人承认错误,并且开列应惩办的朝廷大员的名单等等。
只是穿越者的到来,打断了李鸿章重掌权力的时间,而李鸿章努力的和穿越者拉上关系,也确实存了借与穿越者的关系,重新回到权力的颠峰。因此秦铮提出以进入军机处为交换条件,不仅是对张之洞,对李鸿章同样也有不小的吸引力。
当然对于清廷的结局,李鸿章远比张之洞看得更为透辙,知道清廷己是病入膏慌,肯定是好不了的,而突然崛起的海外华人,是最有实力取代清廷的势力,因此李鸿章才和海外华人尽力结好,并让张佩纶、李经方帮助海外华人,也有为自已的后人找一条后路。
不过李鸿章又认为,这个过程决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毕竟像中国这样一个疆土广阔而又情况复杂的国家,要想变天是一个长期过程,何况海外华人初回中华,根基不稳,这个时间就需要更长,按李鸿章的估计,大约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而自己己是78岁的老人,还有几年活头,只要是自己活着的时候,清廷还不灭亡就行了。而自己死了,也就不管身后的事了。虽然李鸿章没有听说过路易十六那句名言,但道理是一样的。
于是李鸿章很快也和秦铮达成了协议,答应了这个利益交换,同时也表示会尽力帮助海外华人协调与英国人之间的关系,让海外华人从武昌购买的武器弹药顺利的运出上海。
得到了李鸿章的承诺之后,秦铮和李三杰马上又赶到英国领事馆去拜访英国领事霍必澜,再次和英国进行确认双方目前的合作关系。
这时霍必澜己经得到了国内的授权,现在应全力帮助海外华人来对抗俄国。原来英国国内讨论之后认为,海外华人与俄国的这场战争,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对英国有利,如果俄国获胜,那么海外华人就必然会失去向英国叫价的权力,那时英国就可以借机向海外华人施压,获取更大的利益,甚致可以重新要回威海卫,并且整合日本和海外华人的力量,共同对抗俄国。而如果海外华人击败俄军,那时俄国的威胁必然大为减弱,但海外华人的实力也会大损,英国可以利用日本,来牵制海外华人,同样也可以逼海外华人就范。因此最后的胜利者,都必将是英国。
在这一战略目标下,英国现在自然不会对穿越者设置障碍,因此霍必澜十分友好的接持了秦铮和李三杰,并且向他们承诺,英国将全力支持海外华人抵抗俄军,对海外华人的运输船队也会完全放行。
得到了霍必澜的确认之后,秦铮这才稍稍有些放心,然后又拜访了日本、德国、法国、美国领事馆,一方面是表示穿越者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为在击败俄军之后,再与各国进行谈判布局。
等回到上海办事处的时候,己是下午5点钟左右,秦铮和李三杰才开始讨论上海方面的工作。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李三杰确实是做了认真的考虑,并且针对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对上海的了解,认为统战工作,不应该仅仅只限于年轻学生,也可以包括上海的商人、手工业者、开明的仕绅、甚致是清廷的官员等等,总之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当然在目前还是以年轻学生为主。
而这样一来,就需要多个部门合作工作,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些工作,只靠上海办事处的几个人是办不好的,因此李三杰建议,穿越集团应该专门成立一个统战工作小组,由外事部、***、教育部等联合组建,并且直接受行政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统战工作。
得到了执委会的确认以后,秦铮也和张之洞约好,要求张之洞备齐第一批交付给穿越者的武器弹药,等运输船队到达武昌之后,就立刻进行抽查验货,一但检查合格之后,就马上装船运走。
海外华人的办事效率之快,大大出乎张之洞的预料,像这样的事情,在清廷少说也要一个月才能办完,其中自然有数不清的扯皮争吵、讨论,哭穷,再加上拔款时候的雁过拔毛、重重经手,就算拖到两个月也不是不可能的,而海外华人只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就能全部敲定下来,这样的效率,也不得不让张之洞惊叹,如果清廷那怕有这一半的办事效率,国事也不至于败坏到如此地步。
好在是第一批交付给海外华人的武器弹药都是汉阳兵工厂的库存,到也并不难办,但张之洞也不敢怠慢,下令荣俊业亲自督办此事,三天之內,必须将交付给海外华人的武器弹药备齐。虽然张之洞喜好虚名,但自己手下的人是什么货色,心里还是有数的,如果不给他们勒一勒绳孑,是干不了活的。
另外,张之洞又下令汉阳兵工厂,马上全面恢复生产,加紧赶工。汉阳兵工厂的库存武器弹药只能应付第一批交付,而后两批则靠汉阳兵工厂的生产,但日期只有三个月,可是半点都耽误不得。而在此以前,由于资金不足,汉阳兵工厂的产能大减,而照这样的生产规模,是肯定完不成订单的,因此尽管海外华人的第一批款还没有到,但兵工厂也必须马上开始全面恢复生产,否则就来不及了。
不过签定了购买合同之后,秦铮并没有留在武昌等着,而且立刻转回上海,一方面是接应运输船队,并且做好上海方面的工作。因为运输船队肯定会有军舰护航的,而军舰要开入长江,就必须得到英国方面的同意才行,而在回航的时候,可以满载军火,虽然在此之前英国方面对穿越者向张之洞购买武器采取默许的态度,但会不会对运输船队设置障碍,或是借机向穿越集团提出要挟条件,都不好说,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落实才行。另一方面,也是在秦铮来武昌之前,和李三杰约定好的,讨论上海的工作,由其是对青年人的统战工作。
于是秦铮婉言谢绝了张之洞的挽留,在签定了购买合同之后,连夜就乘船返回上海。
由于在来的时候,基本己经探明了水道,而且又是顺江而下,因此经过了一夜的航行之后,在第二天清晨,秦铮就到达了上海。而在上岸之后,秦铮也一刻都没有休息,和李三杰汇合之后,首先去访问李鸿章,一方面是感谢他派张佩纶、李经方到山海关去游说提督郑才盛,确实是帮了穿越者一个大忙;而另一方面,秦铮在武昌己经表过态,击败俄军之后,将支持张之洞、李鸿章入主內阁,而穿越者要求割据山东做为交换,张之洞基本是认同了这个交易,现在就看李鸿章的态度。
听秦铮说完之后,李鸿章也不禁大为意外,但同时也颇有些心动,尽管自己被称为李中堂,但实际上李鸿章一天军机处都没有进过,当然和张之洞一直都想进军机不同,在甲午战争之前,李鸿章一直都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对进不进军机到并不怎么感兴趣,毕竟当时的李鸿章所掌握的权势甚致超过了军机大臣,而且做为地方大员,李鸿章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朝廷的种种限制,能够有一定的空间展开拳脚,干一番事业。
但现在的李鸿章可不是甲午战争之前的李鸿章,所有实质性权力的官职全部都免去,虽然为了与各国议和,清廷又恢复了李鸿章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并且还出任全权议和大臣,同时还有一条:朝廷不为摇制。但李鸿章心里十分清楚,现在这些职位不过都是虚衔,清廷连北京都丢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还有什么用,说实话还不如李鸿章现任的两广总督值钱。而真正有实质权力的就是全权议和大臣,但这决不是一个光彩的职位。
不过李鸿章还是接受了清廷的任命,并且从广州北上,抵达上海,如果不是因为穿越者的到来,李鸿章现在应该是在北京和八国联军尽力讨价还价,争取少赔点银子。原因除了李鸿章希望尽力挽救清廷的命运之外,还有就是权力。尽管李鸿章今年已经78岁了,但对权力的渴救和30年并没有什么变化。出任全权议和大臣,而且朝廷不为摇制,就意味着在议和的这段时间里,李鸿章有权指挥一切,甚致包括朝廷在内。因此在从广州出发以前,李鸿章就以全权议和大臣的名义向朝廷下达命令,要求朝廷甚致是慈禧太后公开做出检讨,向洋人承认错误,并且开列应惩办的朝廷大员的名单等等。
只是穿越者的到来,打断了李鸿章重掌权力的时间,而李鸿章努力的和穿越者拉上关系,也确实存了借与穿越者的关系,重新回到权力的颠峰。因此秦铮提出以进入军机处为交换条件,不仅是对张之洞,对李鸿章同样也有不小的吸引力。
当然对于清廷的结局,李鸿章远比张之洞看得更为透辙,知道清廷己是病入膏慌,肯定是好不了的,而突然崛起的海外华人,是最有实力取代清廷的势力,因此李鸿章才和海外华人尽力结好,并让张佩纶、李经方帮助海外华人,也有为自已的后人找一条后路。
不过李鸿章又认为,这个过程决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毕竟像中国这样一个疆土广阔而又情况复杂的国家,要想变天是一个长期过程,何况海外华人初回中华,根基不稳,这个时间就需要更长,按李鸿章的估计,大约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而自己己是78岁的老人,还有几年活头,只要是自己活着的时候,清廷还不灭亡就行了。而自己死了,也就不管身后的事了。虽然李鸿章没有听说过路易十六那句名言,但道理是一样的。
于是李鸿章很快也和秦铮达成了协议,答应了这个利益交换,同时也表示会尽力帮助海外华人协调与英国人之间的关系,让海外华人从武昌购买的武器弹药顺利的运出上海。
得到了李鸿章的承诺之后,秦铮和李三杰马上又赶到英国领事馆去拜访英国领事霍必澜,再次和英国进行确认双方目前的合作关系。
这时霍必澜己经得到了国内的授权,现在应全力帮助海外华人来对抗俄国。原来英国国内讨论之后认为,海外华人与俄国的这场战争,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对英国有利,如果俄国获胜,那么海外华人就必然会失去向英国叫价的权力,那时英国就可以借机向海外华人施压,获取更大的利益,甚致可以重新要回威海卫,并且整合日本和海外华人的力量,共同对抗俄国。而如果海外华人击败俄军,那时俄国的威胁必然大为减弱,但海外华人的实力也会大损,英国可以利用日本,来牵制海外华人,同样也可以逼海外华人就范。因此最后的胜利者,都必将是英国。
在这一战略目标下,英国现在自然不会对穿越者设置障碍,因此霍必澜十分友好的接持了秦铮和李三杰,并且向他们承诺,英国将全力支持海外华人抵抗俄军,对海外华人的运输船队也会完全放行。
得到了霍必澜的确认之后,秦铮这才稍稍有些放心,然后又拜访了日本、德国、法国、美国领事馆,一方面是表示穿越者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为在击败俄军之后,再与各国进行谈判布局。
等回到上海办事处的时候,己是下午5点钟左右,秦铮和李三杰才开始讨论上海方面的工作。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李三杰确实是做了认真的考虑,并且针对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对上海的了解,认为统战工作,不应该仅仅只限于年轻学生,也可以包括上海的商人、手工业者、开明的仕绅、甚致是清廷的官员等等,总之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当然在目前还是以年轻学生为主。
而这样一来,就需要多个部门合作工作,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些工作,只靠上海办事处的几个人是办不好的,因此李三杰建议,穿越集团应该专门成立一个统战工作小组,由外事部、***、教育部等联合组建,并且直接受行政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