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9章 偃旗息鼓
魏亮之、魏允吉父子都是脾气暴躁的东西,经常由着自己的性子杀人,魏允吉一剑刺死了小军官,其余的军官们也没有感到太震惊。
“不好了,不好了,不......”
魏允吉刚把血淋淋的利剑,从小军官的尸体里抽出来,又有一个小军官跑了过来。这小军官正叫嚷着,看着恶魔似的魏允吉,立刻闭住了嘴巴。
这小军官害怕魏允吉一剑杀了自己,悄悄地向后退了几步,与魏允吉之间拉开了一段距离。
魏允吉冲着这小军官厉声喝问:“怎么了?!”
小军官战战兢兢,指着身后,说道:“回四王子的话,敌人太凶猛,弟兄们挡不住了。”
“废物!”魏允吉双眼血红,歇斯底里似的叫骂着,挥剑就朝小军官劈砍过去。
这小军官也够机灵的,见势不妙,撒腿就跑,一溜烟跑得没了踪影。
魏允吉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灭亡中山国指日可待,没想到,千算万算,偏偏没算到后山会爬上来一支搅局的敌军。
石正峰凝聚真气,使出了分身术,变出了四个分身,四个分身再加上一个本尊,五个石正峰排成一排,横着冲杀上去,犹如千军万马似的,将胆敢阻挡他们的魏军士兵,统统碾压成肉酱。
见石正峰如此生猛,鲜卑佣兵、喽啰兵们是士气大振,魏军士兵们则是士气萎靡。很多魏军士兵丢掉了兵器,顺着山坡跑下了馒头山。
山前的正面战场上,魏军士兵们如狼似虎,打得中山军、峰军节节后退,眼看着魏军就要取得胜利了,突然,看见馒头山上的魏军士兵,惊慌失措地逃下来,正面战场上的魏军士兵都愣住了。
中山军和峰军将士们也发现了馒头山上的异常,司马特灵机一动,扯着嗓子叫道:“魏允吉已死,弟兄们,杀呀!”
中山军将士们万人高呼:“魏允吉已死,杀呀,杀呀!魏允吉已死,杀呀,杀呀!”
魏军将士们战斗力很强,但是,文化程度很低,绝大多数人连字都不认识,他们听中山军叫嚷,说魏允吉死了,也不辨真伪,立刻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转身逃跑。
冷兵器作战,阵型很重要,阵型一散,就是十万精兵也成了十万待宰的羔羊。
见魏军溃散,司马特立刻率领中山军冲杀上去,杀得魏军丢盔弃甲、尸横遍野。鲍尽忠则率领峰军将士向馒头山冲去,将那些企图营救魏允吉的魏军,统统杀散。
现在这战场形势对于魏军将士们来说,那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除了馒头山上的两千护卫军,没人去救援魏允吉。
魏亮之是杀人恶魔,拿他的儿子们当做心肝宝贝,军官们要是护卫魏允吉不力,那就不是死不死的事,而是要死多惨的事。
军官们想驱赶士兵们去山上救援魏允吉,但是,士兵们已经不听军官的号令了。有的军官想杀几个士兵立立威,结果激怒了士兵
们,反倒被士兵们拽下马,乱刃分尸了。
最后,军官们心想,去他妈的,老子也不当这个官儿了,找个地方落草为寇吧,好过在魏国,如履薄冰地伺候魏亮之那个老恶魔。
魏允吉紧紧攥着手里的利剑,目眦欲裂,他的父王魏亮之是最注重脸面的人,万一他要是被敌人俘虏了,那就丢尽了魏亮之的脸面,以后别说是和魏允谦争王位了,就是当个王子,出门都抬不起头来。
魏允吉心里反反复复地念叨着,“我不能被俘,我不能被俘,我不能被俘!”
魏允吉带着一千多护卫军向山下冲去,鲍尽忠率领峰军将士在山下严阵以待,击退了魏军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峰军的战斗力不在魏军之下,而且在馒头山,峰军的人数还多于魏军,魏军几次冲锋过后,除了丢下数百具尸体之外,毫无收获。
一个军官高举利剑,叫道:“弟兄们,咱们保护四王子冲下山去,每人赏一百两银子!”
对于魏军士兵们来说,一百两银子绝对是个大数目,但是,现在他们连命都要保不住了,哪有心思去想银子?
重赏之下也没个勇夫,军官们灰心丧气,放弃了抵抗。魏允吉还不甘心,朝峰军将士们冲了过去,这时,一个黑影从天而降,落在了魏允吉的面前。
魏允吉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让他从胜利坠向失败的石正峰。
石正峰挥舞着利剑,把魏允吉身边的几个护卫都干掉了。魏允吉双手握剑,卯足了力气,大吼一声,朝石正峰砍了过去。
石正峰抡起利剑,轻轻一挡,当的一声,魏允吉手里的剑就飞了起来,划出一条抛物线,飞出老远,扎在了泥土里。
魏允吉脚步踉跄,还想和石正峰拼命,石正峰一脚踹过去,将魏允吉踹倒在地。几个峰军士兵趁机上前,七手八脚地按住了魏允吉,拿着绳子,捆粽子似的,把魏允吉捆了一个结结实实。
魏军溃败,魏允吉被生擒,馒头山之战结束了,同时,魏国与中山国之间的战争也进入了尾声。
七十多岁的魏亮之坐在国都大梁的王宫里,美滋滋地等着前线的消息。在众多儿子当中,魏允吉是最像魏亮之,也最受魏亮之喜爱的。
魏亮之没有册立魏允吉为太子,是出于家庭和睦的原因。魏亮之觉得,要是册立魏允吉为太子,以后魏允吉当上了魏王,长子魏允谦,还有次子、三子就要向魏允吉行君臣大礼。哥哥向弟弟行君臣大礼,心里总是会很难受的。
对待别人毫无人性的魏亮之,对待儿子们,那是体贴入微。
册立魏允谦为太子,可以避免哥哥们的尴尬,又可以为后世子孙定下一个制度,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这样,子孙后代们就不会为了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了。
册立魏允谦的时候,魏亮之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完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允谦在一些问题上经
常与魏亮之意见相左,搞得魏亮之是很不高兴。
魏亮之有些动摇,心想,如果吉儿能灭掉中山国,要不要改立吉儿为太子?
就在魏亮之纠结的时候,前线传来了战报,三万魏军精锐在中山国腹地遭受挫败,阵亡一万八千多人,被俘一万两千多人,四王子魏允吉也被俘虏。
魏亮之看完战报,脑袋里轰隆一声,像是遭遇了一记晴天霹雳似的,眼前一黑,当时就昏了过去。
折损的三万魏军精锐是魏国最强悍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比十万新军还要强,这无异于往魏亮之的心口上狠狠地插了一刀。
如果魏亮之再和中山国打下去,魏国就要倾全国之力了,万一楚国、赵国趁机入侵魏国,魏国可就毫无招架之力了。
魏国有一个天然的劣势,那就是它处于四战之地,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赵国,稍有不慎就会被列国瓜分。
万般无奈,魏亮之派使者到中山国求和,这一场仗打下来,中山国也损伤了元气,沙连海很痛快地答应了魏亮之的和谈要求。
魏国、中山国坐到了谈判桌上,双方划定了边界,签署了和平条约,互相归还战俘。魏允吉跟着两万多魏军战俘,一起回到了魏国。
现在,魏亮之对魏允吉是失望透顶,别说是太子之位了,王子的头衔,魏亮之都不想给魏允吉。暴怒的魏亮之要将魏允吉废为庶人,从魏氏家族的族谱中除名。
魏允吉平日里结交了很多大臣,这些大臣出面替魏允吉求情。魏亮之心软了,毕竟魏允吉是自己的亲骨肉啊,孩子犯错了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于是,魏亮之撤掉了魏允吉的大将军头衔,将魏允吉的俸禄减少一半。
在魏国,官职最高的丞相,一年的俸禄是八十两银子,而魏亮之的儿子们,一年的俸禄是八千两银子,刚降生的王孙,每个月都有八百两银子的奶粉钱。
魏亮之把亲疏远近分得很仔细,你一个外人,即使当了丞相,再怎么忠诚,再怎么能干,你也抵不上我儿子的一根脚趾头。
处罚完魏允吉之后,魏亮之的满心怒火还没有得到发泄,想来想去,他下了一道命令,把馒头山之战的魏军战俘,全部诛杀。
馒头山之战的魏军战俘有一万两千多人,全部诛杀的话,鲜血能把黄河染红了。
大臣们苦苦劝谏,魏亮之消了一点怒气,改了命令,馒头山之战的军官全部斩首,士兵们全部施以黥刑,在他们的脸上刺字,让他们一辈子活在屈辱之中。
自从三家分晋之后,华夏大陆彻底陷入了混乱之中,中山国与魏国刚刚停战不久,南边就传来了一个消息,宋国国君殷守本被人杀了。
石正峰想起了殷守本的音容笑貌,一阵心痛,问传来消息的使者,殷守本是被谁杀的。
使者说道:“杀害殷守本的人是他的侄子,殷宗敏。”
“不好了,不好了,不......”
魏允吉刚把血淋淋的利剑,从小军官的尸体里抽出来,又有一个小军官跑了过来。这小军官正叫嚷着,看着恶魔似的魏允吉,立刻闭住了嘴巴。
这小军官害怕魏允吉一剑杀了自己,悄悄地向后退了几步,与魏允吉之间拉开了一段距离。
魏允吉冲着这小军官厉声喝问:“怎么了?!”
小军官战战兢兢,指着身后,说道:“回四王子的话,敌人太凶猛,弟兄们挡不住了。”
“废物!”魏允吉双眼血红,歇斯底里似的叫骂着,挥剑就朝小军官劈砍过去。
这小军官也够机灵的,见势不妙,撒腿就跑,一溜烟跑得没了踪影。
魏允吉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灭亡中山国指日可待,没想到,千算万算,偏偏没算到后山会爬上来一支搅局的敌军。
石正峰凝聚真气,使出了分身术,变出了四个分身,四个分身再加上一个本尊,五个石正峰排成一排,横着冲杀上去,犹如千军万马似的,将胆敢阻挡他们的魏军士兵,统统碾压成肉酱。
见石正峰如此生猛,鲜卑佣兵、喽啰兵们是士气大振,魏军士兵们则是士气萎靡。很多魏军士兵丢掉了兵器,顺着山坡跑下了馒头山。
山前的正面战场上,魏军士兵们如狼似虎,打得中山军、峰军节节后退,眼看着魏军就要取得胜利了,突然,看见馒头山上的魏军士兵,惊慌失措地逃下来,正面战场上的魏军士兵都愣住了。
中山军和峰军将士们也发现了馒头山上的异常,司马特灵机一动,扯着嗓子叫道:“魏允吉已死,弟兄们,杀呀!”
中山军将士们万人高呼:“魏允吉已死,杀呀,杀呀!魏允吉已死,杀呀,杀呀!”
魏军将士们战斗力很强,但是,文化程度很低,绝大多数人连字都不认识,他们听中山军叫嚷,说魏允吉死了,也不辨真伪,立刻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转身逃跑。
冷兵器作战,阵型很重要,阵型一散,就是十万精兵也成了十万待宰的羔羊。
见魏军溃散,司马特立刻率领中山军冲杀上去,杀得魏军丢盔弃甲、尸横遍野。鲍尽忠则率领峰军将士向馒头山冲去,将那些企图营救魏允吉的魏军,统统杀散。
现在这战场形势对于魏军将士们来说,那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除了馒头山上的两千护卫军,没人去救援魏允吉。
魏亮之是杀人恶魔,拿他的儿子们当做心肝宝贝,军官们要是护卫魏允吉不力,那就不是死不死的事,而是要死多惨的事。
军官们想驱赶士兵们去山上救援魏允吉,但是,士兵们已经不听军官的号令了。有的军官想杀几个士兵立立威,结果激怒了士兵
们,反倒被士兵们拽下马,乱刃分尸了。
最后,军官们心想,去他妈的,老子也不当这个官儿了,找个地方落草为寇吧,好过在魏国,如履薄冰地伺候魏亮之那个老恶魔。
魏允吉紧紧攥着手里的利剑,目眦欲裂,他的父王魏亮之是最注重脸面的人,万一他要是被敌人俘虏了,那就丢尽了魏亮之的脸面,以后别说是和魏允谦争王位了,就是当个王子,出门都抬不起头来。
魏允吉心里反反复复地念叨着,“我不能被俘,我不能被俘,我不能被俘!”
魏允吉带着一千多护卫军向山下冲去,鲍尽忠率领峰军将士在山下严阵以待,击退了魏军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峰军的战斗力不在魏军之下,而且在馒头山,峰军的人数还多于魏军,魏军几次冲锋过后,除了丢下数百具尸体之外,毫无收获。
一个军官高举利剑,叫道:“弟兄们,咱们保护四王子冲下山去,每人赏一百两银子!”
对于魏军士兵们来说,一百两银子绝对是个大数目,但是,现在他们连命都要保不住了,哪有心思去想银子?
重赏之下也没个勇夫,军官们灰心丧气,放弃了抵抗。魏允吉还不甘心,朝峰军将士们冲了过去,这时,一个黑影从天而降,落在了魏允吉的面前。
魏允吉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让他从胜利坠向失败的石正峰。
石正峰挥舞着利剑,把魏允吉身边的几个护卫都干掉了。魏允吉双手握剑,卯足了力气,大吼一声,朝石正峰砍了过去。
石正峰抡起利剑,轻轻一挡,当的一声,魏允吉手里的剑就飞了起来,划出一条抛物线,飞出老远,扎在了泥土里。
魏允吉脚步踉跄,还想和石正峰拼命,石正峰一脚踹过去,将魏允吉踹倒在地。几个峰军士兵趁机上前,七手八脚地按住了魏允吉,拿着绳子,捆粽子似的,把魏允吉捆了一个结结实实。
魏军溃败,魏允吉被生擒,馒头山之战结束了,同时,魏国与中山国之间的战争也进入了尾声。
七十多岁的魏亮之坐在国都大梁的王宫里,美滋滋地等着前线的消息。在众多儿子当中,魏允吉是最像魏亮之,也最受魏亮之喜爱的。
魏亮之没有册立魏允吉为太子,是出于家庭和睦的原因。魏亮之觉得,要是册立魏允吉为太子,以后魏允吉当上了魏王,长子魏允谦,还有次子、三子就要向魏允吉行君臣大礼。哥哥向弟弟行君臣大礼,心里总是会很难受的。
对待别人毫无人性的魏亮之,对待儿子们,那是体贴入微。
册立魏允谦为太子,可以避免哥哥们的尴尬,又可以为后世子孙定下一个制度,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这样,子孙后代们就不会为了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了。
册立魏允谦的时候,魏亮之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完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允谦在一些问题上经
常与魏亮之意见相左,搞得魏亮之是很不高兴。
魏亮之有些动摇,心想,如果吉儿能灭掉中山国,要不要改立吉儿为太子?
就在魏亮之纠结的时候,前线传来了战报,三万魏军精锐在中山国腹地遭受挫败,阵亡一万八千多人,被俘一万两千多人,四王子魏允吉也被俘虏。
魏亮之看完战报,脑袋里轰隆一声,像是遭遇了一记晴天霹雳似的,眼前一黑,当时就昏了过去。
折损的三万魏军精锐是魏国最强悍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比十万新军还要强,这无异于往魏亮之的心口上狠狠地插了一刀。
如果魏亮之再和中山国打下去,魏国就要倾全国之力了,万一楚国、赵国趁机入侵魏国,魏国可就毫无招架之力了。
魏国有一个天然的劣势,那就是它处于四战之地,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赵国,稍有不慎就会被列国瓜分。
万般无奈,魏亮之派使者到中山国求和,这一场仗打下来,中山国也损伤了元气,沙连海很痛快地答应了魏亮之的和谈要求。
魏国、中山国坐到了谈判桌上,双方划定了边界,签署了和平条约,互相归还战俘。魏允吉跟着两万多魏军战俘,一起回到了魏国。
现在,魏亮之对魏允吉是失望透顶,别说是太子之位了,王子的头衔,魏亮之都不想给魏允吉。暴怒的魏亮之要将魏允吉废为庶人,从魏氏家族的族谱中除名。
魏允吉平日里结交了很多大臣,这些大臣出面替魏允吉求情。魏亮之心软了,毕竟魏允吉是自己的亲骨肉啊,孩子犯错了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于是,魏亮之撤掉了魏允吉的大将军头衔,将魏允吉的俸禄减少一半。
在魏国,官职最高的丞相,一年的俸禄是八十两银子,而魏亮之的儿子们,一年的俸禄是八千两银子,刚降生的王孙,每个月都有八百两银子的奶粉钱。
魏亮之把亲疏远近分得很仔细,你一个外人,即使当了丞相,再怎么忠诚,再怎么能干,你也抵不上我儿子的一根脚趾头。
处罚完魏允吉之后,魏亮之的满心怒火还没有得到发泄,想来想去,他下了一道命令,把馒头山之战的魏军战俘,全部诛杀。
馒头山之战的魏军战俘有一万两千多人,全部诛杀的话,鲜血能把黄河染红了。
大臣们苦苦劝谏,魏亮之消了一点怒气,改了命令,馒头山之战的军官全部斩首,士兵们全部施以黥刑,在他们的脸上刺字,让他们一辈子活在屈辱之中。
自从三家分晋之后,华夏大陆彻底陷入了混乱之中,中山国与魏国刚刚停战不久,南边就传来了一个消息,宋国国君殷守本被人杀了。
石正峰想起了殷守本的音容笑貌,一阵心痛,问传来消息的使者,殷守本是被谁杀的。
使者说道:“杀害殷守本的人是他的侄子,殷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