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皇帝的佩剑
考古学家看了看高远声,又看了看朱获真,他的心里也有点疑惑这两个人会不会串通了来糊弄自己,高远声的故事肯定是一个梦境,而那朱道士毁灭“恶魔”的方法就是将眼前的这具尸体和那甚么一直在外面游荡的外星鬼魂封进那艘飞船,这见鬼的办法也是他的那位先祖在梦中得到神仙传授的,甚么神仙鬼怪,纯粹是无稽之谈!这两个迷信的家伙,一个疑神疑鬼,一个装神弄鬼!
两个迷信的家伙若无其事地回看着考古学家。
他们不可能串通,考古学家在心里寻思,朱获真也许还存在着某种动机,可高远声为了甚么?高远声对于整个考古发掘一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是一个经营电子产品买卖的商人,除了相信世上有鬼这一点,他不会和朱获真有甚么共同语言。考古学家摸了摸自己的秃顶,触手冰凉,没有任何防护层的光脑袋在这冷藏室里卡路里散失得很快,可考古学家只感心头火热,他和高远声一样,做梦都想进入那艘飞船去探个究竟,在高远声的故事里,这艘船在十万年前就出发前往地球,对于地球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远古时代的巨大文物,可它又先进得让地球人无法想象。
“不,不,我们暂时不能这样做,”考古学家奋力挣扎着想摆脱这种诱惑,“在找到能有效保护这具尸体的办法之前,我们只能将它原封不动地保存的这松香层里……”他只感自己的声音苍白无力,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渴望的神情,这是一种求知欲,他理解他们,“……它已经适应了隔绝空气的环境,一旦暴露出来,也许会很快腐烂,再说那飞船外壁的铜钱模样的东西是一种生物锁,这只是我的推测,我们不能单靠推测就将它从松香里取出来。”
“你所说的保护这尸体的办法最多也就是隔绝空气,再把它放在低温环境里,你所说的一切确实都是推测,用声波代替眼睛甚么的,最终我们还是得打破这松香层才能证实,”高远声淡淡地道,“我说,我们可以在松香上凿出一个小洞,只露出它的手指尖,去试试那个按钮,然后再马上用松香再次封住,你看它的手指,很靠近松香层的边缘,只需要轻轻一碰,就能露出来。”
考古学家转头看着那具无头尸体,确如高远声所说,那粗大的手指非常接近松香层的边缘,他久久不语,高远声接着道:“当然我只是这样建议,最终如何做这取决于你,再说隧道中墙上的那个图案就算真是一种生物锁,我们也不知道用它的哪一根手指才能找开飞船的进口。”
“按照常理来说,最灵活的手指就是食指,能开锁的肯定就是那一根。”考古学家道,他指着的那根手指正是靠近松香层边缘的那根手指。高无声不再说话,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考古学家看了高远声一眼,让人惊奇的是,他也转移了话题:“在宋照的墓室中出土出两尊石像,石像雕刻得很精致,形体也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甚至身着真正的明代服饰,这些衣物保存完好,是用真丝交杂金丝织成的,很是贵重,其中一尊石像捧着一只石盒,石盒的模样与那只装着宋照头骨的漆盒一样,这尊石像应该刻画的就是宋昂的形象,他面带悲伤的神色,看来他对自己的父亲虽然采取了极端的手段,但他对于父亲的死依然感到哀伤,那只石盒也象那只漆盒一样可以打开,里面装着一颗石刻的头,只是这颗头与墓室中的那张巨大人脸不一样,也与我们推测的宋照形象不一致,这颗头只有两只眼睛,正常人的眼睛,头上戴着帽子,颏下长着胡须,是一个标准的人类形象,极象宋昂本人,推测下来,这是宋昂为他父亲想象出的一颗头骨,至于为甚么刻这么一颗头放进石盒,这应该是宋昂不想让他的父亲死无全尸,他刻了一颗头放进了墓室,但由于某些迷信的原因,他并未把这颗石头与宋照葬在一起,而是放进了石盒里,他把那颗头刻成普通人的模样,是期望他的父亲不是这样的一个怪物,而是一个正常的人。”
两尊被移出墓室的石像伫立在冷藏室的另一侧,大家目光随之看向它们。
“再说那另一座石像,这石像看不出是个甚么人,他的神情肃穆,手柱长剑,这柄剑是一柄真剑,说起来这次考古的目的过于离奇,我们寻找的是一个外星人的墓葬,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很多应该令人极度感到振奋的文物都因此显得平淡无奇,首先是那只漆盒,这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也许是目前所发现的春秋晋国保存最完好的漆器,它看上去几乎就象是崭新的,还有那块隋文帝立在宋山上的半块石碑,它可以印证一段被刻意淹没的历史,它们都是珍贵无匹的文物,而在宋照墓室中石像手里的这把剑,它的历史意义也非同凡响,从剑柄上用金丝镶着的两个‘八’字来看,当然这决不是为了图吉利谋发财弄出的口彩,而是代表着曾经使用这柄剑的人的名字和身份,这个身份非同凡响,这柄剑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佩剑!”考古学家得意地看着这群人,除了他的考古队员,其余的人都面露惊异之色,他们看着那柄已经被从石像手中取了下来放在考古学家身前桌上的剑。
“这柄剑极其锋锐,材质是钢,可说是百炼钢,我说它是朱元璋的佩剑也不是妄自推测和胡乱猜想,剑柄上刻着的那两个‘八’字,正是朱元璋的名字,他在未参加起义之前名叫朱八八,也叫朱重八!历史上的开国者几乎都是英勇善战、谋略决断的人,他们所用的武器也是极其珍贵的文物,史上记载朱元璋确实曾经将自己的佩剑赐给了一个人,这个人也姓朱,他是朱元璋的侄子,名叫朱文正,这个人大家也许不太熟悉,但他确实是一个极其有能力的人,他对于明朝的建立产生的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曾经在洪都,也就是今天的南昌,以一座孤城抵抗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坚持了近三个月,为朱元璋集结兵力和回防争取了时间,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事例之一,若是当年洪都失守,朱元璋腹背受敌,明代的历史就得改写,此战告捷,朱元璋对于朱文正的军事能力大加赞赏,当场解下自己的佩剑赐给了他,这是对于一个武将最高的奖赏,说到朱文正这个人,确实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和指挥能力,洪都之战,后来赫赫有名的明代开国功臣邓愈、赵德胜都是朱文正手下的将领,可见此人非同一般,不过在后来朱元璋平定江西之后,对朱文正并大作封赏,朱文正心存不满,口出怨言,纵容部下大肆抢掠,据说还私通张士诚,这让朱元璋大为恼怒,亲自将他捉住软禁了起来,朱文正一直到死,都未获得自由,传说当年他自知罪大,也不敢与朱元璋真正对抗,他知道朱元璋的脾气,东窗事发之后没准会被满门抄斩,于是他派了一名心腹带着他的幼儿先逃了出去,可是朱元璋终究念在他的功劳上,而且他也是朱家的血脉,朱文正是朱元璋亲哥哥的儿子,所以朱元璋只是软禁了他,并没有对他下绝手,再后来还封他的另一个儿子当了藩王,可是令子私逃也是一项重罪,此事朱家谁也没敢再提起,那个逃出去的儿子也不知道流落何方,看这柄剑,我们也许可以知道这个儿子最后究竟到了哪里,那尊石像,我想应该就是朱获真先生先祖的形象,那位帮助宋昂封魔的道士,也就是朱文正那个逃出去的儿子。”
朱获真的眼睛不停眨动,大家看向他的目光也不由地带着一种敬意,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形象猥琐的道士竟然是一位皇室后裔。
“可是不对,”龙承辉道,“朱家当年既然并未获罪,那么这个逃出去的儿子也应该归了家,再说了,朱家最后还被朱元璋封了王爵,那更是可以认祖归宗,他也不应该怕朱家不承认他,因为这柄剑就是他身份的最好的证明。”
“朱元璋生性多疑,由于幼年间的某些经历导致他的性格强硬,甚至是一种残酷的个性,若是让他知道朱文正竟然敢纵子私逃,就算朱文正是他的倒子,没准灭门也就会成了真事,到后来朱家的另一个儿子被封到桂林就藩,这个儿子应该去认祖归宗,说起来这合情合理,可我们也得考虑到另一方面,当时这个当了王的儿子只有八岁,说起来这个逃出去的朱家后代才应该是长子,且不说他突然出现会不会给朱家带来甚么不可预料的恶果,单是这个人,对于这个已经做了王爷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最大的威胁,因为这个位子应该是他的。”
考古学家叹了一口气,“所以我想这个人他不能也不敢去找回自己在朱家的长子身份,在某些**和利益面前,亲情只是一种障碍,为了清除这种带着威胁的障碍,没有人会有顾忌,这在历史上的例子很多,于是这个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修身学道,成为了一个当时有名的道长,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远逃别处,也没有隐姓埋名,他依然姓朱,在朱元璋建国之后他来到了京师,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他应该是在那里认识了宋昂,并成为了好朋友,在宋昂的母亲去世之后,他随着宋昂来到了这里,之后就一直定居了下来,而朱家的另一支后代,经历了朱文正之事之后,一直战战栗栗,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小心也给他们带来了好处,他们一直世袭着王爵,直到明朝灭亡。”
(本章完)
两个迷信的家伙若无其事地回看着考古学家。
他们不可能串通,考古学家在心里寻思,朱获真也许还存在着某种动机,可高远声为了甚么?高远声对于整个考古发掘一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是一个经营电子产品买卖的商人,除了相信世上有鬼这一点,他不会和朱获真有甚么共同语言。考古学家摸了摸自己的秃顶,触手冰凉,没有任何防护层的光脑袋在这冷藏室里卡路里散失得很快,可考古学家只感心头火热,他和高远声一样,做梦都想进入那艘飞船去探个究竟,在高远声的故事里,这艘船在十万年前就出发前往地球,对于地球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远古时代的巨大文物,可它又先进得让地球人无法想象。
“不,不,我们暂时不能这样做,”考古学家奋力挣扎着想摆脱这种诱惑,“在找到能有效保护这具尸体的办法之前,我们只能将它原封不动地保存的这松香层里……”他只感自己的声音苍白无力,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渴望的神情,这是一种求知欲,他理解他们,“……它已经适应了隔绝空气的环境,一旦暴露出来,也许会很快腐烂,再说那飞船外壁的铜钱模样的东西是一种生物锁,这只是我的推测,我们不能单靠推测就将它从松香里取出来。”
“你所说的保护这尸体的办法最多也就是隔绝空气,再把它放在低温环境里,你所说的一切确实都是推测,用声波代替眼睛甚么的,最终我们还是得打破这松香层才能证实,”高远声淡淡地道,“我说,我们可以在松香上凿出一个小洞,只露出它的手指尖,去试试那个按钮,然后再马上用松香再次封住,你看它的手指,很靠近松香层的边缘,只需要轻轻一碰,就能露出来。”
考古学家转头看着那具无头尸体,确如高远声所说,那粗大的手指非常接近松香层的边缘,他久久不语,高远声接着道:“当然我只是这样建议,最终如何做这取决于你,再说隧道中墙上的那个图案就算真是一种生物锁,我们也不知道用它的哪一根手指才能找开飞船的进口。”
“按照常理来说,最灵活的手指就是食指,能开锁的肯定就是那一根。”考古学家道,他指着的那根手指正是靠近松香层边缘的那根手指。高无声不再说话,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考古学家看了高远声一眼,让人惊奇的是,他也转移了话题:“在宋照的墓室中出土出两尊石像,石像雕刻得很精致,形体也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甚至身着真正的明代服饰,这些衣物保存完好,是用真丝交杂金丝织成的,很是贵重,其中一尊石像捧着一只石盒,石盒的模样与那只装着宋照头骨的漆盒一样,这尊石像应该刻画的就是宋昂的形象,他面带悲伤的神色,看来他对自己的父亲虽然采取了极端的手段,但他对于父亲的死依然感到哀伤,那只石盒也象那只漆盒一样可以打开,里面装着一颗石刻的头,只是这颗头与墓室中的那张巨大人脸不一样,也与我们推测的宋照形象不一致,这颗头只有两只眼睛,正常人的眼睛,头上戴着帽子,颏下长着胡须,是一个标准的人类形象,极象宋昂本人,推测下来,这是宋昂为他父亲想象出的一颗头骨,至于为甚么刻这么一颗头放进石盒,这应该是宋昂不想让他的父亲死无全尸,他刻了一颗头放进了墓室,但由于某些迷信的原因,他并未把这颗石头与宋照葬在一起,而是放进了石盒里,他把那颗头刻成普通人的模样,是期望他的父亲不是这样的一个怪物,而是一个正常的人。”
两尊被移出墓室的石像伫立在冷藏室的另一侧,大家目光随之看向它们。
“再说那另一座石像,这石像看不出是个甚么人,他的神情肃穆,手柱长剑,这柄剑是一柄真剑,说起来这次考古的目的过于离奇,我们寻找的是一个外星人的墓葬,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很多应该令人极度感到振奋的文物都因此显得平淡无奇,首先是那只漆盒,这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也许是目前所发现的春秋晋国保存最完好的漆器,它看上去几乎就象是崭新的,还有那块隋文帝立在宋山上的半块石碑,它可以印证一段被刻意淹没的历史,它们都是珍贵无匹的文物,而在宋照墓室中石像手里的这把剑,它的历史意义也非同凡响,从剑柄上用金丝镶着的两个‘八’字来看,当然这决不是为了图吉利谋发财弄出的口彩,而是代表着曾经使用这柄剑的人的名字和身份,这个身份非同凡响,这柄剑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佩剑!”考古学家得意地看着这群人,除了他的考古队员,其余的人都面露惊异之色,他们看着那柄已经被从石像手中取了下来放在考古学家身前桌上的剑。
“这柄剑极其锋锐,材质是钢,可说是百炼钢,我说它是朱元璋的佩剑也不是妄自推测和胡乱猜想,剑柄上刻着的那两个‘八’字,正是朱元璋的名字,他在未参加起义之前名叫朱八八,也叫朱重八!历史上的开国者几乎都是英勇善战、谋略决断的人,他们所用的武器也是极其珍贵的文物,史上记载朱元璋确实曾经将自己的佩剑赐给了一个人,这个人也姓朱,他是朱元璋的侄子,名叫朱文正,这个人大家也许不太熟悉,但他确实是一个极其有能力的人,他对于明朝的建立产生的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曾经在洪都,也就是今天的南昌,以一座孤城抵抗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坚持了近三个月,为朱元璋集结兵力和回防争取了时间,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事例之一,若是当年洪都失守,朱元璋腹背受敌,明代的历史就得改写,此战告捷,朱元璋对于朱文正的军事能力大加赞赏,当场解下自己的佩剑赐给了他,这是对于一个武将最高的奖赏,说到朱文正这个人,确实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和指挥能力,洪都之战,后来赫赫有名的明代开国功臣邓愈、赵德胜都是朱文正手下的将领,可见此人非同一般,不过在后来朱元璋平定江西之后,对朱文正并大作封赏,朱文正心存不满,口出怨言,纵容部下大肆抢掠,据说还私通张士诚,这让朱元璋大为恼怒,亲自将他捉住软禁了起来,朱文正一直到死,都未获得自由,传说当年他自知罪大,也不敢与朱元璋真正对抗,他知道朱元璋的脾气,东窗事发之后没准会被满门抄斩,于是他派了一名心腹带着他的幼儿先逃了出去,可是朱元璋终究念在他的功劳上,而且他也是朱家的血脉,朱文正是朱元璋亲哥哥的儿子,所以朱元璋只是软禁了他,并没有对他下绝手,再后来还封他的另一个儿子当了藩王,可是令子私逃也是一项重罪,此事朱家谁也没敢再提起,那个逃出去的儿子也不知道流落何方,看这柄剑,我们也许可以知道这个儿子最后究竟到了哪里,那尊石像,我想应该就是朱获真先生先祖的形象,那位帮助宋昂封魔的道士,也就是朱文正那个逃出去的儿子。”
朱获真的眼睛不停眨动,大家看向他的目光也不由地带着一种敬意,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形象猥琐的道士竟然是一位皇室后裔。
“可是不对,”龙承辉道,“朱家当年既然并未获罪,那么这个逃出去的儿子也应该归了家,再说了,朱家最后还被朱元璋封了王爵,那更是可以认祖归宗,他也不应该怕朱家不承认他,因为这柄剑就是他身份的最好的证明。”
“朱元璋生性多疑,由于幼年间的某些经历导致他的性格强硬,甚至是一种残酷的个性,若是让他知道朱文正竟然敢纵子私逃,就算朱文正是他的倒子,没准灭门也就会成了真事,到后来朱家的另一个儿子被封到桂林就藩,这个儿子应该去认祖归宗,说起来这合情合理,可我们也得考虑到另一方面,当时这个当了王的儿子只有八岁,说起来这个逃出去的朱家后代才应该是长子,且不说他突然出现会不会给朱家带来甚么不可预料的恶果,单是这个人,对于这个已经做了王爷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最大的威胁,因为这个位子应该是他的。”
考古学家叹了一口气,“所以我想这个人他不能也不敢去找回自己在朱家的长子身份,在某些**和利益面前,亲情只是一种障碍,为了清除这种带着威胁的障碍,没有人会有顾忌,这在历史上的例子很多,于是这个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修身学道,成为了一个当时有名的道长,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远逃别处,也没有隐姓埋名,他依然姓朱,在朱元璋建国之后他来到了京师,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他应该是在那里认识了宋昂,并成为了好朋友,在宋昂的母亲去世之后,他随着宋昂来到了这里,之后就一直定居了下来,而朱家的另一支后代,经历了朱文正之事之后,一直战战栗栗,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小心也给他们带来了好处,他们一直世袭着王爵,直到明朝灭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