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开启直播混大唐

第139章 登闻鼓

    徐镇川收拾停当,跟随传旨的中官一起,前往皇城。

    不多时,已然到了延英殿。

    皇帝高坐九重,政事堂中相公和颜老爷子分列两厢,徐镇川进了延英殿之后不敢多看,三跪九叩、山呼万岁。

    “微臣台州参军事徐山,见过吾皇万岁万万岁。”

    代宗在龙椅上一看,嚯,身材挺拔,相貌端正,年仅二十余岁,身穿正八品下的浅绿官袍,更显得英姿飒爽,尤其在政事堂众多老臣中间站立,更有一种朝气蓬勃向上,代宗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点头。

    “下跪可是宣城徐山?起来讲话。”

    “多谢万岁。”徐镇川起身,按照颜老爷子日复一日的教导,挺胸抬头,低眉敛目,叉手而立,当真是一副傲然挺立的好风资。

    “徐卿是上元二年的进士?”

    “回禀陛下,徐山侥幸在上元二年登进士科,排名第六。”

    “嗯,不愧是少年英才,朕听说你还考中了书判拔萃?是哪一年?”

    “回禀陛下,正是宝应元年。”

    “随后就选官了台州参军事?上任不但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察觉到袁晁叛乱?仔细给朕说说。”

    徐镇川一听这要求,美得差点跳起来,这是要求么!?这简直是给自己一个表功的机会啊!

    坚决要把握好!

    定了定心神,略略思索一番,终于开口,从初到唐兴、看到袁晁开始讲起,最后讲到拍卖家产、充当赋税,这个事,本身就有些曲折,徐镇川在讲述的时候,特意借用了评书表演的一些技巧,更是让他讲得跌宕起伏、悬念环生,听得延英殿中一声声低呼此起彼伏,就连代宗也被深深地吸引在其中。

    当他终于讲到擒拿了袁晁之后,整个过程就算结束了,代宗咂咂嘴,竟然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

    旁边元载不乐意了,徐山这货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让你汇报一下平灭叛乱的过程而已,谁让你说评书了!?这种市井手法竟然用在延英殿奏对之上,你以为这是长安西市呢?你以为九重龙椅上的人,是茶馆里闲着嗑瓜子的普通老百姓呢?怪不得以堂堂参军事的身份,竟然会亲自登台唱戏,你也拿皇上太不当事儿了!?

    看皇上的意思,好像还挺喜欢听?

    元载心中暗想,不成,不能让他这么折腾下去了!

    有了,弹劾他一个为人轻浮、希图幸进,为了博取天子欢心,不顾官体,无论如何,也得把一个“幸进小人”的名头给他安上,看他以后在大唐官场还怎么混!?

    想到这里,元载刚要迈步上前。

    却不料颜老爷子竟然抢先开口了。

    “胡闹!天子动问,你只需如实回答即可,谁让你卖弄话术来着!”

    训斥完徐镇川,颜老爷子转向代宗。

    “老臣弹劾台州参军事徐山,奏对之时卖弄话术,是为不敬,请吾皇明察!”

    元载一看,毁,颜真卿这老头,平常没看他有多机灵啊,怎么一涉及到徐镇川就变得不一样了呢?什么卖弄话术,什么不敬,这不是扯吗?避重就轻这种套路玩得挺熟啊!就这么点罪名,以天子听得眉开眼笑的劲头,能处罚他才是怪了。

    果然。

    代宗听了颜老爷子的弹劾,笑着摆了摆手。

    “颜卿不必对年轻人求全责备,宣城徐山年仅弱冠,又刚刚为朝廷立了大功,说一说自家的过往,也是应有之事。

    再说了,要是徐卿不说,朕还真不知道擒拿一个小小的袁晁,其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凶险。

    好了,颜公,徐卿不就住在你的府上么,回去之后训诫一番也就是了,不必过苛。”

    颜老爷子一听,退了回去,眼观鼻鼻观口,看着跟没事人一样,气得元载差点骂街,这老头,哪里是弹劾徐山,分明是给他脱罪!最恶心的是,经过他这么一闹腾,刚才的事情已然定了性,根本没法再弹劾了!这老货,这是跟徐山唱双簧呢!

    不提元载心中的憋闷,却说代宗劝退了颜老爷子,看着徐镇川忍不住脸上带笑,心中越发欣赏,一想当初招他入京乃是准备封赏,具体的缘由,恰恰就是平灭了袁晁叛乱,不过仅此一功的话,即便封赏却也终究不高,代宗有心再抬举徐镇川一把,便开口问道:

    “徐卿,朕听颜卿刚刚提起,宋州殷刺史上奏朝廷,请为张巡许远等人立庙,乃是你的首倡,可有此事?”

    徐镇川刚被颜老爷子“弹劾”完,还捞了一个“回府斥责”的惩罚,自然不敢再满嘴跑火车,老老实实地回话。

    “回禀陛下,微臣接旨前往长安,路过宋州,侥幸见到了殷刺史,便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告诉了他,殷刺史乃是我大唐干才,一听这是有利于大唐的事情,便欣然应允,另外亲自写下书信,命微臣带给颜公,请颜公亲自出手,撰写两篇碑文……”

    徐镇川的话还没有说完,却被代宗打断了。

    “你先等会,怎么是两篇碑文?”

    徐镇川一愣,也没多想,顺嘴就说:“回禀陛下,为张巡立庙的同时,还要在张巡庙中树立无名英雄碑,以此来纪念死难在睢阳之战中的睢阳百姓,殷刺史请颜公出手,一篇是祭奠张巡许远等人,另一篇就是纪念这些睢阳百姓的,自然是两篇啊……”

    代宗却愣了,听了之后,口中不断叨念着“无名英雄”这四个字,眼神很是迷茫,显然已然神游物外。

    徐镇川迷糊了,这是咋了,偷眼去看颜老爷子。

    正巧,代宗也在此时开口。

    “颜卿,你为宋州撰写了两篇碑文?其中一篇,乃是无名英雄碑的碑文?刚才为何不明说?”

    颜老爷子傲然挺立在延英殿中,高声说道:“为张巡里面,乃是宣城徐山首倡,为无名英雄立碑,同样也是宣城徐山首倡,老臣不过出手写下两篇碑文而已,如何能够提前奏明天子!?胡不闻君子不掠人之美?”

    代宗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一阵无语,这老头,真矫情!

    却转向徐镇川。

    “徐卿,关于无名英雄碑之事,详细说说。”

    徐镇川这才算是听明白,原来天子传召觐见,还是颜老爷子暗中给使的劲,更让他心生感动的是,老爷子为了把所有功劳都留给自己,竟然根本没提无名英雄碑的事儿,深深看了老爷子一眼,心中感动莫名,老爷子在帮扶后辈一事上,真是无私到让人想哭。

    将一切感动全部压在心中,徐镇川稳定了一下情绪,这才把有关无名英雄碑的始末,在延英殿上说了出来,无非也就是他初到宋州和小二的争执,面见殷刺史之后提议给张巡立庙,随后为了平复宋州普通百姓的情绪,请立无名英雄碑。

    这些事,自然不必多言。

    但是这是代宗第一次听闻!

    他越听越激动。

    无名英雄碑!

    好事啊!

    安史之乱已然平息,如今大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休养生息,想要休养生息,就要有人,不但要有人,还要所有百姓都焕发出百分之一百的热情去重新建设大唐!大唐百姓,有的亲人死难在安史之乱之中,有的为了朝廷平灭安史之乱承受了更为严苛的税赋,有的干脆拿起刀枪直接奔向战场。

    刚才延英殿中讨论论功行赏的英雄豪杰,多是大唐的王侯将相,这些人,自然当赏,但是赏赐他们,对于百姓来说,不但没有什么认同感,说不定还会传出什么“一战功成万骨枯”的闲话来,如果那样的话,还怎么激发百姓建设大唐的热情?

    有了无名英雄碑就不一样了!

    睢阳能建,长安自然也能建,洛阳、范阳、朔方、河东……满大唐何处不能建!?

    只要建设好无名英雄碑,再请地方官吏请乡老里正出面,只要善加引导,不愁百姓不心怀感念!

    你不是上过战场么,好,你就是大唐的英雄!

    你不是为大唐平息战乱缴纳过赋税么,好,你也是大唐的英雄!

    你家不是有亲人死难在安史之乱么,好,大唐为他立碑!

    试问,天下何不归心!?

    代宗越想越激动,看待徐镇川也是越来越顺眼。

    延英殿上众人,一看代宗的样子就知道,行了,这位宣城徐山已然简在帝心,只等片刻之后代宗金口一开,就要平步青云。

    就在此时,裴遵庆出班,准备在给一波助攻。

    “启禀陛下,前几日收到了宋州殷刺史的两封奏章,一封乃是请立张巡面及无名英雄碑,已然批复。

    另外一封,却是殷刺史上报,在宋州,发现有人手持宝应元年书判拔萃告身,冒充陈思远,要上任宋州参军事,经殷刺史及宋州司法参军严查,嫌疑查明,该人乃是安史叛军派往宋州的奸细,准备窃取宋州参军事的职位之后,与安史叛军里应外合,攻打宋州。

    幸赖上天保佑、天子洪福,又有宋州上下官吏用命,这才侦破。

    不过,在此奏章之中,殷刺史特意提到,首先识破陈思远假冒身份的人,正是途径宋州的台州参军事、宣城徐山。”

    “哦?还有此事?”代宗一愣,转头看向徐镇川,目光更加柔和。

    徐镇川点头。

    “确有此事,微臣不过恰逢其会而已,真正识破陈思远假冒身份的,还是殷刺史等宋州上下一干官吏,微臣不敢居功。

    另外,请立张巡庙以及无名英雄碑,同样是宋州上下一干官吏,微臣不过是在旁参赞而已,同样不敢居功。”

    代宗缓缓点头。

    不骄不躁,难得!

    首倡无名英雄碑,更加难得!

    有想法、有能力、能办事,人才!

    既然是人才,就不能磨灭!

    代宗暗下决心。

    “徐卿听封……”

    徐镇川一听,大喜过望,折腾了半天图个什么,不就是图代宗的金口一开,给他换上一个官职,不管是升是降,只要不是真正徐山通过考试得来的台州参军事就行,那就说明自己在台州参军事任上的各种功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即便日后身份泄露,谁也不能说自己的这个官身不是真的!不服,找代宗评理去!

    来不及细想,徐镇川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延英殿上,就等着代宗封官。

    却哪里想到,就在代宗刚刚要开口的时候,延英殿外一阵阵鼓声传来。

    众人都吓了一跳。

    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在场的众人机会都从鼓角争鸣的战场上走过,对金鼓最是敏感不过,就连代宗自己,在登基之前,也是以广平王的身份征战沙场,长安城就是他亲自带兵收复的,即便登基当了皇上,又怎么可能忘了战鼓之声?

    怎么回事,怎么会有战鼓之声!?这可是长安城!难道有叛乱?又或者是有叛军攻城!?

    不对啊,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了,就连史朝义都死了,怎么还会有叛军呢?

    不过延英殿上众人都是大唐最顶级的精英,只不过一个恍惚就想明白了,这不是战鼓,这是登闻鼓!

    登闻鼓,设立于东西朝堂的肺石之下,最初设立的目的,就是让天下军民百姓可以直诉冤屈,按照大唐法度,只要登闻鼓响,主管部门必须受理。

    只不过这么多年登闻鼓都没有响过,众人一时之间没有想明白而已,等到大家都意识到是登闻鼓,不由得暗自送了一口气,不是战乱就好,不管什么冤屈啥的,最多一个两个贪官污吏而已,算的了什么大事?

    事实上,代宗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没什么大事,自然有人前去探查,咱们继续……

    结果元载突然跳了出来。

    “吾皇且慢。

    登闻鼓响,必然有天下奇怨,此时封赏朝廷功臣,于理不合!”

    颜老爷子不乐意了。

    “登闻鼓响,自有有司处理,何必停止封赏,此举与朝廷法度不合!”

    两个人,就在延英殿之上吵了起来。

    徐镇川在一旁看得明白,这元载,就是一个搅屎棍子!什么于理不合,他不就是想拖延一下么,要是能把自家新的封赏给拖没了才好!哼,这货倒是打得好算盘,如果不是天子亲自封赏的话,具体的工作又会落到政事堂的头上,等到了那时候,自然就是他元载从中作梗的时候了!

    好在有颜老爷子在场,片刻之间就识破了他的诡计,不惜和他当堂争吵,也要请天子尽快把徐镇川的封赏落在实处。

    代宗坐在龙椅之上被两个人吵得头疼。

    “行了,两位卿家暂且住口。

    这样吧,把敲击登闻鼓的人带到延英殿,无论他有什么冤屈,咱们现在就处理,处理之后再封赏徐卿。”

    好吧,只要是皇帝,都是和稀泥的一把好手。

    徐镇川无奈,只得继续等待,不过他心里倒是很平静,这有什么啊?不就是等会吗,等到人来了,代宗问上两句,然后发派有司处理,到了最后,不是还得继续刚才的封赏,左右耽误不了什么,等等就好了……

    谁有能想到,敲击登闻鼓之人被带进延英殿之后,还没看清张什么样,就直接扑到在地。

    “启禀陛下,微臣要状告宣城徐山……”

    啥!?

    徐镇川顿时傻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