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世家的未来(2)
第六十六章世家的未来
“这个方法,你觉得如何?”打了个哈哈,李贞将话题转了回来:“当然了,就算你不答应也是不行的,因为有关于世家的处置方法,本王已经上呈给父皇了。相信过几天,相关的诏令就会下达了,到时候就算你们想要反对,也绝对打大不过朝廷的法度去——因为这个条例是以法律的形式发下去的,不光是你们世家,只要家中人口超过十人的家族,都要分出去……”
“呵呵……殿下误会了,老头子并没有说不答应……只是……”郑智华脸上苦笑,心中更是苦涩的难以自已:“只是可叹传承几千年,历代先贤都没有找到解决方法的氏族制度,竟然被殿下您给找到了解决方法。更可怜,几千年的传承,竟然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绝,也不知道等到了下面见了老祖宗,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实在是愧对列祖列宗啊。”
“氏族制度只是害人的东西,废了更好,有什么可愧疚的?”李贞不耐烦道:“按照你们氏族所犯的罪行,就算判你们十次死刑也够了,本王好歹还给你们留了一条命,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对于氏族制度,李贞可谓从来就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厌恶。
说起来,氏族阶级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黄二帝时期。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阶级对于文明的传承是有好处的——各大氏族在汇聚在黄帝的旗下,被赋予姓氏,为华夏文明开疆拓土,从黄河流域不断向外扩张,传播华夏文明的种子,是华夏文明传播的先锋军。
奉天子之命,牧守一方者,可封王侯;教化当地土著,传播华夏文明,诸侯时代便是由这些氏族开启。
经过千年的发展,东夷成了今天的齐鲁大地,南蛮成了现在的岭南,西戎成了关中雍凉,北狄也成为了幽州之地。就连更北方的北胡,也在十年前成了突厥都护府,被大唐收入囊肿——而这些都是氏族的功劳,这点不可置疑,也不容改变。
然而,人是会变的,氏族当然也是会变的,尤其是在经过了千年时间沧海桑田之后,氏族更是彻底的变了味。
在华夏文明开拓到了极致,古典时代已经发展到巅峰之后,他们的性质就彻底变了,不再是华夏文明传播的催化剂,而是变成了阻碍华夏文明成长的毒瘤——北方有严寒的大草原,西边的漫漫黄沙和抬头不见天的高原山地,东边是茫茫无际的大海,南方有十万大山和无尽丛林拦路,烟瘴肆虐,野人众多,纵观天下,除了被访者之外,整个华夏再也没有了敌手。
随着当年草根起家的刘邦得了天下,天子再也不是氏族们遥望不可及的存在,天子权威跌落谷底。
他们开始将目光定格到了他们认为的‘天下’上,将目光放到了内斗上,开始在内部争霸天下,彻底的失去了继续向外扩张的野心,再也没有了千年前他们的先祖为天子牧守四方,教化蛮夷,在远古丛林中披荆斩棘的大勇气和大毅力。
氏族慢慢的变成了世家,各大世家为了利益斗的你死我活,对外把持朝政,断绝了寒门的进身之阶,对内笑里藏刀,表面笑嘻嘻,背后捅刀子,互相拖后腿……在一次又一次的内斗中,不断的消耗着王朝气运,最终将一个王朝给搞得彻底崩盘。然后他们就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背离奉养他们的王朝,甚至亲自出手,将这个王朝推入深渊。而他们则可以重新挑选一个代言人,开创新王朝,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这就是世家千年来的生存方式,也是‘只有千年世家,没有千年王朝’这个说法的最终解释。
王朝没了,换一个统治者就是了,至于百姓们的死活——那又关我们什么事情?
“呵呵,殿下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对于李贞的话,郑智华无言以对,这种事情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站在朝廷的角度来说,世家的确罪大恶极,但站在世家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却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那就不说这个了。”李贞耸耸肩,看着郑智华苍老的面容,好奇的问道:“不过,根据我的情报来看,你的容貌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啊,难道你化了妆吗?”
“怎么可能?以殿下您对我们世家的成见,老头子我又怎么可能在您面前耍心眼?”郑智华看着自己的手,苦笑道:“这都是老头子我的真实容貌。”
“我明白了,你这是心力交瘁导致的吧?”李贞恍然大悟:“古代伍子胥一夜白头,是心智衰竭之故,那你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为了世家的未来而担忧,才造成的吗?”
“不然殿下以为还会是哪种情况,让老头子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郑智华面容越发沧桑:“事关所有世家的生死存亡,在老头子的眼中,世家的地位是和殿下您眼中的是大唐一样的。殿下您自己想一想,如果未来哪一天,大唐也成了世家今天这个样子,您会不会忧心忡忡,肝肠寸断?”
“可是大唐永远不会出现今天这个状况的。”李贞很自信,因为他知道一种永世传承的方法。
郑智华看李贞那自信满满的样子,却是不以为意的摇头道:“那可不一定,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这个话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从某种方面上来说,他是很有道理的。”
“那是以前,大唐绝对不会走上之前王朝的老路的。”李贞对此自信满满:“大唐不但不会灭亡,而且还会永世传承下去,当年秦始皇没有达成的夙愿,本王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路。”
“呵呵呵……那老头子就拭目以待了。”
“你不信吗?”李贞盯着郑智华。
“这是自然的,纵观华夏几千年,又哪有什么传承千年的王朝?就算是周朝,东西周加起来,也不过八百年罢了——殿下固然英明,但是难道还能强过古时的那些圣贤们吗?”
“呵呵,那咱们就走着瞧吧。”
“这个方法,你觉得如何?”打了个哈哈,李贞将话题转了回来:“当然了,就算你不答应也是不行的,因为有关于世家的处置方法,本王已经上呈给父皇了。相信过几天,相关的诏令就会下达了,到时候就算你们想要反对,也绝对打大不过朝廷的法度去——因为这个条例是以法律的形式发下去的,不光是你们世家,只要家中人口超过十人的家族,都要分出去……”
“呵呵……殿下误会了,老头子并没有说不答应……只是……”郑智华脸上苦笑,心中更是苦涩的难以自已:“只是可叹传承几千年,历代先贤都没有找到解决方法的氏族制度,竟然被殿下您给找到了解决方法。更可怜,几千年的传承,竟然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绝,也不知道等到了下面见了老祖宗,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实在是愧对列祖列宗啊。”
“氏族制度只是害人的东西,废了更好,有什么可愧疚的?”李贞不耐烦道:“按照你们氏族所犯的罪行,就算判你们十次死刑也够了,本王好歹还给你们留了一条命,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对于氏族制度,李贞可谓从来就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厌恶。
说起来,氏族阶级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黄二帝时期。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阶级对于文明的传承是有好处的——各大氏族在汇聚在黄帝的旗下,被赋予姓氏,为华夏文明开疆拓土,从黄河流域不断向外扩张,传播华夏文明的种子,是华夏文明传播的先锋军。
奉天子之命,牧守一方者,可封王侯;教化当地土著,传播华夏文明,诸侯时代便是由这些氏族开启。
经过千年的发展,东夷成了今天的齐鲁大地,南蛮成了现在的岭南,西戎成了关中雍凉,北狄也成为了幽州之地。就连更北方的北胡,也在十年前成了突厥都护府,被大唐收入囊肿——而这些都是氏族的功劳,这点不可置疑,也不容改变。
然而,人是会变的,氏族当然也是会变的,尤其是在经过了千年时间沧海桑田之后,氏族更是彻底的变了味。
在华夏文明开拓到了极致,古典时代已经发展到巅峰之后,他们的性质就彻底变了,不再是华夏文明传播的催化剂,而是变成了阻碍华夏文明成长的毒瘤——北方有严寒的大草原,西边的漫漫黄沙和抬头不见天的高原山地,东边是茫茫无际的大海,南方有十万大山和无尽丛林拦路,烟瘴肆虐,野人众多,纵观天下,除了被访者之外,整个华夏再也没有了敌手。
随着当年草根起家的刘邦得了天下,天子再也不是氏族们遥望不可及的存在,天子权威跌落谷底。
他们开始将目光定格到了他们认为的‘天下’上,将目光放到了内斗上,开始在内部争霸天下,彻底的失去了继续向外扩张的野心,再也没有了千年前他们的先祖为天子牧守四方,教化蛮夷,在远古丛林中披荆斩棘的大勇气和大毅力。
氏族慢慢的变成了世家,各大世家为了利益斗的你死我活,对外把持朝政,断绝了寒门的进身之阶,对内笑里藏刀,表面笑嘻嘻,背后捅刀子,互相拖后腿……在一次又一次的内斗中,不断的消耗着王朝气运,最终将一个王朝给搞得彻底崩盘。然后他们就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背离奉养他们的王朝,甚至亲自出手,将这个王朝推入深渊。而他们则可以重新挑选一个代言人,开创新王朝,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这就是世家千年来的生存方式,也是‘只有千年世家,没有千年王朝’这个说法的最终解释。
王朝没了,换一个统治者就是了,至于百姓们的死活——那又关我们什么事情?
“呵呵,殿下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对于李贞的话,郑智华无言以对,这种事情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站在朝廷的角度来说,世家的确罪大恶极,但站在世家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却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那就不说这个了。”李贞耸耸肩,看着郑智华苍老的面容,好奇的问道:“不过,根据我的情报来看,你的容貌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啊,难道你化了妆吗?”
“怎么可能?以殿下您对我们世家的成见,老头子我又怎么可能在您面前耍心眼?”郑智华看着自己的手,苦笑道:“这都是老头子我的真实容貌。”
“我明白了,你这是心力交瘁导致的吧?”李贞恍然大悟:“古代伍子胥一夜白头,是心智衰竭之故,那你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为了世家的未来而担忧,才造成的吗?”
“不然殿下以为还会是哪种情况,让老头子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郑智华面容越发沧桑:“事关所有世家的生死存亡,在老头子的眼中,世家的地位是和殿下您眼中的是大唐一样的。殿下您自己想一想,如果未来哪一天,大唐也成了世家今天这个样子,您会不会忧心忡忡,肝肠寸断?”
“可是大唐永远不会出现今天这个状况的。”李贞很自信,因为他知道一种永世传承的方法。
郑智华看李贞那自信满满的样子,却是不以为意的摇头道:“那可不一定,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这个话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从某种方面上来说,他是很有道理的。”
“那是以前,大唐绝对不会走上之前王朝的老路的。”李贞对此自信满满:“大唐不但不会灭亡,而且还会永世传承下去,当年秦始皇没有达成的夙愿,本王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路。”
“呵呵呵……那老头子就拭目以待了。”
“你不信吗?”李贞盯着郑智华。
“这是自然的,纵观华夏几千年,又哪有什么传承千年的王朝?就算是周朝,东西周加起来,也不过八百年罢了——殿下固然英明,但是难道还能强过古时的那些圣贤们吗?”
“呵呵,那咱们就走着瞧吧。”